<p>舌尖美味 手工粉条</p><p>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尝过很多美味,但却对记忆里的一种味道心心念念,那种深深的爱,时常触动柔软的内心。童年记忆里,粉条就是一道特别的美味,一到冬季,家里就把秋天磨制的红薯粉,好多家联合,制作成粉条,大家互相帮忙,因为这是个体力活,工序繁杂,当天晚上下好的粉条,放在室外上冻,第二天再把冻好的粉条下到村头带有辘轳的水井里解冻,然后挂在场院里晾晒,晒干后就可以长期存放了。现在有了冷库,制作粉条也有一部分有机器来完成,降低了劳动强度,但为了传统口感,大部分还需要手工制作。</p><p> 文:孙振平 图:孙振平 汪刘艳</p> <p>秋季做好的红薯粉</p><p> 摄影: 孙振平</p> <p>开始制做粉条</p><p>摄影: 孙振平</p> <p>第一道工序:和面</p><p>摄影: 孙振平</p> <p>搅糊</p><p>摄影:汪刘艳</p> <p>和面,这是个体力活</p><p>摄影:汪刘艳</p> <p>传统的大灶台</p><p>摄影:汪刘艳</p> <p>准备下锅</p><p>摄影:汪刘艳</p> <p>互相协作</p><p>摄影:孙振平</p> <p>漏粉,手工粉条就是这么做成的</p><p>摄影:汪刘艳</p> <p>成品粗细,考验师傅的技术实力</p><p>摄影:孙振平</p> <p>换个角度</p><p>摄影:孙振平</p> <p>高手在民间,有了它,锅里的水转起来了</p><p>摄影:汪刘艳</p> <p>捞粉,粉条从沸腾的锅里出来了</p><p>摄影:汪刘艳</p> <p>冷水降温</p><p>摄影:汪刘艳</p> <p>手工粉条需要分工协作</p><p>摄影:孙振平</p> <p>挂粉</p><p>摄影:汪刘艳</p> <p>再给粉条洗洗澡</p><p>摄影:孙振平</p> <p>挂上木杆的粉条,前期工序基本完成</p><p>摄影:孙振平</p> <p>挂粉降温</p><p>摄影:孙振平</p> <p>再次降温</p><p>摄影:孙振平</p> <p>经过和面、漏粉、捞粉、挂粉、冷冻、晾晒等多道工序,传统工艺、原汁原味、没有添加剂的粉条终于完成了。</p><p>摄影:孙振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