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集学区)执着与坚守——赴会宁学习掠影

阳光依旧

<p>肩负责任,心有目标,行进追寻,我们走进状元县——会宁来丰实我们的教育发展之路。12月16日、17日,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会宁县教育经验考察学习,短短的两天学习时间,我们通过实地观察、听取汇报、查看资料、探讨交流等方式认真进行学习,使我为会宁人的“大教育观”所震撼。前去参观的会宁校园布局合理、场地宽阔,基础建设和校园环境美观怡人,校园长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校园文化各具特色,部室建设及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给了我很大的冲击。</p> <p>感悟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会宁县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和状元县的美誉。纵观会宁教育,一直把文化领先的优势发扬光大,走进校园,《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经典古诗文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书香之气,发挥着文化引领的作用。可以说,这里的教育是文化的教育,这里的文化是教育的灵魂,他们把文化作为学校宣传的主阵地,持之以恒的抓好文化建设,用优质的文化资源去丰富学生的内涵,去启发学生的智慧,去引导学生的良知,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p> <p>会宁人创造的教育传奇,改变着黄土地上许多人的命运。“状元县”的背后,彰显的是“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同心同德、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团结胜利的红军长征精神,支撑着会宁人在打造教育高地的长征中,永不停歇。 </p><p> 和会宁的孩子相比,我们的孩子缺少的就是会宁学子所拥有的吃苦精神。和会宁的教师相比,我们缺少的就是会宁教师所拥有的乐观精神。</p> <p>怀友好之心,做友好之事,成友好之人,圆友好之梦</p> <p>细微处见真情</p> <p>师生共练</p> <p>端正的坐姿</p> <p>相信自己是最棒的😃😃😃😃😃😃</p> <p>无私的奉献</p> <p>感悟二:</p><p> 所到学校处处彰显艺术教育魅力。如如东友好小学以“阳光课堂,多彩社团,魅力足球,墨韵书香”为办学特色,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取得了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办学成效;</p> <p>震撼人心的交响乐团</p> <p>会宁县东关小学魔方社团</p> <p>阳光大课间</p> <p>整齐划一的广播操</p> <p>师生共练一笔字</p> <p>参观会宁县文昌小学</p> <p>感悟三:</p><p> “三苦两乐”教育精神深入人心。他们提倡的“三苦两乐”精神,即:政府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这种理念已深入人心,教育已是当地政府的品牌战略,教育已真正放到他们优先发展的战略上。他们的城市环境和经济条件远远无法和我们临夏县相媲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整个县城虽然地域宽广,但城市建设和品位还比较低,入目的是零散、落后的建筑,很少的景观、绿化或公园;尽管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进入的每所校园,最高端、大气、宽敞、美观、优雅的就数学校,县委县政府这样的视角和作为,和这样的生存背景极不相符!这环境,丢掉教育,就没有多少亮点工作了。再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要在会宁当老师,特别是两所高中,那要具备相当的实力,就是县委书记、县长打招呼也是没用的,这些学校有一套进人的程序,必须经过严格考核,方能进入会宁任教;无论多么困难的家庭,孩子上学是不可终止的,家长会倾其所有全力以付供子女上学,很少有缀学的孩了。工作在这些学校的教师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的校长说他们很少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大家很疑惑他们是怎样管理教师,如何让教师去乐教?从他后来的回答中得知,教师如果完不成教育局下达的高考升学指标,而且这是一个基本指标,还有学校制定的中级指标和高级指标,完不成基本指标就意味着要离开他们的学校,这是一条近似于残酷的制度,也是最具约束力的一条。“三苦”已经理解了,“两乐”他们的解释是:“教师收获的是荣誉、是成就感,当然还有现金奖励,算是名利双收。在当地,学生是以考大学为最高荣誉,而家庭物质条件是不被看重的,虽然学习很苦,但依然乐在其中。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他们的教育还能不兴旺发达吗?</p><p>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定不移走素质教育之路,实现教学合一,低耗高效,是会宁之行给我的最深感悟。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形成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在配套设施还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个突出难题。</p> <p>求学才能改变命运</p> <p>会宁教育梦</p> <p><br></p><p>  做为一名在基层教育战线奋斗多年的教育者,我敬佩会宁教育人这种吃苦、务实、乐观、奉献的精神,他们的红色教育精神我们无法完全复制,但可以部分借鉴,从小事做起,珍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管理工作之中,无愧于自已的良心,我相信,只要大家付出多一点,临夏县的教育就会有进步,临夏县的明天会更美好😊</p>

会宁

教育

教师

学校

会宁县

精神

素质教育

感悟

友好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