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非遗瑰宝

五一路小学教育集团

<p>——太原市2020年优秀文化艺术进校园“双百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五一路小学</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把优秀文化融入学校生活,是学校传承历史,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非遗文化进校园”就是通过最具传统特色的艺术载体,给予学生欣赏与体验、交流与互动的独特感悟。</p> <p>  由太原市教育局主办,山西工美传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太原市2020年优秀文化艺术进校园“双百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活动,于2020年12月17上午,在五一路小学隆重举行。&nbsp;</p> <p>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与技能等。本次活动中,艺术家们给孩子们带来了孝义木偶、剪纸、木质版画、刺绣、软陶、面塑等诸多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非遗项目。</p> <p>  “孝义木偶戏”于宋代传入,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造型简洁粗犷,神态灵活生动,机关奇巧适用,极具北方特色。木偶活灵活现,有着人一般的丰富情感,《扇韵》《髯口功》和《长绸舞》等精彩表演,赢得师生们的阵阵赞叹与掌声。</p> <p>  刘校长、王书记等校领导也从百忙之中抽空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传统文化,刘校长还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演示木偶戏。</p> <p>  木版年画继承人吴百锁爷爷还为学校献上“至圣先师”——孔子、孟子的木版画像,儒家文化渊源流长,老人家以此来祝愿我们“百年五一”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p> <p>  在下面的环节中,刘校长还和孩子们做了互动,她教导孩子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我们学习、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是发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p> <p>  听着校长的谆谆教诲、欣赏着精彩的表演、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孩子们可谓收获满满。</p> <p>  紧接着的非遗互动体验把此次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跟着艺术家们,近距离体验了剪纸、面塑、木版年画、刺绣、软陶等非遗项目,艺术家们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孩子们认真聆听,动手操作,用心感受着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p> <p>  “一叶小舟水上行,透着雾里看仙境。柳岸芦花迎风展,待到何处都是春。”用这首诗来形容手工丝绣做的图案一点也没错,孩子们参观了一些绣品,工艺十分精细,妖娆于花边世界,缠绕于美感中的触摸,针、线,穿梭的不只是布匹,织进去的不仅仅是美丽的图案,充分体会到艺术家门精巧、细致,把她们的美体现得淋漓精致。</p> <p>  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它们造型或古朴、粗扩、豪放、深厚;或细致、优美、精巧。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动手尝试捏制,感受非遗魅力。</p> <p>  紧接着,孩子们还陆续体验了软陶、剪纸、木版年画制作,切身体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与魅力。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少年儿童接受良好的知识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 <p>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传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实现全方位的“融入” 和“贯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知行合一”中收获真正的成长,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命成长所需的营养。</p> <p>撰稿人:白俊仙</p><p>图片提供:张晶 赵晓晖 李霞飞</p><p>审核:贾薇蕾</p>

文化

传统

孩子

优秀

非遗

进校园

传承

刘校长

软陶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