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上周去莘松路连续住了几天,离开新华路时忘记背包里带上一本在看的书,闲时忽觉若有所失。见客厅大茶几上有一本蓝灰色调封面厚厚的书放着:《书店日记 THE DIARY OF A BOOKSELLER》,聊胜于无地看起来。当今苏格兰最大二手书商(BOOKSELLER)肖恩(Shaun)的日记。第二天下午书的所有人小姨子在,问起何以买此书、买来看过没有。买是因为买时排行榜居二(不知何榜),看而没有看完。2019年9月第一版,手中是同年12月的第五版。日记讲的是2014年2月起,书店苟且而又并非偷安的一年。平平淡淡的笔触,普普通通的二手书商与顾客、店员、书店经营有关的平常事、趣事、烦恼事。非小说当然就不会以情节吸引读者,也没有哗众取宠的故事。只是展现了一个书商,日常生活场景中为人处事的真情实感,吸引了如我一般看此书的人,可以借此窥见世界上另一片未知的天地和那里的故事。短短四个月就重印了五版,应该销量不错的。前些年就发现现在的书都不会在书的出版信息上,标注每一版的印数和总印数。</p> <p> 四百多页的书几天就看完了。看《书店日记》走进作者生活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思绪被带进了自己曾经的生活场景。2016-2018年间春夏之季,自己每年都会在波士顿待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如果去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百货”,去时通常是走正对地铁绿线(In Bound 入城)出口的一条行人众多,商店鳞次栉比的WINTER ST.(冬季街)进“梅西百货”(SUMMER ST.夏季街门)。回去有时会走隔壁西大街去“波士顿公园”(Boston Common)地铁绿线D线(Out Bound出城)入口的车站,再转C线回哈佛大街(416 Harvard St.)的公寓住所。这样走是因为“梅西百货”西边华盛顿大街(WASHINGTON ST.)一侧的西大街是一条安静而行人稀少的路。西大街很短,仅一百五六十米长,夹杂在西边波士顿公园繁忙的TREMONT ST.和东面WASHINGTONG ST.这两条大马路之间。走西大街每次都会经过居中位置的西大街九号(9 West St, Boston)“布拉托书店”(Brattle Book Shop)。</p> <p> 清晰记得第一次走西大街是一个雨天的下午,走华盛顿大街拐进非常冷清的西大街。奇怪于短短的西大街一路笔直相连,仅有六七栋房子的街道,突然中间有一个断点,街边向内突兀地出现一块空地。注意到夹着这块街边空地左侧三层小楼的一二层间墙角位置,有两块白底黑字的牌子。上面一块写着“布拉托书店”的店名和地址,下面一块写着:私人物业不可停车。最下面带框小字标注:违者将被拖走,费用自理。约两个橱窗宽度十余米左右深的空地,两侧都是红砖裸露的墙体(波士顿标志的外墙形态),相对的两面墙根处,各有一排两米左右高的露天书柜。雨天书柜的柜门是关着的,空地里面稀疏停了两三辆车。引人注目的不仅是靠墙的书柜,更是左侧红砖墙书柜上部有一大片3*6排列的,十八幅一米左右见方黑白人物肖像画,每幅肖像画都标注有人名。看到叶芝(Yeats爱尔兰)、卡夫卡(Kafka)的名字。</p> <p> 初见“布拉托书店”,外表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是店门和橱窗上部店招部位,店招做成了书写工具:一支削好笔尖的硕大六角形铅笔样,黄底黑字(店名)横贯店面。二是二楼的两扇窗间是一个如一扇窗般大小,醤红底色金色字体精装书样,当街悬立的招牌。书名部位上大号金字:BRATTLE BOOK SHOP(布拉托书店);中间偏下小号金字:美国最老的古旧书店之一(ONE OF AMERICANS OLDIST ANTIQUERIAN BOOK SHOPS);底下作者落款部位中号金字:肯尼斯·格劳斯所有(KENNETH GLOSS PROPRIETOR)。第三是,三层高的书店正面墙体刷成少见的黑色,二三楼八扇窗的窗框和窗帘,以及一楼书店橱窗框和门框全是白色。这应该是象征着书籍书页的白纸黑字两色。一条陋巷中的书店,简朴之极的外表,用心所及、用意所指,有心有意之人都会感觉奇妙可言。比之国门之内满目毫无用心,让人见之鄙视不及的店招和招牌,“布拉托书店”的表面文章实在令人赞叹不已。</p> <p> 前几次走过路过,都没有进去过。回想起去国外游走,主观想去,而实际去得最少的店家就是书店。因为不具良好的英语沟通和阅读能力,是个进书店只看货不识货的主,看热闹无趣味,看门道无功力。波士顿家门口右侧哈佛大街不远的库里奇角(Coolidge Corner)方向商业街热闹之地,有一家不小的带地下室卖新书的书店(BROOKLINE BOOKSMITH),平时一直就是沿街店铺中人气很旺的店,假日当然更是人头济济。国外书店除了书报杂志都有卖文具和创意文创用品的。书店周围的法国餐厅、中餐厅、意大利冰激凌店、鞋店、GAP服装店、披萨店、CVS超市都时常进进出出,随意吃逛,从无逛进去的心理障碍。逛这间书店是唯一心里明白只是去逛逛,确定不会花钱消费的地方。这个明确的心理暗示,让自己觉得以假惺惺的面目去面对书店里的各色人与物,有悖我这个伪爱书人,会被卖书人与图书鄙视的情感底线。唯一一次进入那间书店,是确定不久要离开波士顿了,太太要进去看文创用品,拉我进去。硬着头皮进门,脚步匆匆而入,目光匆匆一扫后即空手而退。非我族类用品,鸡同鸭讲之地,相见不如恭敬。</p> <p> 近距离观察过一次“布拉托书店”。那是一次一家三口逛完街,决定去西大街与华盛顿大街街角上,店面面对西大街的饭店(BACK DECK RESTAURANT)吃晚餐。生意很好的饭店,正好有街边临窗位置,座位斜对“布拉托书店”的那片空地。手机有照片显示是美东时间2017年5月22日星期二下午四点多。一个小时左右的晚餐时间,时不时会有零星的人进出书店或走到室外书架处浏览。西大街虽处闹市区域,但在偏僻路段,过往人流稀少。工作日书店显然更不会像餐厅那样有人气。二手书店生意特点,显然靠的不是过路行人或游客的冲动型消费,应该是目的性明确的购买行为和熟客。如《书店日记》描述,除熟客和附近居民,二手书还有网络平台上的销售与订购,二手书商之间的余缺和种类调剂买卖,各种收藏(目的)价值的二手图书线上线下的拍卖,读书俱乐部会员会费(定期赠书)等多样经销售卖途径。</p> <p> 2018年即将离开波士顿的4月28日星期六下午,去市中心,逛梅西百货显然不是我的选项。其时波士顿哈佛大街的小公寓已经卖出,不日就将告别波士顿,携家人与在美国的好友夫妇旧金山汇合,去实现人生梦想中的另一个行程:驾车从旧金山到洛杉矶再到芝加哥,完成沿太平洋东岸加州一号公路和穿越美国中西部约十个州的66号公路(Route 66)的长途旅行。然后直接回上海。Go Home!显然,往后余生的哪一年会再次来到内心喜欢而仪态典雅的波士顿,象当下这样自由自在地随处闲逛,已然是一个未知数。再不去“布拉托书店”溜达一下,一解初见它的表面,对我这个伪爱书人内心产生的无言诱惑,一定会让自己为与波士顿这个美丽城市的曾经相识和欢愉,留下一个极大的遗憾。与太太和女儿分手,独自拐进那条闹市中短而普通的街道。相比两端仅相隔几十米,却人来人往车来车去的喧嚣街市,西大街依然安处于静默人稀之中。往9号那幢对自己充满难以言喻心理诱惑,黑色外表的三层楼房走去。往日心所向,今日人所往。那支黄色铅笔和那本悬空当街而立醒目的“书”,在向我招手。</p> <p> 周六休假日,又是春日阳光明媚的天气,波士顿公园到处都是人,WINTER街更是摩肩接踵的人,梅西百货门口步行广场上也是多了许多休憩的游客与卖艺者的表演。西大街居闹市却取其静的景象,是一如不得意文人欲求名利而难得,只能自诩无求而彰显孤傲气度般一脉相承的气象吗?书店边空地不仅两边书柜门全开,露天空地中间沿墙角线向内,由前向后放了两长列,一列有大概七组,每组是一米多高约两米宽两个,前后背对背放满书带轮子的三层开放式书架。有约二三十人在其间安静地查阅书籍。左侧一列每两个并排的移动书柜上面,各插着一块橘红色标牌,上书:$3 Each Books With Orange Sticker, Please Pay Inside(橘色标贴书每本三元,请店内付款);右侧一列则是黄色标牌:$5 Each Books With Yellow Sticker, Please Pay Inside(黄色标贴书每本五元,请店内付款);靠墙开放书柜隔板边沿也贴有上述两款提示的标贴。</p> <p> 进书店一窥内里乾坤。进门右侧是书店柜台,一位男士站着低头忙着什么,柜台上堆着许多书。店内空间并不宽敞,房间沿三面墙及中间,满眼都是从下到天花板高,竖向排列堆满书的七八层高书架,站在书架前通道上,如果两人相交其实是有空间逼仄感的。房间靠门一侧往里部位,有通往二楼的楼梯,看得见二楼也都是书架。店内也有些顾客,貌似没有外面人数多。实在是无所事事,也无聊话的语言功力;草草登场,满足脚踏实地,光明正大现身书店一窥真象实景的心理欲望;解除被书店美妙外观所诱而生的,见其内里之惑。说一句:Just see see.招呼很不正式也不规范,但美国人都明白这个“老外”讲的是什么意思。贸贸然入,欣欣然出;虽手中无有所取,但心中似有所得。</p> <p> 看《书店日记》时,时常会在思绪中跳出波士顿“布拉托书店”的场景。感叹过了一定年纪后,经历多了,对许多人与事自然而然感受丰富起来,随之想法也多了起来,是非对错、好坏优劣的分别心也时时显现,名利功过之念也愈益彰显。常人何者不是如此?见闻觉知(正知正觉难得),人类的思想模式本是先有听到看到,产生感觉,进而进行内心的思辨。外在见闻的丰富而会有内在知见(不论正与妄)的丰满。年轻时常常为为人处事而生见闻之惑。搞不明白身边人身边事的是非对错,这样做好还是那样做对?意欲何为?在国企跌跌撞撞近十年,给别人打工虽兢兢业业但事与功、得与失,无可奈何。自用以求发达。奈何身心二者皆尚未通达,为人不得不先求完上家求下家,处事求人求财求物样样欲求而难得。商场上是非对错既有也没有,看人看事而不同;成败由己又由人,看天地有补与无补;盈亏无常,看实力也看运气。如今年寿回头一看,而立之年不立(下海),人生只能浮浮沉沉于世。东跑西颠二十余年,遇(阅)人无数,处事万千,内心终于偶有觉知:人生“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以有涯随无涯,殆已”!</p> <p> 肖恩先生的书店(店名即是《THE BOOK SHOP》),挂名苏格兰最大二手书店,藏书十万余册,已经营了十余年,至今(指后记所指2016年)仍雇不起一个全职的正式员工;其虽年过不惑之年也未婚未育,开二手车、收二手书、卖二手书,按部就班开店关门,财务状况是饿不死穷对付,其亦自在乐观。这番让读其书看到的安身立命之术和景象,国门之内的你我,何以解当今国人安身立命之事表现出的,一派浮躁难安之忧,和惑于求财求富的景象?可见,以今日一己年寿之“见闻”而得的“觉知”,语于安身立命之事,都是自以为是的虚妄之言和似是而非之论!非道也,殆已!</p> <p class="ql-block"> 书山寻路,殆而求安?“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就读书学习而言,年轻时读书是寻安身立命之良方,年寿老矣则或为自求多福的善法。年轻刻苦学习、读书,多以为是别人要你学。而若是你要学,也都是为了读懂他人看懂外界,求得用知识武装自己,变得强大,意图改造他人改变世界。看似立意在己,其实用意在他。学以致用,是用于外物与他人。何出此言?近些年步入消闲的年纪后,时常以读书为乐,消遣闲暇时间。读一本喜欢的书时,虽依然想看到世间风花雪月奇闻趣事,读懂人间脸面情面场面,但却已经不是意在比对他人,而是会常常思想当下与过往,自己言、行、意的为人为己、利人利己。虽无法从开卷有益中看破生老病死的无常,去除财色名食的贪欲。但会常常从书中人、书中言、书中事,看到自己身心的善恶与苦乐;静默中思考和反省,体会身心的轻安与自得。读书纯粹为己利己,交流沟通于外,而非有所用意于外。享受孤独寂寞之乐。</p> <p> 独自回忆和翻阅“布拉托书店”当年的事与图片,心中翻腾出许多与书店和波士顿这个城市相遇之际,见闻的人与事以及美好场景。写下这个短文,向女儿求证某些事项,感念过往那些时空的欢乐和身在异国曾经的苟且与忐忑;怀念曾经拥有和短暂生活过的波士顿那个家的日日夜夜,以及交织于其中的欢欣与烦恼。今之读书为己!今之学者亦为己!</p> <p> 录爱尔兰诗人叶芝(1865~1939年)散文诗《当你老了》如下,不为感叹,只为喜欢。</p><p> 《当你老了》(袁可嘉 译)</p><p>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p><p>炉火旁打盹,</p><p>请取下这部诗歌,</p><p>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p><p>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p><p>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p><p>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p><p>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p><p>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p><p>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p><p>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p><p>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p><p>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