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萦的地方,一一黄沙坪铅锌矿子弟中学(之一)

周亮清

<p><br></p><p><br></p><p>內容提要:</p><p>一,前言</p><p>二,我亲历了学校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壮大。</p><p>三,与智者为伍,和善者同行。</p><p>四,自强不息,竭尽全力;拼搏向前,进取人生。</p><p>1,从1970年初进校,到恢复高考前的蹉跎岁月。</p><p>2,从恢复高考制度后,到86届我帶的四届高中毕业班。</p><p>3,我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p><p>4,从1987年至退休,我先后当政教处和教导处主任。</p> <p>一,前言</p><p><br></p><p>人到年老,青春不再,闲处无聊,常常容易午夜梦回,追思怀想。总喜欢在一程旧时光中游离,总忘不掉沉寂于岁月的记忆,抛不开萦绕在心头的牵念。</p><p><br></p><p>黄沙坪是我的第二故乡,至今我的根(户口和老屋)还扎在那里。黄沙坪矿子弟中学是我一生中生活和战斗的时间最久的地方。退休以后,离开学校,我曾经想把在那里的所有艰辛和沧桑,把逝去的一切都深深地埋在昨日的路上。</p><p><br></p><p>然而,当我近日翻看今年九月从老屋里带回的两袋资料里,有不少关于她的记录,又勾起了我无穷的回忆和遐想,掀起了难以平静的心浪,那是我人生旅途上的一个最最重要的驿站。在那里,我经历了蹉跎岁月,奉献了厚重人生。在那里,我有缘与我的师生们朝夕相处,度过了一万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一一那是我人生的黄金岁月,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深深地植入了我的灵魂,镌刻在我心上,我怎么能忘?在我巜生活的足迹》里,如果缺失了这一段最最主要的"足迹“一一我生命轨迹中的一个最亮的点,那是我人生的最大遗憾!</p><p><br></p><p>回眸岁月,追忆初衷,青丝不再,华发染霜,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又情不自禁亳不犹豫地重新把那段岁月里生活中琐琐细细的碎片捡拾起来,其目的是:只为不给人生留遗憾,丰盈自己《生活的足迹》,给自己一个交代,给那段沧桑岁月一个总结,别无他意,仅此而已矣!</p><p><br></p><p>此拙稿是我今年收篇之作,时间夸度较大,内容冗长,准备用4一一5个美篇先后陸续推送,恭请有兴趣的朋友留意关注,谢谢 !</p><p>2020年12月15日</p> <p>二,我亲历了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壮大。</p><p><br></p><p>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头一个春天里,我跟随原单位(中南锰勘)一位中层领导调入黄沙坪铅锌矿,他被安排在子弟学校当校长(付校长是原来的从部队转业的黄成敦和耒阳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史庭梓两人),在他的劝说和鼓励下,我俩一起走进了学校,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p><p>不幸的是:我们到校没几天,都还没来得及正式展开工作,他就得病了。到长沙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肝癌晚期,立即住院。从此一病不起,人力无法回天,不久就病逝了。因为他是我的老乡,又是原单位老同事,英年早逝(死时不到40岁),黄付校长要我代表学校到长沙协助处理后事。我和他家属(也是我原单位同事)一起,把他的遗体运回老家邵阳,按照回族葬礼的风俗进行了安葬。而后陪伴他妻儿子女一起乘车回到了黄沙坪。</p> <p>我刚进学校时,学校规模很小,以小学部为主,中学只有两个初中毕业班和高中一个20几个人的高一班。而且还是与当时驻矿单位十三井巷公司(后搬迁长沙)合办的,老师也是两个单位共同派驻的,两个单位都有老师和学生。校园面积也不大,进校门的右边,只有一个十来间平房教室和小办公室围成的小四合院。进校门左边的操场两边有两排平房,前面一排只有一间大教室和几间教工宿舍,后面一排有五间教室和两间小房子,其中小一点的住着曹智江老师,大一点的作20几个人的高一教室。所有的房子都是1958年刚建矿时建成的低矮的平房,沒有一栋楼房,其中有两排还是用土砖砌成的,这就是我刚进校时,学校留给我的印象。</p> <p>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矿区的发展,陸续从全省各地调入大批职工,职工子弟也日益增多,后来在进校左边那排教室后面,沿二村马路旁的荒地上,修建了一排有两间大教室的平房,另在现在建的高中部左边的教学楼那个地方,原来是小山坡和职工菜地,学校发动全校师生搞勤工俭学,在全矿区内捡拾散落废弃的砖头丶砖块,不少学生拆了自家用砖块砌的菜围子或鸡窝,把砖块搬到学校,支援学校建设。我们帶领高中部的学生,在几个师傅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砌墙和粉墙,建成了.三间平房教室,供高中部使用。在这排自建教室的右边,有一排1958年建矿时留下的土砖砌的老平房,作为中学部老师的办公室和新调入学校的老师住房以及勤工俭学时的学工用房。在这并列的两排平房前面,和小学部后面两排平房教室之间,是一片空旷的高低不平的大荒地,荒地右端中间,当时还有一户十三井巷公司职工自搭的临时家属房,旁边靠通往嘉禾方向的大公路旁,是学校搞勤工俭学时搭建的几间猪圈和羊栏。</p><p>在平整大操场前,左端靠二村马路边的两间平房教室前面,还有一个低洼不深的水圹,我曾经亲自带领我班的学生在那里种过一季水稻,还获得了丰收。平整操场时,十三井巷公司职工临时家属房拆走了,猪圈羊栏也拆了,小水圹填平了,成了一个大操场,一直到70年代末,学校还是这付简易破旧的样子。</p> <p>80年代初,由于学校的蓬勃发展。原有的校园远远不适宜于教学发展的需要,矿里才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拆巨资,对原有的校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大刀阔斧的改造,除保留了进校右边的小四合院三个面的平房教室和左边最前面一排平房以外,其余所有的平房都先后全部推倒,重建新的教学大楼。先后建成了三栋,每一栋三层的教学楼,一栋两层的实验楼。其中最前面那栋教学楼共18间大教室,一间图书馆,一间大会议室,还有教师办公室等,后面并列的两栋教学楼也有18间大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实验楼完全按标准配置实验设备,其中有物理丶化学丶生物丶自然实验室和现代化的电教室丶投影室以及办公室等,至此,一所现代化的新学校己初具规模。</p> <p>后来,紧邻我们学校的黄沙坪技工学校停办,两栋教学楼,一栋学生公寓和大食堂等,全部移交我们学校,由我们学校全部接管,扩大了学园面积,从此彻底改善了我们学校的办学条件。</p><p><br></p><p>这些教学大楼建成以后,重新整治了大操场,修建了隋圆形的跑道和水泥兰球场丶排球场丶乒乓球台以及古色古香的亭台丶艺术长廊丶休闲的右板小路和多种多样造型优美的建筑小品,还有宣传栏丶宣傅橱窗,错落有致地点缀在校园里最恰当的位置,和整个校园融为一体。</p><p><br></p><p>我们又帶领学生先后在教学楼前面,操埸周边,栽上各种长青树丶阔叶风景树,当年栽的各种小树苗,现在巳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绿荫如盖,蔽日遮天,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显得十分和谐丶别致丶美丽丶优雅!</p><p><br></p><p>退休离校以后,我每次回到黄沙坪,总会情不自禁地几次走进校园,到处走一走,转一转,看一看,留连忘返。</p><p>往事如烟,温馨如昨,我常常为校园美丽的风光所震撼!也为她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因为我曾在这里抛洒过汗水,奉献了青春,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她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p><p><br></p><p>(未完,待续之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