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治平在北京银都ⅠU酒店举办的《迎春画展》上的讲话

邓治平

<p class="ql-block">邓治平在北京银都IU酒店举办的《迎春画展》上的讲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我看到《迎春画展》这四个字时,让我想起了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雪莱的两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两句诗是雪莱写过的所有的诗中我最喜爱的。在我插场的时候因为写小说遭受过批判,正是这两句诗给了我继续生存的勇气。事实告诉我,任何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没有经历过寒冬的磨砺,就无法感受到春风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谈到中国画,我有很多的话要讲,不过,在这里我只想专门介绍一下罗瑞和朝鸿二位老师。布展那天,我把二位老师的作品仔细地看过一遍,感受颇深。虽然我对二位老师的作品很了解,但是再了解也找不到站在作品前欣赏作品的那种感觉。可以肯定地说,二位老师的作品别具一格,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的艺术创作,除了不同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外,最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上,再现了他们对中国画艺术不断创新的理解与认识。 </p><p class="ql-block"> 当下的画家可谓是多如牛毛,画的好的画家却寥寥无几。具体来说,一幅作品水平的高低与好坏是很难判定的,人们的审美观不同,判定的标准也就不一样。从根本上讲,“好”与“坏”应该属于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如果一个画家的作品,能够代表他所处的时代,能够得到大多数人们的赞美,这就足以证明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功。罗瑞、朝鸿二位老师正是这样的画家,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作品,在当今画坛上熠熠闪光。</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在一篇介绍罗瑞老师的文章里看到了这样一段评语:“罗瑞的笔墨蕴含力量美,散发出独特的质感。浓淡虚实之间勾勒出属于罗瑞的写意风格。”我非常欣赏这段评语,此观点与我的看法基本一致。无论是罗瑞老师的山水,抑或是他的人物,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写意风格”。这种“写意风格”源于他的人生经历,源于他的生活体验,源于他对笔墨的理解,源于他从大自然中所获得的种种启示。我们从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是把不断完善的技艺,当作专门为自己设计的一项宏伟工程,为此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表现出一个真正的画家勇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那种精神。</p><p class="ql-block"> 自从我与朝鸿老师相识后,便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同的志向,相同的审美观,让我们走得越来越近。2016年底,我特意为朝鸿老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一抹曙光——浅析朝鸿老师的绘画艺术》。这篇文章发表后,得到了诸多同行们的认可,均以为朝鸿老师的作品的的确确是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画发展的前景与希望。</p><p class="ql-block">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朝鸿老师的作品有一个基本的色调在统率着全局,而这个基本的色调,不是一般的画家能够掌控的,更不是一般的画家能够创造出来的。画中的人物就像是一部乐曲中的主旋律,所有的景物则是一曲曲优美动听的音乐,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同时又感染着每一位观者,令观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p><p class="ql-block"> 友谊是靠彼此真诚相对来维护的;艺术是靠彼此相互交流来提高的。此次画展,既增强了同道者们之间的友谊,又达到了罗、朝、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雪莱的那两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一起来迎接那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到来。诚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的光临!</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17日于北京银都lU酒店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罗瑞作品欣赏</p> <p class="ql-block">朝鸿作品欣赏</p> <p class="ql-block">邓治平作品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