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列出三个案例,期望案例本身能引起一些实质探讨。大多的回复仅就文章题目《孩子间的冲突,父母介入的危害性探索》本身进行了一些讨论。有朋友指出,为什么要限定父母介入只有危害性……对此,我明确一点,父母介入有多种“性”,本文仅就危害性进行探讨,这样话题集中专一,便于对一个问题深度关注和了解;再者,危害性的探讨我认为更重要一些。<div><b>一、针对大家的回复,我归纳了一下:</b></div><div>1、冰柠檬就第一案例给出了具体的方法,理念上是正确的,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有一些难度,比如想让邵明母女道歉。当然畏难是不对的,尝试一下寻求正义感,是完全有必要的。根据尝试进展情况调整,也是不错的思考。</div><div>2、书彤、陌上尘、伊梅、天赋阳光等基本认为尽量避免或有节制地参与,要避免亲情在处置时带来的公正偏向影响,如果介入不当会引发冲突扩大或激化。</div><div>3、向着太阳跑认为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没有排斥父母的介入,但认为经历一次吃亏是教训,大概也意味着是一次成长。</div><div>4、山地精灵准确地给出,在发生激烈冲突比如肢体接触时,父母应该及时介入,阻止冲突。</div><div>5、赵宏认为可以教育孩子被打时,可以打回去,在多数冲突时,这种方式可能会及时阻止侵害继续,但也有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div><div>6、赝品认为应该加强父母自己的修炼和提升,尽量向孩子传递健康的信息,避免孩子之间冲突的产生。</div><div>这些观点我认为都是基本正确的,说明父母亲们在认知上没有问题,但这不意味着能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在群里讨论时,我们就提出了这现象:我们站在观察者角度时与我们处于事件中时,态度和行为都是不同的。</div><div>欢迎大家就其中的案例再进行探索,研究案例是提升家庭教育的一条捷径,而泛谈可能多数时候在具体行事无用,特别是面对困惑时,没有头绪,往往被情绪所控制,导致事件反向发展。</div><div>二、就案例一,我把昨天的讨论在这里汇总一下:</div><div>分析案例和给出解决方案,考察的基本是父母亲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态。当问题是别人家孩子时,我们大多都能给出正确的建议和中肯的分析,也会有好的态度。但当自己孩子吃亏时,就难了。我们首先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其次我们没有好的办法,第三事情往往触发我们的自然反应(亲情对是非的影响),任性而为了。<br></div><div>如果冲突并非正在进行,父母不要急于介入,象那位母亲上来就动手,显然会让事态有失控的趋势,并且把事态是否向严重、失控发展的权力交给了对方,这从智慧上就先失了分。如果冲突正在进行,父母应从阻止冲突继续的角度介入,而不是直接参加混战。<br>对方父亲如果也是同样的人,那么我们都能猜到事态的结果,而当这个结果恶化时,双方才明白,这并非是他们想要的结果。<br></div><div>一次冲突,虽然表面上吃亏,伤害等等元素让我们不安,但也是一个发现问题的契机。当然这是事后反思的内容。在当时,父母亲的处置,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孩子的二次受伤。做个假设:邵明的母亲如果遇到一个更凶狠的人,被爆打一顿。那么看到这一切的昭明,就会受到二次伤害,而这次伤害更严重。这种屈辱几乎无法救赎回来。<br></div><div>父母介入让孩子遭遇二次伤害,是很多父母亲考虑不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父母没有争回面子,没有出了这口恶气,那么孩子因为父母亲出面没有摆平而在家庭蒙羞时,导致孩子受到的伤害,这个伤害会破坏孩子的家庭意识,这一点大家很容易想通,再说第二方面。<br></div><div><br>第二方面的重要性出乎我们的意料,影响又更加深远,会伴随孩子终生。即:因为父母亲争回了面子,出了恶气,带给孩子的伤害……尤其是父母不问青红皂白,只是因为亲情而出气时。<br>不知道这一层问题,各位父母亲是否能够理解……<br>我们剥夺了孩子的什么?我们让孩子滋生了什么?让孩子形成了什么样的心理?<br></div><div>秋水时至(new):<br>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所以父母介入孩子的纠纷,一定要谨慎,三思。尽量把出气,摆平,找回……等这类原因排除之后,再看是否有介入的必要,我想才是父母介入的真正理由,这才对孩子是一种帮助,而是不护短等等。比如案例一,邵明的母亲的举动显然不妥,但这时庞雄的父亲成为关键。事实进行是这样的:庞明父亲赶紧推开了那位母亲,把孩子护在了身后……下边是庞雄父亲的措施,我觉得很值得给大家推荐<br><br><br>案例一如果这样解决,你认为足够好不:<br>庞雄的父亲先护住儿子,不让他再受到伤害,做的很到位,这个动作是不是很经典?但对方那母亲一付拼命的架势,豁出去了……<br><br>庞雄的父亲并没有搭理那位母亲,而是在确保儿子不再受到袭击的情况下,转身对儿子说:我都到跟前了,你还抓破人家的脸,怪不人家的妈妈会打你一巴掌。现在,你们俩挨的打,是平手了。<br>实际的进展也是:整个危机瞬间解除<br><br>那位母亲被这位父亲话语中暗含的批评击中,儿子的不平之气也被释放,庞雄的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太重要了。关键是最后三个字:是平手。等于说他脱身出场,成为裁判。而那位母亲,是跳进场里参加比赛,放弃了自己裁判的身份。<br></div><div><br></div><div>小插曲:</div><div>书彤:我儿子长大后的反思是“为啥总是我第一个认错呢?”</div>秋水时至(new):因为你的认知水平比别人高!就象做数学题,总是第一个做出来的……<div><br></div><div><b>话题延伸:</b></div><div>1、有的孩子教不会他打人的。非要让他打人,不一定控制好,所以,让孩子还手不做第一推荐序列。学生告老师,一次两次老师可以批评,告多了老师也觉得束手无策,甚至对告状的学生产生反感,这类情况也普遍。老师的反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需要留意。父母去学校截“肇事”小同学,有时候容易引起双方父母的冲突,需要谨慎,事先考虑好预案。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考虑采取相反措施:比如生日时邀请“肇事”者,或者约其父母一起带孩子郊游或参加某活动,让两个孩子产生合作关系,或者赠送小礼物,建立施恩者关系……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逆向思维,并非遇到不好事情都只采取阻止方式。这些思路供大家参考。这类事情可能没有绝对好的上策,但针对某个具体的人和时机,可能就是最好的方案。</div><div>2、孩子回家讨论或是倾诉,是父母亲学习做父母的关键一课,万不可把这一课当作窥探孩子秘密的机会,孩子向父母讲述经历或心情,大多并非仅是话题本身,而是在表达观点,渴望得到支持,或是得到包涵,或是实在忍受不住内心的暗喜,改头换面地来讲述一个分明不真实的真实故事。父母亲这时候要放下身段,珍惜这些宝贵的时光,与孩子共享孩子这段人生成长的快乐。<br>若此时摆出教育的姿态,引导、劝导、普及知识、谆谆教诲……就会逐渐拉开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以后跟父母交流时内心就有了阻力。<br><div>倾诉与倾听如果配合的好,会产生积极好的释放效果。倾听,不只是要用心,而是要用情。真情的倾听,倾诉才成为好的释放,否则可能会成为恶性发泄或抵触、反抗。孩子逆反的形成,往往与倾诉不畅或遭遇狙击有关。<br></div><div><br></div><div>孩子的倾诉是如何被狙击的:当孩子正在畅谈某事时,父母强行打断,指出这点不对,那点不当,对鸡毛蒜皮的事情、观点、方式进行狙击,中断情绪流,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甚至产生反感。有时候,父母与孩子很高兴的交流以不欢而散的方式结束,往往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多次之后,孩子再与父母的交流的可能就基本没有了。</div><div>下期再分享另外两个案例,欢迎大家参与讨论</div><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