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玫瑰镇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各项工作,提高我园全体教职工的应急意识和现场急救能力,2020年12月11日——16日期间,我园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专题急救培训。</p> <p> 培训为期两天,由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p> 一、理论知识培训 <p> 11日下午, 玫瑰镇卫生院徐院长和王医生莅临我园开展培训,详细教授“心肺复苏”及“海姆立克急救法”,基本救护知识和现场急救技巧,让大家对救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p> 二、实践操作 <p>★保健大夫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流程及救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心肺复苏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保健大夫示范</p> <p>★(1)发现患者倒地,判断周围环境安全与否;</p><p>★(2)判断患者意识状态。(双肩拍打,双耳呼叫,做到轻拍重唤。)</p><p>★(3)无意识立即呼救,同时把病人平卧,评估患者的颈动脉搏动和呼吸情况。(触摸颈动脉搏判断心跳,感受口鼻呼吸气流,观察胸口起伏。)</p><p> 颈动脉消失,自主呼吸感受不到气流,说明心跳呼吸已经停止,(判断时间5-10秒,1001、1002、1003….1006)</p><p>★(4)开始心肺复苏</p><p> 按压的位置:男性(两乳头连线中点),女性(胸骨长度中下1/3处)</p><p> 按压速度:一定要100-120次/分钟。(01、02、03、04……)</p><p> 按压的深度:要在5-6厘米,不能浅也不能深。</p><p> 按压的手法:左手手掌根部按压,左手手掌四个手指翘起。(一贴,二叠,三扣,四拉,五压。)</p><p>★(5)按压30下,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分泌物,将头偏向一侧,打开患者气道,拇指和食指夹住患者的鼻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缓慢吹气一秒钟,第二次缓慢吹气一秒钟,立刻进行第二个循环心脏按压。连续进行五个循环按压,评估患者的呼吸心跳颈动脉搏动和呼吸。</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体教职工进行操作练习</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2、海姆立克急救法 🌸</p> <p>★当自己被异物堵塞气道,且四周无人 时,患者可进行自救。</p><p> 1、一只手握拳,拳眼置于脐上两.横指.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_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p><p> 2、或稍稍弯下腰,靠在- -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用物体边缘压迫自己的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异物排出。</p> <p>★一岁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气道异物窒息。</p><p> 1、让患者弯腰,嘴巴张开,我们站到患者的后部,用自己的右腿放在患者的两腿之间,顶住患者的臀部。</p><p> 2、双手从后方环抱患者,找到肚脐,叩击点为肚脐上方两横指,右手拇指内收,四指环握,放于叩击点。</p><p> 3、左手抱在右手上,向后方和上方用力冲击,一秒钟一次,直到异物完全咳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保健大夫示范</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实践操作</p> <p> 此次培训帮助全体教职工掌握了幼儿突发意外状况的正确处理方法,增强了教职工应急处理能力,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