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简介</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于201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10亩,主体建筑3700多平方米,共两层,其中展厅面积2500多平方米,总投资2400万元。博物馆的前身是中共广西省工委革命历史陈列馆,也就是现在的粤东会馆。对外开放以来,一直是钟山县、贺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国防教育基地,也是钟山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整个博物馆展厅有二个内容,一个是中共广西省工委在英家领导全区革命的五年历史,一个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厅,主要展示的是我们广西党组织成长光荣之路的历史。<br></div> <h5> 其中广西省工委历史展厅分革命历程、组织建设和武装斗争、历史丰碑、历史回顾等四个部份。反映和展示的是以钱兴为书记的省工委的领导革命的历史。重点反应桂林“七·九”事变后,省工委从桂林转移到钟山英家之后,艰苦卓绝的五年期间工作,主要做的四件大事和在这五年中广西各地党组织建设及武装斗争情况,同时展示这时期在广西地下革命斗争中所涌现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的革命历程。<br> 博物馆二楼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厅是于2019年6月28日启用,占地约706平方米,由序厅、峥嵘岁月、先锋力量、高举旗帜、继往开来、红色印象、红色影院、初心讲堂等8个版块组成,采用飞屏互动等现代科技手段,以软膜灯箱图文展板、滑轨电视、人像留影互动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现了1925—1949年间广西党组织的发展史,1956—2016年间广西11次党代会和贺州市建市以来4次党代会的盛况,以及无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从2019年6月底主题展厅启用以来,共有1000多个团队共8万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主题展厅”已成为全市以及区内外党组织进行党性主题教育的主阵地。</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展厅</h3> <h5> 中共广西省工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于1936年11月在贵县三里镇罗村成立,1938年12月省工委机关从南宁迁往桂林,1939年7月,根据中共南方局的指示撤销,期间先后由陈岸、彭懋桂、黄松坚任书记或代理书记。省工委撤销后,广西地下党分设桂林、梧州、南宁三个特别支部。第二阶段根据南方局的指示于1940年12月恢复,由钱兴任省工委书记、苏蔓任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黄彰任组织部部长、罗文坤任妇女部部长,直属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领导。机关设于桂林。1942年桂林“七·九”事变发生后,省工委由桂林转移到钟山英家,1945年夏秋间开辟昭平黄姚,1947年5月下旬撤销。<br> 馆藏陈列主要反映和展示以钱兴为书记的省工委的革命历史,着重反映桂林七九事变后,广西省工委从桂林转移到钟山英家之后艰苦卓绝的五年。以及在这五年,主要做了四件大事。</h5> <h5> 人物雕塑群:前面四位为广西省工委领导人分别是钱兴、苏蔓、黄彰、罗文坤。后面的为各地区主要负责人。</h5> <h5> “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是中共南方局坚持地下革命斗争的十六字方针。</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部分:革命历程</h3> <h5> 1931年广西地下党遭受严重破坏与党中央央失去联系;1932-1936年间,广西郁江特委书记陈岸五次派人出省寻找党中央;1936年秋,广西地下党组织与中共南方临时工委建立联系,并于11月7日在贵县三里镇罗村召开广西中共郁江地区代表大会,由于到会代表走出郁江地区范围,大会根据南方临委李守纯意见,把该会议改为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岸任书记兼组织部长,成立中共广西省工作委员会,机关设南宁。1940年12月中共南方工委调钱兴回广西任书记,苏蔓任副书记,黄彰任组织部长,黄书光任青年部长,罗文坤任妇女部长,秘书邹冰,重建广西省工委,机关设桂林。<br> 1942年5月省工委的上级组织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的组织部长郭潜被捕叛变。7月7日,郭潜引领中统特务到省工委所在地桂林,8日开始大肆搜捕中共地下党员。9日上午,特务包围桂林逸仙中学,将该校以老师为掩护的省工委副书记苏蔓、妇女部长兼桂林市委书记罗文坤、南委特别交通员张海萍抓捕。从7月9日至9月1日,在一到两个月时间里,国民党特务先后在桂林、临桂、灵川及其他地方逮捕中共地下党员30多名。苏蔓、罗文坤、张海萍舍身就义,挽救了危难中的广西省工委。这就是当时震惊全国的桂林“七·九”事变。<br> 1942年7月,钱兴、邹冰在黄嘉、肖雷、彭维之的护送下北上灵川。同年8月12日,钱兴冒着危险到广西各地巡视,了解情况,布置工作,指示各地党组织切实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在贵县,钱兴与省工委组织部长黄彰同志秘密会面,决定省工委今后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移农村,并决定由黄彰代理省工委副书记,负责桂东南、桂西等地的工作。钱兴负责桂东、桂北、桂中等地的工作。<br> 1942年8月钱兴书记到桂东考察。9月上旬,到了钟山英家,分别听取党员陈作民、张赞周对钟山的敌、我、友各方面的情况汇报,详细考察了白沙井村周边的环境,认为英家的群众基础、交通条件、社会状况都比较好,决定将省工委机关转移到钟山英家。<br></h5> <h5> 省工委转移到到英家白沙井村后,各地前来汇报、请示工作的同志均秘密安排到距省工委机关不远的马山头这个岩洞内住宿,由张赞周和妻子何秀清以及地方党组织的同志为他们送钣,在岩洞居住过的同志前后达两百多人次,因此该岩洞被誉为省工委机关的秘密“招待所”。<br>桂林“七·九”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到处设卡,搜捕我地下党同志,为了避免国民党的破坏,开展生产自救,根据省工委书记钱兴的建议,1943年9月在张赞周同志的精心安置下,省工委机关秘密转移到距白沙井村不远的四面环山的牛垌。钱兴、邹冰、吴赞之以难民一家的身份,在牛垌与当地贫苦农民莫晚叔等人一起开荒种地、割草烧石灰,以更艰苦、更隐密的方式开展工作。<br> 1944年10月,为了防备日本侵略军入侵钟山可能对省工委机关的破坏,省工委机关从白沙井转移距白沙井约七、八里远的黄宝村。同去的有邹冰、吴赞之、覃舜恩、庄炎林等人。</h5> <h5> 省工委转移到英家后,钱兴除亲自前往广西各地视察工作外,还先后派庄炎林到柳州、玉林、南宁,肖雷到桂北,王家纪到怀集等县,寻找分散的党员,恢复各地被破坏的基层党组织,整顿和新建各交通联络点,恢复省工委同各地党组织的联系,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1944年底,全省有党员总数已恢复到“七·九”事变前的900多人,建立了4个县委、17个县特支,另有近10个县、市新建支部30多个。在极端白色恐怖条件下,保存和挽救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地下党组织,为广西保存和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h5> <h5> “七·九”事变后,代理书记、组织部长黄彰于1943年2月转移到柳州大湾,并在大湾召开了一次有甘化民、杨林等参加的党员会议。会上黄彰宣布由他和甘化民、杨林组成中共大湾小组,黄彰兼任组长。为了便于秘密活动,1943年初在大湾街开办“天马运输行”,作为省工委的交通站,主要任务是接待过往的地下工作人员、安置从城市转移农村的党员、传递信件及筹集党的活动经费。</h5> <h5> 1944年,日本侵略军第二次入侵广西。根据中共南方局的指示,中共广西省工委作出了“一切这为了建立抗日武装”和“一切为了发展游击战争”的《八月决定》。为了更好指导广西各地组织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省工委调派黄嘉、肖雷到桂东北分别任特派员和副特派员,领导桂东北地区的抗日救亡工作,组织建立由省工委领导的抗日武装——临阳联队。</h5> <h5> 根据中共广西省工委“一切为了建立抗日武装”和“一切为了发展游击战争”的《八月决定》精神。广西各地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动员和组织群众进行保家卫国的武装游击战争。先后在桂东北、桂东南、桂西北、桂中南和桂南等地建立抗日根据地,共组建了20多支敌后抗日武装,人数达2000多人。在20多个县市对入侵日军发动攻击,仅1944年秋至1945年夏8个月内,就消灭日军1000多人。击沉敌船60多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体现了广西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h5> <h5> 1944年9月,桂林沦陷前夕,李济深、李任仁、陈邵先、何香凝、陈此生、欧阳予倩、千家驹、高士其大批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相继从桂林转移至桂东一带。1945年1月底,当入侵的日寇逼近昭平县城时, 何香凝、陈此生、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等且从昭平县城紧急疏散到更偏远的黄姚古镇。在中共地下党员张锡昌等人组织下,这些社会贤达和文化名人以他们特有的民族责任感继续担负起文化救国历史使命,在黄姚他们出版《广西日报》昭平版,创办黄姚中学,办图书馆,办画展,演出抗战节目,成立民盟东南总支筹委会等,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省工委派庄炎林通过欧阳予倩的关系与张锡昌取得联系,积极与转移到黄姚的爱国民主进步人士交朋友,支持他们开展各种抗日活动,协助出版《广西日报》昭平版,派党员卢蒙坚进入报社当新闻电稿译电员,派省工委政治交通员庄炎林与朱维新一起为报社做推销员,帮助狄超白等成立民盟黄姚支部, 1945年4月至7月,省工委先后安排邹冰、陈大良、陈寅星、孙忆冬、姚大年、黄醒宗、陈景阳等一批党员到黄姚中学任教,建立党支部,以教职员工、学生、保姆的身份开展党的秘密活动,使黄姚成为省工委积蓄力量、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黄姚中学成为省工委掌握的一个工作据点。</h5> <h5> 桂林“七·九”事变后,中共广西省工委与上级党组织联系中断,省工委通过各种关系积极寻找上级党组织。1943年初,根据书记钱兴指示,交通员庄炎林通过关系联系上中共桂林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李亚群领导的党员张兆汉,通过他的组织关系,广西省工委间接取得与党中央的联系。</h5> <h5> 1945年9月3日,根据张兆汉转达中共南方局“关于到重庆向南方局汇报广西党组织建设情况和广西‘七·九’事变经过”的指示,书记钱兴和交通员庄炎林从英家到黄姚,经昭平到桂北,一路步行到贵州,于10月到达重庆。在重庆书记钱兴和交通员庄炎林再通过张兆汉找到中共中央南方局,向南方局领导汇报广西省工委自“七·九事变”以来的工作,接受南方局的审查。南方局工委书记王若飞、党务研究室主任钱瑛分别听取了钱兴、庄炎林的工作汇报,他们对广西地下党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高举红旗,坚持斗争,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同时,王若飞转达了周恩来同志的意见:“广西党在1942年遭受敌人破坏后,坚持斗争,保存了一部分力量,这是很好的。”从此广西党组织重新回到党中央的怀抱。</h5> <h5> 1947年,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是年2、3月,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关于在蒋管区发动农民武装斗争问题的指示”和“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两个指示。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广西省工委决定召开全省党组织主要干部会议,省工委书记钱兴与桂东北特派员黄嘉、桂东特派员吴赞之在英家积极准备会议材料,写好会议发言报告。3月下旬,他们从英家出发,先到柳州大湾(原计划在大湾开会,因这里已引起国民党特务注意而改点),随后转移至横县六秀村。4月7日,省工委在这里召开大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工委书记钱兴、桂西南区特派员覃桂荣、桂东北区特派员黄嘉、融县县工委书记路璠、玉林区特派员张祖贵、横县县委书记杨烈、桂东区特派员吴赞之等7人。</h5> <h5> 会议连续开了7天,主要议题是传达了中央有关指示精神,发动农民武装斗争,会上钱兴在作了《一切为着准备武装起义而斗争》的政治报告,黄嘉作了《临阳联队总结报告》,制定了“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广泛发动游击战争,创造游击根据地,摧毁反动政权,建立新解放区”的总任务、总方针。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立即开展武装斗争。要求各地党组织,在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建立武装队伍,发动武装起义,以摧毁国民党反动地方政权,建立解放区。从此,广西地下党工作从秘密时期转入公开时期,拉开了解放战争时期广西在共产党领导下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序幕。</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部分:组织建设和武装斗争</h3> <h5> 接下来我们就沿着英家老区这条六甲街,了解一下,省工委在英家时期的党组织建设和武装斗争。<br></h5> <h5> 广西各地党组织在经历了“七·九”事变,“一·一三”、“一·一五”事变后,进入到了恢复,重建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在广西的抗日斗争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特别是横县会议后,广西各地党组织积极响应,高举党的旗帜,开展武装斗争,发动武装起义。特别是我们英家地下党组织,首先发动了武装起义。</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家特支</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34年春,陈学仁秘密来到英家,接近、考察斗争的领导者张赞周和朱维新,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培养,于1935年10月在英家发展了两位同志入党,同时成立了当时钟山地区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共英家支部,陈学仁任支部书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38年省工委负责人黄彰来英家检查、指导工作,英家支部正式和上级组织接上关系,先后隶属浔江特委和苍梧中心县委领导。1939年7月,省工委撤销并成立南宁、桂林、梧州三个特支,这一时期英家支部由梧州特支领导。</div></h5> <h5> 1941年8月,广西省工委批准英家支部升格为英家特别支部,直接归省工委领导,特支书记温翊俊,副书记张赞周。特别支部就相当于今天我们县一级的党组织。特支下设英家支部、英家农村支部两个支部,在省工委转移到英家后,部分安排到英家小学的同志组成了英家小学支部,外籍党员组成英家支部,本地党员组成英家农村支部三个支部。1945年3月,特支调整为英家支部和英家农村支部两个支部。从1935年成立英家支部到1947年,英家党组织先后发展了16人。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英家党组织的历史功绩。从有党员3人到最多时数十人,从一个支部发展到特别支部,下设三个支部。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组织发动群众,为省工委在英家安全度过艰苦的5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桂东特派员、英家特支书记领导下,组织发动了震惊广西的“六·五”英家起义,打响了广西地下党公开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揭开了广西解放战争时期武装斗争的序幕。为后来广西各地武装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家起义</div> 1947年6月5日,根据横县会议“一切为着武装起义而斗争”的会议精神,英家党组织发动了震惊国民党广西当局的武装起义--英家起义。起义前后经过一个月的组织、准备、发动,取得了攻取英家乡公所、公安乡公所,打开英家粮仓的胜利,实现了开仓济贫。<br> 这些就是当时参加英家起义的一些武装队员。起义取得初步胜利后,起义总指挥吴赞之就将起义队伍集中到黎家垌进行整顿,之后起义队伍就转移到山高林密的花山山区,并就地化整为零,分批转移到各地。</h5> <h5>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英家起义的历史功绩:英家起义是根据广西省工委部署安排,由桂东特派员、英家特支书记吴赞之亲自指挥的一次武装起义,起义从计划到发动仅一个月,在没有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就取得了攻取英家乡公所、英家粮仓和公安乡公所的胜利。缴获枪支近40支,开仓分粮3000多担。英家起义是横县会议之后广西武装起义的先声,揭开了广西各地武装斗争的序幕。为广西各地武装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紧接着,广西的富川、怀集、全州、灵川、灌阳、万岗、果德等21县先后起义。有效的动摇了国民党的后方统治。为迎接解放做出了贡献。</h5> <h5> 这是粤东会馆。当时这里是国民党的地方粮仓,英家起义攻取的一个点,这个场景就是当时开仓分粮食的情景。这边就是当时攻取的另一个点,英家乡公所,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英家小学。当时王家纪同志作为内应,在武装队员来到这里后,打开大门,武装队员迅速冲进去,控制住了乡长和自卫队员。</h5> <h5> 第二部分组织建设和武装斗争主要陈列的是省工委在英家时期,广西各地党组织,由于馆藏收集的资料有限,目前陈列展出的是36个特支。</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这边还有一个电子触摸屏,里面主要是36个特支的详细资料,包括组织机构、领导人、大事情等。</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部分:历史丰碑</h3>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革命先烈</span></div> 我们这个展厅就是博物馆展出的第三部分,百炼成钢,主要分两个小展厅,分别是:革命先烈和革命先辈展厅。</h5> <h5> 我们这个展厅就是革命先烈展厅,我们收集到的广西地下斗争时期的先烈有54位。由于展厅面积有限,我们在这陈列的有12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险恶的环境下,当党组织遭受破坏,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时,他们依然坚持斗争。在整个革命斗争期间,八桂大地的英雄儿女们为理想,为信念捐躯。用他们的生命践行自己的理想,用热血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那其他的,就在我们这边的这两个电子触摸屏里面,有这54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其中就有像怀集黄醒宗这样的,他和两名战士一起被敌人抓住后,敌人在他面前残忍的杀了两名战士,把血淋淋的心肝拿到他的面前恐吓他,要他说出党组织的信息,黄醒宗面不改色。体现了一种英雄大无畏的精神。像我们桂林“七·九”事变牺牲的三位烈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依然保持高尚的革命气节,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把省工委被叛徒出卖的消息传递了出去。</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革命先辈</h3> <h5> 这个展厅,就是革命先辈展厅。我们收集了广西地下斗争时期的革命先辈75位。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陈列的主要是先辈们的简介。那这么我们这边的电子触摸屏里面有75位先辈的详细的资料。如果对那位先辈特别想了解的,可以去查询一下。在广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省工委的领导下,在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年代里,他们满怀理想和信念,用青春、热血追求伟大的革命真理。在革命的斗争过程中,他们在条件艰苦的农村,依靠群众,坚持斗争。在艰苦和危难的环境中,身经百战,百炼成钢,直到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到来,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各行各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部分:历史回顾</h3> <h5> 这个展厅是博物馆的第四部分,回顾历史。这里主要展出的是一些老照片。主要是1985年,钟山县召开党史收集会的时候,老同志们回来,在曾经他们战斗过的地方的一些留言合影,部分是2012年,省工委转移英家70周年暨英家起义65周年时,部分老同志回到老区的一些照片。还有一些事解放前后一些游击队的老照片。</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广西党组织成长光荣之路主题展厅</h3> <h5> 欢迎来到《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广西党组织成长光荣之路》主题展厅。</h5> <h5> 建设这个展厅的目的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追忆初心、继承传统、担当使命,在党的光荣历史中、在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一个党性教育阵地。展厅共有八个部分,这里是序厅,主要是便于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及观看党性教育专题片。</h5> <h5> 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回顾这段“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难忘历程。</h5> <h5> 第一部分峥嵘岁月分为四个板块,我们先来看广西党组织建立初期的情况。</h5> <h5> 1925年9月,周恩来秘密到梧州指导广西建党<br> 1925年10月,广西第一个中共支部建立,龙启炎任书记,从此广西党的建设开始走上组织化道路。<br> 1925年底,中共梧州地委建立,谭寿林担任书记,这是广西第一个中共地区性组织。<br> 1926年 3月,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多贤支部成立。<br><p> 1927年 5月,中共广西地委建立,廖梦樵任书记,黄士韬任组织部长,黄士韬是广西省级党组织的第一位组织部长。</p></h5> <h5> 接下来是第二板块:在白色恐怖中艰难发展。</h5> <h5> 1928年1月,根据中央指示,广西地委改组为广西特委,邓拔奇任书记。<br> 1929年9月10日至14日,中共广西“一大在南宁召开,大会选举产生新的广西特委领导。<br>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成立中国红军第七军,同时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br> 1931年1月14日,红七军在贺县桂岭进行整编,将两个师整编为两个团,为红七军胜利到达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师起到重要作用。<br><p> 1936年11月,中共广西省工委成立,陈案任书记。</p></h5> <h5> 下面来到的是第三板块:在险恶环境中坚持斗争</h5> <h5><p> 我们来看看 广西党组织在学生军中的活动:广西学生军共有三届,第一、二届有三百多人,第三届发展壮大到4200多人,广西的学生军成为抗日活动中一只重要力量。</p> 这里的板块内容在前面展厅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过多讲解。<br> 1949年9月22日,广西省委成立,由张云逸任书记。不久又成立了广西省委组织部。<br><p> (请大家看这一张图片是自治区党委搬迁后的办公大楼所在地点)</p></h5> <h5> 这是展厅第二部分:先锋力量。</h5> <h5> 首先,为大家介绍的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钱兴<br> 钱兴1909年生于广东怀集县,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至1947年,钱兴领导广西省工委革命工作,1948年11月,钱兴在一次突围中不幸牺牲,年仅39岁。其战友曾生将军写了首诗对钱兴一生作了高度评价,这首诗是:<br> 南国多豪杰,钱兴是英雄。<br> 救亡擎旗手,解放做先锋。<br> 绥江埋忠骨,千古令人崇。</h5> <h5> 大家面前的LED显示屏用于展播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也有我们来自各领域、各行各业先锋模范人士的先进事迹。贺州市“最美第一书记”的先进事迹也可以在这里看到。贺州市一共评选出19位最美第一书记,参观者可在屏幕前一一观看。<br></h5> <h5>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广西第一任组织部部长——黄士韬<br> 黄士韬,出生于广西贺县莲塘乡新莲村。1919 年赴法留学,当时聂荣臻和他是同学。1921年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周恩来是他的入党介绍人,黄士韬是贺州第一位中共党员。<br>在1927年“八七会议”后,梧州地委决定发动中秋起义,由于叛徒李天和告密,起义计划夭折,黄士韬和廖梦樵等人不幸被捕。在1927年10月19日,黄士韬等19人被押赴梧州云盖山集体枪杀。黄士韬英勇就义,年仅28岁。</h5> <h5> 这是展厅第三部分,高举旗帜。</h5> <h5><br></h5> <h5> 这部分展示了从1956年至2016年广西十一次党代会的盛况。参观者可通过滑轨电视,选择观看历届党代会的盛况。</h5> <h5> 这是展厅第四部分,继往开来。</h5> <h5> 这部分展现了贺州自建市以来改革发展的成效。2018年6月,自治区党委对贺州工作提出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赋予了贺州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给贺州带来了建市以来最大最好的发展机遇。</h5> <h5> 下面,我们一起观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东融谱新篇”电视短片。</h5> <h5> 这是展厅第五部分:红色印象。</h5> <h5> 这里印记着革命历史的红色足迹,也见证革命历史的伟大时刻,它可以带我们穿寻回忆,留下我们的身影。</h5> <h5> 这里是红色影院。在这里,大家可以根据需求,结合参观学习的内容,静心观看“红色影片”,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历史的点点滴滴,接受党性熏陶。</h5> <h5>感谢参观!</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