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各省、市、自治区革委会主任的不同命运

小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该帖转自美友“梦入芙蓉浦”所创作的无聊斋专题,著作权及图文所述均属原创所有,特此声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1967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黑龙江省成立革命委员会,潘复生为主任。黑龙江省成了文革中第一个成立革委会的省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8年9月5日&nbsp;&nbsp;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至此,历时一年多,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革命委员会全部成立,实现了"全国山河一片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此,邮电部发行了"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如下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8年嘉德秋季拍卖会上拍卖了一枚“大一片红”,存世仅见九枚,其中新票六枚,旧票三枚,这套邮票成交价是一千三百八十万元的天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 北京谢富治(1909年9月-1972年3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共川陕省委组织部部长、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八纵队司令员、陈谢兵团政委兼第四纵队政委、第二野战军三兵团政委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上将军衔。文革前任国务院副总理,公安部部长。八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文革中兼任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北京军区第一政委。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2年去世。1980年被开除其党籍。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鉴于其已死亡,决定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 上海张春桥(1917.2-2005.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春桥,山东巨野县老张庄人,其祖父、父亲均为旧官僚、地主。幼名善宝。张春桥是潜伏在中共的国民党特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他的一次告密,使六人遭到迫害,其中一人被捕判刑,牺牲在狱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9月,张春桥离开上海,返回济南,奉山东复兴社特务头子之命,由复兴社特务赵福成掩护,伺机潜入我根据地,1938年1月混入延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春桥隐瞒了他的国民党特务身份和反革命历史,隐瞒了他的家庭出身和他父亲的反动历史,于1938年在延安混入党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前任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文革中任中央文革副组长,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市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76年10月,被隔离审查。1977年7月,被永远开除党籍。1981年1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1998年保外就医,2005年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 天津解学恭(1916-1993)</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6年7月入党,1938年任中共晋西南隰蒲特别区委书记、隰蒲游击第5大队政治委员。1940年后曾任八路军第120师洪赵纵队政治委员、纵队长,中共吕梁区党委副书记兼社会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吕梁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太原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晋中军区副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前任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文革开始后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文革中任天津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政委。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 黑龙江潘复生(1908年-198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山东文登人,1931年加入共青团,同年12月转为中共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1年1月,苏鲁豫区委改为湖两地委,他任书记兼军分区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5年10月,冀鲁豫区党委重新成立后,任书记兼军区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8月, 调任新建的平原省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前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文革开始后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文革中任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军区政委。九届中央委员。1971年6月被撤职。1980年去世。1982年4月中共中央同意黑龙江省委的 结论:历史问题已经查清,没有问题;文革中的错误不做组织处理。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5. 吉林王淮湘(1920--201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山东省寿光人。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任南满军区组织科长,1948年任第五纵队组织部部长,1949年4月任四十二军一二五师政治部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国后,1950年10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25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师代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文革前任16军政委。文革中任吉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省委第一书记、沈阳军区副政委、吉林省军区第一政委。九、十届中央委员。1977年2月,因"四人帮"案被免职,1980年被开除党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6. 辽宁陈锡联(1915.1~1999.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湖北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党。参加了了长征,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旅长、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中,历任纵队司令、兵团司令;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军委炮兵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上将军衔。文革前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文革中任辽宁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省委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等职。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99年去世。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7. 内蒙滕海清(1909.3~1997.1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滕海清同志是安徽省金寨人,1929年参加游击队,1 9 3 0 年参加红军,1 9 3 1 年入党,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大队长兼政治委员、团长、旅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师长兼政治委员、纵队副司令员、纵队司令员、军长等职,为新中国的诞生创立了不朽的功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中将军衔。文革前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文革中任内蒙古革命委员会主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九届中央委员。1971年5月,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案的错误,被免职。调回北京军区任副司令员。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 河北李雪峰(1907.1——2003.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山西互济会党组书记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6年1月至1937年1月,先后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后,任直中特委书记、中共平汉线省委宣传部部长,参与组建晋冀豫省委,任省委组织部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8年后,先后任晋冀豫省委书记、中共太行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太行区党委书记兼太行军区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7年11月至1949年9月,先后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受命组建了第一届中共河南省委,兼任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6月起,历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常委,中共中央中南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前任华北局第一书记兼北京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开始后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文革中任河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河北省军区第一政委。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1年1月,李雪峰因陈伯达案被撤职。1979年12月改正。2003年去世。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 山西刘格平(1904年8月—1992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刘格平回族,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6年7月入党。1926年9月,创建津南党组织。1927年3月底,主持建立了中共津南特委,并任特委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4年任中共天津市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7年11月,任华东局渤海区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城工部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3月,任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三支队政委。同年5月,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副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前任任山西省副省长。八届中央委员。文革中任山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北京军区政委,山西省军区第一政委。九届中央委员。1969年7月被免职。1976年底,调回北京,任全国政协委员。1992年去世。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0. 山东王效禹(1914.2—1995.3.2)</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效禹山东益都县人,1938年6月入党,1950年3月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检查处处长,1954年4月任山东省检察院副检察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前任山东省青岛市副市长。文革中任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济南军区第一政委。九届中央委员。1971年3月被撤职,1979年被开除党籍。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1. 河南刘建勋(1913.10—1983.4)</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河北沧州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晋中特委副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8年起在太行抗日根据地任中共武乡县委书记,晋冀豫区党委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太行第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5月至7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前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河南省军区第一政委。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文革中任河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军区第一政委等职。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83年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12. 陕西李瑞山(1920.11-1997.10.22)</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瑞山陕西延长县人。1935年5月入团。1936年5月转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0年任陕甘宁边区青年抗日救国会组织部部长、主任。1945年任黑龙江北安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克东、望奎县委副书记兼县委组织部部长。1949年任湖南宁乡县委书记,湖南省益阳、常德地委副书记、书记,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前任湖南省委书记。文革中任陕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78年,调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3. 甘肃冼恒汉(1911-1991)</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冼恒汉广西田阳县人,壮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29年冬参加红军。1935年秋起任红二军团四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8月起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教导团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9年起任一二○师独立第一旅副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5年8月至1946年11月任晋绥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7年2月至3月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兼野战集团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7年3月至1949年2月任西北野战兵团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5月至1964年6月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中将军衔。文革中任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省委第一书记。九、十届中央委员。1977年因"四人帮"案被撤职、降级,1991年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4. 青海刘贤权(1915年9—1992年6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刘贤权出生于江西吉安。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並参加了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9年2月,任挺进纵队五支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3年7月,任冀鲁边军区代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3月,任四野第三十八军一一四师师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少将军衔。文革前任青海省军区司令员。文革中任青海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省委第一书记,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青海省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九届、十届中央委员。1968年调任铁道兵政委,1992年去世。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5. 宁夏康健民(1916—1977)</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康健民,甘肃省榆中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战士、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连长、副团长、骑兵团长、骑兵旅长、师长、副军长、军政委、军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少将军衔。文革前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文革中任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自治区委第一书记。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1977年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6. 新疆龙书金(1910.11—2003.4)</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龙书金出生于湖南茶陵县,1930年9月,参加红军,1932年2月入党並参加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连长、副团长、副旅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2年9月,兼任冀鲁边第二军分区司令。1944年2月,任渤海军区副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少将军衔。文革前任湖南军省区司令员。文革中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自治区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九届中央委员。1972年因林彪事件被解除职务。</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7. 江苏许世友(1905.2—1985.10)</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许世友出生于河南信阳,少年时因家贫给武术师傅当杂役,后到少林寺学习武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8年参加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营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3年7月任红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后任红四军副军长、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8年10月,他担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参加了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0年9月,他调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1942年2月,他任山东纵队参谋长。10月起,任胶东军区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战争时期,许</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世友历任华野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司令员。1954年10月任总参副总参谋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3月任南京军司令员。1959年9月,许世友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上将军衔,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文革中任江苏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85年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8. 浙江南萍(1918—1989)</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萍原名南永深,山东长山县人,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战时期,任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四团特务队政治指导员,第四旅十团营政治教导员,山东军区第四师十二团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野第八纵队二十二师六十五团政治委员,三野三十五军一0三师政治部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文革前任20军政委。文革中任浙江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省委第一书记。九届中央委员。1974年4月因林彪事件被撤职,隔离审查。1981年解除关押,1989年去世。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 安徽李德生(1916.4~2011.5)</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德生同志河南省新县人,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2月入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日战争时期,李德生同志历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和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30团团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同志于1945年8月任太行纵队第4支队769团团长,率部参加了上党、邯郸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6年12月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7旅旅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2月,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第12军35师师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1年3月,李德生同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师长、副军长、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德生将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指挥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1954年4月,李德生同志任陆军第12军军长。 1955年授少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中任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等职。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十届中央副主席、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0年调任总政治部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 江西程世清(1918.4——2008.4)</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程世清出生于河南新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9年,加入红军,参加长征。到达陕南并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9年后,先后任344旅独立团一营教导员,冀鲁豫支队二大队宣传股长、政治处副主任,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三、二十四团政治处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6年程世清任团长兼政委。以后历任黑龙江军区庆安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西满军区独立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一三二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装甲兵干部部副部长、部长、装甲兵政治部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3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六军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少将军衔。文革中任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福州军区副政委兼江西省军区政委。九届中央委员。1972年因林彪事件被撤职、隔离审查。1981年解除关押。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1. 福建韩先楚(1913.2- 1986.10)</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韩先楚湖北省黄安县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0年10月,他参加了孝感地方游击队,并入党。1931年起,历任独立营、团长、副师长、师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6年2月,他被任命东北民主联军南满第4纵队副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建国之后,</b><span style="font-size: 20px;">韩先楚出任12兵团副司令员,率部解放武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0年4月16日19时30分,一代名将韩先楚置个人生死和军事荣誉于度外,在没有海空军配合的情况下,冒着丧师琼州海峡的极大风险亲率40军、43军四个师三万关东子弟乘坐400多艘风帆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跨海进击海南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2年7月-1953年4月,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志愿军党委常委兼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上将军衔。文革前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文革中任福建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省委第一书记。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75年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1986年去世。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2. 湖北曾思玉(1911.2-2012.12)</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江西省信丰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后先后任冀鲁豫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四纵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军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朝鲜战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后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一位司令员、湖北省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等职;2012年12月31日逝世,享年102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中将军衔。文革前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文革中任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武汉军区司令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75年调任济南军区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3. 湖南黎原(1917-2008)</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原河南省息县人。南京中央军校11期毕业,参加过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8年在在武汉投奔共产党,后任358教导队长,东野10纵团长,朝鲜战争期间任140师师长,1955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后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47军军长,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黎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4. 广东黄永胜胜(1910年—1983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湖北咸宁人,1927年8月20日,参加了罗荣桓在湖北通城县发动的通崇秋收起义。9月9日,随通城起义部队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随部上井冈山。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起,在中国工农红军任排长、连长、副团长、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2年起,先后任红三十一师、红六十六师师长。1933年,任红一师三团团长。先后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先后任红四师副师长、红二师师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旅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热辽纵队司令员,热河、热辽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广西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朝鲜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195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61年,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上将军衔。文革中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总参谋长。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1年9月因林彪事件被撤职。1973年被开除党籍。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1983年去世。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5. 广西韦国清(1913.9—1989.6)</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西东兰县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9参加著名的百色起义,1931年入党,1934年参加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长征初期,任中央红军干部团特科营营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1月任红军教导师特科团团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日战争爆发后,韦国清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8年5月任抗日军政大学抗大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0年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9旅政治委员、旅长,后兼淮北军区第1分区司令员和中共淮北区第一地委书记、军区参谋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4年9月任新四军第4师副师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日战争胜利后,韦国清任新四军第2纵队副司令员、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徐州执行小组中共首席代表、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8年3月任苏北兵团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治委员。8月兼任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和市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0年,韦国清奉命率军事顾问团赴越南,帮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任顾问团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上将军衔。文革前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广西区委第一书记、广西省军区第一政委。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8年8月26日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广西区委第一书记、广西省军区第一政委、总政治部主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九届中央委员、十、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去世。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6. 四川张国华(1914.10—1972.2)</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江西省永新县怀忠镇人。1929参加革命,1931年入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4年,张国华任福建汀州教导团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8月后,先后任一一五师直属政治处主任,一一五师教导第四旅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级委派张国华在豫皖苏三省枢纽地区领导建立新的豫皖苏根据地,任豫皖苏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2年10月20日,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共毙、俘印军7000余人。1951年被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为“井冈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中将军衔。文革前任藏军区司令员,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中任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政委。九届中央委员。1972年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7. 贵州李再含(1919.1~1975)</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川富顺人。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大校军衔。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9年4月任抗大1分校组织干事。10月任太南地方保安团政治部宣教科科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2年2月任太行3分区轮训队党总支部书记。1945年1月任太行4分区2团副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8年1月任中原9纵队留守处处长。1949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4兵团15军政治部秘书处长。6月任军大4分校政治部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3月任第5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1951年10月任云南军区干部教导团政委。1952年12月任云南军区速成中学校长兼政委。1962年12月任贵州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64年9月-1967年5月任贵州省军区副政委。1967年2月任贵州省革委会主任。12月任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7年5月任昆明军区副政治兼贵州省军区第1政委。1971年5月被撤销职务。1960年6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75年8月14日在大连逝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8. 云南谭甫仁(1910.4-1970.12)</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谭甫仁广东仁化人。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历任红十二军连政委、六八七团政委、红一军团一师政治部组织科长、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参加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战期间历任八路军115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长、一一五师教导七旅政委、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任东满军区政治部主任、东野七纵副政委。建国后任十五兵团军政委、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第二政委、工程兵政委。1955年授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前任工程兵政委。文革中任云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昆明军区政委。1970年12月在家中被剌身亡。</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9. 西藏曾雍雅(1917.07~1995.03)</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曾雍雅,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入党。曾任第三军师宣传队分队长、第一军团保卫局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入延抗大学习。后任晋察冀军区支队长兼政委、团政委、军分区司令员兼旅长,第四野战军师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0年后,任副军长。1952年参加朝鲜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军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授少将军衔。文革前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文革中任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西藏军区司令员。九届中央候补委员。1970年12月调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西藏军区政委、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任荣接任。1995年去世。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二十九名各省、市、自治区的革委会主任中,军人占了百分之八十,说明毛主席对军队的信任。但当中几乎一半人后来还是遭到了整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阶段的整肃是在“林彪事件”以前,遭到整肃的,共有6人,他们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山西的刘格平,1969年7月被免职。69军军长谢振华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贵州的李再含,1969年10月被撤职。54军副军长蓝亦农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河北的李雪峰,1971年1月被撤职。文革前的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当时的省革委会副主任刘子厚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山东的王效禹,1971年3月被撤职。济南军区司令员、省革委会副主任杨得志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黑龙江的潘复生,1971年6月被撤职。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省革委会副主任汪家道接任。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内蒙的滕海清,1971年5月被免职。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尤太忠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河北的李雪峰是在1970年8月的九届二中全会以后,因为陈伯达下台,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才得以平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段时间里,革命委员会主任的变动情况还有:云南的谭甫仁,1970年12月遇刺身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1年9月13日,“林彪事件”以后,有4人受到牵连下台,他们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东的黄永胜,1971年9月被撤职。在此之前已经调任,广州军区政委刘兴元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浙江的南萍,1972年被撤职。文革前的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江西的程世清,1972年被撤职。文革前的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疆的龙书金,1972年被撤职。文革前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当时的省革委会副主任赛福鼎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外还有2人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的谢富治,1972年去世。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吴德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川的张国华,1972年去世。广东省革委会主任刘兴元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至此,一共有10人遭到整肃,占了34%。</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又有4人遭到整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海的张春桥,1976年10月,被隔离审查。文革前的海军政委苏振华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吉林的王淮湘,1977年免职、调离。文革前的新疆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甘肃的冼恒汉,1977年案被撤职、降级。甘肃省委副书记宋平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除此之外,北京的谢富治虽然已经去世,后来还是遭到清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去世的2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宁夏的康健民,1977年病逝。文革前的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霍士廉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贵州的李再含已被撤职,1975年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召开,最初的29名省革委会主任当中,先后遭到整肃的一共是14人,几乎一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中活得最长的是湖北的曾思玉(102岁),活得最短的是贵州的李再含(56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