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晚年巴金致力于反思文革,从个人角度著《随想录》,含《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册。文中充满对历史的反思、对痛失的亲友的追忆,对自我的拷问,及对错误思想的批判。八十年代多有如此深刻反思批判著作问世,巴金《随想录》为其中最为优秀者。</p><p class="ql-block"> 巴金倾注最多心血的则是呼吁建立“文革纪念馆”,倡导从国家层面对文革灾难进行深入研究,以避免其悲剧再次重演。可惜此议一直未能得到当局支持,奔波多年亦无功而返,巴金至死都未能如愿。</p><p class="ql-block"> 今年2017年,是苏联十月革命100周年,俄总统普京下令在莫斯科市中心建立苏维埃政治迫害纪念碑,以纪念十月革命后历次政治运动中被迫害的千万民众,铭记历史正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p><p class="ql-block"> 对于历史错误的态度不同,也必定会带来后果的不同。同为二战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对于法西斯的态度就很不一样,德国很早就得到欧洲各国的谅解,而日本至今七十多年依然与周边国家矛盾重重。 日本不愿意深刻反思军国主义的危害和对周边国家的罪行,就不可能得到中韩等国家的谅解。</p><p class="ql-block"> 同样道理,八九十年代最应该清算的时候拒绝了对文革灾难性的深刻反思,就必定会任其反传统文化,反人类良知的恶行继续危害社会肌体。正是因为缺乏这种必要反思和批判,才让薄熙来的“唱红打黑”大行其道,且广受欢迎。这既是文革余毒未销的明证,也是文革余孽反攻倒算的必然结果。</p><p class="ql-block"> 文革结束四十年,中间已经隔了整整一代人。当年的造反派们利用新生代对历史的无知,大势为文革招魂呐喊,一批一批赞美文革发动者的文章在朋友圈,自媒体里广泛流传。对这些谬种流传,主流媒体并不给予批驳纠正,反任其自由流传,扰乱视听。</p><p class="ql-block"> 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战乱时期并不少见,但是,思想混乱却不多见。而思想混乱无底线如今日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