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多臆语/庚子绘事

龙多学馆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周文斌</span></p><p>重庆潼南人,性樸厚,擅書畫篆刻,居嘉州,師事段七丁先生、張一農先生,供職樂山師院美術學院。</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龙多臆语</span></p><p>【1】中国画包括书法的笔性很重要。笔性是用笔的性格,心性的外化。也就是用笔的感觉,笔墨的可识别性。</p><p><br></p><p>【2】罗祥止刻得好,能得白石神韵而文气过之。学齐白石能出来的极少,他算一个,极其聪明。武者文改之,文者武之。</p> <p>【3】太老师虚谷先生笔墨纯净高洁,一如倪高士惜墨如金,段师七丁先生另外一种美,浑朴自然,迟中见灵。习画有先天气质也有后天习得的学养,心性、学养不一样流露笔下也不同。艺术要能落落大方都不是易事,习字使肘腕、胸襟活脱,方能落落大方。字的功夫才是根本!</p><p><br></p><p>【4】段师画《龙多山图意》笔墨迟中见灵,深得髡残笔意,正合龙多秋山神韵,百看不厌,龙多山房托老师的福了!</p><p><br></p><p>【5】海峰兄寄来秦翁效侃夫子《校庆捐赠作品集》,素闻先生行草得力于何蝯叟回腕法,体势应是康南海的雅化,今摩挲再三,猛然发现先生行草与李太白《上阳台帖》有某些神似,特别是长撇和缠绕飞动的细笔。</p> <p>【6】变来变去还不如把本行守好。学有所本,不可改弦易辙,但可以吸收而不是被融化。守住自己的本来面目,谢无量、陶博吾等前贤可偶然临抚,主要吸收其气息,而不是被其融化。对于徐门家法要多学习其来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师心不师迹。</p><p><br></p><p>【7】我的画多偶然得之,每张都大异,师友说哪种哪张风格好,可我打死画不出来了。还记得读书时我跟同窗耿杉说跳跃思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多数人画画都是学人家的套路,然后开发别个的文创产品。我不想开发文创产品,千篇一律没意思。宗贵说要有自己的东西还是很难,只有学或多或少都有古人的影子。我认为不是多少,往往有个分水岭,师心还是师迹。</p><p><br></p> <p>【8】老先生就是老先生,黄仲则原句“偶看芳草思名马,每见青山想异书”经徐无闻改篆为联:偶经芳草思名马,长对青山想异书,原意不变却更雅致妥帖,可见其学问修养之一斑。</p><p><br></p><p>【9】突然明白八大学徐渭。一个奔放,一个冷逸。奔放,暗含热烈,正与冷逸相对。</p><p><br></p><p>【10】尽量吧,不惑之年了,慢慢也开始明白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事了。</p><p>确实艺事很难,精通一门都不易,更不用说要打通几门了。</p><p>这几年在痛苦的煎熬中,去年这么来开始千头万绪中有点点头绪。</p><p>我是东一下西一张,始终定不下来。</p><p>古质的东西好,我拟古能有点那个意思,但自己画就不行了。</p><p>渴笔可以,细笔我不得行,不喜欢一笔一笔按部就班的画。</p><p>写字我能很静很静地写,画画我一动笔就想撒野,刻印章以前刻得静,现在想动起来,很多老师都给我说这个问题,我一直想迁就自己,看能不能绝处逢生。</p><p>我笔墨粗,离古质虽远,但还不躁气吧,或许重、拙、大更适合我吧。</p> <p>11】想来真的是坚守很重要。我们最为缺乏的是坚守,而不是所谓的创新。新是创不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是无闻师公一贯的主张,不创新时自创新。即便是写同样路数同样内容也会不一样,久而久之就有了个人面貌。</p><p>方师伯说:“艺术没有新旧,只有好坏。境界品格最重要。艺术以养心为上,心平气和坚守纯雅清正之品质。”</p><p><br></p><p>【12】斑斑点点,些许历史的记忆;莽莽苍苍,些许忧伤的诗意。</p> <p>【13】用笔微妙处关键在笔和纸的摩擦力上。调笔线那个自己的味。</p><p><br></p><p>【14】是造境,不是造景。景是客观的存在,没法造;能造的是境,境是主观的心中的境界。如果说造景,那就是造园。</p> <p>【15】读书法,不是看书法。要养成逐字逐句读的习惯,包括落款等。</p><p><br></p><p>【16】雁塔圣教难写,西师念书时写得多,张老师示范过,须悬肘腕,高执笔,写出线条弹性。篆尚婉而通大家都知道,其实楷书又何不尚婉通,“婉通”二字最是写字要领。</p><p><br></p><p>【17】白师贵元先生,特立独行,且好诗文,有高风,深受徐先生、秦先生、郑先生影响,字有清刚之气,惜不假天年,深切缅怀!</p> <p>【18】收字画必须玩成鉴藏,不能做了画商。有取向的审美介入,一张张的旧画才能复活。</p><p><br></p><p>【19】忞堂师弟得一梅花,真是好,好在写意而颇具白描手法,细柔嫩瓣与苍劲老干鲜明对比,花干不同质感即出,以此看吾藏古木竹石又何尝不是如此,是为记。</p><p><br></p><p>【20】感恩今天能读到这样直指心灵深处的文字,诚然,看方师伯的作品能感受到他的生命境界,能感受到人性深处的真、善、美!!!</p><p><br></p><p>【21】刘老云泉先生画笔墨来自虚谷,字学二爨参金农笔意。字高于虚谷,画在虚谷笔墨基础上有所发展。</p> <p>【22】第一次入西泠展,老师对我说:入展获奖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当作对自己的一次否定,只有不断否定自己的过去,才能赢得明天的新生。。。</p><p>同样的话送给学生。</p><p><br></p><p>【23】毕业是你们四年大学生活的结束,同时也是你们步入社会的起点。不管今后是干什么工作,坚持自己的爱好,追求自己的理想。毕业后坚持十年,你就会小有作为,再坚持十年,你就会有所成就,也就能坚持一生了。社会是个大染缸,希望你们能染成理想的布料。</p> <p class="ql-block">【24】姸因俗易,质以代兴,每一代人的字都携带着时代的基因。老一代许多虽写得不一定好,质感还是有的。业余写字的新一代,偏流滑些。不管是老一代的老干部体,还是新一代的业余写手很多都是用的硬笔的方法写毛笔字。毛笔书法是太极,做的是软功夫,包括写碑都是太极,不能都打成了少林拳。毛笔是软的,即使是狼毫,书论里说毛笔,惟软而奇怪生焉。毛笔书法追求的是用柔软的笔写出刚劲的感觉,可与篆刻对比起来讨论。篆刻是硬碰硬,反而要追求温柔敦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5】书法第一要务是字法准确,尤其是草书和篆书,草法篆法准确性远远大于书写美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6】画山水不易。笔墨是根本,不敢越雷池一步。稍有不慎便流俗矣!所有画种都可用笔墨去衡量,雅俗分水岭,拙见,商榷。</p><p class="ql-block">方晓师伯说:我以为从五代董源、巨然到赵孟頫、元四家建立起了一个南宗(文人山水画)的笔墨系统,这个笔墨系统一方面将自然山水与文人理想山水建构到一个恰到好处的意象上,一方面选择了具有生命意识的意味深长的笔墨表达。明人把这个系统程式化,理性化,但笔墨较之元人少了许多意味。清“四王”为代表的画家基本上继承的是明人的传统,“四僧”对元人有所回归,且有创获,但与元人相较,笔墨意味的深度还不够,我希望在这个笔墨系统里获得一些营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