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入课堂 扎实教研助成长

Nana

<h1><b>--2020-2021学年福州八中高中部校级公开周英语组青年教师创优课剪影</b></h1> <h1></h1> 为期两周的福州八中高中部校级公开周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其间,英语组的青年教师们精心施教,慧心育人,展示了“诗<font color="#ff8a00">●</font>情<font color="#ff8a00">●</font>画<font color="#ff8a00">●</font>意”的课堂教学和扎实出色的专业素养。以下为开课教师们的公开课剪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诗---</font></b><b></b></h3> 吴晓颖老师的开课内容为英文诗歌鉴赏。本节课是读写结合的课型,教师选用了一首课外的英文诗But You Didn’t 作为教学文本。本首诗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写给其在越战中阵亡的丈夫,字句间处处饱含深切的爱意和思念。为等待丈夫,该首诗的作者终身守寡,直至年老病逝。她的女儿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了母亲当年写给父亲的这首诗,其深情也感动了无数人。首先,学生通过听歌完成与这首诗歌的初次邂逅(encounter)。其次,学生通过朗读诗歌完成与这首诗歌的相识 (acquaintance)。读完诗歌后,教师让学生从语言层面自主发现这首诗的语言特征,并让学生发现其中体现重复和对比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诗句。再次,学生通过read beyond the lines完成与这首诗歌的共鸣(resonance)。接着,让学生伴着舒缓的音乐动情地朗读诗歌并通过回答两个启发性的问题为后面的写诗做铺垫。最后,引导学生自主写诗并积极与同伴分享。<div> </div> 本节课将<b><font color="#ff8a00">诗</font></b>歌--高中英语课文中较少出现的文学体裁作为教学文本,实乃一次有勇气且有意义的教学尝试。高中阶段的诗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汲取世界文化精华和加强对祖国文化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鉴赏能力。正如本节课中,教师让学生领略到诗歌中的缺憾美(beauty of pity)和最后短短两句的急转(sharp turn of sadness)给人所带来的回味无穷。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情---</font></b></h3> 林芷馨老师的开课内容为高中英语人教版新教材M1U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为读说结合的课型。主要通过学习课本中有关唐山大地震的文本,让学生了解纪实性报告文学的两个写作特点,即纪实性和文学性。教师一开始带领学生复习了在第一课时中所学到的有关“地震破坏”和“震后救灾”的相关表达。接着,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回顾课文,发掘纪实性报告文学中体现“文学性”的相应句子,即如何正确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和拟人、重复、夸张、明喻、暗喻等修辞手法。然后,教师引领学生运用课上所学,通过“看图说话”的方式来口头描述和讨论台风过境的受灾情况和灾后重建。最后,学生当场完成一篇有关描写超强台风莫兰蒂的作文。<div> 。</div> 本节课是一次对于新教材的有益探索,整堂课的任务设计紧扣“灾害无情,人有<font color="#ff8a00"><b>情</b></font>”的主题意义。让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的教学闭环中感受到人类要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不屈不挠,积极应对,唯有自强自救和相互援助,方能重建家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style=""><b>---画---</b></font></h3> 郭影老师的开课内容为高中英语人教版《M6U1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 Reading》。本节课为读写结合的课型。在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重温国内外绘画领域的名家和名画,通过连线配对等练习,考查学生对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基本了解,激活相应的背景知识。在接下来的阅读环节中,学生通过概括文章大意、厘清文本结构、发现和归类细节、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口头赏析绘画作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绘画艺术的四种风格及其特征,为最后环节的读后缩写储备微技能,搭建脚手架。在输出环节的读后缩写中,教师鼓励学生抓住文本要点,用一段话来概述西方绘画艺术发展的历程。<div> </div> 本节课以“<b><font color="#ff8a00">画</font></b>”为切入点,通过识名画、忆发展、学风格、赏画作等教育教学活动将学生带入高雅的艺术殿堂。教师举重若轻,在黑板上将漫长复杂的西方艺术发展史浓缩为一节节火车车厢的简笔画板书,带领学生展开美妙的英语学习和美育之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意---</font></b></h3> 林梓老师的开课内容为高中英语人教版模块六第三单元A Healthy Life--Reading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为读写结合的课型,教师选用了两个文本,一则为书上的课文,即爷爷给孙子写的信件;另一则为课外补充文本Jame’s Story。本堂课教师首先以“王源吸烟”的新闻报道导入新课,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掌握补充文本Jame’s Story的文章大意;其次,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中爷爷的信,了解可能导致James吸烟成瘾的原因以及吸烟的危害(what),探讨爷爷信中的写作方式(how)以及该信写作风格的作用(why);紧接着阅读爷爷来信中所附的网络文章,熟知戒烟的各种方法;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为Jame’s Story续写出合理的结局并进行同伴间的分享与评价。<div> </div> 本课所选的课外补充文本与课内文本不仅在主题意义和语境衔接上完美契合,而且立“<font color="#ff8a00"><b>意</b></font>”高远,一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讨论和分享,了解吸烟成瘾的原因、吸烟的危害及戒烟的方法等知识,二则为了给面对吸烟、追星等社会现象充满困惑和迷茫的学生群体传递健康生活和积极学习的正向思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b></h3> 本次教学公开周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珍贵的校际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契机和平台。英语组的青年教师们用“诗<font color="#ff8a00">●</font>情<font color="#ff8a00">●</font>画<font color="#ff8a00">●</font>意”的课堂,点燃学生学习与参与的热情。全体英语教师更是通过课前磨课、课堂观察、课后评课等教育教学活动,扎实有序地开展学习和教研,积极探讨“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和意义,努力实现英语课堂的育人价值和素养立意。<div><br><b style=""><font color="#ff8a00"> The art of education is not to impart, but to inspire and awaken.<br> (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font></b></div> 撰稿:郑敏娜<div>审核:许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