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由于墨脱县交通运输局有交通管制规定,对波墨公路实行的是“单进双出”的措施,如遇月末为单日或双日, 将自动顺延为“单出双进”,今天9月14日,恰巧是出墨脱的日期,所以只好在波密休整一天,上午去卓龙寺观树葬和嘎隆拉冰川,下午逛波密县城</p> <p>早餐后车队沿着蜿蜒的小土路上山</p> <p>虽然只有4.9公里,但是山路崎岖,行驶了大约50分钟到达卓龙寺</p> <p>卓龙寺位于嘎隆拉雪山脚下的卓龙沟,我们将车停在寺庙外的山坡处</p> <p>走进卓龙沟森林小路,便来到树葬区域,常说的树葬并不陌生,它是一种新的安葬方式,绿色、环保, 但在西藏却有着神圣的意义,神秘且罕见,是专门为那些出生不到一年就死去的婴孩安葬的</p> <p>在藏胞眼中,婴儿还没有接触到这个社会,又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罪恶的事情,是最最纯洁的,因此才有资格树葬,“让他们清清白白地来,清清白白地走”是树葬的真正含义,希望他们轮回后,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经幡路两侧是让人心存神秘的卓龙沟树葬区域,大家一路都很安静,我们仔细观看树葬的形式,有用篮子的,塑料桶的,还有编织袋的,富足的人家会有个小棺材,都捆绑在树杈上,树枝上还挂着孩子的玩具</p> <p class="ql-block">通过卓龙沟这段路程裤子上扎满了”小刺猬”</p> <p>我们大约走了30分钟左右,穿过树葬区域,向嘎隆拉雪山方向攀登</p> <p>山路湿滑,到处是原始森林的青苔,倒伏的树干</p> <p>这里有冰川,森林,雪山,牧场,共同组成了一幅既神秘又肃穆的画面</p> <p>嘎隆拉山,位于墨脱与波密交界,是岗日嘎布山脉的西段,处于横断山脉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800米,是进入墨脱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北面青藏高原高寒气流在此交叉,气候多变,地质构造复杂,经常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嘎隆拉雪山被当地人称为神山</p> <p class="ql-block">山上孕育着数条冰川,山顶上有冰雪融化形成的冰湖、天池,也有高山草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上野花绚丽而不娇媚</span></p> <p>在冰川下遇到当地的藏族妇女,她们用雪山流下来的冰凉清泉水洗头,真为他们担心将来会得头疼病</p> <p>回程途中遇到许多藏民带着供品上山祭奠,据说当日是藏族的祭拜日子,难怪山坡上停满了车,我们赶紧下山给他们让出停车位置</p> <p>波密县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和喜马拉雅山东端,高山连绵,中部为帕龙藏布河谷和易贡藏布河谷,帕隆藏布江从我们住的藏王大酒店门前穿过</p> <p>帕隆藏布江,是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支流之一,主干全长266公里,它的源头是位于然乌湖南边的阿扎贡拉冰川,流经波密这段,从平坦谷地到世界第三大峡谷,从寸草不生的荒原到莽莽的原始森林,在这短短的200多公里中地貌呈现出了多样性的变化</p> <p>酒店午餐后自由活动</p> <p>由于进藏后手机后盖儿就鼓起来充电困难,途经几个驻地都没有合适的维修部,所以下午的首要任务是修手机,经维修师傅鉴定是电池表层纸高反凸起,进藏数次还是第一次遇到手机也会出现高反,经扎孔,放气,压平,堵孔,胶粘,捆绑,30元钱搞定</p> <p>第二个任务是寻找首次进藏在波密住的旺氏大酒店,同一城市同一酒店经历过数次,但在西藏感觉会不同,五年了再次光顾格外亲切,回忆颇多</p> <p>当年那座破烂的水泥桥,如今变成了漂亮的景观桥</p> <p>只有帕龙藏布江中的那块巨石没有变,它见证了波密的变迁</p> <p>接下来逛街,购物</p><p>墨脱的石锅已经不再是那种纯手工制作的了,现在有厂家有售后</p><p>雪莲花,颠覆了我的想象力</p><p><br></p><p><br></p> <p>两个人的晚餐,麻辣藏香猪排干锅</p> <p>波密县城所在地是扎木镇,海拔2720米,晚饭后人们在中心广场跳起欢快的锅庄舞</p> <p>夜幕下的帕隆藏布江,见证着城市的霓虹与繁华</p> <p>热闹的波密,今非昔比</p> <p>9月15日,早8:00从波密出发,途径318国道,扎木大桥,扎墨公路(波墨公路/墨脱公路G559),嘎隆拉隧道,果果塘大拐弯,莲花阁,背崩乡,全程183公里,预计用时5小时54分,目的地是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p> <p>沿着G318国道出城,跨过扎木大桥,行驶在G559波墨公路上</p> <p>嘎隆拉山处在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当地人称之为神山,平均海拔4800米,是驾车进入墨脱县的必经高山,也是举国闻名扎墨公路的天险路段,眼前白云给嘎隆拉山穿上了裙子</p> <p>这里每年11月至转年4-5月都是大雪封山,山顶常年积雪,每年6-9月积雪融化后方可通过,其余时间道路积雪,路径不辨,深浅难测,不能通行,时至今日,墨脱仍被外界称作“高原孤岛”,嘎隆拉雪山,险与美共存</p> <p>大约50分钟左右,到达嘎隆拉隧道,这也是整个墨脱公路的至高点,海拔3700米,隧道全长3318米,嘎隆拉隧道的修建使我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告别了没有公路的历史</p> <p>墨脱处于喜马拉雅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多发区域,有多少自驾爱好者被这个隧道挡在了墨脱之外,71岁的老木哥来过三次都没进到墨脱,这次终于如愿以偿</p> <p>通过隧道后,雾气从山底蔓延开来,宛若仙境,开始连续的下坡,基本上是25度角的拐弯,一条蜿蜒在群山深处的道路,被雨水的多次冲刷,路上有多处落石,以及修复多次依然坑洼的水泥路</p> <p>进出墨脱的大车拐弯时极其困难</p> <p>海拔渐渐降低,气候也越发潮湿,雨雾笼罩着整个山林,路面上积水和污泥很多,极其难走,而且塌方和泥石流经常发生</p> <p>9:26分我们到达墨脱游客中心,这里有墨脱县交通运输局的温馨提示:我县已进入雨季,个别路段因地质灾害原因导致路况不佳,因此不建议两驱车辆、底盘较低车辆进出墨脱。给各位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工作人员逐车查看车内中控台是否四驱,凡两驱车一律劝返</p> <p>进入县城需要购票是墨脱县的一大特色,验票后驶入波墨公路,首先经过边防检查站,严格查询各种证件及车辆是否四驱</p> <p>从寒冷的雪山高原,一下就变成了热带雨林,一天过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低压缺氧,河谷地带却是一片亚热带风光,构成了一幅神奇的生态景观,路边成熟的芭蕉挂在树上,两旁郁郁葱葱的植物,可以把道路遮盖住,车队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之中</p> <p>路两旁的树木茂密,每走一段就会看到瀑布群,据说墨脱有上千条瀑布,依然是接连不断的转弯下行,从嘎隆拉隧道最高海拔3700米到最低处海拔150米</p> <p>在蜿蜒的山路上,看到一个又一个飞瀑流泉从陡峭的山崖横冲直撞到路上,这就是波墨公路经常断交的原因,行走其间,惊险万分</p> <p>行驶中有多处瀑布,从几十米或上百米的山上倾泻而下,瀑布的水流湍急,经过路面,流进山下的嘎隆曲</p> <p>车辆只能穿水而过</p> <p>由于G559波墨公路道路狭窄湿滑无法停车,沿途错过了几个瀑布群(亲水叠瀑,乌当瀑布),只饱了眼福,没留下照片,在加隆瀑布观景台,有一个不大的停车区域,大家停车观景拍照</p> <p>瀑布在密林中蜿蜒穿梭,沿着峭壁倾泻而下,在绿茵中激起千波万浪,加隆瀑布下面是湍急的河流,水流非常急</p><p><br></p> <p class="ql-block">波墨公路遇到瀑布时,大都是由临时架设的铁桥连接的,领队嘱咐大家一辆一辆的过桥避免过载造成坍塌</p> <p>继续往前走,看到了墨脱公路的第一座大桥~达国大桥,似乎是到达中国的意思,因为我们已经进入边境地区了</p> <p class="ql-block">达国大桥正在修复,车队从大桥下的临时桥穿过,由于墨脱地质活动频繁,泥石流多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而气候潮湿多雨,使道路维护难上加难</span></p> <p>而有些路段根本无法修复,墨脱大半年是雨季,雨水冲刷道路泥泞不堪,开起来的时候也是心惊胆战</p> <p>这条路被称为中国的越野终极之路,途中一段接一段的泥石流,这时终于明白进入墨脱时为什么两驱车必须劝返了</p> <p>刚进入墨脱公路时,路况很好双车道,还觉得单进双出这样的制度,是为了促进消费而设立的,进入者必须在波密县城住一宿</p> <p>开了40多公里以后,才明白这是误会当地政府了,这里都是单车道,会车时,靠山一侧的车必须将车挪进了山体里的一处洼地,两车慢慢的蹭过去</p> <p>仅仅路不好还不算什么,最怕的是路基塌方,路基三分之一被水冲塌,这时需要有足够的胆量靠着山体一侧迅速通过</p> <p class="ql-block">12:10到达墨脱公路80K处,贡日村属墨脱县达木格巴族乡,是进入墨脱境内的第一村,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属亚热带气候,雨水充沛,气候温暖潮湿,路边有一个小卖部,有芭蕉,大柠檬出售</p> <p>小卖部旁边有一个观景台,可以清楚的看到嘎隆曲汇入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从80K开始,公路继续往下行,明显感觉是在热带雨林中穿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全线海拔落差约3000米,沿途几乎可以发现北半球湿润地区的所有主要植被</span></p> <p>于12:50穿过西莫河大桥,进入秘境墨脱,墨脱县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主要有门巴族和珞巴族,是西藏海拔最低,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p> <p>公路大桥边就是古老的藤桥,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虽有钢索加固,由于年代较久,不允许游客通行,这座藤桥曾经是墨脱人出行的必经之路</p> <p>墨脱这朵“隐藏的莲花”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海拔200~7787米,平均海拔1200米,与印度毗邻,墨脱一词在藏语中为“花朵”</p> <p>穿过墨脱县沿着雅鲁藏布江继续向南行驶在热带雨林中</p> <p>德兴大桥,是墨脱县境内第一座能通行载重车辆的钢性跨江吊桥,桥宽4.5米,这座大桥的建成让德兴乡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p><p> </p> <p>德兴乡距离墨脱县城约12公里,雅鲁藏布江在流经时形成了自然奇观,在此处可见奔涌而来的雅鲁藏布江遇到山峰的阻挡,围绕山峰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奔涌而来的江水如蛇形般突然转向形成一个O型的壮丽自然景观,因其俯瞰像一块棒棒糖,所以得名果果塘大拐弯,罕见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p> <p>峡谷间云雾缭绕,繁茂的植被掩映在云雾之间,美不胜收,站在观景平台能饱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秀美风光,整个果果塘大拐弯就如一条绿色的长龙盘踞在苍翠茂盛的雨林之间</p> <p>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它最长,最深,海拔最高,果果塘大拐弯不过是大峡谷无数个拐弯中的一个</p> <p>我们走进了你,却又匆匆离开,终究只是你的一个过客</p> <p>离开果果塘大拐弯,我们来到了位于墨脱县城边的一座山顶上,墨脱门珞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又叫“莲花阁”,莲花阁是墨脱的地标性建筑,具有浓厚的门珞民族特色</p> <p>大概这个博物馆平时没有什么游人来参观,我们到达的时候大门紧闭,领队去工作人员办公的楼里咨询,大家在雨中等待,经过沟通告知,一会儿有工作人员来给开门</p> <p>馆内只需登记身份证便可进入,墨脱门珞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内设地理位置、狩猎、民俗文化、生产生活及交通、服饰及手工艺品等6个展区,详细地展示了门巴族与珞巴族的民族特征</p> <p>馆内有当地藏民农耕用的工具,还有第一代到现在的房子,有竹子的吊脚楼和木质的吊脚楼</p> <p>博物馆共四层,最高一层能看到墨脱全城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莲花阁建在墨脱县城的最高处,讲述着亘古不变的传说,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净土</p> <p>下山继续驶向边境小镇~背崩乡</p> <p>背崩乡位于墨脱县城南28公里处,东北部是墨脱,西北部是德兴乡,南与印度占区接壤,最高海拔3260米,最低海拔400米</p> <p>从背崩沿着河谷往下不远就是印度占领区,由于“麦克马洪线”的存在,墨脱成为中印对抗的前线,不由想起62年的中印战争,战争残酷无情,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p> <p>庄严的军营</p><p>这里是1962年更巴拉战役赶走入侵的印度人后,就一直驻守在背崩的墨脱营,营部距麦克马洪线只有20公里,据说站在山的高处就可以看到印控区的田园,背崩是雅鲁藏布江流经我国的最后一个地方</p> <p>威严的哨所</p><p>半个世纪来,就是这一批批可敬的军人,在每年有八个月大雪封山,近似于孤岛的环境中为祖国把守着边疆</p> <p>眼前的是雅鲁藏布江的下游,河段宽阔,江水汹涌,白浪翻滚,一座长长的铁索桥横跨在雅鲁藏布江上,这就是解放大桥</p> <p>解放大桥上写着:宁舍自己一条命,不丢祖国半寸土</p> <p class="ql-block">解放大桥是通向墨脱县的四座铁索桥中最大的一座铁索吊桥,它横跨雅鲁藏布江,又临近中印边境线,是墨脱地区的运输命脉,这里驻守着边防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车队被边防军拦在桥头,告知不许照相,不许停留,被迫止步于解放大桥,在军人的指挥下车队掉头原路返回</span></p> <p class="ql-block">背崩村,主要以门巴族和珞巴族为主,村庄从山上整体迁到了公路两侧,民族风格的房屋整整齐齐沿着道路分布着,打猎和砍伐树木已被禁止,每户每年都会得到国家一定的补贴</p> <p class="ql-block">村里也通了网络,当地小孩子和内地孩子一样在青春偶像剧里长大,或许,传统注定要消失,墨脱也将不再神秘</p><p class="ql-block"><br></p> <p>传统正在慢慢消失,旅行还需趁早,一旦错过就是永久,随着公路的通车,神秘也将跟随着传统一起消失在现代化的潮流中,或许将来只能在过去的文章中寻找有关它神秘的蛛丝马迹了</p><p>车队在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中返回墨脱</p> <p>于傍晚18:33在到达此次行程的第十站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入住墨脱格拉丹东酒店,实际用时10小时33分</p> <p>放下行李,在小雨中游览了墨脱的莲花圣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墨脱有机茶基地</p> <p>五年前在海拔3700米的鲁朗第一次品尝了墨脱石锅鸡,那种鲜美的味道至今难忘,今晚在正宗的石锅产地,喝上一碗纯正味美的石锅鸡汤,美味及营养直抵五脏六腑</p> <p>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悬崖上,有一种名叫皂石的石头,这种石头泛着灰褐色泽,质地柔软,可耐高温,还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是门巴族用于制作石锅的原料,“墨脱石锅”吸水率低,密闭性好,这样的锅子熬汤,不直接接近火源,能充分吸纳热量,锅内温度保持均衡,锅中的微量元素会少量溶解到汤里,汤汁香浓可口,后味醇厚</p> <p>晚餐后欣赏雨中墨脱的夜景,此刻我们这次行程的第二个主题也已顺利完成,由于单进双出的规定,明天必须走出波墨公路,否则凭这里的路况,不知何时公路就会水毁断交</p> <p class="ql-block">世界屋脊的低谷,青藏高原的氧吧,墨脱即是“西藏的西双版纳”,又有“秘境墨脱”之称,这座神秘的莲花,有雪域高原,有热带雨林,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她的神秘主要源于长久的封闭,古老而神秘,安详,淳朴而不失色彩</p> <p>一天穿越极地和热带的墨脱公路被称为“中国十大最美公路”之一,同时也是“十大最危险道路”,屡修屡毁,如今已实现全线硬底化,神秘而美丽的墨脱正逐渐向人们揭开她的面纱</p><p><br></p><p><br></p> <p>"山顶在云间,山底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得几天"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p><p>世界只有一个墨脱,可是墨脱拥有整个世界!</p> <p>墨脱的美好像是不真实的,更像是在梦境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世外桃源的梦,而墨脱正是圆梦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