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得见的成长~

梁荣

<p>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听,马泉渭店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们在诵读臧克家《纪念鲁迅有感》,一起听讲的还有秦都区乡村首席教师梁荣老师,她在这所学校已经工作了一年半时间,学校老师们除了聆听梁老师示范课、家常课之外,梁老师也常常走进工作室成员的课堂,随时给予指导。</p> <p> 六年级朱亚萍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梁老师将教材编排意图与之分享。这样的编排,既是为了从不同文体、不同视角和不同表现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展现鲁迅先生的形象,更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认识鲁迅、走近鲁迅,最好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还愿意继续去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感受鲁迅作品及其人的伟大,从走近鲁迅到亲近鲁迅,从认识鲁迅到读懂鲁迅。</p> <p>  四年级的王盼老师此堂课内容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王老师联系生活、激趣导入,播放夜间蟋蟀鸣叫和斗蟋蟀的激烈场面,让学生知道蟋蟀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导入课题;其次、研读课文、自主感悟;再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或怎样修建住宅的,想想如果自己就是一只可爱蟋蟀,会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或修建住宅的经过,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p><p>&nbsp;</p> <p>  苟一老师是最年轻的新任教师,教学有热情但缺乏经验,梁老师手把手,一点一点教给她教学方法。《雪地里的小画家》文字既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要让学生体会到雪中小动物们爪子的特点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指导苟一老师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观察事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nbsp;</p> <p>  《司马光》是统编教材第一篇文言文,姜欢老师在做了充分准备后,利用课件认识“瓮”,多样的朗读,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学习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感受中华悠久的文化,传承经典。在指导写字时,姜欢老师从字理以及生字结构规律出发,使学生牢牢记住。</p><p>&nbsp;</p> <p>  这是梁老师第二次听荆轶老师的推门课了,她们一起探讨批注单元《牛和鹅》的教法,探讨《出塞》这首压卷之作。荆轶教学这首诗的时候,将其融在边塞诗中去体会。教学的破题,选择“塞”字为突破口,不仅复习了这个多音字,也打开边塞之门,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荆轶老师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中,一层层让学生体会征人出征的豪迈,诗人对和平的憧憬和对朝庭的不作为的无奈。同时,荆轶老师还渗透了互文见义的写作手法,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本诗的情感,在读的基础上也背诵了下来。</p> <p>&nbsp;</p><p> 通过乡村首席教师一次次家常听课评课指导,老师们在课堂实践中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反思和学习,不断收获和成长,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看到教学之花的绽放。</p>

老师

鲁迅

学生

蟋蟀

荆轶

学习

体会

教学

文言文

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