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记忆》(徐国防)

军旗飘飘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秋收的记忆</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此文曾被《大连开放先导区报》刊载)</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注:文内图片均来自网络</div><div><br></div><div> 我十三岁那年第一次参加了秋收劳动。那段记忆历久弥新……<br> 1967年,全国的学校仍不能正常复课。暑期刚过,当兵的父亲把我送到他分管的部队农场参加秋收。<br></div><div> 农场的大田紧挨着军用机场的跑道。田里种有谷子、玉米和大豆。田垄和机场跑道一边长,一眼望不到头,每根田垄约为一亩地。<br></div> 刚到农场的时候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我们就做一些收割前的准备工作。第一件就是磨镰刀。我领到了一把镰刀、一块磨刀石。长那么大,我还从来没磨过刀。我学着身边大人的样子,对付着磨了几下就收手了。我的班长是从吉林农村入伍的,他看到我磨镰刀不得要领,就接过我的刀对我说,古人讲“磨刀不误砍柴工”,割地也是一样,镰刀磨得快才能省力。然后他手把手耐心地教我磨刀要领。费了很大劲儿,我终于学会了磨镰刀。<br> 开始秋收了。最开始几天是割谷子。天没亮我们就赶到地头。大家一字排开,每人负责三根垄。开始我觉得很新鲜,用胳膊揽着谷子,锋利的镰刀用力一拉,听着“秃噜秃噜”的声音,很是受用。但是,割着割着,新鲜感没有了,就觉得十分枯燥。老是弯着腰,慢慢觉得腰疼起来。虽然戴着手套,但是没一会儿,握镰刀的手掌就磨起了泡……班长看到我逐渐落后了,返回来问我怎么样。我的犟劲儿上来了,对班长说,我没事,你不用管我。说完就埋头割了起来。班长欲言又止,返身离开了。我割着割着,忽然发现我前边的谷子已经被割完了一截。抬头向前边一看,原来是班长替我割的。我跑上前对班长说,谢谢您,还是我自己来吧……经过两天的磨炼,我终于适应了,割谷子的速度达到那些大人的水平,班长不用再帮我接垄了。<br> 割完谷子接下来收黄豆和玉米。割黄豆是个遭罪的活儿,即便是戴着手套,豆荚也经常把手扎破。还是割玉米爽,就势放倒,不用捆,一人一天能割三亩地!<br> 庄稼割完了,堆在地里来不及运走。我们晚上得轮班看护。农场把两个人编为一组,每组负责看守一夜。轮到我们组那天晚上,天上没有月亮,我心里十分害怕。下半夜两点多的时候,忽然从我们旁边的地块儿里传来喊声:“哎呀!别打了,我不敢了!饶了我吧!”……连哭带喊,一遍一遍的不歇气儿。我紧张地问和我一起看护的老兵:“那边怎么了?咱们怎么办?”那老兵若无其事地说:“不用管,那是旁边生产队看地的人喊的。”我又问:“那他喊这个干啥呀?”老兵告诉我:“那是连吓唬别人,带给自己壮胆。”我想着那边的人用这个办法给自己壮胆儿,都笑出了声。<br> 这次参加秋收的劳动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深切的体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