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的东汉洛阳县令董宣印泥,重现天日

董要重

汉家王朝的刘秀是汉高祖的九世孙[1] ,为汉室皇族,而表示合法和正统,建立新政权的刘秀继续延续汉高祖"汉"的国号。因刘秀所建汉朝都于洛阳, 刘邦所建西汉,在地理位置上一东一西,故称刘邦所建汉室为西汉,刘秀所建汉室为东汉。又因为汉高祖建立的政权和刘秀建立的政权一先一后,所以称呼西汉为前汉,东汉为后汉。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 东汉初年,洛阳令董宣是著名的“铁腕县令”。他不畏权贵,敢于打击犯法的豪强地主。史书上说“搏击豪强,莫不震憟”。民间流传着<洛阳令>、《卧虎令》、《强相令》的各种剧本 《广封泥考略》,封泥数量3000余方,时代涵盖先秦、秦、新莽、西汉、东汉、晋唐,形制有官印、私印、闲章等,未发现有关董宣的封泥 封泥,不仅具有非同寻常的考古学术价值,更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因此封泥上的印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印章艺术的实际情况,无疑它是古代印章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另一方面,由于施行封泥时,软泥入槽多少不一,如正好填满方槽,则泥块干后呈方形,如软泥多而溢出方槽,则这块泥干后呈不规则的圆形,加之年代久远,自然剥蚀脱落致使封泥的边缘残缺破损,这种宽厚的边栏,粘连断续,极富变化,给人以古拙质朴、自然率真的美感,其美妙在于实中见虚,虚中见灵,气格壮伟雄强而意味纯朴谐和,天然去雕饰。 东汉距今将近2000年了,东汉董宣的封印,重现天日,是一种官印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很好地验证了东汉时期。现展览与郑州艺术馆展出。 封泥是研究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地理沿革、印信制度、文字演化等重要的实物资料,董宣在洛阳任职5年,对研究廉洁奉公的文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封泥,是印章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卫宏《旧汉仪》中有“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的记载。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硬陶罐口部的封泥盒,封泥文字“囗侯家丞”,甘肃金塔县汉代“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的封存文书的封泥装置上的封泥盒,封泥文字“居延右尉”,是古人使用封泥形式的珍贵物证。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一时期的印章,几乎全是白文(阴文),就是因为阴文钤于泥土变为阳文,易于辨识。封泥与古玺相表里,它可以说是秦汉印章在泥上的“印蜕”实物。隋唐以后,纸张的盛行,替代了简牍,印色取代了泥,封泥丧失了它的社会功能,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封泥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痕迹,是盖有古代印章干燥坚硬后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东汉、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盛行才代替了竹木简牍书信的来往,封泥才在历史的岁月中逐渐被淘汰。 , 2019年8月汉代封泥研讨会开幕式由徐州博物馆(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长李晓军主持。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韩如海、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张文德、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参会学者来自日本中央大学、台南艺术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博物馆、陕西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荆州市博物馆、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徐州兵马俑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文博考古单位近60名专家学者参加学术研讨会。29日全天进行了4场分组发言和讨论,与会学者围绕印章、封泥的考古新发现与认识,古代官制方面、古文字方面、政区地理及其他相关的的研究等展开进行发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