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汪少林在博鳌论坛:德养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p><p>和三观相合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p><p>常言道:“万病心中生,万境心中起,养生之道在养心。”</p><p>研究早就告诫我们,在种种压力和负面情绪作用下,罹患心理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会显著提高,不仅影响患者自己的工作生活,还给家庭增加了负担与痛苦。</p><p>因此,汪少林先生认为:和三观相合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德养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p> <p>11月26日,2020第四届博鳌国际美食文化论坛暨首届衡阳茶油博鳌论坛将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这场由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琼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国际美食盛会中,一个题为《食文化中的医养、康养和德养》的主题演讲引起会场阵阵掌声。演讲者为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医舌纹医学传承人汪少林先生。</p> <p>汪少林强调:一个月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文化强国放在“强国之首”,为“十四五”乃至今后十五年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必将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p><p>今天,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给人类社会带来严峻挑战的当下,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从四面八方齐聚博鳌,就人类健康事业和食文化发展的未来,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充分体现了本次大会组织者及每一位与会者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p> <p>作为中医舌纹医学传承人,汪少林指出:“舌纹医学”就像一把打开“医养融合”大门的金钥匙。宏观上,坚持“五运六气及五季、五方”,做全方位的推演预测;微观上,运用“舌纹与五脏、五行、五色、五味”,做多角度的辨证施治,从而实现食文化与中医养生的“无缝对接”与“相互融合”。</p><p>具体而言,“舌纹医学”在“医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p><p>一是准确性;</p><p>二是预见性。</p><p>三是便捷性。</p> <p>1.舌纹医学的“准确性”,体现在将舌纹与五脏六腑之间,都做了一一对应的划分,可以具体到五脏六腑。以肝病为例:</p><p> “舌边”主肝胆。肝脏在五季属“春天”、在五方属“东方”、在五色属“绿色”、在五行属“木”、在五味属“酸”。</p><p>有了这样准确的定位,就等于给疾病做了“三维坐标”,无论时间长短、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都可以根据五运六气的运行、金木水火土的生克来解决。</p> <p>2.舌纹医学的“预见性”,是通过舌纹观察可以预测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做到及早预防,取得“治未病”的良好效果。同样以肝病为例:</p><p>人们经常说:有的肝病患者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可一旦发现就到了肝癌晚期。其实许多疾病的潜伏期比较长,比如早期肝硬化,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都是检测不准确,因为仪器检测和化验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基本上属于“执因索果”,即使检测准确也无法治疗;而舌纹医学则是“以问题为导向”,属于“推因知果”,所以舌纹医学对早期肝硬化通过“医、药、食三结合”,完全可以做到瓮中捉鳖、手到擒来。</p> <p>3.舌纹医学的“便捷性”,就是易学易懂、简单方便、省时省钱。所谓“大道至简”。舌纹医学不需要上医院排队挂号和抽血化验,只要早上起来不吃东西、在自然光线下,通过自己对着镜子查看,或者请人用相机、手机拍照,就可以知道自己并在何处!该吃什么,禁忌什么,一目了然,完全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你懂得了食文化、懂得了舌纹诊病要领,你自己就完全可以做好自己的保健。</p> <p>汪少林强调说,舌纹医学与食文化事业的结合,还需要我们大家增强互信、深化共识、共同努力,让祖国传统医学推陈出新、守正创新,让中医药和食文化紧密融合、共同进步,才能不断将“文化强国”的伟大事业持续推向前进。</p> <p>汪少林认为:德养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人们常说:健康是“1”,其他都是“0”。所以加强德养,对于追求健康生活至关重要。</p><p>然而,由于我们所处时代的飞速发展,食文化发展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等现代化趋势不可逆转,食文化事业在取得翻天覆地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因素。比如“夺命”豆芽菜、“大头娃娃”奶粉、 “转基因”食品、“苏丹红”、“吊白块”、“塑化剂”可以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人们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不但很少节制,而且大有“飞蛾投火”、 “过把瘾就死”的发展之势。所以 “德养”,必须成为食文化研究与事业发展的终极内容。</p> <p>中医有云:“大道无道,大养无养。”</p><p>意思是说,对待生命最好的方式,是顺其自然、顺其本心。</p><p>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常常委屈求全,让自己活在痛苦和倦怠之中。</p><p>汪少林认为:和三观相合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德养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p><p>汪少林提出:最好的养生,不是吃昂贵的保健品,也不是捧着保温杯喝枸杞,而是关键要让自己“不伤”,要学会养心。</p><p>不合脚的鞋,就不要穿;</p><p>不对胃口的菜,就不要吃;</p><p>不合口味的人,就不要非得交往。</p> <p>汪少林指出:志趣相投,才能心情愉悦;三观相合,才能同频共振。</p><p>人生似海,精力有限,没必要苦了自己、伤神伤身。</p><p>君子之交淡如水。</p><p>余生,请远离消耗你的人、聊不来的人、讨厌你的人。</p><p>和三观相合的人在一起,让自己感到轻松、愉悦和安宁,才是最好的养生。</p> <p>汪少林最后说:我们高兴地看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健康中国”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将在这方面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大幅提升,以及保健消费预算的逐步增加,今后大健康产业发展,为食文化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国际形势看,我们正处在国际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困难与问题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食文化必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大有可为。</p><p>坚持“康养、医养与德养”相结合的宗旨。既是我对过去工作经验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当前和今后食文化发展的一条建议。我们只有更加注重德养,更加深刻认识食文化研究的历史使命,以更加积极和更加努力的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为“文化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