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过的世界遗产(107)中国乐山大佛

东方君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的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雕凿在岩壁上,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山大佛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96年12月,乐山大佛与峨嵋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r>2013年9月13日,我们游览了乐山大佛。<br> <b>景区大门</b> 乐山大佛,古时全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简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凌云大佛”,现通称“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禅师圆寂,工程被迫中断。大约过了十年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 完工,前后共历时90年。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全长近500米;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九曲栈道。 <b>从乐山大佛右侧看大佛</b> <b>从乐山大佛顶部看江面</b> <b>从乐山大佛左侧看大佛</b> <b>大佛右侧的栈道</b> 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七层楼阁覆盖(一说九层或十三层),时称“大佛阁”、“大像阁”; 南宋重建,称“天宁阁”;元代称“宝鸿阁”,明代俗称“佛棚”;清代又曾重修,俗称“佛亭”。 其后不知何时又毁了。大佛阁虽然早已坍塌不存,但乐山大佛能完整地保留至今,应该说,多次修建的楼阁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br><b>乐山大佛楼阁复原模型</b><br> <b>海通禅师雕像</b><br>海通禅师雕像位于大佛头部的左后方,雕像旁是海师洞,相传为海通禅师住过的地方。<br> <b>海师洞</b> <b>凌云寺</b><br>凌云寺始建于唐代,位于大佛头部的右后方,俗称大佛寺。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佛像时,寺宇又有扩建。后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毁。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于1930年新建,结构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筑风格。<br> <b>灵宝塔</b><br>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因其耸立在凌云寺后的灵宝峰巅,故以山峰命名。塔建于唐代,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38米,共十三级,每级都开有窗眼。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塔顶为四角攒尖式。灵宝塔是嘉州古城的一座标志,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br>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当游人们在瞻仰它的时候,无不对我国古代的雕塑师们在设计和塑造这尊佛像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魄力和高度的智慧表示赞叹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