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卧龙</p><p class="ql-block">父母的信心和决心,直接决定初中的孩子能否上公立高中,甚至名校“四大/十大”,也决定了孩子能否考大学,考上本科还是重本名校“211/985”。</p><p class="ql-block">对孩子的学习没有100%的信心,不相信其可以,心里怀疑;父母没有下定决心,犹豫徘徊不定,最后最佳时机被耽搁浪费,存在侥幸心理。</p> <h3>除此之外,只是父母为了寻求心理安慰,随便找个补习形式和老师凑合凑合,甚至成为了“放任型家长”撒手不管了。不在乎过程、针对性和因材施教、适合度和匹配度、效果及高效学习,不愿意“拼命”为了孩子全力以赴,找到的完美借口,比如孩子叛逆,不愿意学习,学习态度和状态差,不写作业,玩游戏或看小说,迷恋手机等;孩子现在成绩基础太差,补习也没有用,也不可能上公立高中或名校;听别人说,补习没有效果,班课和1对1都没用就悲观绝望,不去深究原因,也不愿意为自家孩子去“寻遍天下名医”,在行动上完全放弃不管,心存侥幸;</h3> <h3>经过以前补习过的经历,没有明显效果,就以偏概全、信誓旦旦地说:补习没有用,而不去寻找原因,就如“重症病人,只是去了旁边的几家诊所和医院,告诉您没救了,难道您就放弃生命,不去走遍天下寻找名医”,拯救自己生命了吗[捂脸];还有大部分父母,把孩子现在的叛逆和不懂事,全部希望寄托于其自身改善和“蜕变”,这种期待成功概率非常不稳定且较小,即使会有可能成功,但是等到孩子觉醒,离中高考的时间也就越来越近,留给孩子冲刺普高或名校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然而“冲进名校的学生和家庭,都是提前3-9年就已经做好,冲刺中考和高考的详细规划”,只是表面上您们看不到也不会告诉您而已,也有可能会故意;还有一些父母,家庭经济困难,心存侥幸,“我以为”(一厢情愿)“我相信”(口头鼓励),孩子一定可以好好努力,自发主动学习,刻苦读书,悬梁刺股,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的优秀“教练”,更加不愿意在孩子未来人生命运上投入投资,而只愿意在自己身上“砸金”觉得更有价值;</h3> <h3>还有家长,打心底一直觉得,时间还很长,不急不急,后面有的是时间。难道您们不觉得初一或初二过的太快,这个学期也即将期末考试了,时间过得太快,那您们觉得是不是应该,现在立刻马上去行动和努力,会更加稳妥些呢;还有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学习结果不好,完全归结于,孩子的天资笨拙,运气不好,老师阅卷有问题,孩子考试状态发挥不好,考前心情不好或生病了等不可控的因素,没有正确帮助孩子归因在我们可控的因素上面。比如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努力,父母的100%的信心和决心,以及父母自己的改变,改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沟通相处方式,多看孩子的优点针对性具体地鼓励肯定信任孩子等;</h3> <h3>很多父母自己,都对新中考和新高考政策,非常不熟悉和了解,甚至在学科辅导上,觉得自己作为家长,肯定比一个扎根K12辅导行业13年的上市公司(精锐教育)会更加优秀专业,或者比我(升学规划师)更加懂政策和学科升学专业规划…</h3> <h3>然而,很多家长和孩子,没有回到现实,停留在想象和空想里,不愿意去接受和面对现实:</h3><h3>①国家和深圳教育局政策:深圳公立高中升学率43%,普高率50%左右,意味着您和父母不“拼命”努力,就会被现实“安排”到职高和专科院校,无缘高中和“高考大学”;</h3> <h3>②无论是中考和高考,其实都是一场“3圈的马拉松比赛”,不管您愿不愿意,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努力程度去度过,最后的结果不会欺骗我们。就如一句话说的“若您不去相信,放弃了拼命和付出,肯定会失落失望,并且不会有最好的结果;若您完全相信且有决心,全力以赴且拼命向前,至少您自己有50%的成功概率,再加上父母的竭尽全力10+%,若再加上优秀“教练”的专业指导20+%,这样至少有80%以上的成功概率,结果肯定不会太差,很多父母和孩子还是心存侥幸;</h3> <h3>③现实的情况,不管是孩子青春叛逆,不愿学习不完成作业,学习敷衍了事;沉迷游戏或小说及手机IPAD等不能自拔;家庭亲子关系如“硝烟战场”,时刻都在爆发“内战”;父母自己经常拿孩子来找借口,安慰和麻痹自己,因为辅导补习真的太费钱了,还不如花在自己身上实在;同时,父母为了碍于情面,道德准则,也只能随便敷衍地给孩子找个补习,只求心里安慰和侥幸心理,不去关心其过程和结果,即使浪费时间和小钱也无所谓,给自己找的借口是“钱已经交了,不用太麻烦了,不好意思,等看看再说”;父母因为自己现实的贫穷,限制思维上的贫穷,从而也可能作用于,自己的孩子未来也会在“现实和思想”上贫穷,真的穷。</h3> <h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理想结果,有的只是您能够把控的东西,可控的因素,比如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的“拼命”努力、父母的全力以赴、寻找校外优秀的“教练”的专业帮助,“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果、 帮助孩子合理归因,多去归因在内在的可控的因素上等。</h3> <h3>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永远都是孩子,容易犯错,青春叛逆,厌学淘气,不体谅父母的苦心,沉迷于游戏、小说、网络及享受,不愿意刻苦学习,自我为中心,年轻气盛,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孤僻冷漠“酷”…。</h3> <h3>谁的青春岁月,不是这样过来的呢?</h3><h3>回想一下,您自己这个时候,在干嘛,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学习和同学朋友的,那您就能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也会有这样的行为。</h3> <h3>作为父母,我们为什么不能去理解和包容,一个12-18岁青春年少,叛逆淘气的孩子,做出了一些十分寻常的言语和举动呢?</h3><h3>为什么作为父母,不能放低身段,首先改变自己,去了解和关心孩子,和孩子“同频”,成为学长学姐,成为同学,甚至成为信赖的好朋友呢?</h3> <h3>为什么父母作为成年人,要跟一个需要您们去引导和教育的未成年人,去斗气、吵架甚至大大出手,难道您们不希望孩子能够逃离您们学生时代,“痛苦家庭的悲惨遭遇”而重蹈覆辙么?</h3> <h3>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家的孩子,出人头地,成龙成凤。但是作为父母,也要认清现实的残酷和严峻,和孩子站在一起,去面对现实,分析问题,一起去思考解决方案和办法,而不是对孩子一味地抱怨、指责、批评,甚至说一些“悲伤绝望的话”话语攻击,一些残忍的“暴行”毒打。因为作为父母,学校和社会已经无法掌控,难道还要作为“帮凶”继续打击报复孩子,摧毁孩子心里的最后一根稻草吗?</h3><h3> 然而,很多父母却心存侥幸,不急不慢,以为一切美好的梦想,都会自然而然地一一实现,把所有的希望和可能性,完全压在父母自己不可控的因素上面。比如寄托在学校、孩子,或者“感觉不错”的学习“教练”,只是试一试的心态,看看再说,完全没有下定决心,对孩子100-200%的信心因此,父母您们肯定也不能完全明白理解:</h3><h3>“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高效”学习,优秀的适合的“教练”,对于孩子上公立高中,冲进名校高中或学府,意味着什么———有限的时间、宝贵的精力,错失最佳冲刺的时机和机会。或许,您们一定要等到中高考结束以后,很多父母和孩子才能够明白和后悔吧!</h3> <h3>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够成为孩子路上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先努力去改变自己,严格要求孩子,引导和教育好孩子,和他们成为朋友,一起同舟共济,砥砺前行,而不要让孩子们孤军奋战,心凉而绝望。</h3> <p class="ql-block">作为孩子,也希望您们能够收敛一些,多去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多去思考反省自己为什么会让父母担心焦虑和生气,多去关心自己现在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以及现在的努力和付出,对于自己未来的意义和价值,送给您们这群青春年少的小可爱们[爱心][爱心][爱心]</p><p class="ql-block">加油,父母和孩子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亲爱的读者,若认为此文对你有帮助,可以把此文转发给你的朋友。若还想要交流,共同思考与探讨,可以添加本人的微信“wukong1409300”,期待与你的沟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