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遗憾才更有期待——2020上马赛记

划水熊

<p>  离上马结束已经差不多半个月时间了,记得去年上马后写了一篇赛记,那么今年也继续整上这么一份流水账,算是给2020赛季画上一个句号吧。今年上马,应该说是一波三折,简单总结一下就是:来的猝不及防,跑的一言难尽,成绩差强人意。</p> 一 <p>  2020年,对于每位跑者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各类赛事停摆,下半年11月开始,赛事开始陆续恢复,对于包邮区跑友来说,锡马、越马、杭马、上马、南马都集中在这个月,如果不是欧皇附体抽签全中,选择目标赛事就成了比较头疼的事儿。</p><p>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今年跑量和去年持平,但质量究竟如何却没什么底气,自我评估了一下,充其量能跑1-2场,对成绩就别报什么期待了。那么,首先放弃的就是锡马,虽然已中签,但报名距比赛日期太近,状态未知;其次,杭马和越马,首选杭马,虽然越马赛道相对容易出成绩。最后,上马和南马,首选上马,可惜的是去年上马勉强混进直通线,但今年因为疫情缩减了参赛规模取消直通名额,所以还得看脸抽签。</p><p> 这里面我最想跑的还是上马,为什么呢,今年上马荣升白金标赛事,又有耐克爸爸加持,但最重要的还是,去年上马跑崩了,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么不是。</p><p> 10月27日上马出签日,果不其然群里一片哀嚎,不出意料我也是那个趴下的小人,没中签。下午,一飞在群里PO了一个NIKE会员上马抽签链接,抱着勇当分母的心态报了一下。11月6号下午,正上着班,一个上海陌生手机号码来电,心想又是什么推销保险房产的骚扰电话,果断挂断,不一会,一条短信发来显示:“恭喜您!成功获得2020上海马拉松直通名额。”有点不敢相信,登录上马APP一查,果然中了!耐克爸爸还帮交了100块报名费😎欣喜之余,有点担忧,毕竟22号杭马刚跑完,29号背靠背上马,我能hold的住吗?看了眼今年上马的宣传口号:<b>哪儿挡的了上马!</b>好吧,那就干!</p> 二 <p>  2020年的体育赛事,对于赛事举办方,特别是像马拉松这种万人级别的大型活动考验的不仅仅是赛事组织能力,更要承担着一定的疫情防控风险。作为国内唯一的白金标赛事,上马的组织应该说是用心、贴心、细心,赛前一周便开始密集的短信提示,疫情防控所需的核酸检测、承诺书、随申码、7日体温自测,领物、起跑、跑后等环节,无一例外。</p><p> 今年上马,除了秦总的商学院VIP名额,跑协里似乎只有我一个人中签,相比去年的四人小分队,显得更加孤独。好在对于跑步这件事,我大部分时间还是一个人,尤其是在结束一天的繁忙工作后,这段与自己独处的时光显得尤为珍贵。</p><p> 预约了28号下午的领物,领物点还是老地方——工银会展中心。交了核酸检测报告和承诺书,验证了随申码顺利入场。取完参赛包,入了一条八折nike aeroswift骚橙背心后,就开始薅羊毛,当时在薅的欢快的时候,没曾想这也为第二天的意外埋下了伏笔。晚上回到酒店,点了一份牛肉面外卖,预约了第二天早上的出租车,简单洗漱早早就休息了。</p> <p>  比赛当日,5点叶院长给我发了消息:等你破三好消息,加油!</p><p> 官方谦虚了几句之后,开始浮想联翩:说心里话,杭马状态不错跑了3:03:51之后,对于破三这件在今年上半年还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似乎看到了一点希望。能破吗?全程近四分钟差距,每公里配速要快6秒,难!但马上,心中另一个声音怂恿我:要不试试看,反正杭马也算超额完成今年目标了,崩就崩了嘛,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p><p> 早饭、排空、穿戴整齐,三年的跑马经历后,赛前的标准化流程从容有序,俨然一副老司机的模样,出发前看了眼桌上昨天领物薅的肌坚强摇摇蛋白粉,心想别浪费了,冲泡后一饮而尽,出发!</p><p> 6点15分,抵达金牛广场,今年9000人的参赛规模,起跑区友好了太多,一路顺畅,二次排空后进场热身。因为是耐克爸爸给的名额,只能在赞助商专区E区出发,虽然知道没啥用,但还是挤到E区最前排,身前就是多威“造神计划”的几名队员,全套多威装备,最让人眼馋的还是那双没上市的神行者,领物薅羊毛时在多威展台体验了一下,还挺不错的。垫着脚眺望了前方,黑压压的一片人头,看来今天又要穿越人山人海了。</p> 三 <p>  今年上马首次采取分枪起跑,A/B一枪,C一枪,D/E一枪,在起跑区等了大约16分钟后,随着缓缓向前挪动的人流和BON JOVI的《it’s my life》,我的第二次上马开始了。</p> <p>  <b>1-5K。</b>今年上马对赛道进行了微调,第一个转弯由金陵东路改为新开河路,相对以前宽敞了不少,但架不住人多,前面500米还是没跑开,第一公里436配速,因为频繁加速减速超人,最高心率已飙到了168,稍作调整,开始进入巡航状态,大约在2K多追上独自奔跑的秦总,打了声招呼,问了目标,答330,说了句加油,便往前跑了。赛后得知秦总这次318,嗯,果然跑步的人是不讲诚信的😀</p><p> <b>5-10K</b>。分段配速414,进入淮海路后,遇到一位和我穿同款“外道散步”背心的小伙子,看上去配速差不多,便结伴向前。此时,在9K时,小腹突然开始咕噜咕噜了,心想,不是吧,前面跑的还不错,现在给我来这一出?先忍忍再说。</p><p> <b> 11-15K</b>。边跑边寻找着赛道旁的移动卫生间,忍着肚子不时传来的“抗议”,稳住配速前进(后来看了下,这段分段配速413,居然还是是全程最快的区间),不敢进补给站喝水,原本自带的盐丸和能量胶补给也错过了计划补给时间。心想嘴真是欠去喝那包蛋白粉,作为跑马常识,赛前不吃不熟悉的食物,怎么会去犯这种低级错误,这下真要翻车了。</p> <p>  <b>16-20K</b>。16K时,终于看见了移动卫生间,跟“外道”小哥说了句:“我拉肚子了,你先跑吧!”便飞身越过隔离带,飞奔如厕,期间过程不表,耗时大约一分半钟。再上赛道,心想得把这一分半追回来,于是心一横,17-20K提速到410左右,虽然配速提升了,但好在心率还在可控区间,就是不知这配速能保持多久。</p><p> <b> 21-25K</b>。这段赛道是在黄浦江边,应该说风景还是不错的,但是为了填坑,也无心欣赏,这段平均配速又掉回415,过了中点看了下计时器,又对了下表,前半程大约131,想要破三的话后程要跑到129以内,虽然理论上还是有希望,但心里清楚,这次大概率是没戏了,不管怎样,华山一条路,只能向前了。</p><p> <b>26-30K</b>。过了南园公园,进入龙华中路赛段,配速又掉了一点到了416,气温这时也开始慢慢升高了,,肚子这会也算恢复了正常,按计划补了能量胶和盐丸,水站也是逢站必进。路边已经开始慢慢看到有人在步行了,回想起两年前首马在26公里时就爆缸,现在这段区间还能保持速度,不由得心生感慨。</p> <p><b>  31-35K</b>。进入云锦路赛段,应该是能量胶的作用,配速居然又稍许快了一些,回到414,并在32公里时追上了“外道”小哥,这时看他脸上已经略显疲惫,有点掉速,喊了句加油便又往前赶,赛后在终点又碰到了他,得知跑了307,上马是他的第二次全马比赛,嗯,潜力无限啊。</p><p> <b> 36K-终点</b>。有人说,35公里后全马才刚开始,这话没错,对于上马的赛道设置来说更是如此,龙腾大道上的三座桥,需要折返跑两次,江湖人称“心碎六连坡”,尤其是第三座淀浦桥,坡度最大桥身最长。一般的人跑到这里,体力基本已消耗的差不多了,很多跑友跑到这里看到这座桥,意志力基本就被摧毁了,走着上桥的不在少数,去年的我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不重蹈覆辙,五分配低速上桥(其实也是没体力了),下了最后一座桥,知道自己破三已然无望,便匀速向前,这段平均配速不出意外是全程最慢的435。今年上海体育场因为翻修,终点改到了西岸艺术中心,少了那么点仪式感,平静冲线后,看了眼表,完赛成绩定格在3:03:12。</p> 四 <p>  大迫杰在他的自传《跑过、烦恼过,才能发现的事》 里说过“跑步是一件很孤独、很辛苦的事。有时候也会为接下来的漫漫长路感到担忧,但也正因如此抵达终点时的快乐和成就感显得更加特别,这一点和人生一样。”</p> <p>  嗯,是的,上马我还是PB了,男子排名546名。复盘整场比赛,虽然有了小插曲,还是比杭马快了40秒,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还是有那么点成就感的。但如果没有上厕所浪费的那一分半钟,如果我起跑时在A区,如果不是背靠背参赛,如果我后程再顶一顶,如果……说不定结局可以更完美,但比赛没有那么多的如果,说到底,还是自己硬实力不够。不过也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如果,才会让我对自身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正是有了这样那样的遗憾,才让人对下一次比赛更加充满了期待,这也不就马拉松的魅力所在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