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04630101 贝思思</p> <p> 一提及屈原,我们是再耳熟能详细不过了。屈原名平,字原,别称屈平,屈子 ,屈正则;楚国归乡乐平里人(丹阳秭归,即今湖北宜昌人)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一直坚持真理,坚持宁死不屈的精神。</p> <p>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谈到这个节日,脑海里总会浮现出“粽子”“雄黄酒”“插艾叶”“赛龙舟”等风俗活动。涉及这一节日的来源及兴起要追溯到春秋时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吧!</p> <p>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荐授能,富国强兵,力联齐抗秦,由于楚亲顷襄王即位后的昏庸无道,遭到贵族令尹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之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园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当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那天写下绝笔佳作《怀沙》之后,由于流放期间内心苦闷加之社会环境的破乱,抱石头落汩罗江而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p> <p> 在屈原逝世后,楚国百姓陷入哀痛之中,纷纷向汨罗江奔涌而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打捞后,并没有找到伟大诗人的真身。之后,人们为了江里的鱼、龙、虾、蟹等不去咬屈原的身体,把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江里。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药晕蛟龙水害。从那之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逐渐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习惯。</p> <p> 处在黑暗、统治腐败的社会中,屈原常常借文学来表达他内心的愤懑之情。而《离骚》是一部典型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它是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流作象征,借助自传性回忆中的感情激荡,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来展开全诗。</p> <p> 每一次阅读《离骚》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这篇文章中感触颇深的句子是“长太息与掩替息,哀民生之多艰”,这一句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意义相仿之处,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贫民百姓的关心,也体现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地社会责任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句体现了屈原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现今这句话也被广为流传,时刻启迪着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要克服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地走下,不要半途而废,坚定理想信念。</p> <p> 爱国诗人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宁死不屈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与领悟。现在是否对屈原这位作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