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盟三元支部尤溪活动纪实

周游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84, 27, 9);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2, 227);">  岁次庚子十月廿九(西元2020年12月13日),恰逢国家公祭日,民盟三元基层委员会组织了赴尤溪“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br></p> <p><br></p><p> 活动的第一站是尤溪的朱熹公园,重点是尤溪博物馆和朱子文化苑。为了让大家对二者有一直观印象,先上图、上视频,后文字介绍。</p><p> </p> <p><br></p><p> </p> <p>  尤溪县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馆址设在尤溪县城关水南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内。馆址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含朱熹公园),建筑面积5404平方米。馆内设文物精品陈列室、明清古家具陈列室、朱熹圣迹彩塑馆、朱熹文物陈列室、卢兴邦文物陈列室、"两思"教育展览馆以及珍稀动物标本展等,是闽中腹地一处重要的旅游胜地和中外游客瞻仰一代宗师朱熹的重要场所。</p> <p>  朱子文化苑位于县城的朱熹公园内,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整体为仿宋建筑风格,飞檐斗拱、红柱青瓦白墙。“展陈面积4000多平方米,目前有明、清、民国时期的各种匾额、楹联、中堂、照壁、屏风及各类木雕精品近2000件。”朱子文化苑的古匾额、楹联、中堂、照壁等古典木工艺精品被精心布置于展馆内,涵盖了传承朱子理学的名言锦句,教化独到的家训家规,寓意隽永的庙宇、府第堂号、斋名,言简意赅、达情入里的旌表、功名、寿庆贺语颂辞等。那些华美的文字、遒劲的书法均出自历代名人大家之妙手,镌刻精湛的工艺,凝聚历代巨匠大师之心思,堪为中华传统文化之奇葩,是一个弘扬朱子文化,推介古典木工艺精品的重要平台。</p> <p>活动的第二站是尤溪县洋中镇之东北向的桂峰古村, 村部距京福高速公路直线距离仅500米。 海拔550米,为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历史上曾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2003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历史文化名村”。</p> <p>探访过不少古村古镇,常见的大多是择一处平地而建,而福建省尤溪县的桂峰村则是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气势,再加上错落有致的布局,看上去整个村子的建筑像是连在一起的,颇为壮观,远远望去好似深山里的布达拉宫。这个闽中的小山村,既有江南水乡的古韵,又具繁华商埠的缩影,这里人杰地灵,文化范儿十足,是“宋四家”之一的蔡襄后人聚居的地方。</p> <p>入得村口,最先来到的是石印桥,它始建于明万历32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之所以叫做“石印桥”,是因为桥的下面有一方巨石如印而得名。石印桥可以说是桂峰村最热闹的去处了,这里种有金桂、紫荆等古树,树下是环绕石印桥的各种店铺,有杂货店、酒肆、小吃店等各种作坊。这是因为桂峰村里有曾经是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是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地,所以在当时素有“小福州”之美称。</p> <p>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的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茶学家蔡襄,其九世之孙蔡长在760多年前来此肇基。南宋中后期,金兵南侵,随着朝廷安顿地方的改变,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随着南移。蔡长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便选择桂峰成为他的落脚之地,初定村名为“岭头”。</p> <p>至元代初年,桂峰其它族姓或外迁或消失。而蔡氏子孙却繁衍很快,生产力也有所发展。开始大规模开荒造田,建设村庄,铺设石路,广种桂花,遂改村名为“桂岭”。明中叶,蔡姓成为方圆百里内的名门望族。所以,外人开始称桂岭为“蔡岭”或“蔡岭头”,正名为“桂峰”。</p> <p>蔡氏子孙在这里经过几个世纪的辛勤耕耘、创造文明,使桂峰成为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名门望族。整个村落的建筑风格,均依山就势分布于村中的三面山坡上。层层迭迭,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真可谓旋踵即景、移步换天。漫步村中,宛如涉足于一片梦中仙境。来此的人都不禁惊叹:“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历史”。</p> <p><br></p><p><br></p><p> 蔡氏宗祠位于石印桥上游。系清康熙八年已酉(1669),蔡茂相(名云鹤)高中进士后,第三年为首主持兴建的。据桂峰《蔡氏族谱》记载:当时正值盛世,也是蔡氏家族鼎盛时期,“一时拨币兴工,备极辉煌冠冕”。从此,它成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p> <p>尤溪桂峰村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古建筑村落之一,现存明清时代古建筑39座,保护面积13公倾,古民居面积2.6万平方米,最早的建于明代后期,大多数为清代建筑。</p> <p>晒秋、晒秋,越晒越有!</p><p> 山里头的「晒秋」,晒的是大自然诱人的色彩,晒的是丰收的喜悦,晒的是源远流长的传统农耕文化 ,晒的是百姓对富裕生活的感恩和憧憬!</p><p>「晒秋节」享受到迷人的秋韵,让生活在都市里的「城里人」感受到久违的乡土气息,沉浸在农耕文化那久远而亲切的魅力之中。</p><p> </p> <p>  尤溪一日行,真可谓秋色满眼赏不够,嘉宾盈园鼓声欢。敬畏自然、感恩生活,良多感慨不禁油然而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