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文化的同课异构】潘南小学北校区数学教研纪实

小A同学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2020年12月3日,张店区潘南小学北校区数学教研组借助张店区小学数学基于数学文化教学设计的优质课比赛,对《表内乘法的整理复习》进行同课异构。本次教研由二年级教研组主持,通过课堂展示---评课---分享收获一系列环节,大家展开了头脑风暴讨论,使每一位老师对本节课有了更深的印象。 第一部分是李安村老师带来的课堂展示。通过课前的小练习。说说用到了乘法的哪些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树的形式从乘法的意义、计算、解决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的表内乘法,使知识更加全面、条理,形式美观,更容易把握。<br><br> 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再次体验口诀表的形成历程,加深对口诀表的记忆,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程度。通过探究口诀表的蕴含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口诀的学习充满挑战和快乐。在具体的应用中,不断提升应用口诀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 ,到生活中去的数学理念 ) 课堂的最后,通过视频了解了乘法口诀的诞生与发展历程。乘法口诀表从古代流传至今,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让学生感受 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部分 课堂展示完毕后,大家齐聚综合实践活动教室对本节课存在的问题以及讲课的流程及思路进行点评。头脑风暴的方式真正让教研落到实处,大家纷纷对本节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尤其是对于整理与复习课,大家提出既要有知识的整理又要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以及拓展提升。 <div>第三部 教研组分享收获</div><div> 一年级教研组分享收获:这节课由李老师执教《表内乘法整理与复习》,课堂上,他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乘法的相关知识,教师以树状图呈现在黑板上,还有各小组展示的乘法口诀以阶梯型呈现在黑板上,这种板书形式新颖,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课堂上,李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探究并展示乘法口诀,使学生在思维发展的同时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本节课李老师设计的练习题较新颖,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div> 三年级教研组分享收获:李老师的这节课,从教学设计到课件演示,严格遵守区里的要求,从模拟优质课的表象出发,极力由形似做到神似,总体感觉耳目一新,比如一开始的消灭病毒计算练习,以及最后提升环节的防疫大战,病毒大闯关,物资来帮忙等等,整个教学浑然一体,形成一个有始有终的故事情节,特别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孩子们非常活跃,在老师的引领下,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很圆满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div> 四年级教研组分享收获:1.贴近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疫情为背景,出示问题串。从消灭病毒入手,体现防疫思想,利用闯关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div><div>2.适度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思维进一步提升。学生通过自主整理知识框架,借助格子数猜想口诀,让学生进一步夯实对乘法口诀的理解。</div><div>3.以乘法口诀历史文化为载体,通过视频,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借助习题巩固知识并沟通与大九九之间的联系。<br></div> 五年级教研组:复习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整理知识。李老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组长带动,全员参与,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毕竟才二年级,孩子还比较小,所以一开始必须先由老师引着孩子进行整理,从而形成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图,然后再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整理的方法和整理的意识。整理复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知识的再现,技能的训练。因此在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了孩子比较喜欢的闯关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后,由韩淑君主任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学生的整理复习能力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学生的自主整理要循序渐进,先扶后放。低年级的复习课以老师引导为主,一般分三个环节:一梳理知识,构建网络。二分层练习,拓展提升。三回顾总结,提升方法。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教研中,我们将继续在优质课例的基础上对教学流程、环节、设计意图以及核心问题等进行打磨,通过不断地磨课吸收优质课展示的优点,打造高效的课堂。

口诀

学生

乘法

教研组

知识

整理

复习

课堂

李老师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