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座房,两座房,</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青青的瓦,白白的墙,</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宽宽的门,大大的窗。</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座房,四座房,</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哪座房子最漂亮?</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要数我们的小学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课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校”这个称谓,始于辛亥革命之后,在此之前是叫“学堂”的,而我的故乡对“学堂“的称谓一直沿袭至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镇上的小学堂择址乔迁了,在下街农机厂附近起了一处非常“高、大、上”的校园,并已投入使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刻,我正站在路边,看着对面的小学堂。正逢周日,但小学堂的电子门留了可供人出入的宽度。校园真的很气派,想必软、硬件设施也都不错。作为一座村镇级别的小学堂,能达到这样的层次,甚至都不亚于城市的小学堂,我在心里点了一个赞!教育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有人说:穷的地方建祠堂,富的地方建学堂。建祠堂是为了哄老祖宗不怪罪对桑梓无建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入内,四处打量一番,树木花圃,三面都是教学楼,中间的场地很是宽敞,但相对于与之配比的教学楼来说,似乎还是有点小,也没看到跑道哦?心里疑惑着朝正面骑楼大门洞往后走,还真是别有洞天呢。楼后右边有一座供休憩的八角亭和一道风雨长廊及未完工的附属建筑,楼后左方有一处大得不像话的运动场正在修建,这要是全部建好后,这规模、这档次……我在心里又点了一个赞!“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口号可不是白叫的!“那座房子最漂亮?就数我们的小学堂!”课文诚不欺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来的小学堂在上街街头,也去看看吧,顺便抱抱大樟树?大樟树在几栋房子之间的粮管所门前,上锁的铁栅门使我不得而入,老樟困在屋楼之间,不得恣意施展头颈身手、不得尽情享受雨露阳光,本想像儿时一样与之亲近一番,无奈只可远观、不得近赏。唉!我看老樟多郁闷,老樟看我亦如是吧!走过路过,总是错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的镇中心幼儿园,就是原来的小学堂了,还是公办的,规模也不小,是在几度改建、扩建后的小学堂基础上再用于幼儿园使用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再点一个赞!电子门当然是锁着的,站在门外看了看,感慨万千,与记忆中的小学堂没有丝毫重叠之处,毕竟四十多年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忆中的小学堂是一座典雅的庭院式建筑,靠马路的围墙里是操场,操场右边,进门后是一个泥土筑起的舞台,四周用窑砖镶砌,两边有台阶上去,既是表演节目的舞台也是开大会的主席台。舞台与围墙之间的空地上是沙坑和木质的单、双杠,操场中间有一对篮球架,靠马路的围墙边有几棵高大的蜡树,围墙中段旁边,矗立着一排像巨型栅栏一样的爬竿。爬竿是楠竹做的,五六根爬竿上端分别插进木头同字框横梁的孔槽,下端插进地里面的孔槽中。体育课上有爬爬竿的项目,爬爬竿是用秒表掐时间的,双脚钳住爬竿,双手交替握住爬竿,手脚并用,脚蹬手抓,亦拱亦耸,在规定时间内爬到顶端为及格或优、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爬竿对面,操场的另一边,高墙中间是一个高大的门坊,两扇厚重的木门向内对开,门的两边各有一间耳房,是用来放置体育用品的。进门后一个方方正正的院子,也是花园,被窑砖铺就的十字通道隔成四个花圃,像一个田字,一圈长得很厚实的麦冬草,给花圃镶了一道墨绿色的边。左右两边各有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教学楼,木门、木窗、木栏杆、木楼梯,木楼板;左边一楼是老师办公室,靠围墙的那间,有一架脚踏式风琴,《铁路修到苗家寨》、《阿瓦人民唱新歌》等歌曲就是在这里学唱的,我们还在里面排过节目。田字的右下花圃里有一棵粗壮的桂花树,一半树冠伸向围墙外的操场。金秋时节,繁花点缀翠叶间,馥郁馨香满校园。右上花圃里有一棵既像苹果、又像西府海棠的树,其冠亭亭如盖,高度超过了二楼的栏杆,春来花著,绚丽如霞,暗香疏影,一树粉红娇俏;但是每年只见花开未见结果,我当时直觉认为是苹果树。我读四乙班时(学堂是用甲乙丙编班的,就如1、2、3),教室在二楼楼梯口第一间,正对着苹果树,课间倚在栏杆边看花开花落、看蝶舞蜂闹,真的说不出的舒心悦目。左下花圃里有两棵树,一棵是不结果的重瓣石榴,当春芳谢幕、暑意初起,朵朵榴花纷至沓来,一团团、一簇簇,明艳如火。另一棵则是梨树,凛冬散尽、春意来临之时,满树梨花如清雪,素雅更显花娇艳。 两花一红一白,一夏一春,花虽不见面,根握深土中;两树相伴经年,相得益彰。左上花圃里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丛小竹、一丛蜡梅(当时不知道蜡梅是这样的,被傲雪红梅误导了),一丛月季,还点缀着一些葱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大门口沿十字通道直走,上几级台阶,一道横廊连接左右楼的走廊,下雨天到对面去都不用撑伞;横廊右端通向后厨,左端通短巷有小门,供后厨人员进出,如挑水、拉煤等等。横廊中端还有一道门通往后院,后院有几间屋子,中间是一个内厅,顶上铺了明瓦采光,下雨天我们会在这里上体育课,有一间屋子里架子上又一些书,还有锣、鼓之类的器具;还有一间屋子的玻璃柜子里有一些鸟和小动物的标本,据说以前有很多,文化大革命中搞掉了一些,不过这两间屋子都是锁着的,但门是镶玻璃的格子双开门,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另一间屋子是敞开的,里面有乒乓球桌,其他的记不得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七五年的夏天,我小学毕业了,暑假后,就在隔壁的中学堂读书。确切地说,中学堂是在小学堂的侧后方坡上,一道缓坡台阶,就在小学堂侧墙的旁边,从马路边通向中学堂大门。门内一道风雨长廊直达坡顶的大操场。长廊两边是呈阶梯状排列的一栋栋教室,教室都是砖木结构的平房,每栋好像有三间,每栋、每阶之间有花草树木相隔,有台阶上下。园林式的布局像一个芳菲的“菲”字,草字头是操场,两竖条是风雨长廊,横条是教室,左下的横条是两层楼,办公室和礼堂在这栋楼,附属建筑在这栋楼的另一边,后来又在小学堂的后面建了一栋两层还是三层的楼房,作为高中部的教室,大体上是这样。反正来往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和小学堂一样,天晴晒不着,下雨淋不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学堂里还有一个图书室,只有一间教室大,每周分别向每个年级的学生课后开放,以便学生借阅书籍。可惜我只读到初中一年级就转学去赣北了。我不知道小学堂和中学堂是什么时候建成使用的,但不会晚于建国初期。作为一所乡村级别的学堂,在那个年代,小学有生物标本、有风琴,中学有图书室……因地势布局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设计的前瞻性、美观性,那设施、格局、审美、用材用料等等等等,三言两语难以述之!兴学重教,在吾乡吾土还真是根深叶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的中学堂,也完全是一所现代化的学堂,除了两棵枫杨还能看出昔日的影子,亦是再无与记忆重叠之处了。有大楼正在施工,混凝土搅拌车、运土车、运沙的车……正一派忙碌,下次返乡时,应是又一片新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非常喜欢镇上的这两所学堂,那个时候的革命理想是当接班人,但我的个人理想是当老师,而且就是我们镇上学堂的老师。说真的,我并不是因为喜欢老师这个职业才想当老师,而是因为喜欢这两所学堂才想当老师的。记得我初中三年级那年寒假回家,祖父跟我说,他要办理退休了,因为单位挽留都超了两年多,过完年忙完这一阵一定要申请退休,问我愿不愿意回乡顶职。我当时愣了一下后对祖父说,我还想读书,以后到小学堂或中学堂当老师,其实,祖父也是知道的,在我读小学时户口就迁走了,怎还会再回老家工作呢,但我当时是真的想到镇上的学堂当老师的。只是,理想是丰满迷人的,现实是残酷无情的,我们这一届不执行一条龙录取了,高考落榜!运气说不好却又不坏,三个月后,又稀里糊涂报名招工考试,从此与老师的职业、与我的学堂失之交臂,理想终究淹没在现实的沼泽中!这都是题外话了,唯有在远方祝福吾乡、吾民,但愿吾故乡,明朝更富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