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生活

绒绒熊(陈建华)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引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想当年、话知青、怦然心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忆往昔、说旧事、思绪难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日,我和老伴儿正在吃饭时,看“快手”电商购物节目提及到了有一种白色的谷米相当好吃,勾起了我对当年知青生活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由此,我们夫妻二人提起了当年上山下乡的话题,想起了很多知青年代有过同等经历、同等感受和那些广为人知的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和老伴儿都是经历过这段儿过往的知青,所以,唠起当年的话题,彼此之间都有那段儿经历的共同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没有文化知识的“知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俩都是“文革”高中毕业的高中生,为了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广阔的天地里大炼红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大有作为。我去了地方林业局所属的一家国营林场,她去了县郊的一个农村生产队。从此,开始了我们的那段广为人知、无人理解、远离父母、苦涩生活的知青生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说句心里话,如果不是赶上那场轰轰烈烈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 “,如果不是赶上了如火如荼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我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们也会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但是,时光弄人、时代弄人,就是在我们学文化长知识的时候,一场“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打乱了我们的学习规划和梦想;一场轰轰烈烈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人生</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 </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知青的青涩年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当年所谓的“知识青年”,其实就是一批没有学历、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苦涩青年。正当大好的青春年华,正是学文化、长知识的时候,却来了一场无情的革命运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社会在动荡,思想在狂妄,各个领域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浩劫。政府机构改换了名称,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成立了“革委会”,公检法司、工农商学兵的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学生上课在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状态下走出校门,参加了社会上的政治运动。学生走上社会,没有社会经验,走进了机关单位,支持各派的造反组织,闹得个两头帮忙、两边帮唬,一点好事儿也没干着。这边帮着搞批斗大辩论,那边帮忙印传单撒传单,一会儿支持造反派“造反有理”,一会儿拥护保皇派保护老干部。分辨不出良莠、辨别不出真伪,谁的忙都帮,结果弄的是里外不是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复课闹革命重返学校,处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学习文化课,哪有心情专心学习。街道上不时地传来口号声和锣鼓声,学生的小脑瓜不住的向外看,心早都飞到了如火如荼的文革运动中。上课没心思学习和听讲,男同学净在底下搞小动作。一会儿掏出钢丝枪用杨树嘟噜打女同学的手,一会儿掏出猴皮筋儿小弹弓用黄豆粒射女同学的头,上课吃西瓜然后把西瓜皮扔在地上,老师进门不注意就摔个仰八叉。更有戏剧性的是,用水盆装了半下子水,放在半开半关的门顶上,老师不注意猛地一开门,一盆凉水飞流直下,浇的老师衣服裤子都湿了。小学毕业前夕有个年轻的女老师姓石,气的这位大姑娘老师哇哇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后来到了龙镇农场中学和德都四中就读高中,名义上是高中毕业了,其实小学文化都不具备。初高中学的什么有理数无理数,三角几何微积分,管它有理无理,就知道“造反有理”,什么都不放在心里。真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白白读了十几年的书,就连小学用过的拼音字母都是它认识我而我不认识它,数学的分子分母谁在上谁在下经常搞颠倒。可就是这样,毕业后我们却成了一代有知识、有文化、有作为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了。你说到底是谁滑稽?是时代造就了这批人,也是时代捉弄了这批人,最后还是时代成就了这批人,使之成了世界难找、国家难寻的一代国家栋梁之材,也是挺起共和国脊梁的一代人。</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林业的浪漫野史</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刚下乡那昝,一群豆蔻年华的姑娘小伙子们一切的感觉都是新鲜的。有思想上的激进,有生活中的浪漫,有情绪上的豪言壮语,有精神上的快乐,更有身心上的疲惫而苦不堪言。我们这代人就是在那社会的大环境下而磨练出来的一批特殊人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清楚的记得,食堂炖的大锅菜、大锅饭,每月按人均供应的四两油、二斤米(大米)、十斤通粉一箩到底的黑面、其余都是玉米面儿、小米子儿、大碴子和高粱米儿。食堂大师傅做的大锅菜、大锅汤,锅底一锅脐儿的油星星,按现在的说法就像一锅猪食一样。食堂的饭菜基本是老三样,发糕、小米子儿、大碴子干饭,偶尔吃顿馒头和炒菜就像过年一样。菜品系列主要是以汤为主,汤的主要原料是黄豆芽炖海带、大头菜汤、冻白菜土豆汤等等,里面连点儿荤腥都没有。偶尔汤里见到有猪肉,不是肚皮囔囔踹,就是星星点点的几片肥肉,还说不定大师傅把肉捞到谁的碗里。好肉都让大师傅留作己用偷偷地给造了(造了 ~ 这一词就是指吃了,这是当时下乡知青独创的一种粗俗的地方语言。如:卯劲儿造、往死了造、造饱了不饿等等,就是指使劲儿地吃、往死了吃、吃饱了不饿等等等等。),哪里还轮的上这些苦命的知青。还别说,时代就是造就人,在那样的生存环境下,一群生龙活虎的大姑娘小伙子们,竟然是争着抢着吃的喷喷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那时的供应粮都是国库的储存粮,大粮囤子里的老鼠多的是,米粒儿中的耗子粑粑、碎石子儿、柴草棍儿、稻谷壳子应有尽有,每顿饭都得唦米下锅。当我每每看到食堂捞小米干饭、大碴子干饭的时候我的脑袋都疼。吃吧!挑不过来的耗子屎和谷壳,时不常的碎石子隔的牙都疼。不吃吧!肚皮饿的咕咕响,一天上山清林、采伐、刨穴、打带,肚里没食儿怎么能行,只能闭着眼睛囫囵吞枣地往下咽。就那样,我的饭量也是其他人的几倍,每顿饭发糕一斤七八两、二两的馒头七八个、菜汤三四碗,炒菜六七个,喝酒少时七八两,多时一斤多。一个月挣的32元青年工资,吃饭就占去了三分之二,剩余的十来元钱仅够维持牙膏、抽烟的用款。钱不够花时,林场的小卖店就像是知青自己家的一样,想吃想喝或是想抽烟,打个借条下月再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记得小卖店最早的店主是侯大姐,她是六九年下乡的老知青。她性情温和、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对我们这些后到林场的小青年儿非常照顾。只要是我们想买东西,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敲敲窗户、敲敲墙壁(隔断是板墙)一准儿就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记得,那个时候的知青净是半夜作妖儿。白天干一天活累的拽猫尾巴上炕,晚饭喝点儿小酒儿,一天的疲劳顿然消失。吃完饭就是那几项娱乐活动:打打篮球、打打乒乓球、下下象棋、摔摔扑克、摆摆五道儿、拉拉乐器,基本上就是这些活动。再就是男女青年搞搞对象,林荫下、山路上、小河边、沟壑旁,到处都是青年男女搞对象。那时候也不是从哪儿传来一股谣言,说是全国四届人大要召开了,实行晚婚晚育,结婚年龄要推到28岁以后。结果,在当时的德都县形成了一股搞对象风,刚刚二十出头的姑娘小伙儿们疯狂地猎取对象。我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也被一个女青年看中,仅仅处了半年就因性情不和而告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男青年可比女青年虎实多了。食堂的饭不好,就自己想方设法搞吃的。我们几个小青年儿半夜三更肚里没食睡不着觉,就合计着到食堂搞点面、油、盐,回到宿舍自己扒拉疙瘩汤、抻面片、包饺子。我们经常地到林场老工人家的地里偷偷地割韭菜、扭黄瓜,回来和点儿面,找候大姐再买盒猪肉罐头,韭菜拌猪肉罐头馅饺子就包成了。没有锅煮就使洗脸盆子煮,在地龙的烧火口处摆几块砖头,把白天用做洗脸洗脚洗屁股的洗脸盆子往砖头子上一架,一锅的饺子、面片汤、疙瘩汤就喝到肚了。别说,吃的那个香劲儿就甭提了,谁也不甘心少吃一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第二天,就听家属区里炸了锅了,有人在高声大骂:这是谁这么缺德?祸害园子偷韭菜、揪黄瓜,把黄瓜扭儿都给偷揪吃了,也不怕吃了噎死!在一起干活的老工人老蔡、老高和老史,知道这事儿一准是知青干的,就劝说那些家属老娘们:想想那些离开爹妈的孩子也挺可怜的,到咱林场来不容易,想吃啥也吃不着,家属有园子到地里摘点儿菜吃,就别和他们计较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这些知青也是真能作,半夜睡不着觉,哥儿几个商量搞点儿夜宵喝点儿小酒儿是经常的事。几个人一串联就喊女宿舍的侯大姐,到小卖店你买盒鱼罐头,他买盒肉罐头,我买盒水果罐头,有人再买点儿酒,然后就到宿舍西边防火瞭望塔的大架子上喝烧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那个时候的人也真胆儿大,二十五米高的大架子,山风一刮直晃悠,喝点儿酒来回爬阶梯也不怕摔死。那时的物资很便宜,块八角钱买盒罐头买斤酒,抽盒烟都抽那种最廉价的迎春、葡萄、哈尔滨、钢都烟,一盒最贵也就两三毛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那个时候林场最不缺的就是散装白酒和各种鱼、猪肉以及水果罐头。白酒就好像是林业生活的命根子,缺啥也不能缺白酒。林业人劳动强度大,一年四季在山里转悠,阴湿潮热,酷夏干活一身臭汗,冬季采伐休息的时候透心凉。酒能解乏,也能暖胃暖心。所以啊!林业什么都可以缺,唯一就是白酒不能缺。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形容北方吗!“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大冬天的在林班里采伐,一干就是一身汗。当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家就把打枝的树丫子拢起一堆火,大家围在一起用苕条树棍儿挑着馒头烤着吃。馒头烤成焦黄色,一层一层地扒着馒头皮吃,连块咸菜都没有,就是干噎吃的也很香。那可真是胸前烈火烧的旺,背后风吹透心凉。就是那样,我在林业坚持了整整十年,大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青山绿水。但是与那些在林业坚持了一辈子的老知青们相比,我还算是幸运的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是一名黑河青年。所谓的黑河其实就是黑龙江省在爱辉县黑河镇设立的一个地委和行政公署的办公机构所在地。自然爱辉县的黑河镇就是黑河地区的所在地,并下辖六个市县(南三县有北安、德都和嫩江;北三线有爱辉、孙吴和逊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当年在中苏边境备战时,执行了省革委的“战备转移”路线,跟着在“文革”运动中挨整的父母,转移到德都县(现今的五大连池市)龙镇劳改农场躲避战争爆发的危险。说是“战备转移”,其实按照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逃跑主义”。文革后期的实践证明:当时地革委全部转移到后方建三线,造成了地区首脑机关大规模的转移和浪费,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老爱辉县城弄得是空空如野。周边农村的老百姓和郊区社的菜农趁机进城抢占了住房,弄的老百姓人心惶惶,确实影响了党的一级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仔细想想,如果真的是现代战争打了起来,一个地区的指挥机关后撤五百里能挡住洋鬼子进庄吗?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推进腹地,还不如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再来它一个人民战争的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和持久战,把来犯的洋鬼子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就是这样,在一个错误的年代、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一件错误的决定和荒唐的撤退。我们这些被当地二劳改称作“三劳改”的子女就这样稀里糊涂与龙镇农场的老同学们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所以,毕业后,按照地革委的分配原则,属地管理、就地分配,我们这些黑河青年就先后分好几批来到了小兴安林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小兴安林场在德都林业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林场,场龄与其他几个大林场相比时间不算太长,经营管理的规模也不算大。这个林场地处小兴安岭北麓202国道162gk处。南至襄河农场九分场边缘,北至莲花山与嫩江县交界,东至二十里桥与孙吴县接壤,西与龙门农场相毗邻。但是有一点好处,这里的交通非常方便,一条边防检查站栏杆儿拦住了所有进入北三县的去路。大小车辆必须经过检查才允许通行,否则连人带车全部扣下原路返回。我们这些小青年儿,星期天、晚饭后闲来无事就到检查站起腻,与那些边防警察都混个脸儿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记得,有一次是一个姓宋的民警,在检查大客车旅客时,看见司机旁边副驾上坐着一个小老头儿在抽烟。这个老头当时的年龄也得在七十岁上下,其貌不扬、紫血筋儿的脸庞,穿了一身油渍麻花的小棉袄,个头也就一米五十多高的个儿。当民警问他要边防通行证时,他理直气壮地说:在家里我没带,我从来不揣那玩应。这下子可惹火了那位民警,不配合检查证件,态度还很蛮横,小宋薅着老头儿的脖领子就往车下拽。我那天正好是休息,没啥事儿到检查站去凑热闹玩耍。听到客车上吵吵嚷嚷,赶忙跑过去看热闹,这一看不打紧,给我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哎呦我的妈呀!你小宋怎么敢惹这个小老头儿啊?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河地委老干部,没人敢惹的”黄小个子“。你这不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吗?你这不是摸了老虎屁股了吗?就看那司机紧忙解释,他是黑河行署的黄小个子,是个老红军,在黑河赫赫有名,没有人敢惹他。这小宋也很执拗,心想我管你是谁,你违反了边境检查条例,没有证件是绝对不能放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当时看到这个情景,也凑上了向小宋说明情况。他的确是黑河的老红军、老干部,曾经给毛主席牵过马坠过蹬当过书僮。小宋这时一时兴起,面子上下不来,也不管你是谁,谁讲情都不好使,就扣下你了谁还能怎么地?就这样,这个在黑河横逛、不花钱就可以先拿东西,然后让秘书再送钱结账,在黑河都没人敢得罪的的主儿,在边防检查站却栽了个大跟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个”黄小个子“他的大名叫黄席崇,是个地道的南方人。操着一口很浓的南方口音,也不知道他是湖南、湖北还是四川人,一张口一个“滴嘎、滴嘎”地叫着,一生气满脸的紫血筋儿涨的脸色通红。由于他个头儿小,黑河的老人儿背地里都称他黄小个子,没人敢惹这个曾在毛主席身边当过警卫,后来流落到地方的老红军。他的确是一个红军老战士,红军长征时,他是中央警卫连的一名战士,有可能是毛主席的近身警卫或是后勤的挑夫、马夫、书童之类的随从人员。要不解放后毛主席曾经几次书信给黑河地委,考虑他大老粗没文化,建议他还能回到毛主席身边学点儿文化、找点儿事做。这可能也是伟人在革命战争中结下一种革命友谊的情怀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通过帮助他学习文化,提高思想进步的作能力。可是他感觉在黑河挺好,没文化领导也能照顾他,给他一个行署办科长的头衔,不会批条就给他刻个名章,盖上他的名章就一路畅通。所以,毛主席的涵请没有打动他的心,他怕到了中央自己连文化都没有,不如在地方自由自在。因此,主席的几次信函邀请都被他拒绝了。没想到就这样一个没人敢惹的老红军,连地委行署的领导都让他三分的人,在一个小小的检查站却被一个小小的民警给扣住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这个人是个典型的喜好交往、工作扛上、求真儿认真、敢做敢当、爱管闲事儿、专爱打抱不平的仗义性格。下乡时曾经为别人的事打过很多次架,为自己的事就是和一个同班同学互不服气曾经打过几仗,好像打架斗殴都不是因为自己的事儿和其他知青打架,这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是没有。这个黄小个子被扣在检查站,我们是同乡,他又是长辈,这个时候我怎么能不管。小时候上学时他家门前的道板洋沟堵了,我和同院的几个小伙伴儿给他干过活,干完活他还给我们几人一人一盒中华烟。所以,今天看到了黄小个子被扣这一幕,作为黑河老乡必须的得管。当即把他领到了我们的后宿舍,给他弄了点儿饭吃,休息了大概几个小时后,检查站派人送过信儿来。地革委已经派出一辆京吉普到检查站接他,就这样一场风波风平浪静地停了下来。来的领导也没有埋怨小宋,只能说是一场不应该误会的误会。黄小个子走后,据说小宋让当时的何站长和冷指导员给他好顿训,估计是上边领导打了招呼,指责了这类的事情不要再发生,知道了他的身份还执拗地扣下,这样做地区的领导好没面子。因为小宋是工作认真,县公安局和站领导顶多也就是表面上说两句转转面子,无非是注意点儿方法,讲究点儿策略等等别伤害感情的话罢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b><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苦中作乐的林区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们的知青生活是很艰苦的,同时我们又是很快乐的。我们就是那样的一代人,思想上的激进,最听党的话,最听毛主席的话,只要是毛主席的最高指示,我们就是苦死累死也心甘情愿。所以啊!思想上要求进步,行动上吃苦耐劳,精神上寻求刺激,物质上寻苦作乐。因此,我在林业苦干了十年,写下了很多的人生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这一生爱好很广泛,什么都想触碰,但是始终不能坚持经常,最终荒废了所学,只当是人生中的一段儿过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在学生时代就曾学练过拉小提琴🎻。那是在龙镇读书时,当地的同学里有个唐姓的老同学,他的小提琴🎻拉的非常好,在其父的影响和指导下,他拉的小提那叫是精美绝伦。我在他的指导下,与同乡的群珊哥一起学练拉小提琴,曾经一度拉出来的声音也不像夹住猫尾巴滋滋扭扭的烦人声。上山下乡时,我把小提琴带在身边,时不常地拉上几段歌曲消磨消磨时光。后来林场有位德都来的青年喜爱摆弄乐器,经常用我的小提琴学练。一次不注意的时候,他一屁股把我的小提琴给坐碎了,心疼的我不得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乐器方面我曾玩儿过小提🎻、拉过二胡、京二胡、板胡、吹过笛子、吹过口琴、拉过手风琴、弹过电子琴,但都是一知半解,没有一项是精致成熟的拿手好活。我家有两件乐器是传家的宝物,一个是手风琴,一把是小提琴,这两样乐器都比我的年龄还大,是家父在建国初期刚刚实行工资制时,省吃俭用攒钱购买的两样乐器。后来我上了林场,经过父亲的同意才让我把小提琴带了出来。让人家把小提琴🎻坐碎了,心里挺懊悔,后来林场组办宣传队陪送了我一把,心里多少还有点儿平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当林场团支部书记的时候,组织小青年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还和几名爱好文艺的伙伴儿们经常地排练节目,并到其他林场参加过局里的汇报演出,可以说当时做的也是风生水起。现在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年轻时吹拉弹唱都摸索过,但几十年来没有坚持经常,偶尔拉一回自己听着都别扭,更何况脑梗后的手指不灵活,指法、弓法都跟不上节奏,拉出来的动静比驴叫唤的还难听。现在吹拉弹唱更不敢吹了,一张嘴就不在调门儿上,唱歌走音儿自己都能感觉到,这可能是与脑梗压迫神经的发音有直接关系。再者说,我这个人从来就没登过大雅之堂,也没有人前表演的欲望。从来没在人前露过脸儿,一看到别人的眼睛,好像是无数只目光都在欻欻欻地看着你,自己的眼球首先就不会转了,目光也呆滞了,脑袋瓜子里出现了一片空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那是1975在齐齐哈尔省林干校学习毛选五卷理论辅导班培训的时候,正好赶上纪念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23周年的纪念活动。各个班级自行组织节目登台表演,我们黑河地区的由一个姓袁的领导带队,七个人上台我站在中间,两边分别按高矮顺序排列,我就像是鹤立鸡群一样属我出众。当时我看到台下黑压压的观众眼睛都花了,紧张的我嘴皮子都直嘚瑟,也不知道歌是咋唱下来的,反正是跟着大家随大流完成了表演,台下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地掌声。也不知道观众是喝倒彩还是真喝彩,弄得我在往台下走的时候都有些散脚。所以啊!到现在我也很少在活动中露个脸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有一次我们剑拳协会组织野游,拿鸭子上架非让我唱一首助助兴,结果没选好调,唱得个乱七八糟,有人背后讥讽说:这就是成天在老干部局合唱团唱歌的水平啊?这话被我听到了,真是羞臊得我无地自容。因此,我这一生喜欢文艺的爱好,就这样在岁月的时光中慢慢地消失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还曾经习练过武艺。那是一段儿奇异的过往。刚刚上山下乡的那年,在一次扑救山火当向导领路钻山林时,一时的不注意挂树枝抽到了身后的一个合同工的眼睛,因此,我俩发生了口角。当时我想,我又不是故意的,一个臭合同工有什么呲毛的?我的性格也是不服人的主儿,所以一声比一声高就和他吵了起来。在大家的劝解下,我俩渐渐地平静下来,事情也就算过去了。等扑完山火回到林场后,一位和我比较好的哥们告诉我,那天在山里好悬干起来的那个合同工叫刘万光,他老家是山东水泊梁山郓城县的人,会武术你可别招惹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自古梁山出好汉,《水浒》传里的英雄豪杰就是他家乡的一群好汉,这个我小时候在收音机里听袁阔成说过评书,知道武术很厉害的一种打人技巧,这时我慢慢地对他产生了敬畏感。过了不多时日,我就主动地和他套近乎,找他解释了那次的误会并向他道了歉。以后互相都认识了,彼此之间都产生了好感,我又主动地邀请他喝酒,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这叫一个舍家撇业在外打工的合同工怎能不感动?相处的时间长了,我就向他提出了想要学习武术的想法。他一听我要向他学武术,他首先拒绝了我的要求。他说:他的师父就是他的家父,从他学练武术的那天起,他爸就严厉地告诉过他:一是不许他教人;二是不许他在外打架伤人。他答应过他的父亲,怎么也不肯答应我的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他从小八岁就开始习练武艺,那年他都24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起早贪黑、认真习练,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所以啊!十几年的功夫勤学苦练,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他功夫扎实、动作麻利、腾跳挪闪、长拳短打,是一个精通拳术的练家子。在我的眼睛里,他就是一个梁山的英雄好汉。时间长了架不住我软磨硬泡,我的真诚打动了他,就这样,他答应了我和他一起学练武术。当时我那兴奋劲儿就别提了,徒弟拜师傅虽然没有三拜九叩的行大礼,但是做事主动,多请师傅喝点儿酒,帮助师傅多干点儿事儿总还可以吧。我们知青毕竟是有户籍的人,是响应伟大领袖号召来到林场的,身份地位自然比合同工吃香。所以博得了师傅的欢心,教练我武术时也很认真。我学了几套拳路和器械,最擅长的还是七节鞭和刀里加鞭。什么背花、单挂肘、双挂肘、缠脖、伍子胥探井、张飞片马、滚地鞭等等一些鞭路,起早贪黑地坚持了四五年,按当时的那股子专心劲,也成一个武术行当里的半拉练家子。身上有了功夫,热血有些躁动,不管是待着还是走道儿,手脚不停地比比划划,身体自然是飘飘然,总想找个对手试吧试吧自己学练的成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有一天,一个德都来的不知傻臭的知青,依仗着也和别人学了几天撞树的功夫就和我动手动脚。我正犯愁找不到施展的对手,他的手一搭我的肩,被我一个下别一掌推出一米多远。他抬脚踢我下盘,我一只手快速轻轻地一抬一送就给他推下了台阶弄了个仰八叉。那时也就是年轻人扛乖打!若是现在一个倒仰还不把你讹上?自那以后,一些好蠢蠢欲动的人在我面前也老实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可是就有一个曾经是我的同学不服我,在校时就不服,到林场后也不服,听说我学会了点儿武术就更不服了。他没有我高,却比我劲儿大,体重一百六七十斤,长的像个黑铁塔墩墩实实。而我虽然是一八十多高的大个子,体重才一百二十多斤,长的是骨瘦如材,一看就是弱不禁风。那次不知是因为点儿啥事,我俩就交起手来。在知青宿舍和办公室之间的空场地上,你一来我一往打了几个照面。猛然间他一把抓住了我的肩,我想不好,这要是支起黄瓜架子来他还不得把我轮飞了?说时迟那时快,我一抖肩抓住了他的手腕,一个下别就把他推了出去。这时也忘了师傅受戒时告诉我只能自己练不能伤人的训诫了,跳出一定的距离后,就开始施展师傅教的二龙戏珠功法进行攻击。严格地说,二龙戏珠是伤人要害的一个动作,平时练可以练出手的速度,练出手的准确性,目标可以以树木和障碍物做标靶,决不可对人体进行实战性的攻击。除非是临危状态下对坏人的袭击进行致命的反击,一般的斗殴打架是不可使用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那时一个上山下乡的虎X青年,哪还管得了那些,真的动起手来正好练练手点儿。这把他的眼眶嶋的像鸡芡似的通红,亏得我学练的武艺不精,若真是两指嶋伤了他的眼睛,那我这一辈子得多内疚啊!眼睛没伤着,裤子可倒了霉了。那时的裤腿儿都比较肥,吊腿儿裤子露半截红衬裤,让我一个搂腿动作把裤腿撕开了八大搧。知青们一看收场吧!大家都围过来好顿劝解才平息了下来。后来有人问他弟弟,你哥打架你咋不上呢?他弟弟说:他俩没真格的,谁也不服谁,俩打一不是欺负人吗?巴掌撇子的他俩打去呗!人脑袋打出狗脑袋来算他们的张程。过后我非常地佩服他弟弟的为人,不像有些哥俩在外打架,依仗人多势众、仗势欺人。我对他弟弟的这种姿态表示十分的钦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可惜啊!学会以后没有坚持下来,在一次参加县委组织的“路线教育”活动中,下乡与农村的农民兄弟们摸爬滚打地干了一年,疏忽了勤学苦练是习练武功的密钥,久而久之就荒废了当年的所学。如若能坚持到今,虽然算不上什么武术名家,却也不枉平生所学,也算得上是一个武术界的爱好者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还爱好打乒乓球,我的乒乓球是从小学就开始学练的。那时正值27 ~ 28届世锦赛热潮时,各中小学、各班级都配有乒乓球案台,从那时起我就学练打乒乓,并被入选过校队,参加过爱辉县第六届青少年比赛。当然,功夫不到,没有实战经验,第一次登场心慌毛躁,上场就是一个字“输”。后来几十年也没摸球拍,在企业做工会工作管理这些文体用品,也很少贪恋球场,直到退了下来去老体协坚持打了一年,这才慢慢地恢复了球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说实话,我不是比赛型的球手,我最合适的位置应该是陪练员。因为我一打比赛就紧张,正常的球技发挥不出来。如果让我陪练或做一下指导,我感觉凭几十年的经验,应该还是比较胜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林场知青那会儿,吃完晚饭没事儿干,就和几个知青跑到食堂大厅里去打球。那个时候哪里像现在玩儿的也多、花样也多,干啥的都有。那时候打篮球、打乒乓、下象棋、下军棋、玩儿跳棋、摆五道儿、打扑克、推牌九就不错了。乒乓球的活动量很大,远近台都比较适宜我这个大个子优势的发挥,长拉短拽、推削抽打也算得上是把手儿。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又得了脑梗后遗症,来到石岛物业活动室比划过几次,自己走道都不稳,就更不要说打乒乓球这样的剧烈运动了。小小的银球到处乱蹦,想要接个好球就得玩命地跟球跑,哪里还受得了这个运动。因此,我也告别了一生酷爱的文体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到林场后还学会了打篮球。林业局年年组织比赛,我一米八十四的大个子瞪眼儿上不了场。年轻时不会玩儿,林场的管理员老王说过我多少次,长那么大的个子不打篮球白瞎了,学会打篮球也好为林场的球队出出力。就这样,在他的教练下,在伙伴们的鼓动下,慢慢学会了打篮球。从学会打球就参加了一次林业比赛,后来在企业负责文体活动,又组织又上场,上场后满场飞、不配合、游动性大,把我忙的是焦头烂额,累的是呼哧带喘,弄的是遍体鳞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总结了一下一生的所学与爱好,为自己也画了一张像,四句话有诗为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吹拉弹唱虽不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样样皆通样样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唯有空门独自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自娱自乐伴君行</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艰苦的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我在林业苦干了十年,冬天上山采伐,夏天在林场附近的山林里刨穴打带、植树造林。林业的工作是分季节性的,冬季采伐清林,按照调查设计的木材蓄积量划出采伐的林班,每个采伐班组只能在规划的林班里采伐树木。然后把清理下来的藤条灌丛和打下的枝桠堆成堆,把伐倒木造成四、六、八米的键子,然后进行吊卯、倒套子、归楞、运材。在采伐的过程中这是一整套的伐、打、堆、造、集、通、吊、倒等八大工序。(由于出林业时间太久了,有些业务不太熟或者忘记了,说的有不到之处敬请林业的同行和老知青们谅解。)🙏🙏</p><p class="ql-block"> 这些活大多数我都干过。刚开始时采用的原始采伐工具,人手一把弯把子锯,每天收工回来自己用刀锉伐锯,用料掰子掰出适合冬季伐树的锯口。在沾河局的原始森林里,个顶个儿的都是参天大树,底座子一般的都在四五十公分上下,一把大号的弯把子锯拉下去都见首不见尾。什么圆宝楂、三角楂、对口楂、上下楂、牛逼楂(老工人把那种平口楂叫做牛逼楂),如果是放大树,那种楂口是放不倒树的,就是放倒了也是十分地危险,很容易伤人。大树在放倒前,伐木工人必须观望好周边的环境,控制伐倒木的方向,还得要喊上三声“ 上山倒、下山倒、横山倒 ”的号子,防止人们不注意让树砸着。</p><p class="ql-block"> 因此说,林业采伐是一项又苦又累还必须有心计的技术工种,其中的说道儿和学问可真不少。要根据什么树种,下锯时确定拉什么样的楂口,松树比较脆,三角楂比较适合,树倒时抽的树心儿嘎嘎直叫楂,拉别的楂口很容易劈拌子蹬着人。有的树两搂多粗,伐一棵树需要几十分钟或一个多小时,有的时候半天能伐倒一棵树就不错了。原始的伐木工具,单腿跪地,屁股坐在大腿上,屁股后专有一个狗皮的屁股垫子,爬冰卧雪的一干就是一小天儿。那个时候毕竟是条件有限,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想取什么景、想照什么相拿相机或手机一拍就留下当时的图片,这张网络摘图就是再现了当年林业采伐工人现场操作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树木伐倒后就是打枝桠工序,用一只五号的小斧子把树干上的枝桠都砍下来,而且必须是平砍出像鱼眼圈式的样子。打完枝紧接着就是造材,用事前丈量好的一把两米杆儿,量出所需的尺寸,把一棵大树截成四六八米的木段,然后班组集中进行吊卯。再由马匹拉着雪爬犁往山下楞场归楞,等待运输车辆再往各地运送木材。这就是最原始的采伐方式。</p> <p class="ql-block">  后来,林业局更新了原始的采伐作业方式,给各个林场配置了油锯,这在当时一个县域小小的营林场单位已经是现代化作业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油锯师傅是郝大哥,他是大我六岁的六七届下乡老知青。他从张地营子达音山村下乡,随父母战备转移,最后上了林业。他的伐木技术是当时林场最棒的油锯手。他干活洒愣 、有心计、动作快 、窍门多,伐木时一边指导着我、一边掩护着我、急愣子时还训斥着我,这才让我安全地度过了每一天的危险关。不然,一时的不小心很容易酿成终身大祸。他的伐倒木最高纪录一天能放倒一百六七十棵(是指根茎部20cm以上40cm以下的树)。如若遇到几棵俩人都搂不过来大松树,一天顶多也就是放倒三四十棵。我们采伐班组各有分工,油锯手只管伐木和油锯维修,通道工只管清理周边的藤条灌丛,为油锯手打场子。树木伐倒后再由造材班组进行打枝、造材、堆枝桠、吊卯等处理山场。</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双双回到了黑河,他调入了检察院的反贪局,和我同岁的嫂子调到了铁路筹建办,我调到了爱辉县的石油公司,媳妇调到福利院。我们几个调回黑河的好哥们,经常地聚会、野游,唠嗑聊天,没事儿时就互相邀到一起喝点儿小酒,喝醉了就唱唱歌、跳跳醉舞,打打麻将,我们这些小兄弟都得到了大哥很多的关照。尤其是外来的知青、同学和朋友,每次都是由他抢先安排,把大家聚到一起,畅谈那段儿人生过往的回忆。可惜啊!我的老大哥与2018年9月9日不幸病逝!这个日子也是他荣耀一生的归宿,与伟人同日归阴是他这一生为人正直、为人仗义、做人老实、做事踏实最大的一份福报。愿老大哥在天之灵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  春季开始了植树造林。知青们把一株株的小树苗栽到上年刨的坑穴里,然后培土、扶正、提苗、踩实,漫山遍野尽是我们栽的小松树。四十年回访时看到当年我们栽的松树🌲🌲🌲🌲已然成林,我们的心情是多么的自豪、骄傲和激动。那都是知青时留下的辛勤汗水,是我们一锹一镐刨坑、打带、栽植、抚育出来的一片片松林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夏季里正是打带刨穴的好季节。打带就是把设计好的林地打成行距一米宽若干米长的刨穴林带,然后在林带里刨穴(就是刨坑用来下一年植树做准备)。最原始的打带和刨穴都是笨重的人工劳作。一把柴镰,磨的飞快,草地里就听到唰唰唰的响声,遇到榛柴岗的时候,就听咔咔咔的响声,现代的割灌机代替了人工的劳动。刨穴机也替代了人工刨穴的作用。原始的刨穴方法是我们一镐一镐刨出来的穴。每人手里一把牛心镐,用大锉把镐尖儿部位锉的飞快,刨树根、刨塔头墩子,镐尖儿不快可不行。穴的要求是直径50cm宽,深度至少要25cm深的锅底坑才可以。但是我们知青那会儿刨出来的穴啥样的都有。最符合要求的只有老青、小财东、大刘等几个人才能达标,其他人有不少都是得糊弄就糊弄。现场员在后边紧着吆喝返工重整,谁听那些,依然我行我素,简单的做比成样,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干活搞定额计件,分地段和土质确定每个穴的价格。五花土、腐殖土比较好刨的地方就是几厘钱一个穴,遇到榛柴岗和塔头甸子,刨一个穴就得几分钱。一人一天多的能刨三百多个,少的也得一二百个,那可比青年工资的三百二十大毛丰厚得多,一天下来就是好几元钱,一个月一百好几,心里乐的屁颠的。可是我们在林场的那会儿,还没有全面使用割灌机和刨穴机。全部是手工作业 。现在的电动机器解决了人力劳动的问题,既省时又省力,还符合标准。</p> <p class="ql-block">  秋季里林场抽调部分人员上山搞调查设计,就是把冬季要采伐的林地,调查出每平方米的木材蓄积量,然后选出要采伐的树种、棵数,用油漆注上标记,划出林班已备冬季采伐用。在林场十年,就参加过一次森林调查,还别说,那次调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初秋的早晨,技术员老乔带领我们十几名调查队员出发了。我们乘坐着一只用原木制作的一个大旱爬犁,用五四东方红链轨车拉着向元清山进发。傍下午时进了深山老林,在一片阔叶林里发现了“猴头”(是一种树上生长的蘑菇,形状圆润、长着毛刺儿,类似猴🐵脑袋一样,象形式的比喻,因此得名叫“猴头”。),其中有一个像大洗脸盆子那么大的鲜“猴头”白花花的镶嵌在一棵老柞树上。大张眼睛最先看到,大喊一声“猴头”!老乔就叫他快去把它摘下来。这只猴头有十多斤重,我们本来进山带了十几斤肉是准备二十几天生活用的,在大家的倡议下,猪肉炖“猴头”一顿就都造了。那个香啊!就甭提了,这是我一生中吃到的最美、最好、最香的美餐了。那可是纯真的天然物品,没有一点儿人工培育菌类食品的味道。后来我在市场买过干“猴头”和鲜“猴头”,放了很多的猪肉,又是盐、又是花椒、大料、又是味精的,咋炖也炖不出那种原始的味道。真是现在回想起来,还禁不住流口水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一日,老乔正领着我们测绘,就听后面连吵吵带喊:快跑!不好了!有马蜂!我在最前面扛着标杆儿,不知道后边发生了什么?就看我的同事们撒丫子抱头鼠串。过了一阵儿消停了,蜂群也飞走了,有的背后被马蜂叮起了大包,有的嘴唇上叮的红肿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说:这回可是蜂子落牛屄上就这么“蛰”了。引得大伙好一顿笑。</p> <p class="ql-block">  冬季到了采伐季节,我们林场年年都到沾河与我们两交界的元清山去采伐。在我们场子管辖地界的元清山裹松沟里,多多少少越界采一部分针叶木材。上级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当作不知道,反正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小营林局在大森工局的边边拉拉采点儿木材,把有效的资源分配给各行各业,这对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也是个帮助,同时也解决了兄弟林业管护山林面积大而管不过来,开采困难和制止滥砍盗伐不得力的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南山采伐点儿设在元清山的裹松沟里。那里借助山坡的避风处挖地窨子供林场采伐和农村上山倒套子以及各个上山单位运材的人住。地窨子阴冷潮湿,一只大油桶改装的铁炉子烧得通红,停下火来屋里冰凉。我们林业工人大多数都是来自当地的知青,有几个老工人是带着我们小青年来这里共同采伐的技术指导。知青们一干就是十年或是几十年,如果我不是受到当地的势力派领导排挤,说不定我也是一个在“扎根山区闹革命,广阔天地大炼红心”的其中一分子。</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亲如兄弟的知青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襄河农场九分场是我们上山的必经之地,年年上山都路过这里,运材时木材下山的检查站就设在九分场,在那里我结识了哈尔滨下乡的老知青韩大哥两口。大哥大嫂都是平房人,六八年大批的知青上山下乡洪流,他们夫妇分到了那里。刚去时都是未婚的小青年,在长期的知青岁月里,他们从友谊发展到婚配嫁娶。</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高、大刘是这里的常客,每到采伐后期运材阶段,我们都曾在九分场检查站当检查员。时间久了,我们和农场的知青也混熟了,韩大哥两口子也成了我们检查站的常客。农场的生活条件比较苦,林场的条件也不比农场强。但是每年采伐期是我们最享受的好时候,各上山单位的大农场驻载点儿好米、好面、豆油、猪肉、新鲜蔬菜满足供应,我们林场是东道主单位,各农场都高看我们一眼,好吃好喝生活得到了改善。</p><p class="ql-block"> 所以啊!我们检查站有的,韩大哥两口就与我们共同分享,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就找韩大哥帮助,长期的接触建立了纯真的友谊,我们就是在那个年代相识、相知、相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互相帮助走到了今天。屈指一算,从1973年到现在已经快五十年了,每每当我们相聚的时候,我们都是热泪盈眶、兴奋异常、畅谈当年、回忆过往,感情的交融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不是一家人却像一家人一样格外的地亲。</p><p class="ql-block"> 韩大哥、大嫂这两口子真是个大好人。为人实在、待人热诚、不藏心眼儿、实话实说,掷地有声、说了就做,对朋友从来没有二心,实打实地交人交心,是我一生中最要好的挚友。每当我去哈开会或办事的时候,他两口子都到住处去看我,有空必须到家坐坐吃点儿饭喝点儿酒唠会儿嗑。嫂子知道我最爱吃哈红肠和黏苞米,冬季在冰箱里储存一些苞米以备我去哈时吃,每次去哈都给我买上几斤秋林、里道斯的红肠带回家里吃。</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女儿从广州回黑路过哈市,她大爷大娘给买了一塑料袋的红肠(至少也有五斤多)让孩子给我捎回来。她在火车上吃时完忘了装到箱包里,结果下车时全都扔到了车上。到家后往外掏东西时还在眉飞色舞地说韩大爷大娘给我买的红肠,掏了半天不见踪影,忽然想起是落在了车上。我这个后悔啊!好顿埋怨女儿做事毛躁,真是白瞎了我那老哥哥老嫂子的一片心意,但是,我哥嫂的那份心意永远挂记在我的心上。</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感动的是先妻有病住院时的情景,对一个生命近似于终结的朋友妻子,无微不至地关怀,送钱、送饭、送温暖,陪着聊天唠嗑分散病患的注意力。而且是每餐都在家包的饺子和煮的烂烂乎乎的米粥,从平房区到肿瘤医院几十里地送到病房。那是什么感情和什么样的执着?促使着他们绵绵不断地坚持?那是一份真挚的友谊!是来自于骨子里人品人性的踏实!是对待朋友如兄弟般诚实!感动的我今生今世无以回报,只能祝福我的兄嫂健康长寿!快乐幸福!🙏🙏</p> <p class="ql-block">   <b>经得起历史验证的友谊</b></p><p class="ql-block"><b> </b>2018年12月,韩哥两口外出旅游,我积极热情地邀请他们来我的现居地石岛一游。我一直挽留他们在石岛过完元旦才放他们回去。在石岛这些天里游海滨、逛集市、喝烧酒、叙友情,开怀畅饮诉衷肠 ,就好像要把失去的时光补回来一样地开心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韩哥在下乡时就是分场青年连队的事务长,食堂做饭这套业务是他老本行。每天他包揽了三顿饭,他做的饭菜色香味型可口的香。我俩边喝酒边回忆,回忆在山上那会儿的知青生活,那叫一个真苦啊!顿顿吃粗粮,顿顿喝菜汤,汤里没油水,一股冻白菜水的猪食味。现在有时候还想找找当年的感觉,特意买点儿黄豆芽,海菜,少放点儿豆油,蒯一勺荤油,放点儿烤的焦糊的红辣椒,喝一口,这是啥味儿啊?根本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p> <p class="ql-block">  韩大哥从操旧业、披挂上阵,自己动手、展示厨艺。这就是他当年在青年连队当事务长的小打扮。我有病,妻子又不会做鱼,干脆他就披挂上阵,重新展示他下厨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  情系知青缘、农林结友缘、友情不了缘、一生缘又缘。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临别的那一刻,眼泪含在眼眶里,哽咽道别别亦难。</p><p class="ql-block"> 大哥大嫂大我五岁,今年已经过了古稀之年,我们生活在两地不常见面。说句心里话,我们都是这把子年纪,见一面少一面,说不上什么时候就见不着面。聚后的离别那滋味好受吗?我不敢多看一眼即将离别的大哥大嫂,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祝福哥哥嫂子保重!保重!期待他日再重逢!🤝🤝🙏🙏</p> <p class="ql-block">  在石岛巧遇了我在知青时代的一个小哥们小臣儿兄弟。那时我刚上山才十八岁,我大他八岁的他还曾是一个念书的小娃娃。几十年不见了,在石岛相遇,他对我的那份尊敬,对我在生活上的帮助和照顾,再一次地让我感动的流泪!😭😭快四十年不见了,当年的小学生已然成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对人对事张弛有度,待人热情、实实在在,我们又有历史渊源的积淀,成了又一个最好的知心朋友。</p><p class="ql-block"> 韩哥的到来,我原本是想借助他开车拉兄嫂在石岛溜达着方便。没想到我的这位小兄弟非常地讲究,主动安排请吃饭、游玩。恰巧我的家妹也从济南过来,在他家请了好几次,给我撑了很大的面子。</p><p class="ql-block"> 臣儿兄弟的夫人丽华女士,是个居家过日子的好手,也能做得一手拿手儿的好菜。她勤快麻利、干净利索、热情好客、待人诚实,是我兄弟的贤内助。我们在石岛有什么大事小情的,他们两口都是积极主动地帮助我。</p><p class="ql-block"> 我毕竟不是年轻的时候了,自从得了脑梗以后,虽然还能自理,但肢体还是不那么灵便。有时候走在外边没有车,累的我也不行了,给兄弟打个电话马上就到。我们外出和女儿来回走,他都开车接来送去往,真是让我十分地感动。</p><p class="ql-block"> 想想自己一个当年的知青,返城后一直和他没联系,是他姐告诉他我也来到了石岛。他听说后就主动地来找我,在生活上帮助我,在人格上尊重我,逢年过节的来看我,这让我这个当年的知青大哥好不感动。这就是人生的缘分,如果当年不走上山下乡路,上哪儿能认识林场的家属子弟。我们注定了这一生的缘分,都觉得石岛是个养生养老的好地方。所以,他也离开了生活几十年的大连池。在这里,他的支气管炎和呼吸道感染的毛病得到了改善,我的脑梗后期恢复也比刚来的时候好的多了。大多数来岛的老年朋友,都感受到了环境和气候给人带来的极大好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曾是一代天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这是二0一六年八月,龙镇农场中学七一届高中毕业的同学相聚在黑河的集体照。近五十年了,毕业后奔赴祖国各地工作,有上山下乡的知青,有搞金融行业的银行家,有从政的国家干部,有央视台的编导,有企事业的干部工人,有从事党群工作的管理者,有公检法司的干警,有管计生的政府工作人员。真是从事的行业五花八门。但是大多数都是走了上山下乡的知青路。</p> <p class="ql-block">  集体照里的人都是我的小学和中学同学,六十年前就成了同学,六十年后都成了两鬓斑白的白发翁。我们都是这个年龄,扔下六十奔七的人,我们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小学同学大都是在黑河附近的辽源农场、陡沟子农场、桦皮窑、胜山、二站、大平林场的知青;龙农高的同学有的去了北安的缸窑、四零四林场;有的是在德都小兴安、朝阳、焦得布、三九六、引龙河林场当知青;有的在霍龙门的地委农场下乡;有的在本地农场就业。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 ~~ 知青。</p> <p>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曾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世交家庭,我们曾经是发小和同学,我们曾经在一个林场当过知青。她是个才女,是个有思想、有抱负、有理想、有事业心的女性。她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接人待物诚实热情。在“爱辉知青馆”里我们瞅着那些硅胶蜡像的知青生活画面,想起了当年在林场的场景,为了证实那段蹉跎岁月的时光,情不自禁地留下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在二0一八年从黑河回石岛的途中,特地从大连乘船走威海绕行回石岛,在大连受到了他们两口和其他同学的热情款待。相聚的一天时间太短,我们两口和老同学、老知青合影留念。临别时,曾在德都林业三九六林场的老知青胜利同学摆宴话别,老潘特地从生态园买了一箱大连的大樱桃为我践行。这份同学情和老知青的友谊,这辈子也难以忘怀。</p> <p>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代早年下乡的老知青。他们都比我的年龄大,退休后,大家经常在一起活动。我们最有意义的活动就是郊游,哥儿几个去五道豁落凡哥家,尽是地产的无公害的新鲜蔬菜。凡哥两口热情好客,每次大家连吃带拿满载而归。凡哥给我的蜂胶泡酒具有降血糖的功效,我一直坚持着饮用有良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四十年的回访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二00九年八月,小兴安林场接待了老知青的四十年回访活动。这项活动最初的发起人,是我和知青“大哥大”郝大哥以及在黑河林业局的几名知青开始串联的。经过与德都(现今的五大连池市)的几名老青年多次磋商和电话联系,最终促成了这次活动的成功。</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凡是曾经在小兴安林场工作过的两批老知青,从四面八方的各地蜂拥而至。大多数人已经是离开了林业,为了这次活动大家不辞辛苦,林业局领导给了大力的支持,场方领导给予老知青们极大的关怀和照顾。杀了一口猪,整了几桌的菜,备了好多的白酒,组织召开了见面座谈会。林场领导代表职工群众向回访的老知青们致欢迎词,知青代表推选市反贪局局长郝大哥代表老知青们对四十年回访意义作了感慨的发言。知青们感情的交融,对当年过往的回忆,受到场方领导和老工人的关怀与照顾,以及在林业吃苦耐劳的感慨!一时间迸发出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青这次聚会回访是在大家的积极要求和精心筹划下进行的。有些老知青主动提出:我们离开林业很多年了,当年我们把青春奉献给了林业,是林业培养和造就了我们。几十年来,对那里的山水、风土人情都比较眷恋,趁现在还能活动就抓紧聚一把吧!来年说不定又有谁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句话倒是一句真话。这几十年来,有不少当年的知青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什么我们现在健在的这些人不能再重新聚会一次呢?我们秉承“回眸人生忆往昔,岁月峥嵘四十载,而今已为儿女老,两鬓斑白话当年”的这样一个原则,制定方案、筹措资金、上下沟通、努力实施,终于在八月二十二日聚会小兴安林场,实现了我们这代知青的夙愿。我们赠送给林场致敬的锦旗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 回眸兴安四十载</p><p class="ql-block"> 崇山峻岭育英才</p><p class="ql-block"> 酬踏当年人生路</p><p class="ql-block"> 笑迎春风瞩未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阔别了四十年的林场,青山依旧在,场貌换新颜。人生过半的当年俊俏潇洒的姑娘小伙儿,如今已经是儿孙双全的老年。</p><p class="ql-block"> 知青 ~ 作为共和国的一代人,为国家甘愿牺牲个人的青春,仁忍负重、有苦难言、放弃理想、置身于艰苦磨难的广阔天地之中锻炼。这是一群曾经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青年,他(她)不抱怨、不埋怨、默默无闻地奉献青春、奉献子孙、奉献了终身,才会有今天的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好局面。这是何等的伟大!这是何等的释怀!如果不是有这代人承前启后和无私地奉献,那么荒废的就不是一代人的问题,而是荒废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正是因为这代人的仁忍,挺起了共和国的脊梁,扛起了国家的重任,如今却苦尽甘来,晚年生活似蜜甜。</p> <p class="ql-block">  这是几位这次活动组织者的合影留念。有林业局的党委副书记、有林场的书记兼场长、有退休前任的场长老知青、有市反贪局当局长的老知青、有中石油大型国企的党群干部老知青、有五市国土局当领导的老知青、有五市交管处当领导的老知青、有五市工商局当领导的老知青。这次活动后,真的就有好几个老知青不幸地离开了人世。</p> <p class="ql-block">  我和几位六九届的老知青合影。他们是第一批上山的老青年,聚会时已经没有几个人参加了,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四十年老知青回访。我们这批七二年的知青因为人数多,又应大家的积极要求,所以假借老知青的名义提前组织了这次回访活动。</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林场时的一位挚友,他是河北昌黎人,投亲奔友来到了林场。因为他能说会道儿,又是河北老叹儿,大家都给他起个绰号叫“老花”。“老花”是东北的土坷垃话,意思是油腔滑调、玩儿花活,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因此,在姓氏的后边加一个“花”字,就叫他某老花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个头儿在林场是最高的,大家都习惯管我叫“大个子”。我们俩在一个青年宿舍,铺挨着铺,一天到晚形影不离,就像儿子跟着老子一样,所以我经常叫他“几子”取笑他,他也常反过来讥讽我。就是这样,在艰苦的岁月中追寻着极大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一起上山下乡的老同学、老知青,是我回黑河后的几个比较要好的老朋友。其中三人已经提前仙逝,他们走时才年仅五十左右,郝大哥也是七十岁刚出头就因病去世。</p><p class="ql-block"> 在知青的岁月里,郝哥的经历要比我们丰富的多。他是老三届毕业生,一九六七年曾经下乡到黑河的张地营子公社达音山村和泡子沿村下乡,他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知青共同生活过。近些年每次上海等地的知青都有回访爱辉的团队,他拥有和上海知青接触的机会,负责接待和安排行程的有关事宜,在知青界受到广泛地好评。他的离去,结束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和家庭,也告别了一生拥有知青缘的知青生涯。</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知青的本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这是我在缝补时老伴儿给照的相。几十年的知青生活,养就了一种习惯,凡事自己做不给她人添麻烦。知青那会儿,缝补浆洗都得自己做,无论是衣服裤子和袜子,坏了总得要补一补。哪里像现在的年轻人,穿新不穿旧,尽挑时尚的买。不瞒您说,我现在所有的衣服里,八十年代的有,九十年代的有,二十年前的衣服占衣物总量的80%,每年衣服更换几乎是零。是买不起吗?不是,就是有一种怀旧情结,老物件越是陈旧的越是舍不得扔掉。衣服洗干净了穿着比新的柔和,猛然买一件新衣服穿上,走路都觉得别扭。其实倒不是为了省钱,那就是一种情怀,一种留恋过去的情怀。所以啊!缝补洗刷是我的强项,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儿,更是传统教育传承下来的一个结果。估计今后不管再过多少代,恐怕传统的东西流失再也捡不回来,俭朴苦素精神已经在这个现代的社会里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知青自有后来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这是我们的后代,都是八零后的生人,他(她)是现代社会的受益者。之后的后后后们更是这个现代社会的拥有者。在他(她)们面前根本就不知道中国的红色江山是怎么来的,今天拥有的幸福生活是怎么经过先烈的拼死争斗,一代代的艰苦卓绝努力拼搏得来的。民族教育、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艰苦朴素教育亟待唤醒国人。千万不要让帝国主义的预言家,把敌视中国、弱化中国和修正主义和平演变的计划,绝不能在我十四亿的红色中国得以实现。</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曾经的邂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 二0一0年的一次邂逅,与林场当年的技术员和老知青相聚五市的青山公园。几十年不见,风采依然,岁月的风霜,丰满了不老的容颜。照张相、留个念、再回首、待相见,苍天若是赐良机,争取再活三十年!👌👌</p> <p class="ql-block">  二0一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大连池办事,在老知青的家里哥儿几个相聚了。</p> <p class="ql-block">  畅谈当年、畅谈人生、回忆往昔、回味无穷。我当年的豪迈誓言:扎根林区一辈子,身在山乡干革命。现在回首往事,当年的想法是多么的稚嫩,思想又是多么的激进。在林场没有遇到一个懂我的好领导,他们培植地方势力和排外思想极其严重。好事摊不上,厄运找上门,工资不给涨,提干谈不上,入党的门儿想都不要想。难怪有的同志发牢骚:不是我们看不到党,而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看不到咱们。事实上也真是这样。场领导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很强,有好事儿都可着当地青年安排,像我们外地青年被他们认为是“飞鸽牌”的早晚要飞。所以啊!提拔我们也没用,养不住、用不着,只能是采取“利用使用不重用”的用人方法,利用一技之长,使用恰到好处,不能长期重用。</p><p class="ql-block"> 兴安十年、苦不堪言,有过春风得意的辉煌,也有过憋气窝火的沮丧,有过出头露角的机会,也有过挨整挤压的过往。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喜、有悲、忧郁、惆怅,林场是我在德都林业感到最伤心的地儿。</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二年八月,在我气愤至极的情况下,拔出双脚返故乡。对此,我在我的《回眸》一书中曾写过《兴安十年有感》,以表达此时此刻在十年的奋斗中,孤身傲战、折戟沉沙,不得不放弃刚刚上山时的理想,违背了激进思想的诺言。</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尾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几十年前的那段儿知青经历告一段落,其实当年有关知青生活的故事很多很多。在四零后、五零后、六零后的一部分中,大都经历过那如火如荼的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返城后回到了黑河,调进了石油公司,我的同事中有很多的知青经历。他们上燎原、去烽火、有的建三线,后来调到公司的党组书记就是哈尔滨下乡到北安农管局长水河农场的老知青,不乏有很多很多的兄弟姐妹们都走的是这条知青路。我叙述的这些情景,在他(她)们的身上也都曾经发生过。只是环境的不同、条件的差异、工种的区别,反映的效果有所不同而已。这是整整一代人的经历,我想,国家也会把这段历史封存在国家的档案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在二00四年曾经开始撰写过《回眸》和《杂文集》这两本书,写过知青那段儿的回忆和我的成长过程。而且把当年的手稿笔记打印成册,作为家庭珍藏版留给了我的后人。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这段历史。他(她)们曾经是共和国的一代人,而且这代人经历了国家各个不同时期的政治运动、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的发展。他(她)们是共和国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他(她)们所经历的磨难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经受的一切。就像有些网络文章总结的那样:这代人经历丰富,仁忍了很多很多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凭什么?就凭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就凭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热爱,就凭那个时期国家的正统教育、民族教育、民族精神、传统教育深入民心,就凭这代人对国家在困难时期的理解,就凭这代人有良好的教养和道德修为。所以,这代人几乎承担了国家在困难时期所有的困难和负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幼年成长期时吃“代食”、“忆苦思甜”、在懵懂的时候“破四旧立四新”搞运动、在学知识时停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无政府主义思潮对学习的影响、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计划生育一对夫妇一个孩儿、砸碎“大锅饭”重组待业、下岗分流、实行买断工龄再就业补偿,几十年的工龄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价钱不等的金额买断了自己一生的工龄。这代人承担的还少吗?似乎经历了建国后所有的政治运动,尤其是经历了那场史无前列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人虽小却扛起家庭重担,从小就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大的带领小的,为父母积极参加运动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和奉献,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历史的疤痕和烙印。容易吗?不容易!这代人是在风雨飘摇的动荡中度过的。他(她)们没有抱怨,</span>他(她)们没有怨言,他(她)们多的是理解,他(她)们选择的是快乐。他(她)们看到祖国繁荣昌盛欢欣鼓舞,他(她)们看到自己的子孙后继有人而感到幸福,他(她)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健康而活,希望晚年的夕阳红红遍祖国大江南北,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扶持一程新老交替,希望祖国的红色江山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谢谢各位文朋墨友的支持!🙏🙏同时也恳请有过更多经历的老知青们多提宝贵意见。笔者在此恭祝新老朋友在新的一年里万事顺意!金牛吉祥!祝年轻人学习奋进!祝老年人健康开心!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福祖国永远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