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祖国南陲,这里有一处独一无二的碉楼群,这里不可思议地在穷山恶水之中出生如此豪华的碉楼群,这里是我见过田野之中规模之大的碉楼群,这里是我至今最为惊叹的碉楼群,这里深藏着多少个岭南归侨和侨眷悲欢离合的故事,这里留下我对中国碉楼历史文化的认识与印记。这里就是——中国开平碉楼群!</p> <p>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最后一次远门出行、最后一篇游记落笔,坐高铁、转班车、搭便车,最后穿过蜿蜒的景区木栈道,透过喜庆的红灯笼,走进了广东开平碉楼群第一站——自力村,走向《让子弹飞》拍摄地——开平各处碉楼群。</p> <p> 来到开平寻访碉楼,是因电影《让子弹飞》的缘故。姜文导演好生了得,他的十年前《让子弹飞》不仅让票房爆棚,也使开平碉楼名声大噪,游客如织,也把我带入这片神奇的落地中国且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之中。</p> <p> 于是,碉楼这个奇特建筑的名字,就这样不经意地挂在了我的心上,同时蕴藏于心的还有有一天去一睹碉楼真面目的期盼。事遂人愿,这次借着去广东开平帮人出差的机会,终于踏上了碉楼之乡——开平的土地,去寻访碉楼的前世今生。</p> <p> 伴着江城第一场“短平快”降雪南下,虽已进入冬月,而南国二十来度的温度依然是暖暖的,刚刚好。绕田垅池塘,穿茂树修竹,走进这个被誉为广东最美的侨乡村落。放眼平旷无垠的田野:水塘、草地、竹林、树木点缀其中,天造地设,相映成趣;碉楼、居庐散布于田园道埂,错落有致,苍劲挺拔;碧草如毯,鸡飞篱笆之上;树木荫翳,牛嬉水塘之间,好一派南方冬季祥和的村野景色,恰似一幅浓郁的农耕水墨画,氲氤着岭南乡村的气息,洋溢着田园牧歌的风情。</p> <p>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来到这里让你有一种身在异国的感觉。</p> <p> 开平碉楼群,是由自力村碉楼、锦江里村落碉楼、马降龙碉楼和方氏灯楼等组成。现存碉楼约1833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一圈走下来,感觉开平碉楼保存最完好、陈设最豪华的碉楼要数塘口镇自力村的铭石楼。</p> <p> 开平碉楼群,融于环抱在优美的水塘、荷塘、稻田、竹林等自然环境之中,与错落有致的碉楼相映成趣,互为景致,美不胜收。如果在水稻成熟的季节来到这里,给你的是金灿灿的世界!</p> <p> 全览碉楼全貌一定要上到楼顶,站在最高层平台的凉亭里,习风阵阵扑面而来,感觉非常惬意。倚栏远眺一望无际的田野,美丽的池塘泛着涟漪,翠绿的竹林,弯弯曲曲的小径,掩映着一栋栋造型别致和独特的碉楼,静倘在沃野中,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顿觉身心舒畅。</p> <p> 开平景区不似其他风景名胜那样,车水马龙、喧嚣嘈杂,其乡间道路有点逼仄,但土地平旷,阡陌纵横。一路而行,那随风飘荡的田野清香,清幽淡远、沁人心脾。在半晴半阴天况之下,广袤原野之上,满眼是充满欧美风情的碉楼,与中国南方青砖土墙的农舍,自然而然地交合在一起,凝成了一抹中西合璧、寥廓澄明的奇绝景色。</p> <p> 踯躅于阡陌小径,走近风格各异的居庐,仰望高大寂寥的碉楼,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情。历经时光的侵蚀,一些失修的碉楼,如今墙体斑驳陆离,门窗锈渍重重,人去楼空,台阶生苔,颇显苍凉凋败,但依稀还可寻觅当初的华丽与华美。</p> <p> 游完了碉楼外景后走进碉楼内舍,那泛黄的老照片、积尘的旧家具,牵引着你穿越时光的隧道,去聆听悲喜交融的碉楼的沧桑往事,去解读水火交织的世态民情。那一幅幅画面,那一件件实物,那一段段故事,追溯着海外华工的艰难困苦,追溯着留守侨眷的幽怨哀叹,也追溯着碉楼曾经的刀光剑影,让我窥见碉楼的前世今生,以及它表面风光所遮掩下的孤独和悲凉。</p> <p> 碉楼是时代的产物,它与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及社会经济密不可分。二十世纪初,国内社会动荡不安,开平的许多民众或被“卖猪仔”,或作为“契约华工”,离乡背井,飘洋过海,流落世界各地谋生,以血汗甚至生命为代价去赚取第一桶金。然后回乡去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娶女人、生孩子,传宗接代、光宗耀祖,传继着一代代香火……。于是,村庄聚居了不少归侨和侨眷。</p> <p> 当时,开平所辖之境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等四县边缘的“四不管”之地,盗贼猖獗,兵匪如毛,匪贼眼红华侨从海外历尽艰辛挣来的血汗钱,时常进村劫财害命。从1912年至1930年,开平较大的匪劫案件达70宗之多,被杀百余人,被掠夺财物无数。除了匪患之烈,百姓还要遭受水患之难。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水利失修,洪涝之灾频繁。据《开平县志》记载,清光绪九年(1884年)的一场洪水,开平许多村庄被淹至房顶。</p> <p> 为了抵御“两患”,碉楼这种集居住、防匪、防涝功能为一体的民居便应运而生。最盛之时,开平碉楼达3000多座,形成“无碉不成村”的景象。至今,仍保存有1833座碉楼。</p> <p> 走进开平碉楼,恍如走进了中世纪的异国他乡,满眼都是欧洲古典式风格的各种建筑,随处可见古希腊的柱廊、哥特式的尖顶、巴洛克的山花、拜占庭的圆型穹顶和伊斯兰的花瓣拱券。</p> <p> 参照西方图纸而建于东方的碉楼,外形不拘程式,风格别开生面,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成为了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有人说:“在开平,很难找到两座完全一样的碉楼。”诚如斯言!</p> <p> 太阳的余辉洒在开平田野上,伴着徐徐落下的晚霞,有些不舍……。开平二天的慢走闲游狂拍不经意间结束了,落日的余辉给碉楼抹上了的一层淡黄,遮掩了岁月留给它的沧桑,却给我的是遐想。我想,碉楼不该凋败,毕竟每个碉楼都镂刻着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命轨迹,每个碉楼都有自己悲欢离合的故事,每个碉楼将在当下往后继续光辉异彩。它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见证着岁月的交替,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它无疑是不可替代的永恒财富。</p><p> 再见,祖国南陲的开平碉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