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花读书会第八期分享会

周艳

<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12.17女人花线上读书分享</p> <p class="ql-block">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说过:“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永不停息。”</p><p class="ql-block">母亲怀胎十月生育了我们,给予了我们生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直到今天才深刻体会,她让我们延伸生命的长度,不断修为自己,让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变得成熟,做一个谦逊的人,善良、淳朴、厚道,做一个有灵性和才情的男人或女人,而不是成日无所事事沉迷于一些不良嗜好中,荒废时光,写作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生活也越发充实,人生真的不能设限,读书写作,读完写,写完再读,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你会感受到文字的张力,张弛有度,游刃有余,直到目无全牛,爱就用心爱,爱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长短句,字字生香,句句经典,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活的辜负,我们既然创作,那就要舞动人生的精彩,笔墨飞扬,肆意书写✍️,一花一枯荣,一文一世界,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就要笔下生花,将写作进行到底,方可对得起自己的人生。</p> <p>今天的分享将特邀《当代老年》杂志编辑、作家丁宁老师主持!</p> <p>写作是生命的又一种延展,相遇边城,本周四不见不散!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切莫辜负日头,美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美丽是平淡的,平淡得只剩下温馨的回忆;美丽又是平静的,平静得只有你费尽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涟漪。用文字轻轻地激起,层层荡开~~~</p> <p>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p><p> 今天非常感谢黄石作家协会的翁主席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女人花这个平台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回顾自己的写作历程,我是2016年开始动笔写游记,可能是因为工作关系,去过很多的城市,一路上看过很多风景,终于有一天,同学说你可以把旅行的过程写下来,就这样我开始动笔写了第一篇去云南的旅行游记,并且投稿给了云南旅游杂志社,得到了主编的肯定,之后每到一地,我就会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全部诉诸于文字,慢慢的形成了一种习惯,喜欢用文字和照片来记录生活中的一切,笔耕不辍,因为心中的那一份执念,2020年,应该是我坚持写作的第六年头了,自己差不多写了30多万字的游记和散文作品,偶尔会有文章见诸于各大自媒体平台,为了能让更多的人阅读自己的作品,我联系了几位主播将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书,通过一种全新的媒介平台让更多的人来阅读我的作品,分享我的故事,生活实苦,可是生活中不缺少诗情,在工作生活的同时,作为一名女性,作为一个母亲,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写作让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盈,写作是自己的生命又一种延展,我的孩子通过我得作品能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人间除了那浓浓的烟火气息,她作为00后的女生,我要让她感受生阅读和写作能给人的一生带来很多改变,认识更多才华横溢有才情的人士,一个人不能只是简单的穿衣吃饭,物质丰富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精神的愉悦,而阅读和写作能伴随你的一生,每次从单位领取稿费,从黄石日报社领取稿费,还有我印成铅字的文字,我的书,我都会拿给她看,并且拍照保存,告诉她一个女生应该有的模样,一个家靠什么传承,靠的应该是诗书文字,是一种情怀,写作延展了我们的生命长度和宽度,写的时间越长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词穷句尽,苦于词汇不够丰富,苦于创作的艰难,因为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让那些看似无趣无味的东西,通过文字让它鲜活起来,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物,而辩丽本于惰性。移情于文字之中,细细斟酌词句,学习古人为求一字稳,耐得半霄寒。兴趣使然,念兹在兹,让笔下的文字做到余香满口,文兴所至,摇笔成章!因此你需要大量的阅读来支撑你的写作,只有脑的灵光加上笔的灵动,才能写出一篇又一篇美文。因此买书成为了日常,向各位老师求教成为了常态,现在有周围很多朋友和同事都喜欢看我的作品,这都成为了我创作的原动力,我一直努力着,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朋友,张潮在《幽梦影》中提到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案头的文章,一字一句皆可成诗,言传不如身教,希望我的一言行能影响到孩子,读书阶段,有可为,有不为,爱阅读,爱写作,将写作贯穿人的一生,将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坚持不懈,所有付出皆有汇报,念念于此,必有回应,写作的道路上有一大批老师在帮助着自己,作协的向天笑主席,黄石日报的涂主编,还有很多外地的网友,自己的生活因为写作而改变,结识了一大批文学前辈,今夜我在这里应该是在各位前辈面前班门弄斧,用手中的笔写尽人生百态,用好的文学作品来延展我们的生命,黄石因为有了灵山秀水,一年四季给我们呈现不一样的风情,日景则优雅,夜景则魅惑,不同方位,观其景致自是不一,而文学则让我们这座鄂东小城变得更加有内涵,书香花香香满城,不负时光闲读书,一种执着,一份坚韧,提笔而作,笔笔生风,执念为你,做最美的女人花,精读方能细作,细作方能出彩,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写作亦如是。</p><p> 今天晚上我将向大家荐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内容简介: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nuó)送。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亲。天保告诉傩送一年前他就爱上了翠翠,而傩送告诉天保他两年前就爱上了翠翠,天保听了后也吃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老大唱的,却得知:唱歌人是傩送,老大讲出实情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老船夫听说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因为儿子天保的死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船总顺顺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 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p><p> 在湖湘文学的原野上,作家们总是努力不息地奔跑着,孜孜以求的兴许是,给自己的过往记忆,寻找一个安稳的文学归属。王跃文,为溆浦写下《漫水》;龚曙光,为澧县写下《日子疯长》,而沈从文为茶峒写下《边城》,各位大家都想通过文学作品实景呈现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各有不同,但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描述竟和我们脑海里的画面神秘契合,大概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类似凤凰古镇的地方吧!三湘四水因为有了灵山秀水,勾连出太多的前尘往事。它们如清水浸透笔迹,模糊地晕染开,在心灵的深处开出奇花,长出异草,触动那片柔软。捧起来读便放不下来,爱与哀愁在胸中蔓延,我与作者在文字中同频共振,他的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之中那份细腻柔美,全文几乎无一处华丽的辞藻,却每每读起来引人入深,代入感极强,仿佛让人回到那马放南山、情爱飞扬的岁月。他以水这个元素为主线,我一面看水,一面这样静静地想着你,很容易让人不自觉地跟着他的笔四处游走,脑海中浮想联翩,把人带入那美丽的湘西土家山寨中,当你在吊脚楼间穿梭,当你在沱江的碧波泛舟;当你盘旋在盛装美丽的苗女中,感受着甜美的苗歌、振奋的苗鼓,那感觉还是两个字:“真美!”,凤凰的美在于她的如画景致。碧玉入练般的沱江绕城而过,江上船帆点点;两岸的吊脚楼与青山、虹桥、白塔相映成趣,和谐美妙,实在是秀色可餐。动听的苗家阿妹的歌声,风声、雨声、歌声响彻沱江两岸,青山绿水间,沈老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至善至美至纯,写人写物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那淳朴善良的翠翠,憨厚的老船工,英俊帅气的苗家阿哥傩(nuó)送,两岸相对而出的青山、积翠宁蓝的天空、透明烛照的温婉月色、河面上升腾而起乳白色的雾气、欸乃的摇橹声,都化成沈老笔下的波澜,沈老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充满温情的描写和刻画,人物的栩栩如生,形象立刻跃然纸上,人物、环境、情节构思巧妙,出身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每天跟着部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要以何种心态来描绘他眼中的世界,文字不能太过悲观,他笔下的人物都赋予以鲜明的特征,每天在湘江上拿命以博的水手,灵秀的女孩虽然迫于生计,却依然坚强的生活着,他们对于生存那么认真严肃,在湘西这片热土每个人都以他或者她的方式生活着,他们也许有的是市侩,有的庸俗,可是他们追求的是自然,不悖于人性的生活方式,无可厚非,就在这片熟悉的水域,人们艰难的生活着,他们不悲观、不抱怨,乐天知命的活着,生与死,他们已经淡然,沈老说山林里那一抹暖阳感动着他,河里的石子也会感动到他,人们说他有的一颗柔软细腻慈悲之心,就是湘西这些大自然的风物才能塑造出边城中那些有灵魂、有血性的人物,因为有了沈老,文学史上有了一个独立自由的湘西世界,有了不重叙事,以写意为要的文学流派,沈老不忍一人独赏两岸的美景,才把乡土文学做到极致,让世界知道了湘西,让世人慕名而来凤凰古城,山还是那延绵不绝的青山,水还是那一碧流水。</p><p>&nbsp; “凤凰古镇是因水而生的一个小镇。”“夕阳西沉,鲜红的晚霞倒映沱江水,与平静湖面上缓缓升起的雾气融为一体,变幻成一派流动的氤氲……”诗意的画卷总是离不开水的柔情,流淌的水是梦的温床。作者用这样的笔触,唤醒了读者的原乡意识,一颗流星自有它的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它在哪里,它就是我的家乡-湘西凤凰。逃离城市,躲避无处不在的窒息感,在这里你不再需要小心翼翼保护着的自己,清澈见底的流水,桃杏花里耀眼的紫花布,温柔的黄昏带着几许的清冷。在这样的世界,在素淡中自有明澈的光辉,质朴中自有蕴藉隽永之致,只能存在于过往,存在于梦中,存在于记忆。翠翠身上有我们最想抓住的洁净和自由,有着情笃初开的女孩对爱情的向往与执着。一遍又一遍的翻阅,希望能留住曾经的那份美好,用心安放!</p><p> 今晚我的荐读结束了,感谢听我分享,记得林清玄在《人间有味是清欢》中写道:让每个女人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让我们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深情地注视人间!我把这段话送给各位老师,送给我们这些可爱的女同胞们!生活因你们而变得更加美好,今夜结束,明天我们又将全心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希望岁月温柔以待我们这些美丽、聪慧、勤劳的女人们,希望我们们永远保有一颗淡然、温暖、柔软的心,多一份岁月静好的期许,让我们用柔软的心来堆砌那诗情画意的文字。送给曾经和正在花季的我们、你们,花开,绚烂,花落,淡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期盼下一期的荐读能够如约而至,谢谢女人花读书会,谢谢你们!</p> <p><br></p><p> 春季的磁湖是绿色的,站在磁湖水岸,举目四望,水波微兴,湖水与山形、柳色与各自的倒影相视而立、影影绰绰,偶尔几只白鹭匆匆掠水而过,山形水色,绿意盈盈,融入每一块石、每一株草、每一朵花、第一滴水中,动与静的结合,都藏着万千诗情,磁湖的秀美如同大家闺秀一般,千般柔情,万般妩媚,让人心生怜爱,似乎也有点恃宠而骄之态,欲把磁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p> 夏季的磁湖是粉色的,每年的这个季节,你都会如约而至,在磁湖一隅静静悄然绽放,花开无声,不语倾城,袅袅婷婷,静立在彼,粉的,白的,甚是好看,碧波水面,微风拂面,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淡淡的荷香,放眼望去千丝垂柳,荷叶田田,让人情不自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肆意而为,才有了这半城山色半城湖,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p><p> 秋季的磁湖是金色的,天空的流云,云卷云舒的肆意写意,天色向晚,磁湖的夕照让人惊艳。层林渐染,落日的余晖从树叶之间倾泄而下。人声渐渐鼎沸起来,通往湖心的灰底白栏的小桥上,挤满了看风景的人。风声、水声、相机的快门声,声声入耳,白天的城市鼎沸喧嚣,夜幕此间尚有一清静之地,白鹭亭、望波亭,容人们在忙碌之余,坐下来,看一湖绿植在夏日的黄昏里如何开落,看夕阳的余晖怎样诗意地洒满清山绿水,一碧湖水横波翠,满城山色画廊中。</p><p> 冬季的磁湖是蓝色的:夜幕时分,凄冷寂静的夜,踽踽独行,寒风拂面,此时的磁湖很少有人来,湖光山色流光溢彩,静亭水榭,葱茏水岸,月光倾城,一湖三桥九景,站在望波亭中,放眼望去,水粼粼,柳细细,湖面银光流泄,磁湖的水悠悠荡漾,好不惬意,不知谁说在不同时辰,纳得磁湖风光自是不一。日景则优雅,夜景却魅惑,不同方位,观其景致,姿态也是各异,阿旁宫苑三千女,羞见磁湖睡美人。</p> <p>原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往情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周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若温柔如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则一往情深</p><p> 你认真整理尘封已久的文稿,翻看过往的陈词旧句,泛黄的颜色,残缺的纸张。 </p><p> 他站在你的身后,只见文稿随风肆意吹落,他俯下身子,一张、两张弯腰轻拾起来,码砌的整整齐齐,她说丢弃吧!你真的要把这些丢掉吗?他无语,手中的文字是你花众多时日堆砌出来,弃之可惜。 </p><p> 你的才思敏捷,文如泉涌,是你让他拾笔而作,你将自己的柔情寄情于一篇篇黑白文字,温暖如春般感动了他。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个追随者。 </p><p> 而你的文笔不知何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行云流水。 </p><p> 人生中来来往往的过客,有的人已经渐行渐远,有的人说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有的人则一直默默不语伴你前行。 </p><p> 她说想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想你陪她登高望远。 </p><p> 你还想沉寂下来,去山林的书院做一个虔诚的聆听者,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在那座山林里,远离城市的喧嚣,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你考虑好了吗?他是想在以后每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陪她笔耕不辍。和她在一起的两年时光里,他为她改变了很多,身上也有了些书香卷气,也似乎把文学艺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他用尽心思,细细揣度着她的一切。而她不需要这些。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能与相爱的人,一起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她只喜欢山林里那淡淡的烟雾,潺潺的流水,林中的几许清寒,如丝般的细雨,滴落在飞檐屋瓦上,一滴、一滴,滴进了她的心房,她喜欢静静的看着山岭中的众生百态,或许她又能够重新捡拾回丢失已久的记忆。山有颜、水有声、字有情,静心聆听、静心感悟。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p><p> 张潮在《幽梦影》里说,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热爱山水自然的人,必然钟情于笔墨文章,一字一句皆是情怀,一草一木皆为风景。让山水洗掉过往的尘心,他此刻才明白,“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她想让心回归于宁静,在书香氤氲中,重新找回当初的自己。 </p><p> 不日多久,有人看到山林中又多了两个"雅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谢费娅老师的精彩演绎</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写作观点:</p><p> 人们常说文由心生,见字如见其人,闲暇之余,偶为词章,略抒己怀,净心则文字净,随意书写,便是一种享受,不需要华丽词藻表达,也不需要高冷孤僻的装饰,简简单单、清清澈澈则好,想写就放开写,想写意就写意,想留白则留白,让自己的心灵愉悦就好。千万不要矫揉造作,把无用之物拼凑在一起,如鲠在喉。老舍先生说真正的好文章是不随便用、甚至于干脆不用形容词和典故的。好像真正美丽的人用不着多施脂粉,乱穿衣服一样。追求清新脱俗雅致,文字的世界需要的是一股清流。细细的品味人生,安安静静的书写文字。初冬的夜,愿温暖的文字和那流淌的声音吹散凄冷的寒意。天冷唯一可做的事就是舞文弄墨,让我们一起烹茶煮诗熬文。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翁森《四时读书乐冬》</p> <p>  每周四的读书分享会结束了,特别感谢丁宁作家,黄石电视台主持人徐燕玲老师的精彩朗读,还有分享会的发起人作家协会副主席翁想想女士为分享会台前幕后的精心准备,感谢费娅深情朗读我的作品《一往情深》,还有各位老师那每一篇篇走心的文字,用心体味,难以忘怀,今夜过后,明天我们又将全心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去,希望岁月温柔以待我们这些美丽、聪慧的女人花🌸 们。希望我们永远保有一颗淡然、温暖、柔软的心。多一份岁月静好的期许,希望下一期的分享会也能够如约而至。林清玄在《人间有味是清欢》中写道:让每个女人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让我们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深情地注视人间!</p><p> 送给我们这些可爱的女人花们!生活因你因我而变得更加美好。爱阅读,爱写作!期待第九期读书分享会如期而至!</p> <p>  文字乾坤,搭档风月,岁月风寒,文来种暖,一枚枚带有暖意的文字,催生读者的心扉。</p><p> 有风有雪的日子,承载着生命前行的厚重。岁月无寒凉,只要心生香,心怀禅意在心里种花,让姹紫嫣红渲染心灵,用沁人心脾的花香滋养出一颗颗生机勃勃,风生雪起的灵魂,让它散发芬芳,重拾美好,带上期许,在薄情的季节里,深情地活着,真好!</p><p> 惟愿脚下生风,心里生景,笔尖生花,书上挂果,不惧风寒,攻坚克难,续写新篇。</p><p> 朵朵灵性的文字摇身变成春天的紫燕,长出羽翅飞上天鲜活起来,又诗又萌,点拨人间烟火,在文字的世界里追寻希望的星光。我们都是最美的追光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