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2月15日,为深入探讨如何基于数学文化进行单元设计,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数学小屋团队成员参加了姚宗岭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在泰安实验学校举行的《基于数学文化的单元设计研讨活动》交流会。</p> <p> 首先由上海静安区教育学校曹培英教授进行题为《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的报告。曹教授从数学史融入教学、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科技、数学与人文艺术、数学游戏等几个方面阐述什么是数学文化,指出数学应源于生活,超脱生活。</p><p><br></p> <p> 下午由泰安市教科院李万江主任从实际教学的方面为我们作了《基于解决问题的数学文化教学实践与探索》的报告。李主任从教学实践中提取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算法和启发式,并具体到综合、分析、尝试、枚举(列举)、画图、整理、假设、还原(倒推)、转化(化归)的解决策略,让教师从这10个方面思考如何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p> <p> 接着由泰安师范附属学校刘万元副校长介绍该工作室的研究工作情况汇报。</p> <p> 姚宗岭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从教师的数学文化素养到基于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基于数学文化的单元设计教学及以问题口袋的应用为抓手,培养通过问题意识促进数学文化的拓展等方面为我们汇报介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p> <p> 接下来由数学小屋张争妍老师及其成员进行了关于问题口袋的研究成果汇报。</p> <p> 青岛版教材把“问题口袋”作为教材的重要部分,在每个单元的最后都设置了“问题口袋”,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青岛版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设立了“问题布口袋”,这样更加的形象、直观和立体。</p> <p> 数学小屋成员郑欣欣老师从本班实际情况出发,将制作的“问题布口袋”,挂在教室内的黑板旁边。让它作为陪伴学生每节课学习的小伙伴,让学生先熟悉它,知道“问题口袋”是干什么用的,什么可以放进“问题口袋”里面。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剔除那些无价值的信息,抛开与数学无关的问题和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会搜集、选择有用的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多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数学小屋成员杜佳佳老师介绍“在线问题口袋”的探究。借助泰安师范附属学校特色的“在线班级”网络平台,在班级论坛中设置了“在线问题口袋”版块。 </p> <p> 特别是上半年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在线问题口袋”成为我们“居家网上学习答疑”的重要窗口,为学生和老师、家庭和学校的密切联系架起了桥梁。</p> <p> 通过“在线问题口袋”学生还可以对日常学习中遇到的易错题、难题进行自主探究,录制讲题的微视频上传“在线问题口袋”,与大家分享解题技巧,总结解题方法。</p> <p> 数学小屋团队成员张立立老师则是通过“数学问题口袋日志”——一个笔记本建立起了班级的“问题口袋日志”。“问题口袋日志”每天都有东西可装,如孩子们在情景图中提出的有价值但稍复杂的问题、课堂中不能当堂解决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在练习中遇到的困惑问题,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除此之外,记录者要署上自己的姓名、题目来源、困惑点等信息。所有同学都可以翻阅日志本,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行解答并署上姓名;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也署上名字。</p> <p>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学习知识,目的是做学问,不要做学答。”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基于数学文化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漫长且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探索与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