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12月15日,江津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暨大单元主题教学典型课例研究培训活动(开班典礼)在石蟆小学举行。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蹇泽华主任以及江津区20多所小学共计80名老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p> <p>本次培训活动在石蟆小学教师优美的舞姿《劳动托起中国梦》</p> <p>以及石小学子朗朗的吟诵《声律启蒙》中拉开帷幕。</p> <p>石蟆小学梁勇校长致辞,对各位远道而来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大家都能在本次活动中收获多多。</p> <p>接着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蹇泽华主任发言谈到此次培训是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高效的大单元备课思路,提高集体备课效率,完善集体备课模式,了解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的。</p> <p>开幕式结束后就进入了本次活动的第二项议程——课例展示。</p> <p>首先由石蟆小学唐海燕老师带来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单元说课,唐老师分别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学法等多个方面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单元框架结构,旨在让学生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因为这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的基础。</p> <p>短短的十分钟,老师们都对《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已然了解,然后便由石蟆小学张谷慧老师执教大单元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p> <p>这节课的重点教学在于让学生体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他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p> <p>一堂课罢,或许有的老师还意犹未尽,石蟆小学的周静也为大家带来了《三角形的面积》。</p> <p>从课堂中可以看出周老师的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态大方自然。整堂课下来给人感觉自然、轻松。数学是一门实践学科,无论是数学基本概念的产生,还是基本算理的归纳,都不能离开实践。本课重点就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周老师主要采取了由浅入深,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汇报的形式,很好的完成了由旧知向新知的转化,过渡自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周老师的教学过程注重实践化。</p> <p>课例研讨 交流所获</p> <p>下午1:30,培训活动继续进行。石蟆小学王艺积为大家展示一年级上册《11减几》。在课堂上,王老师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十分注重自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首位。</p> <p>在精彩纷呈的课堂后,老师们分为多个小组进行了互动交流,纷纷发表了自己对此次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及看法。</p> <p>专家引领 提升能力</p> <p>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蹇主任为大家进行《深度学习视野下数的运算》培训。蹇主任从“深度教学”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数的运算”本质理解、“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三个方面为我们深刻解读了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该如何把握学科本质。他提出,数的认识是数的运算的前提,只有回到数的理解才能认识运算的本质。让我们对“深度教学”及“数”与运算”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p> <p>单元学习主题,它既可以是自然单元也可以是“生成”的大单元。然后从如何确定单元主题为我们提供了指导,我们可以将数学本质、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设计上存在共同要素的学习内容组成数学学习的大单元,大单元的教学设计时,要准确捕捉单元中的核心概念,帮助学生建好单元学习的承重墙。在“数”与“运算”这一大单元的学习中,数的意义是运算的基础,数的运算是对数的意义的再解读。只有抓住本质,沟通联系,才能使数学学习的高楼大厦更加稳固和持久。</p><p>通过本次学习,让我们从“数”与“运算”的教学设计出发,对“深度学习”、“单元主题”教学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它指导着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整体的视角,将数学学习内容有机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p> <p><br></p><p>总结培训 凝练知识</p><p>培训后,学员们依旧在回味典型课例、理解深度教学。本次培训在深度学习和大单元主题教学间架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相信老师们会在借鉴中得以成长。让我们从此刻出发,用奋进之笔书写美好未来!</p><p> (李宏 供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