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初二年级语文组于2020年12月14日下午在报告厅举行“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新闻发布会。</p> 各班代表汇报演讲 <p class="ql-indent-1">一班:乌铜走银。</p><p class="ql-indent-1">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金属纯手工工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的云南石屏县,距今已近300年历史,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一班同学带我们走近乌铜走银,学习匠人精神。</p> <p class="ql-indent-1">三班:官渡饵块。</p><p class="ql-indent-1">切一块饵块,放在火上翻烤,看着它越来越蓬松,烤好后抹上辣酱或花生甜酱,那滋味,简直绝了,初二3班带大家走近官渡饵块!</p> <p class="ql-indent-1">五班:巫家坝云南近代航空文化群</p><p class="ql-indent-1">有人说,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更是一部奋斗史。而近代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民族屹立世界贡献出了卓越的力量。翻开历史的黄卷,让我们在北斗升空的伟大时代,去寻找云南近代航空事业的烙印。初二5班申遗代表朱宣鸣,为我们带来巫家坝近代云南航空文化群的陈述。</p> <p class="ql-indent-1">二班:昆明调</p><p class="ql-indent-1">深入云南昆明,感受脚下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文化,二班四位同学声情并茂,带我们聆听那有情有趣的“昆明调”。</p> <p class="ql-indent-1">四班:昆曲</p><p class="ql-indent-1">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她出现于中国明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初二4班的四名同学身着古装,为我们开启了昆曲的大门。</p> <p class="ql-indent-1">六班:应县木塔</p><p class="ql-indent-1">俗话说的好,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我们不妨走出昆明,跨越大半个中国,走进历史古城山西去看看,看一看山西应县的匠心巨作,看一看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初二6班申遗代表李和澄同学资料援引充实,介绍落落大方。</p> 申遗代表答记者问 <p class="ql-indent-1">接下来,六个班的申遗代表一起上台,接受台下小记者们的提问。同学们唇枪舌战,辩证激烈,提问新奇有趣,回答有理有据。</p> 传承人亲临现场 <p class="ql-indent-1">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我们有幸邀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的传承人——初二1班家长丁大为先生,上台分享他自己的传承故事。丁大为先生作为乌铜走银的第七代传承人,是春城计划首席技师,曾获昆明市五一劳动奖章,昆明市道德模范等多种荣誉,是我们身边文化遗产传承的代表。</p> 备课组长总结陈词 <p class="ql-indent-1">活动的尾声,语文备课组长王婷婷老师总结到: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的责任,希望同学们能从活动中走到生活中,从意识落实到行动,为保护文化遗产贡献自己一份力量。</p><p class="ql-indent-1">掌声雷动中,由乌铜走银传承人丁大为先生和教科室副主任何静老师给获奖选手颁奖。</p> <p class="ql-indent-1">今天,我们相聚这里,走进文化遗产,认识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让古老的建筑传下来,让古老的技艺活起来,让特有的风俗留下来,我们,将一直行动!</p><p class="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人:杨丽佳</p><p class="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审稿人:王婷婷</p><p class="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12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