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三周年祭

晓战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农历九月廿二日,是父亲三周年祭日,家人和亲戚们聚在一起,举行了简单的祭奠仪式,大家共叙旧事,回忆父亲生前的生活点滴,很是感慨。虽然没有隆重的热闹场面,简简单单,但也符合父亲生前不爱热闹的性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父亲生于1935年,祖母也没记清父亲准确的生日,母亲说就定在2月1日吧。父亲二十岁就到甘肃当兵,从军10多年。那时候信息不发达,联系主要靠写信,母亲说父亲很少回家,也很少写信,自己1962年生我大哥的时候家里很拮据、困难重重,常常哭了一晚又一晚,也不知道远在甘肃的父亲是死是活,没个音讯。如今想来,父亲可能也有自己的难处,一个人常年在外也不容易。60年代后期父亲复员转业到户县热电厂,那时家里三个男娃,为了一个月多领点粮食票,放弃了当干部的机会,从事了电厂里最脏的锅炉工,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2015年,父亲因为心脏病在惠安医院治疗,治疗检查中发现有前列腺肿瘤,在西安交大二附院检查后,医生建议保守治疗,药物控制的两年里还算稳定。2017年春节后病情逐渐加重,后来腿部失去知觉,不能下床活动,弟兄们轮流照顾。那几个月,母亲常背着我们哭得脸肿,2017年11月7日凌晨,接到二哥电话后我赶到惠安医院时,父亲已经走了,母亲哭着说:给你爸合上嘴,他嘴还张着。母亲说,6日晚上11点多,父亲颤微微的说给他洗洗脸,自己还不解的说大半夜洗啥脸,那就擦擦吧。那时候可能人之将去,意识里已经知道自己要去很远的地方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父亲一生节俭持家。转业后,靠着自己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五口,我的记忆里,父亲老是骑着那辆28式永久牌自行车早出晚归,去电厂上班;父母亲生活简朴,从来没有给自己过什么生日,也很少给自己买什么衣服,但是过年了还是让娃们穿上新衣服;父母亲靠东拼西凑,1980年在老家穆家堡盖了4间土坯房,母亲说,为了盖房,欠了一大堆人情,借了好几担粮食,得几年还;小时候一年才洗一次澡,春节前,父亲带着娃们顺着惠安厂南面的铁路,步行到电厂去洗澡,回忆起来路上好远好远,但是途中也充满了好奇和欢乐;父亲常年上班,母亲在村里忙前忙后,种地、压面组干活、给知青做饭,啥都干,有时半夜了加班把知青没吃完的锅盔馍拿回家,把娃们摇醒,让吃了再睡;父母亲老了还是那样,买了牛羊肉、炖了鸡,包了饺子,总要把娃们都叫回家,一起吃,生怕哪个娃没吃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父亲工作认真,待人实诚,口碑好。他很早就入了党,在部队里踏实肯干,他在部队里担任过文书,转业时是连级指导员;转业后在电厂里是一名实干的工人,和同志们相处融洽和谐。母亲年青时在村队干活,啥事都干在了前面,苦活重活抢着干,上了年龄的乡邻现在还记忆尤新。后来搬到了电厂家属院,为了生计,母亲每天下午去电厂卸煤,抡着最大的铁锨,干着最累的活,我记得去帮忙了一次,只铲了几锨就招架不住,被母亲换下了。舅爷家的叔在祭奠仪式上说:贵哥和蔡芳姐人好,在电厂家属院见了老人们都说,那老俩口是热心肠,对谁都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父亲脾气秉直,不善言谈。我记得小时候父亲嫌二哥不听话,提着胳膊从炕上摔下罚跪。后来我们也都长大了,还是容易发脾气。母亲常说:你爸就是那个脾气,其实心里和善实诚,啥都没有,你们不能计较。父亲不善言谈,很少给我们谈自己的艰辛往事,表姐说,你爸以前到你外婆家去时也很少说话,就是炕角一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父母亲都是忠厚实诚的普通百姓,母亲常说,你爸没啥大本事,没有给娃们老早安排好工作,也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遗产。父母亲常说,咱们都是普通人家,不图大富大贵,只求平安健康,努力干好工作,育好子女,要善待身边每个有缘人,不做亏心事,多积善行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如今,村里迁了坟,您已经安详地躺在了村里新建的陵园里。我们会时常去看看您,也会精心地照顾好老母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如今,以前最小的我也已经50岁了,您的三个孙女都已经上班,幸福生活还要靠她们自己去奋斗。您和母亲传给我们厚德和善的家风会一代代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千万个家庭应有的一种传统美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快到冬至了,父亲您在那边也要防寒保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愿父亲安息,祝母亲永远健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nbsp;</b></p> <p><b>父亲从军时照片</b></p> <p><b>父亲回家省亲和舅舅合影</b></p> <p><b>父亲27岁写的自传</b></p> <p><b>父亲复员后在户县热电厂工作</b></p> <p><b>1991年我和父亲合影</b></p> <p><b>1994年与伯父全家合影</b></p> <p><b>我们的孩提时代</b></p> <p><b>这条铁路,父亲走了10多年</b></p> <p><b>水塔和暖气管道是热电厂的标志</b></p> <p><b>老家的新房盖好了,父亲只住了几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