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范蠡是范姓,字少伯,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之后被拜为上大夫,辅佐越国勾践。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为财神。</p> <p>范蠡跟随越王22年,足智多谋,身经百战,又精于外交,对成就越国的霸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灭了吴国后,他又领兵向北挺进,渡过淮河,使得齐国和晋国也不得不听从越国的号令。就这样,范蠡被任命当上将军。但是他得胜回到了国都,感到自己的名气太大了,又深知勾践的为人,于是就决定离开越国,他给越王写了封信,表露自己的心思。他说:“我曾经听说,主上有烦恼事,他的臣子应该为他分忧,当初你在会稽受耻辱,我们做臣子的人就应该为你去死,那时臣下没有死,是想为主上雪此大耻。现在这个仇已经报了,我也该来领早先的罪过了。”勾践不知说什么是好。勾践说:“你真是一个诚实的人,我要把越国的江山分给你一半,让我们共同享受这胜利后的果实。”范蠡这时似乎听到吴王夫差在说话,他当时对伍子胥就是这么说的。范蠡说:“感谢主上不弃之恩,我实在受之不起。”说后就退了下去。范蠡决定偷偷地离开越国,在一个静悄悄的夜晚,他骑着他心爱的马,带着他的妻儿走了。他不时眷恋回眼望了自己的祖国,眼睛里噙满了泪水。</p> <p>他来到了齐国,他给自己的老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曾听人说,飞鸟射完了,良弓就要藏起来;狡猾的兔子被抓光了,猎狗就要被煮吃了。越王的脖子长得很长,嘴像鸟喙一样尖,我看可以和他共患难,却不可和他共享乐,我劝你还不如早早地离开。”文种接到了这封奇妙的信,感到还是老朋友说得对,于是他就自称有病不能上朝,这样持续几天,有人在越王面前进谗言,说文种想谋反,因为那些奸佞之徒实在嫉妒他的才能和功绩。而勾践也感到,越霸业已成,留着他已没有什么用了,还会生出许多事来,就把文种叫到自己的身边,对他说:“你教给我攻打吴国的七条计谋,我只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条在你那儿,你还不如跟着吴国的国王去,试试你的计谋看是不是能救了他们。”就给了他一把剑,让他自杀。可怜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臣就这样死去了。</p> <p>范蠡在齐国,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耕种,做商业买卖,就这样勤劳数年,集聚了许多财产,他成了一个大富翁。齐国人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就推荐他为相国,他做了一阵,感到还是没兴趣。一天夜里,他在月光下散步,感叹道:“我做官做到了相国,我挣钱挣到了成千上万的财产,做人做到这点,也就不错了。我的一切都过到了顶点,对我来说并不是好事。”于是就辞去相位,将自己的万贯家财都分给穷人。又从齐国的大地上悄悄地消失了。他来到一个陶的地方住了下来,自称为“陶朱公”,就在这个地方做买卖,开作坊,事业干得很红火,很快,他又成了一个富人,人们都称他为“陶朱公”,后代中国人也常以陶朱公来表示富裕。</p> <p>他在陶地生了一个小儿子,这个儿子长大之后,他的二哥哥杀了人,囚禁在楚国,范蠡的家人急死了,就想以范蠡自己的面子将儿子赎回来。但是,范蠡说:“杀人偿命,这是天理,我的儿子也不能例外。但是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让他不要在街上示众。”于是就让他的小儿子带上许多的钱,放在一个麻袋里,驮在牛车上。范蠡的小儿子正要上路,范蠡的大儿子说他可以替弟弟去,范蠡知道这个大儿子平时办事能力并不强,有点舍不得花钱,就不同意他去,但是他的大儿子说:“家中的长子应该帮助父亲做最重要的事,现在弟弟犯了法,你不派我去,而派小弟弟去,别人不会说我是个不良之辈吗?”说罢,就拿着刀要自杀,他的母亲赶快来阻拦,说:“我看就让他去吧,小儿子一个人去未必能救活,现在二儿子还没有救成,就死了个大儿子,那不把我们的心都伤透了。”范蠡也只好同意他去。临行之前,范蠡给他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交给他的老朋友庄先生,并且嘱咐他说:“到了那里,把这里带去的黄金都交给庄先生,让他代你处理,遇事千万不要和别人争论。”大儿子都答应下来了。他家是一个非常富的家庭,大儿子又偷偷带着许多黄金。</p> <p>这位大儿子到了楚国,好不容易才找到庄先生的住处,本来他以为父亲所结交的这位庄先生一定也是非常富有的,哪知到了那里一看,庄先生原来住在乡村,房子七歪八扭,很不像样,他穿过一大片野菜地才到了庄先生的家。范蠡的大儿子来到这位老者的面前,交上了书信,并且把车子上带来的所有黄金都交给了庄先生,这位老者说:“你的事情办好了,你赶快离开这里吧,千万不要停留,即使你看到你弟弟以监狱里出来了,你也不要去问他。”他把头直点,就告别了庄先生。但是他并没照庄先生所说的那样去做,他觉得楚国这地方很好玩,再说弟弟还没有放出来,我回去怎么交代呢。这样他就在楚国浪荡起来了。在这期间结交了楚国的一些贵族,他们听说是范蠡的公子,当然对他非常热情。他也就把自己私自带来的黄金送给这些贵族。</p> <p>这位庄先生虽然看起来很穷,但是他在楚国具有极高的威望,他的廉洁正直广为人知,朝廷的一些大臣们都把他当作老师一样对待。他接受了范蠡的金子,连一句拒绝的话都没有说,这使范蠡的大儿子心里有点不快,心里嘀咕,这老头也是一个贪财的人。而庄先生根本不想要他的一文钱,他是把金子当做信物,待事办成后,他还要如数奉还,他对妻子说:“这是陶朱公的金子,如果我以后死了,来不及交给他,你定要帮我交给他,一点也不要动。”庄先生找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去见楚王,楚王一见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非常高兴,就向他请教治国之方,庄先生说:“我听说治理国家必须以仁政,最近我看星象对楚国不利,大王当要注意。”楚王非常迷信,听他这么一说,马上紧张起来,就问如何办是好。庄先生说:“只有办好事,不能办坏事。”</p> <p>于是楚王就准备大赦,他手下的一些人都知道了,这其中也包括那些接受了范蠡大儿子贿赂的人,他们连夜找到范家大儿子,告诉他这一情况,让他放心,他的弟弟很快就要出来了。范家大儿子听后高兴极了,自己的弟弟就要出来了,父亲不是担心我不会办事吗,我这不是办得很好吗?但是又一想,我弟弟出来,这是国王的恩赐,那老头白白地拿了我那么多的黄金,这还了得。他越想越不是滋味,于是就登门去索取那钱财。他来到了庄先生家,庄先生大吃一惊,“你还没走?”庄先生问。范家大少爷说:“我有点事还没有来得及走,我听说国王准备大赦,我弟弟马上就要出来了,我特地来向您老辞行。”庄先生明白他的意思,就对他说:“你把带来的黄金带回去吧。”他也不客气,就到后屋里取走了黄金。他驾着牛车,乘着月色,口中哼着小曲,心里高兴极了,我的事办成了,但是一分钱又没有花,回去后,爹娘不知怎么夸我是好呢。这回他算错了,范家大少爷走后,庄先生感到心里很窝囊,我活了这么大,被这小子辈耍弄了,这口气他咽不下去。</p> <p>于是他又去面见楚王,对他说:“我上次说了星象不好那件事,大王果然要用做好事来破这坏星象,这太好了,但是我在外面到处听到人们这样说,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囚禁在我们楚国,他家拿许多钱来贿赂我们楚国的大臣,你知道陶朱公是一个多么富有的人,所以人们都说,大王你不是为了怜悯同情人民才实行大赦的,而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楚王一听大怒:“陶朱公再富,与我何干,我们楚国难道稀罕他那两个钱?”就下令将范家的二儿子先杀死,然后再实行大赦。</p> <p>这位一向精明的范家大儿子这时可像泄了气的皮球,他踏上了归程,有气无力地驾着牛车,父亲给他的黄金当然如数在,但是他车里又多了一件东西,这就是他弟弟的尸体。他到了家,他的母亲和远近邻居看到范家二儿子的尸体,都很悲痛,惟有陶朱公一人不但不哭,反而大笑不已,人们问他笑什么,他说:“我知道他这去,他的弟弟一定会死,他不是不爱他的弟弟,只是他舍不得花钱。他小时候和我在一起,我们吃尽了苦头,知道谋生的艰难,所以他生活非常节俭。至于他的小弟弟,他出生以后就看到我万贯家财,他知道尽情地享乐,出门乘好车,骑良马,花钱就像流水一般。我派小儿子去,就是看他舍得花钱。而大儿子硬是要去,并以自杀相要挟,而只好让他去。他这一去,我就一直在等我二儿子的尸体回来。这是事情的常理,没有什么好悲痛的”范蠡一生,三次迀移,但是他所到之处,一定有所作为,治国可以立奇功,理财可以致大富,他的德行,他出色的处世能力,赢得了后代无数人的赞颂。“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是李白为范蠡写的两句诗。在李白心中,范蠡是高不可攀的偶像。</p> <p>范蠡的妻子并不是西施,虽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为家户喻晓之事,但这终究是世人为圆才子佳人所道出的传说,历史上并没有相关记载。而也正是因为历史资料关于范蠡的妻子姓甚名谁也没有一点笔墨方引得大家得出范蠡与西施的美好爱情。我们熟知的范蠡与西施相恋是在范蠡为越王勾践寻找一个绝色美人献给吴王夫差,扰乱其心智。而范蠡提出这个美人计也变成了这个美人计的实施者,遂在全国寻找美人,于是找到了西施。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p> <p>以上是范蠡(陶朱公)的一段历史典故。古代的范蠡就是现代人的智慧老师,他明白地告诉现代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功成名就后要急流勇退,此为大丈夫也。” 范蠡能够做到审时度势,建功立业之后避免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发生。陶朱公很有经商的头脑,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贵上极则反贱,“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符合现代市场规律。他就利用市场规律做生意发了大财,然后又将得来的钱散发给贫困人。舍钱财越多,得钱财越多,这样持续“三聚三散”成为名副其实的财神。范蠡言传身教,教育大家不要吝啬,要懂得感恩。</p> <p>范蠡家财万贯,不是舍不得花钱救二儿子,而是范蠡的大儿子过分吝啬,不懂感恩,舍命不舍财,当然也存在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吝啬俗称为小气,指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特别是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时却不肯付诸于行动。吝啬之人都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所以总是把自己利益放在首位。过分“吝啬”是招致祸患的“前兆”,曾国藩言之有理“吝召杀”,也有许多历史案例能够证明“吝啬”的严重后果,不胜枚举,经综合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p> <p>案例一、西楚霸王项羽骄傲自负,不可一世,再加上吝啬的性格,为他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项羽进入咸阳后,火烧秦王宫,搜集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美女,准备都带回江东。但是等到有人立下战功,应该加封进爵时,项羽却显得非常吝啬封赏:他宁愿把财宝都堆放在仓库中,也不舍得赏赐给将士;他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大印都失去了棱角,他也舍不得给人。这些都是项羽吝啬的表现,也让他大失人心,所以很多项羽阵营的文臣武将都跑到刘邦阵营去了。谋士陈平、武将韩信都曾经是项羽的手下,但后来都投靠了刘邦。刘邦除了自己老婆不能赏赐给手下有功将领之外,其余什么都可以,毫不吝啬金银财宝,所以他更加得人心,最后也得到了天下。项羽垓下兵败的时候,还在埋怨老天说道:“上天灭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过错。”其实,项羽始终都不懂得自我反思,而吝啬的性格就是他招致祸患的重要原因。</p> <p>案例二、石崇是西晋的大富豪,堪称富可敌国,他曾经与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斗富”,而且还斗赢了。他生活极度奢靡,专门修建了供自己玩乐的“金谷园”;据说,里面的马桶都是金子打造的。但是,石崇为富不仁,平日里十分吝啬、小气。好景不长,石崇因炫富招人嫉妒,被人污蔑为乱党,遭到诛杀,夷灭三族。直到被装在囚车上拉到东市,要被问斩,石崇这才醒悟道:“你们这些奴才是想图我的家产啊!”羁押他的人答道:“知道是家财害了你,为何不早点把它散发掉!”石崇无言以对,后悔莫及。最后,石崇的全部家产被查抄,自己也丢了小命,享年52岁。</p> <p>以上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有钱人不懂得行善积德,如果吝啬不舍,遭人嫉妒就会带来杀身之祸。贪心与吝啬本是一体,两者都是人为财死。贪是追求外面的事物,你的就是我;吝啬是我的东西,别人碰都不能碰。究其原因就是源于没有感恩心导致。人生少不了别人帮助才得以成长、成才、成功,别人曾经是我们的恩人,我们要知恩感恩,感恩帮助过我们所有的恩人。范蠡的大儿子送金子给庄先生又取回,所表现吝啬、失信、忘恩,导致他二弟被杀。虽车上黄金如数还在,但车上多了一具男尸。正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成是萧何,败也萧何。”吝啬不舍,没人可怜,难办成事,人算不如天算,聪明反被聪明误。源于范蠡大儿子吝啬,结果把好事变坏事。如果小儿子去定能办成好事,他像范蠡那样大方把钱交给庄先生就立刻会回家绝不多事。好事情看似是自然而然得到,受益人也不知道成功背后贵人冒险相助即把贵人得罪了,将贵人当仇人,恩将仇报。原先得到也要失去,后来甚致发生悲剧。因果报应, 丝毫不爽。</p> <p>英国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说:“如果一个人深受大恩而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仅一次因事而不能如期帮助不懂得感恩的人,她就说你如何不好、不近人情、小气吝啬,搬弄是非,不明真相的听者,听风是风,听雨是雨。不懂感恩的人之言行,反而让他的恩人感觉自己好像得罪了她、欠了她的债。不懂感恩的人共同特点总是以为:“我的事你必须无条帮助做,不必要赞美和珍惜对自己好的人。”人与人之间,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你尽心尽力的帮助她,而她却认为帮得不够多、不够完美,然后随时随处恶意伤害你。没有感恩心的人很可怕,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受到别人恩惠却不知道感恩的人就像《农夫与蛇》的蛇,给善良的人致命伤害。</p> <p>典故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复国后却忘恩负义。文种就没有范蠡那样高度智慧,以为自己是复国的功臣,过于相信越王勾践会善待功臣,便糊涂一时贪恋官场、执著官职、不肯放下。当读完范蠡写给自己的信梦醒时分后悔莫及,亦逃不过厄运被勾践赐剑而死;也看到了庄先生以智慧应对吝啬不舍、不懂感恩的人,以此作为明哲保身。基于此,进而言之,受恩于人,不忘恩情,得之滴水,报之涌泉;施恩于人,如同阳光普照为人类无私奉献却不求回报。</p> <p class="ql-block">回馈:实话实说,别人有特长,我没有任何专长,读书写作是我最大的兴趣。我对社会没有特别的贡献而深感不安,只想用写作方法帮助社会大众弥补自己的缺陷,这是我最大的愿望。让中国老祖宗慈悲加持,致使字字生金、句句话成为美容品、篇篇文章暖人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初心和使命,如果夜晚失眠时读我其中一篇文章,就让你睡安稳觉;如果心理痛苦时,读我其中一篇文章,就能解除你心中的烦恼;当孩子不愿意听父母教育时,读我其中一篇文章,教育方法尽在其中。本来都是非常普通的文章,不如美友写得好,只好向美友学习求进步,让文章内容蕴藏深奥的哲理启迪心灵。</p> <p class="ql-block">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为取信于民,尊重历史事实,在创作时候,阅读大量史料求证,然后从智慧角度审视历史;原创作品具有独特性,贯穿古今通达未来。本人创作与众不同的思维,把读者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择投稿“读书笔记分享会”,主要是让读者开卷有益,懂得读书写笔记,养成读书做笔记习惯。文章中的观点,仅代表我个人。本人文化水平有限,没有能力解答读者所提出的问题,更没有超强能力跟学者专家辩论。敬请放过我一马,我会下定决心向社会大众虚心学习。</p> <p>作者:黄勇哲</p> <p>2020年12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