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军功章,是国家对军人建功的褒奖,是军队对军人奉献的肯定,是军人终生不可替代的荣耀!</p> <p> 一次,我在整理个人老物件时,偶然翻到我在部队时,上级机关为我颁发的两枚三等功军功章。</p><p> 看着军功章,我认真的仔细端量了许久。</p><p> 使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回到了让我魂牵梦绕的绿色军营,回到了心潮澎湃的青春时代。</p><p> </p><p> </p><p><br></p><p> </p> <p><br></p><p><br></p><p> 第一次立功</p><p><br></p><p> 1984年12月中旬,辽宁省鞍山市以西浑河靠近哈大铁路南侧一处重要军用河底电缆发生故障,无法保障保密通讯。上级决定由我连负责打通河道,挖到河底,找到电缆,以便技术人员抢修。</p><p><br></p><p> 12月中旬,天寒地冻,河面已经结冰,河水最深约两米,宽有五十多米,水流湍急。这个任务的难度和艰巨性可想而知。由于当时没有任何现代施工工具,只能靠人力挖出一个引水导渠,堵住主河道,寻找河下电缆。</p><p><br></p><p> 堵住主河道是此次任务的重点,也是难点。河深、水急,战士们在我的带领下,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打下木桩,用“丝袋”(就是用八号铁线编网,装进大石头)堵水。打木桩,需要腰部缠绕绳索,岸上有战士拽着,在凌厉刺骨的水中,干部战士不惧严寒,勇斗激流,争先恐后跳入水中堵“水头”,那个紧张又惊心动魄的场面,使我终生难忘。</p><p><br></p><p> 当时,沈阳军区一位副参谋长亲自带队莅临现场督战(忘记了名字,但是,大首长亲自光临,足以看到此次任务的艰巨和重要),师、团主要首长全部在现场。我们奋战了一天一夜,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受到了首长们的高度赞扬。</p><p><br></p><p> 连队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包括我在内,八名干部战士个人立功受奖(上级准备给我报二等功,我不记得当时是怎么想的,婉拒了!哈哈!相信好多战友都有类似的经历吧!)。</p><p><br></p><p>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河水改道的痕迹还能隐约可见。每当我坐火车去辽南出差办事路过此处路段时,我都要刻意留恋张望,去追忆那难忘的瞬间。</p><p><br></p><p> </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立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5年9月,辽宁省辽阳市、辽中县发生特大洪水,我连奉命快速开进唐马寨地域抢救被水围困的老百姓。</p><p class="ql-block"> 由于河水决堤,坝下部分百姓来不及转移,被洪水围困到高岗,有的爬到了树上避险。</p><p class="ql-block">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果断指挥突击组,集合几个让水性最好的战士腰绑粗绳,冒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险,趟过快要没脖的激流,把绳子绑到对面一颗结实的大树上,先后救下四名遇险群众。</p><p class="ql-block"> 在雨季,潮湿、蚊虫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困难,烧水做饭都成了大问题,干部战士挤在阴冷的汽车里,克服着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编组和老百姓一起护堤看坝,一直坚守到洪水退去,老百姓安全了,我们才返回军营。</p><p class="ql-block"> 救援结束后,连队被团、师、军、沈阳军区树为《抗洪抢险先进集体》,连队有七名干部战士荣立三等功,两名战友火线入党,我也是荣立三等功一次。</p> <p> 军功章,跟随我30多年。它留下了一个军人深刻的印记,它凝聚着一个老兵对绿色军营的思念。</p><p> 军功章,它是军人荣誉的最高象征;它是每个军人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它记载着军人在部队战斗生活的经历;只有当过兵的人才会把它视为生命珍藏。</p><p> 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浑身陡增无穷的干劲,无论在部队,还是到地方工作,以及我个人的生活道路上,它总是激励着我在苦难面前不止步,在邪恶逆境中不气馁,让我刚正不阿,努力奋斗,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面对人生。</p> <p> 啊,军功章,</p><p> 难忘的军旅,</p><p> 炙热的青春,</p><p> 无悔的人生!</p><p><br></p><p><br></p><p><br></p><p> 2020年12月14日夜写于家中</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