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天是2020年12月14日,晴,今天是我到苏州学习的第十五天。</p><p> 昨夜雨疏风骤,早晨的风呼呼刮在脸上有点疼,我们一行10人双手塞在衣袋里疾步前往拙政园。</p><p> </p> <p> 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点滴之间令人回味无穷,在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拙政园中,文化的沉积浮出水面,那些凝聚着主人奇思妙想、承载着他们或喜或怒,或得意或失落情感的布局、建筑,甚至一草一木,都会令人叹为观止。</p> <p> 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p><p> 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p><p>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p><p> 主人:王献臣、陈之遴、叶士宽、吴璥、张之万等。</p> <p> 卅六鸳鸯馆旁供下人们等候端茶送水的耳房里,四壁是由琉璃隔离的一扇扇小窗,古时没有空调,人们在被暑气所袭时,透过蓝色的琉璃,竟惊奇地发现窗外的花草树木上似乎洒上了点点白雪,恍惚间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思及此处,心中也凉了半分。</p> <p> 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是拙政园的一大特点。走入复廊,远处树木与白墙黑瓦互相掩映。每走一步,两棵树木之间的空隙就扩大一分,大致站在复廊中间时,奇妙的景象出现在眼前:树木之间缺口中突然出现了一座塔。</p><p>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东吴大帝孙权为纪念奶妈而建造的北寺塔并不是拙政园中的建筑,却与两侧树影之间自成一景,成为造园家们称道的“借景”范例,这一借就是五百年啊!</p> <p> 这是古香古色的“见山楼”。这个名字是取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见山楼”三面环水,两面傍山,是一坐两层具有江南风格的楼房。重檐卷棚,粉墙黛瓦,色彩淡雅,古香古色。细看“见山楼”,就会发现长长的楼身,繁复的楼头让“见山楼”看起来像一条即将飞腾的龙,而楼前那两架弯曲的桥就像是龙的胡须。</p><p> 远眺“见山楼”,真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说。我不得不赞叹古时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p> <p> 拙政园主人移步换景的奇思妙想还在一处景物中可见一斑。在古代,“士、农、工商”的等级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商人虽富甲一方,却仍然摆脱不了在人们心中“无商不奸”的形象,一位商人在接管拙政园之后,为寄托自己的子孙后代步入士林的愿望,修建了一亭一楼。初看那湖心中的亭台,只觉得其形似扇而不全,只有扇面而无扇骨。但随着位置的变换,亭后的楼阁竟奇迹般地与亭台契合,成为一副完整的图画,那扇形又像清朝的官帽一般,这就体现了主人希望子孙加官晋爵,摆脱商人卑微地位的心愿。</p> <p> 拙政园中的一景一物都凝聚着主人的奇思妙想,汇聚着工匠们的智慧与汗水,更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体现。丝丝细节,连缀成串,便构成了磅礴大气的中国画卷。</p> <p> 在拙政园内游览,步移风景多变,就像漫步于诗情画意中。这里的每一座亭台就是一首诗,每一个水榭就是一幅画,每一个建筑都是文学和美学的完美结合。</p><p> </p> <p> 从拙政园出来,几经曲折,终于兴颠颠的每人买了40元的通票,准备游枫桥夜泊、丝绸博物馆、珍珠博物馆、游七里上塘。</p> <p> 再游枫桥夜泊,全然没有了前几天的兴奋劲。</p> <p> 天慢慢暗了下来,四周的彩灯也亮了,江水也变得漂亮了,霓虹灯下的七里山塘也光怪迷离起来了。</p> <p> 回酒店吧!川蜀家的几个可口的风味菜应该摆上了桌子,同伴灵灵的赤岩杆杆酒应该也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