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定纪年澄泥砚,为宋代常用的斜淌池抄手砚。长十三公分许,阔七公分半。砚面残损剥蚀较多,砚堂研磨深凹显露胎心的鳝鱼黄色,泥质细腻抚之如对古人手泽。宋人陆游有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足见古人对砚之心境。澄泥砚乃唐宋古人珍爱之砚品,虽残破深凹亦不忍丢弃也。故唐代诗僧贯休有《咏砚》诗: “浅薄虽顽朴,其如近笔端。低心蒙润久,入匣便身安。应念研磨久,无为瓦砾看。倘然人不弃,还可比琅玕”。</p><p> 此砚背抄手内,在坯成而泥未干时,有制砚人刻写上有:“大定七年八月”六字行楷,字体笔画流畅,率意而为颇有趣味。昔日民国藏砚家徐世章先生,曾经藏有金代“大定通宝”印文朱红澄泥小砚一枚。因砚上有金代确切年代者较少,当时收入此砚时所用黄金几乎与砚的重量相等(见蔡鸿茹先生《中华古砚100讲》第97讲)。可见纪年砚在民国藏砚者心中就颇有分量。</p><p> 查找所用大定年号的朝代共有以下几种:南朝西梁宣帝萧詧的年号 555年─562年号大定;北朝北周静帝宇文衍的年号 581年号大定 ;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 1161年─1189年号大定;陈友谅(元朝)的年号 1362年─1363年大定 。但根据此砚式样类宋,故与南朝粱宣帝和北周静帝时砚式不符。元末陈友谅大定年号只用两年,而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大定共用29年之久。且时间正是两宋之时,华夏北方大部领土皆在大金国控制之下,故此砚应是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七年所制之砚。</p><p> 金世宗完颜雍,字彦举,女真名完颜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睿宗完颜宗辅之子,乃金朝第五位皇帝。他躬自节俭,不尚奢华,两税之外,一无横敛。在位期间,金朝国库充盈,天下小康,实现了“大定盛世”的繁荣局面。《金史》:“世宗之立,虽由劝进,然天命人心之所归,虽古圣贤之君,亦不能辞也”。完颜雍因此享有“小尧舜”之称。</p> <p> 此砚为平底玉堂式澄泥砚,制式有南宋端歙砚风格。质地细腻 砚堂研磨深凹,然残损甚多。好在背面刻有纪年铭文:“天德二年十一月五日,到相州忍辱 ,李府”。天德,是金海陵王完颜亮的第一个年号,共计五年。此砚虽普通,但是铭文读来如鲠在喉,李府是何人,为什么要到相州忍辱呢?这还要从相州历史说起。</p><p> 相州,位于今河南安阳与河北临漳一带。北魏天兴四年,以邺行台所辖六郡(魏郡、阳平、广平、汲郡、顿丘、清河)改设为相州。宋代地理志仍称相州、邺郡、彰德军。建炎二年九月,东京留守统制薛广于相州战死,知州赵不试城破自杀 ,安阳即为金兵所据。天会七年,金只置彰德军节度,不再用相州、邺郡的旧名称。</p><p> 天德二年,金兵已经占领相州二十二年之久了。这个叫李府的人,也许是金兵攻打南宋俘虏来的南宋文人官员。在相州被金兵的奴役中,悲愤的在砚后刻下了此铭。“只知终老归唐土,忽漫相看是楚囚” ,好在野蛮的游牧民族统治华夏总不是很长久的。</p> <p> 元四足澄泥砚,长十六公分许,阔约十三公分,月池玉堂式。质地坚硬皮壳钙化,击之若金铁之声。砚体宽阔粗犷,乃手工捏制削刻而成,为文人自制砚。背面在泥坯未干时刻有:“大德五年记”。</p><p> 大德,乃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元成宗铁穆耳之年号。铁穆耳1295年即位,年号元贞,1298年改号大德,共十一年。大德四年(1300年)距1279年厓山海战,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只二十一年。故砚式仍有宋风。</p><p><br></p><p><br></p> <p> 元澄泥砚,长九公分,宽约六公分,形制稍粗,墨池如羊趾痕甚奇特。背面有元代常见之斜面四足,并刻有铭文:“泰定三年六月 汉耵坊记”。汉耵坊何解呢?古代<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和旧时某些店铺的名称,如油坊、纸坊等。但此砚工艺稍粗,不像专业砚坊工匠所为 ,或许汉耵坊为砚坊,为此君代烧一自制泥砚。亦可为砚主人的居住地名称 ,</span>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通称为坊。两京及州县之郭内为坊,郊外为村。——《唐元典》</p><p>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裕宗真金之孙,元显宗甘麻剌之子。早年承袭父亲的晋王爵位,镇守漠北,1323年发生南坡之变,元英宗被弑,晋王也孙铁木儿被拥立为皇帝,改元“泰定”,共计五年。1328年,也孙铁木儿去世,死后发生皇位之争,他的从侄图帖睦尔(元文宗)夺取了他的儿子阿速吉八的皇位,他也被视为“自立”的非法君主,没有得到汉文庙号、谥号与蒙古汗号,一般以其第一个年号而通称为“泰定帝”。</p> <p> 元澄泥砚,长约十三公分,阔十一公分。泥质细腻,为澄泥砚之上品。砚堂为少见的锦囊式,浑然天成趣味盎然。砚背做宋式抄手,惜一角伤残。背面有湿坯刻上铭文:“中元丹锡造砚子”,砚一侧面刻有:“至正拾年八月初九日王记”。</p><p> “中元”即汉族传统节日“三元”之一。这一天是汉族人祭祀亡故亲人、缅怀祖先的日子。如清明节一样,也是重要的“八节”之一。中元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上元为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中元节),下元为十月十五。</p><p> 丹锡砚子是古代澄泥制砚的一种方法。澄泥制砚源自道家炼丹的丹锡法,古代的道人如公度尹轨、吕道人等都是炼金术锻造出了上好的澄泥砚,一时成为砚中名品。这个王道人在中元节,用丹锡法制作了这款上好的澄泥锦囊砚。</p><p>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朝末代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至正是他最后一个年号,共计二十八年。1368年9月14日,明朝军队从元大都齐化门外攻城而入,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1370年5月23日崩,庙号惠宗,蒙古语称“乌哈噶图汗”。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他“顺天应人”,给他上谥号顺皇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