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共建自贸港—遇见童心,邂逅童画

维也纳的海风

<p>始于2018,海南三十而立</p><p>迎来自贸港</p><p>春风拂面,整装出发</p><p>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p><p>政策春雨,滋润天涯热土,吐露椰乡芬芳</p><p>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p><p>项目建设,竞相破土而出,展现蓬勃生机</p><p>时不我待,只争朝夕</p><p>天涯热土</p><p>我们爱得深沉</p><p>不负韶华</p><p>把握历史机遇</p><p>趁着最美年华</p><p>谱写最美诗篇</p><p>争做自贸港建设实践者,我们加入了实践者的队伍当中,趁着实习机会我们与孩子携手绘画。</p> <p>  为扎实推进“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开展,坚定文化自信,凝心聚力,增强责任使命感,调动广大学生争当海南自由贸易建设的实践者。</p><p>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构建“共建海南自由贸易港,引导学生主人翁责任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实际行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做贡献。</p> <p>  于孩子而言,孩子的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让平凡的日子发光的魔法,对于孩子来说,因为这样一场小小的画展,会有许多人在他的画前驻足。他也会看到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或许因为这个画展,他有了不一样的艺术体验,他将更自信,更敢于下笔,迫不及待的去创作下一幅作品。于家长而言,是了解孩子内心的途径。于童绘而言,是教学成果的展示,我们给予孩子的不仅是艺术的教育,更是有爱,用心的陪伴。艺术的陪伴,是生命更高层次的培养,是教会孩子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更是孩子适应未来的坚实基础。</p> <p>  瞧!我们在认真的指导孩子画画,孩子也格外认真!</p> <p>  她心中装满了整个世界,而只能用小小的鼻尖慢慢描绘,静静地描绘,仿佛要将整个内心铺满画纸。</p> <p>  每当你拿起画笔,你就很快乐,因为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它可以让你的心情很舒畅;也可以倾诉你的喜怒哀乐;更可以把最美的东西用最美的方式表现出来,宝贝,你是最棒的。</p><p>你用毛笔蘸上喜欢的颜色,按照老师的要求画点、线、面。你正画得高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毛笔吸水太多,一滴紫色的颜料滴在宣纸上,你可真是城隍扑蝴蝶--慌了神。突然,奇迹发生了,那滴颜料慢慢地向四周扩散,居然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花瓣有深有浅、层层叠叠。你用这种方法画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你时而轻笔细描,时而浓墨涂抹,一幅五彩缤纷的作品完成了。</p> <p>  儿童自己就是儿童画大师!儿童画是儿童内心真实的写照。涂涂、画画、看看、说说、想想、玩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儿童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它是孩子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裁体,开展儿童绘画对培养儿童的知识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发挥创作能力,净化心灵有很好的帮助的启发,所以开展儿童绘画对培养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意义。</p> <p>  可爱的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孩子们的每一幅画都代表着他们天真无邪的内心世界。</p> <p>  每次的经历都会有所收获,每次的付出都会有所回报。通过这次指导孩子们的绘画活动,大家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与心得体会:</p><p> 王垂庆:</p><p> 我是美术老师,通过这次活动感触颇深。我收获到了首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美术工作,其次要坚持自己的专业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基本功,拓宽自己的教育渠道,勇于创新,踏实负责,在生活中要有追求。</p><p> 没有创造,就不会有美术,美术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独创性体现出来的。目前,我们的美术教育都已经意识到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过,这种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是浮于表面。多年来,我在美术教学中发现,儿童对天空有着许多的幻想,最爱表现太阳、月亮这些令人遐想的天体。可是在画太阳时,许多儿童都先画好一个圆圆的圈,然后在它的周围添上代表光芒的短直、曲线,最后在圆圈里添上红颜色,有的还给太阳添上“太阳公公”的眼睛、鼻子、嘴巴,其实这种普遍的现象是成人强加给儿童的,是成人的思维和经验在儿童头脑中的再现。有意或无意地教给孩子们一种定式思维,慢慢地孩子们形成了投机取巧、懒于观察的思维惰性。幼儿美术教育是塑造儿童心灵对美的事物初步认识的主要途径,儿童绘画教学就是以儿童绘画为本位,以教学为手段,正确引导儿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学习和生活,以反映儿童的情感、认识发展及其个性特征,实现儿童开发心智、启迪创新的功能。立足今天展望未来,培养学生创造力是教育发展的趋向,也是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将儿童从小培养成具有爱思考、爱创造的良好品质,我想谈谈自己一些浅见。</p><p> 1、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p><p> 2、用真心、真情的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教师要放的开,注重师生互动,大力利用肢体语言及优美的语言的应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要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精心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p><p> 3、美术课,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的体现。不光要教孩子的技巧,还要教孩子的思维。对待学生眼光要放高些,学生掌握的技巧放的低一些,给学生更宽、广的一个思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体,都可以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图图形。换个角度去看同一事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美术语言要让孩子多使用一些。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p><p> 4、不用过多的技能束缚他,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对教材再加工,能让学生自己探究的,尽量让孩子去探究。用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想念、高兴、悲伤等),要时刻为学生着想。</p><p> 5、我们美术教师应该在教孩子的时候,应该教会孩子的审美知识和技法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创造性的思维,要让孩子的思维活起来,要放的开,要大胆的想,要大胆的画,要大胆的来表现。</p><p> 通过本次的活动,在今后工作中,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幼儿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p><p> </p><p> 张博:</p><p> 从我开始指导孩子画画时,我常常会问小朋友喜欢画画吗?但是只有少部分孩子经常是肯定的回答。大部分则不是,可见,有孩子还是是喜欢画画的。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回答“爱、会”的比列比二年级的孩子多,所以越大的孩子就会更多的不爱、不会。</p><p>从一年级的小朋友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天生就喜欢画画,就会画画,画画是孩子的天性,但现在是谁偷走了孩子的绘画爱好,是谁打击了孩子的绘画自信呢?</p><p>我认为,首当其冲该负责的是家长及身边的人。首先,家长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读懂孩子 ,孩子的涂鸦,其实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的表达和情绪的宣泄,而且孩子会很快乐的拿给爸爸妈妈分享,可家长看不懂也懒得去仔细的问孩子,只是敷衍的说,“不错不错,玩去吧,妈忙着呢!”孩子正想跟妈妈讲解画的热情也被家长浇灭了。我的孩子聪慧拿勺子开始就会拿笔,他画过的纸到四岁时,已经有一箱子了。我从未批评他一句。更不会用像或不像去衡量他,只要了解他的想法,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孩子没有想法,但在家长饶有兴趣的追问下,他会去一边说一边想,编造自己的“后想法”。有心的话家长可以用笔记录在画的下方或背面,成为孩子一生的素材。(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p><p>虽然孩子们的画比较抽象,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使用他们的大脑来思考,来观察世界,来表达他们的心声。因此,父母应该鼓励他们,让他们的天赋和灵性充分发挥出来,而不是渐渐地被消磨掉。</p><p>还有的家长和老师非常注重孩子的艺术教育,他们喜欢给孩子做示范,经常让孩子临摹简笔画。父母们这些“好心”,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今后孩子可能一动笔就是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太阳永远是一个模样,房子也永远是三角形的顶,孩子的创造力被限制,他们不再愿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想象的大门也从此关闭,以至于今后没有范画,孩子就画不出画来(我的孩子画草永远是三根线),原本喜欢画画,可以一口气画出很多稀奇古怪玩意的孩子不会画画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逐渐的对绘画失去了兴趣。这就是孩子越长大,反而越不喜欢画画,越不会画画!</p><p> 绘画,能展示孩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家长应该也注重孩子的绘画,不要只光注重学习。每一个孩子都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展示区,他们的每一张作品都会展示出来,所以孩子们最快乐的一瞬就是将他们刚刚画好的画夹到他们自己的展示区!</p><p> </p> <p>活动指导:杨慧 王垂庆 权铃岚 孙轲 张博</p><p>活动图片:张博</p><p>文 字:杨慧</p><p>活动初审:吴小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