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简介

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简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1、 基本情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成立于1950年,主要承担着鄠邑区群众文化活动业务辅导、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文化交流、非遗保护、基层文化建设等工作。2013年6月搬入新馆,场馆面积5750平方米。2015年破格创建国家一级文化馆,2016年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其中“三馆”鄠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共展示我区市级非遗项目27个;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个。目前我区共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6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2名。鄠邑区名人馆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共展出鄠邑区历史、近现代人物246位;鄠邑区书画珍藏馆占地230平方米,共收藏鄠邑名人字画作品106幅,全年365天对外免费开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2、 亮点工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近年来,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严格按照国家一级文化馆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创新开展各项工作。以区馆为中心,建立网点式区馆、镇站、村室三级联动模式,发挥文化志愿者及文艺骨干的力量,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树立全国一流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擦亮老品牌,精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实现全民艺术普及。以“以奖代补、以赛代训”的方式,促进民间文艺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现已形成公共文化服务鄠邑新模式,被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对外推广,得到行内认同,社会认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4年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组织创作文艺作品《户县眉户曲子》赴新疆参加新疆曲子节;2015年参加国际丝绸之路艺术节文艺精品展演;2016年辅导《户县锣鼓》登上了央视春晚;2017年创作文艺作品《妇女生产》赴中央电视台参加“记住乡愁”第四季栏目录播;2018年组织民间艺人参加国家文旅部在天津举办“全国非遗周展演”;2019年“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惠民先进经验案例”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蓝皮书》;2020年创作优秀剧目参加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决赛,挖掘整理文艺作品《刺目劝学》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云上舞台”展演。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艺术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精准服务基层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成绩突出被评为:“2020年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优秀团体”荣誉称号!</span></p>

文化馆

文化

西安市

公共

非遗

文艺作品

代表性

展演

服务

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