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老行当(一)

谢小荣

<p>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进步,机械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那些牵系千家万户百姓生活点滴的老行当、老手艺,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些传统手工艺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是人类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因此,这些传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好好的传承下去。</p><p> 说起老行当、老手艺,儿时的记忆中有打铁、钉秤、补锅、爆米花、牵猪哥(民间把公猪称为猪哥,养猪人牵着公猪四乡六里到处播种,利用公猪来赚钱)、阉猪割鸡(即为猪和鸡做结扎手术)等等,但现在已有不少消失或正在消失。如阉猪割鸡就很少见了,补锅更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一、剪纸</b></p> <p>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在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p><p> 摄于汕头市国平路</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二、炭画</b></p> <p>  炭画分两种:一种是炭粉画,用纸笔或毛笔蘸炭精粉在纸上擦染,绘成一般人物肖像,故又称擦笔画;另一种是炭笔画,用炭笔或炭条素描写生。</p><p> 摄于梅州市中山路</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三、瓶内画</span></p> <p> 瓶内画,是一种用特制小笔从小仅容豆的壶(瓶)口进入壶内,用反手画法,在透明的壶壁上绘以人物、禽兽、花卉以及书法等在瓶内部的绘画艺术。它是一门融汇了中西文化的传统民间艺术,是集中华民族艺术精华的袖珍艺术品。</p><p> 摄于汕头市国平路</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四、刻印章</b></p> <p>  </p><p> 刻印章这个行当曾经与百姓生活关系甚为密切。以前私章应用普遍,几乎是一种成人标志,比如领工资、收包裹、汇款,样样都需要盖章。旧时邮递员背着绿色帆布邮包,骑着单车在街巷穿梭,一路喊着收件人名字,同时会接着补充一声:“把章拿来!”那就说明信使送来的是汇款单或包裹单了。细心的邮递员还会随身携带一盒印泥,方便不识字或者年老眼花的市民以印章代替签名取款取物。如今,私章也被篆刻的艺术名章所掩盖,传统的手工刻印章已逐渐被现代化的电脑制作图章取而代之。</p><p> 摄于汕头市国平路</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五、橄榄核雕</b></p> <p>  橄榄核雕又称榄雕,是广东地区传统雕刻艺术之一,2008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榄雕工艺秉承了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细腻精微。</p><p> 其特色可以概括为: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其技法以浮雕、圆雕、镂空雕为主。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新品种有多层花舫、通雕蟹笼、撒网渔船、吊链宫灯、花塔、古鼎、国际象棋等。</p><p> 摄于潮州市龙湖镇</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六、制毛笔</b></p> <p>  毛笔的生产工艺历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现已发展成一门独特的手工工艺,一只毛笔从原料到成品,一般要经过选料、水盆、干作、零活、刻字、包装等6道大工序;洗、浸、拢、并、梳、连等50多道小工序才能完成。</p><p> 摄于潮州市龙湖镇</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七、面塑</b></p> <p> 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p><p> 摄于汕头市国平路</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八、米塑</b></p> <p>  米塑是一种用米制作并通过着色而成的手工艺粿品,是用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通过揉、捏、掐、刻等多种手法,制成各种人物、走兽、花鸟的民俗工艺。民间有个习俗,每逢喜庆节日、婚丧嫁娶或庆祝寿辰,都要捏制米塑。据传,这一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出现。经过千余年的传承,米塑工艺流程日臻完善,与北方的“面塑”并称为中国食品塑作工艺上的双绝。</p><p> 摄于汕头市濠江区</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九、糖画</b></p> <p>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用来浇铸造型了。</p><p> 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铁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p><p> 摄于汕头市国平路</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十、制面线</b></p> <p> 手工制作面线要经过揉面、割面、搓面、上面杆、拉面、醒面、晒面等十几道制作工序,最后一道工序则是晒面线,师傅各握住两根面杆的一端,将面线往两边稍微撑长点,又沾些木茨粉,静置在面柜上“醒面”。</p><p> 摄于汕头市澄海区前埔村</p><p> </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 十一、晒盐</b></p> <p>  晒盐就是将海水晒成盐的过程。晒盐时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些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可从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p><p> 摄于汕头市濠江区青洲盐场</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十二、手捶牛肉丸</b></p> <p>  手捶牛肉丸是广东潮汕地区最为普遍及大众化的传统民间小吃,是历代传承的古法制作工艺,以去除筋膜油脂的黄牛后腿肉为原料,经过两根方形铁棒成千上万次的捶打,最终制成独具“爽、弹、脆”特色的潮汕牛肉丸 。</p><p> 摄于汕头市长平路</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十三、糍粑</b></p> <p>  在客家地区,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都有做糍粑的习俗。糍粑的制法是将糯米用清水浸透,放进木甑里蒸成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木棰猛打,并使之成羹状,然后做成如鸡蛋般大小的糍粑。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黄糖等配制的佐料粉,吃起来柔韧鲜滑,香甜可口。</p><p> 摄于梅州市中山路</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十四、黄粄</b></p> <p>  黄粄是客家的传统美食,它的制作程序是先把禾子米(禾子米是客家地区常见的一种粳米,它不同于糯米,常被客家人用来酿酒)浸泡一夜后洗干净,然后放到饭甑里蒸熟,再倒出来,加进黄杈树和布惊树叶烧成的灰水,一并放到石臼里棰打,直到禾米饭软松之后拿出来并分成一团团,然后做成大小不一的舌条状黄粄。</p><p> 摄于梅州市中山路</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十五、挽面</b></p> <p>  挽面是民间传统的美容术,也是一种古老的风俗,又称“开脸”、“界面”、“修容”。按传统习俗,女孩只有出嫁时才享受这种待遇。即阿婆用几根线将新娘额前、鬓角的汗毛拔掉,修出弯弯的月牙眉。经精心打扮,脸蛋便流溢出青春的光彩。随着各类美容用品和场所的兴起,这项古老的民间美容技法渐渐被淡忘。</p><p> 摄于汕头市国平路</p><p><b style="font-size: 22px;"> 十六、剃头</b></p> <p>  剃头修面,剃完头,热毛巾一敷,老师傅熟练的把泡沫糊在客人脸上,刀起刀落绝不会伤害客人皮肤半点,胡子也修的干干净净。</p><p> 摄于潮州市龙湖镇鹳巢村</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十七、木屐</b></p> <p>  木屐,潮汕人叫脚屐,是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木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是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常见服饰,在中国,是汉服足衣的一种,是最古老的足衣。其名来自中古音“屐屉”,常称作木屐,使用于室外。后传入日本,在日本流行至今。</p><p> 摄于梅州市凌风路</p><p><b style="font-size: 22px;"> 十八、钉秤</b></p> <p> 钉秤俗称制秤人,是传统的木杆秤,当电子秤普及,用木杆秤的人已经很少了,会这门手艺的人也不多了。制秤是一门极其讲究的手艺,要经历3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精工细作,一个小小的失误便会影响到杆秤的准确性,公平是制秤人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操守。</p><p> 摄于潮州市龙湖镇鹳巢村</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十九、嵌瓷</b></p> <p>  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三大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一,也是传统文化中稀有的特艺品种。它选取各种颜色鲜艳的残损彩瓷器作为材料,按需要剪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细小瓷片,再用它来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装饰寺庙等建筑物的屋脊、翘角、门楼、壁画,具有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立体感强,久不褪色的特点。</p><p> 摄于潮州市龙湖镇</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二十、手拉壶</b></p> <p>  潮州茗壶的成型手法迥异于宜兴紫砂壶,它采用的是古老的辘轳手拉方法,其成形过程需将泥料自下向上伸延且内外翻转,构成塑造技艺的运动空间。手拉成型法具有灵活多变,随意而就的特点,造型的变化,能在一刹那间完成。这是潮州手拉壶的独特之处。</p><p> 摄于潮州市龙湖镇</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二十一、泥塑</b></p> <p>  大吴泥塑是广东潮州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南宋,盛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制作采用雕、塑、捏、贴、刻、印、彩等技法,作品以戏剧故事人物组合、人物头像为主,形象生动逼真,据了解,“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我国三大泥塑。</p><p>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p><p> 摄于潮州市龙湖镇</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 二十二、金漆画</b></p> <p>  推光金漆画,就是在推光漆板上用金粉和金箔创作的画。在光素的漆面上,创作者用红漆按需要绘好画面,待红漆将干而未全干略带黏感时,贴上金箔或涂抹金粉,再用特制的铁笔在画面上刻划出人物、山水、器物等的轮廓和细部,使画面呈现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p><p> 摄于潮州市龙湖镇</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二十三、箍桶</b></p> <p>  箍桶就是用箍将做桶的板捆在一起,迫使其成为所需形状和确保接缝严实。以前,经常看到木匠挑着担子走村串巷,嘴里不停地吆喝着“箍桶噢”、“箍桶噢”,为百姓制作修理各式各样的木桶制品。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制的澡桶、马桶、脚桶等逐渐进入了百姓的生活,这些塑料桶既不怕摔,也不怕漏,更不用修理,因而渐渐取代了木桶,箍桶匠的生意也逐渐清淡。</p><p> 摄于潮州市东凤镇</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二十四、木工匠</b></p> <p>  </p> <p>  木工匠是从事木器行业技术含量最高的手工艺,木匠以木头为原料,伸展绳墨,用铅笔划线,用刨子刨平木料,用凿头凿出一个个方洞……再做成花样繁新的木头家具。</p><p> 摄于汕头市永平路</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二十五、磨剪刀</b></p> <p>  “磨剪刀嘞,戗菜刀……”声音故意拉得老长,且夹带点韵味,这就是人们熟悉的的吆喝声,以前磨刀师傅扛着长凳穿街走巷,吆喝声在街头巷尾回荡,人们不用出门脑海里就会出现磨刀师傅的形象。而今多是骑着单车,带着工具,在一些饭店门口徘徊不定或电话预约上门磨刀。</p><p> 摄于自家门口</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二十六、木雕</b></p> <p>  木雕的品种繁多,浅浮雕,深浮雕,娄雕,空雕。原本扑拙的木头在工匠的手中有生命力。人物、花草、虫鱼在木头上重生,成就了一幅幅格调高雅、寓意深刻的文人画。</p><p> 摄于梅州市老市区</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二十七、打铜器</b></p> <p>  打制铜器——打铜器是个苦活计, 从剪裁、打形、焊接、修整、烘焙、打磨到酸洗等若干道工序,坚持纯 手工制作,拒绝机械,每件铜制品都是千锤万锤敲打出来的。</p><p> 摄于潮州市老市区</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二十八、打白铁</b></p> <p>  白铁师傅仅靠一把剪刀裁剪和一把锤子敲打,就能将一张张铁皮神奇地打成洒水壶、水桶、畚箕、漏斗等日常生活用品,而且密不透风,滴水不漏,如此手艺,在机械化和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当今已经是难得一见了。</p><p> 摄于梅州市中华街</p><p><b style="font-size: 22px;"> 二十九、写灯笼</b></p> <p>  灯笼模,也称灯笼壳,常见的有冬瓜形,葫芦形,还有柿饼形的,这些灯笼壳是竹篾编的,大都是从编制灯笼的手艺人买来后贴上丝纸,写字后再擦桐油。不同造型的灯笼在用法上也有讲究,冬瓜形的是普通人家所用;葫芦形是旧官府的巡城灯笼;圆形的一般挂在祠庙门前。</p><p> 摄于揭阳市棉湖镇解放路</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28, 128, 128);"> 三十、画花篮</b></p> <p>  花篮也叫市篮、春篮、春篓,用竹篾编织而成,画花鸟,打桐油。五彩缤纷,是一件能登大雅之堂的精致工艺品。篮盖呈半球状,篮身呈圆柱状。拱状的提把像一道门,上方两端用藤丝缠绕成结,既能起到绑固的作用,又有装饰性,中间上端有藤扎圆环,可提可吊。既能上盖又会透气,因而深受百姓的欢迎。</p><p> 摄于揭阳市棉湖镇解放路</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三十一、竹椅</b></p> <p>  竹椅就是竹材制成的椅子,一般挑选较为成熟的原竹为材,主要架构为不同粗细的竹管,应用竹家具制作的烘弯、钻孔、榫接、打竹钉等制作方法组合而成,其形式有方形、六角形、扶手靠背形等竹椅。</p><p> 摄于揭阳棉湖镇茭苈池村</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 三十二、竹耙</b></p> <p>  竹耙,一种农用工具,主要用于翻晒谷子等农作物的工具,有时也用于清理落叶枯枝。但如今百姓已很少使用这种工具。</p><p> 摄于揭阳市棉湖镇茭苈池村</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三十三、修藤椅</b></p> <p>  修藤椅——以前藤椅可是要生活条件好点的人家才有,现在一般人家都买得起,但破了的藤椅直接扔掉换成红木或皮质的,很少人拿去修理,因此,这个行业也逐渐消失。</p><p> 摄于梅州市中华街</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三十四、修雨伞</b></p> <p> 过去雨伞坏了,不是想着要买新的,而是想着找修伞师傅,能修就修。而如今坏了的雨伞随手就扔,渐渐没有修理的必要,修伞师傅也跟着淡出了我们的视线。</p><p> 摄于揭阳市棉湖镇解放路</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三十五、修表</b></p> <p>  修表的人心细如发,心静如水。放大镜、酒精灯、镊子,还有灵巧的手是他们的兵器,他们让凝固的时间行走,而他们却仿佛停留在时光之外,小作坊里凝固了他们的人生画卷,见证了时间的游走。</p><p> 摄于汕头市商平路</p> <p>  匠心持守,如今有许多老行当、老手艺正在逐渐消失,只有少数老手艺人仍在坚守,用双手守住一份文化,一道风景。为了致敬匠心,记录他们的艰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些老行当、老手艺,本人将继续寻访老手艺人,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老艺人,不妨告知我哦!</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