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

L🍎

<p>  知识的力量在促进着老师们的拔节成长,即使是寒风微拂的季节,也显得温暖而明媚。今天中数组全体教师在2.14班,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进行探究学习。</p><p><br></p> <p>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高于数学知识和技巧,《数学课程 标准》把它和数学知识与技能并列起来.《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4点这样论述:"……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这个论述来看,数学思想方法十分重要,不可或缺,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p> <p>  数学思想方法高于数学知识与技能,相当于文学作品的主题,隐藏在其背后,指导着数学的发展和成长.因此课堂上要体现 数学思想方法难度比较大,但不是说没有可能,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每堂课都会显示出数学思想方法作用和效果.</p> <p>&nbsp;&nbsp;<b>完善数学概念教学,揭示内在本质</b></p><p>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思维方式以具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也很难做到彻底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是一种非常抽象的知识,这些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p> <p> <b>  举例</b></p><p> 可以在一些具体的教学资料中挖掘数学思想,将其内在本质揭示出来,从而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p><p> 比如,在让学生认识“时、分、秒”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水果来代替数学概念,用西瓜代表时,用苹果代表分,用草莓代表秒。然后通过推理得到60个草莓等于一个苹果,60个苹果等于一个西瓜。通过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的转换,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到有趣的数学情境中,降低了学生理解概念的难度,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会非常高涨,对数学概念有更加形象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p><p><br></p> <p><b>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学习</b></p><p> 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一个数学问题可能不止有一种解题方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也可能对于很多数学题型都是适用的</p> <p> <b>  举例</b></p><p> 在学习“认识千米”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学校的操场上,让学生实际感受步行一百米和步行一千米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米和千米的区别。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不仅对数学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会让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愉快,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整个课堂的学习效果会非常理想,同时也让学生对相关的数学思想有良好的把握。</p><p><br></p> <p><b>优化布置课后作业,培养发散思维</b></p><p> 学生做题时教师要避免使用题海战术,如果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练习,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盲目性,只想着要完成做题的任务,却忽视了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布置进行优化,引导学生在做题时从多个角度去思考</p> <p>  <b>举例</b></p><p> 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数学作业题:儿童节的时候,王阿姨用若干块糖果招待小朋友,开始去了12个小朋友,正好平均每人8块;还没等分,又去了几个小朋友,结果平均每人6块正好分完,后来去了几个小朋友?</p><p> 学生在解这道题的时候可以有两种解法,第一种解法的算式为8×12÷6-12=4,第二种解法的算式为12×(8÷6-1)=4。虽然两种解法的思考方式不同,但是都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课后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十分有益的。</p> <p><b>重点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和应用</b></p><p><b> </b>在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形结合是最重要的,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数字和图形进行合理的转化,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具体,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得出答案。</p> <p><b>  举例</b></p><p> 比如,在学习“分数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学校要铺一块绿地,每小时铺这块地的1/3,照这样下去,1/4小时能铺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在引出1/3×1/4这个算式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用图形表示这个算式。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参考好学生所画的图形,在他们的启发之下对自己的图形进行修改,从而更好的理解1/3×1/4这个算式的意义。通过这样数形结合的方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起来会更加的容易,对数学思想方法会有更好的掌握。</p> <p>“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p>

数学

学生

思想

教师

数学知识

算式

做题

方法

理解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