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黄土高原上这样的土塬塬随处可见。在土里刨食的黄土高原人延续了一辈又一辈。这里的人们吃苦勤劳、憨厚朴实,特别是老年人不愿离开这里,因为他们对这里的土塬塬、对这里的沟沟壑壑,对这里的点点滴滴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p> <p>前些年,这里的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也来到了这里,付费即可播种、收割,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日子较以前好过了许多。如今,年轻人基本都从学校走出来参加了工作,就连没进过大学校门的也去了城市打工,土塬塬的村落里留下的大多是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p> <p>并非儿女们不愿意带自己的父母离开这里,是老年人根本不愿意离开这里,习惯了这里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每天在土塬塬上、沟壑的犄角旮旯走走望望,三五成群拉拉家常、谈谈农事,与世无争,便是他们的快乐生活。</p> <p>他们更喜欢农忙时节侍奉自己家的庄稼、果树,菜地,能为在城市生活的儿女、小孙孙、小外孙们提供新鲜的、无公害的瓜果蔬菜和新鲜的五谷杂粮更是他们特别快乐的事情。</p> <p>在六、七十年代,通讯困难,村与村之间有事就在圪梁梁上吼一嗓子,有时周围会有几个村子里应声,沟沟里也会有很长的回音,然后你说明找哪个村的谁,或者让传个话有什么事情,那时都会乐意做这个事情,如今不用那样了,虽然老人不会玩智能手机,接打电话老人机还是给他们带来了方便。</p> <p>正如那首“亲不够的家乡土,喝不够的家乡水……”,也许只有这一代老年人才能体会到对土塬塬的情感,闲暇时会抗个镢头去圪梁梁上走走,去沟沟壑壑里刨刨,也不晓得实际干了点啥……</p> <p>到了冬季,他们会在阳光下相聚,如今已经不见了烟袋杆,抽烟的会抽着过滤嘴谈论着自己儿女回来带了什么好吃的,以及孙孙、外孙又学会了什么,再谈谈明年种点啥等等,最后还是以“外面再好也不如我们这里好”散场。</p> <p>随着时间流逝,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他们脸上已布满了皱纹,迎来了人人都要经历的晚年生活,就像这里的沟沟壑壑,经受着风雨的冲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p> <p>就是这片黄土地,就是这片土塬塬,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年轻人去城里了,这些老年人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这里。他们想着今年什么庄稼长势不好,明年种点啥,等着、盼着孩子们带着小孙孙、小外孙回来,不祈求买啥好东西回来,只盼着一家人吃个团圆饭、走时再拿些自己种的五谷杂粮,这就是他们快乐的晚年生活。他们的根在这里,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劳累了大半辈子,有说不完的对土塬塬的感情也在这里。有对土塬塬的希冀和期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