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贺兰山脉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疙瘩位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p><p> 贺兰山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p><p> 贺兰山是个天然的动物园,据不完全统计,共有野生脊椎动物17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16种,兽类有【雪豹】、【猞猁】、【赤狐】、【马鹿】、【盘羊】、【獐子】,甚至还有青藏高原的【牦牛】。 鸟类有【金雕】、【秃鹫】、【雀鹰】、【百灵】等为主。贺兰山的西侧山体在银川市贺兰山县境内,有以贺兰山冠名的特有鸟种【贺兰山红尾鸲】和【贺兰山岩鹨】。一般鸟友们去银川都是以寻获这两鸟种为终及目标。</p><p> 2020年12月10日,我与另外三位志同道合的“鸟疯子”,“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去寻找贺兰山下、黄河之畔的精灵,去接受塞外严冬的冰雪洗礼。</p><p> 我们计划利用三天的时间,分别打卡于贺兰山岩画古村与岩画遗址公园、黄河湿地公园和银川市海宝公园。</p><p><br></p><p>舷窗外被冰雪勾勒出美丽轮廓的塞外山河</p> <p>舷窗外银川段的黄河流域</p> <p>一. 贺兰山岩画古村与岩画遗址公园</p><p> 岩画古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p><p> “远上寒山石径斜,贺兰山下有人家。”顺着贺兰山岩画的一条石子路走下去,就到了岩画古村。</p><p> 岩画古村是距离贺兰山岩画区域最近唯一有人居住的古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便的交通条件,这里近乎与世隔绝,更是鲜有游客到访,正因为此,这里留下了很多古老朴素的印记,也间接保护了这片流动的“贺兰岩画”,最重要的是,这里有鸟友们心心念念的【贺兰山红尾鸲】出没。</p><p> 但是,我们这次经历三进古村,才得如愿一睹此精灵的芳颜。其寻找过程曲折:我们第一次进村搜索了半天时间,看见的尽是【北红尾鸲】,不得要领;当天二进村时已是傍晚,其他队员们在古村左侧木桥下的石沟尽头发现其行踪;第二天一早,我们又三进古村,在同一处地方我才顺利将它擒拿。</p><p><br></p><p>月光下岩画古村晨曦</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红尾鸲】雄鸟</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红尾鸲】雌鸟</p> <p> 在岩画古村的周围生活着为数不少的【石鸡】,它们一般都以小群出现,我们每次进村都能发现它们的踪影,相信这里是国内最容易观察到【石鸡】的地方。</p><p><br></p><p>【石鸡】</p> <p>【雉鸡】雄鸟</p> <p>【渡鸦】</p> <p>【大嘴乌鸦】</p> <p>【山噪鹛】</p> <p>【赤颈鸫】雄鸟</p> <p>【北红尾鸲】雄鸟</p> <p>【北红尾鸲】雌鸟</p> <p>【苍头燕雀】雄鸟</p> <p>【苍头燕雀】雌鸟</p> <p>【黄雀】雌鸟</p> <p>【褐岩鹨】</p> <p>【山鹛】</p> <p> 【马鹿】是我们在第三次清早进岩画古村的半路上遇到,它们要横穿马路正在路边徘徊,我们的车马上停下来,有两只壮硕的【马鹿】在我们的注视下缓步而过,雄鹿安全过完马路后,一步一回头地向我们张望,仿佛是感谢我们的停车礼让。</p><p><br></p><p>【马鹿】🦌</p> <p>贺兰山下岩画古村的夕阳</p> <p> 雄浑贺兰山,绵亘五百里,西御大漠,东拥黄河,孕育了悠远璀璨的宁夏文明,也造就了“塞上江南”银川平原。早在距今3000年-10000年以前,我们的先民在这里依山而居、执石劳作、繁衍生息,同时祈愿探索、追寻福祉,留下了盛大的文化艺术瑰宝贺兰山岩画。这些岩画以粗犷、简练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远古先民对美好愿景的企盼,谱写了贺兰山地区最早的历史篇章,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由此,贺兰山成为宁夏人民心中的圣山福地,也成为中华文明的溯源地之一。</p><p>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在世界外引起强烈反响。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两次年会,都选择在银川举行。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p><p> 贺兰山岩画构图奇特,形象怪诞:既有个体图像,也有组合画面;既有人物像、人面像,又有动物、天体、植物符号和不明含义的符号;此外,还有描绘游牧、狩猎、械斗、舞蹈、杂技等场景的画面。</p><p> 我们第一次进岩画古村找【贺兰山红尾鸲】不遇后,便进入岩画遗址公园内碰运气,以便去公园内观摩贺兰山古岩画。</p> <p> 这幅神面岩画位于距地面20米高的垂直岩壁上,是贺兰口目前所发现的地理位置最高的一幅岩画。其造型严谨,形象威严,重环双眼、炯炯有神,光芒四射、俯视山谷。犹如太阳普照万物,又如神灵护佑众生,故被尊称为“太阳神”,是集自然崇拜、神灵崇拜于一体的典型代表。“太阳神”头部放射性光芒的数字排列分别为24、12、6,有学者认为,很可能与中国的24节气或太阳历有关。</p><p><br></p><p>【太阳神】古岩画</p> <p> 在岩画遗址公园内,你只需要守在丝木棉树下,鸟儿便会不请自来。</p> <p>【白喉红尾鸲】雄鸟</p> <p>【白喉红尾鸲】雌鸟</p> <p>【蓝额红尾鸲】雄鸟</p> <p>【赤颈鸫】雄鸟</p> <p>【喜雀】</p> <p>【远东山雀】</p> <p> 忍冬树上此刻也已结满了红色的果实,相信是十分美味,自然也引来各种鸟儿前来采食。</p><p><br></p><p>【北朱雀】雄鸟</p> <p>【北朱雀】雌鸟</p> <p>【红眉朱雀】雌鸟</p> <p>【某朱雀】雌鸟</p> <p>【白腰朱顶雀】雄鸟</p> <p>【棕眉山岩鹨】</p> <p>【褐岩鹨】</p> <p>【戈氏岩鹨】</p> <p>【大斑啄木鸟】雄鸟</p> <p> 贺兰山岩画遗址的山巅上,盘踞着七八只【秃鹫】,每天都能在此观察到它们的英姿。</p><p><br></p><p>【秃鹫】</p> <p> 在岩画遗址公园内的贺兰山脚下,我们看到一大群野生岩羊正悠闲地在觅食,每只体型都肥圆壮硕,不太怕人,可以理解为这里的人们对它们保护得很好。</p><p><br></p><p>【岩羊】🐐</p> <p>二. 贺兰县黄河湿地公园</p><p> 2006年9月25日,银川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成立。</p><p> 银川湿地野生动物共有6纲23目49科153种和66个亚种,占自治区湿地野生动物种类总数地86.1%。特别是水禽资源丰富,全市有湿地水鸟有159种,这些水鸟中属于留鸟有33种,夏侯鸟62种,旅鸟52种,繁殖鸟11种,冬侯鸟1种。在上述种类中有国家1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小鸨】、【大鸨】5种。</p><p> 我们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在黄河河道上的小沙滩上,在黄河河畔的芦苇荡、小树林、农田、荒草地中寻寻觅觅,主要收录了【黑鹳】、【白尾海雕】、【短耳鸮】。</p><p><br></p> <p>【黑鹤】</p> <p>【楔尾伯劳】</p> <p>【苇鹀】</p> <p>【小鹀】</p> <p>【雉鸡】雄鸟</p> <p>【凤头百灵】</p> <p>【灰椋鸟】群</p> <p>【渔鸥】</p> <p>【海鸥】?</p> <p>【普通秋沙鸭】雄鸟</p> <p>【短耳鸮】🦉</p> <p>咦,看看下面是不是有我的菜?</p> <p>【红隼】雌鸟</p> <p>【白尾鹞】</p> <p>【大鵟】</p> <p>【白尾海雕】意景版</p> <p>美轮美奂的黄河之畔落日</p> <p>三. 银川市海宝公园</p><p> 海宝公园位于有着“塞上江南”美誉的银川市,公园以海宝塔为中心,南起上海路、北至贺兰山路、东起民族北街、西至北塔临湖路,总面积约216公顷,其中绿化面积近120公顷、水域面积近97公顷。</p><p> 在海宝公园的东北角的小树林中,种植着大片的忍冬树林。隆冬时节,忍冬树结满傲雪的红果子,它是许多鸟儿冬季不可多得的食物,所以引来各种鸟儿在这里聚集,宛然成为鸟儿的乐园。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总数上千只以上的【太平鸟】,它们一群一群地在天空上呼啸而过,纷纷落下时,树上犹如开满了鸟儿花,甚是壮观。它们以忍冬的红果子为食,用地上的洁白纯净的积雪解渴,我们仿佛走进了它们神奇的世界之中,乐而忘返。</p> <p>【太平鸟】</p> <p>【太平鸟】大快朵颐忍冬的红果子。</p> <p>【太平鸟】以积雪解渴。</p> <p>【银喉长尾山鸟】</p> <p>【煤山雀】</p> <p>【斑鸫】</p> <p>【黑颈鸫】</p> <p>【燕雀】</p> <p>【大斑啄木鸟】雌鸟</p> <p> 面对黄河涛涛不绝东去的河水,队友们累并快乐着,心中顿时有片刻无欲无求的满足感。</p> <p class="ql-block"> 三天行程满满的贺兰山下、黄河之畔的自然探索之行,我们收获了大部分的目标鸟种。由于行程时间限制,我们没有去阿拉善地区去寻找【贺兰山岩鹨】,留下遗憾以待他日再来。</p><p class="ql-block"> 这次行程本人共加新鸟种4种:</p><p class="ql-block">1. 贺兰山红尾鸲</p><p class="ql-block">2. 棕眉山岩鹨</p><p class="ql-block">3. 黑鹳</p><p class="ql-block">4. 白尾海雕</p><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