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2020年的自己——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

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顺喜 铭台 刊发:旭东</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2020年</b></p><p><br></p> <p><b> 庚子年,这是人们会说起的一年,这是人们说起就沉默的一年。在五味杂陈中,有惊恐也有寂寞,有忐忑也有不安,有时还带有内心的彷徨……</b></p><p> 但2020年更是奋进的一年。我们思考了很多问题,什么最重要?什么最幸福?什么更有意义?最终我们最铭心刻骨的两个字是<b>“珍惜”</b>,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在疫情刚刚稳定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为了生存的人们,又涌动着本能的初心,内心的澎湃,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开始,不管风再劲,雨再浓,日再烈,雪再寒,我们都要不停脚步地跟上。</p><p> 尽管是半停滞的状态,我们依旧鼓足内心的勇气,以不同方式,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奋进。一年来,在全国工商联和文物艺术品商会的正确领导下,默默无闻,积极探索。<b>毕名武老师、祝威老师、石宝彬老师、孙普阳老师、张旭东老师、董志亮老师</b>,都在积极努力工作,为专委会发展历尽心机,力所能及的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p> <p>  <b>病虐桀桀危亡处,吾心灼灼护国安——红山文化专委会在行动。</b>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是传统文化公益弘扬者,我们愿意在疫情面前,与所有敬仰生命,珍惜未来,抗击病毒,爱我华夏的仁人志士在一起。</p><p> “至美通”供应链,是“红山文化专委会”的全程公益战略合作伙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弘扬者、传承者。在这次中国武汉疫情突来之时,“红山文化专委会”积极倡导并出资,“至美通”在美国芝加哥,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立即行动起来,<b>组织捐助、参与捐助、并全程负责捐赠品的运输、储存、包装、管理。公益运输医疗物资23批次,累计抢运口罩50余万只,医用手套3000余套等医疗防护用品。</b></p><p> 红山文化专委会赤峰市红山文化志愿者着装上岗——在疫情时期,红山文化志愿者,践行立会宗旨:“用公德之心,以公益之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红山文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引领传统文化爱好者关注红山文化。红山文化专委会赤峰工作站的志愿者,相应当地松山区玉龙街道成龙社区要求,积极参与疫情防空工作,在成龙嘉园小区门岗执勤,负责小区的门禁管理,进出人员及车辆进行证件查验管理,对外来返程人员及巡查人员进行登记备案等工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主要工作亮点</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抗疫先锋】</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公益引领,文化传承,红山文化志愿者助力抗疫不动摇。疫情期间,红山文化专委会志愿者代表<b>唐仕果、秦旭东、满江涛</b>三位同志,来到疫情期间满江涛同志服务的成龙嘉园南门岗卡口,代表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志愿者团队向赤峰松山区玉龙街道成龙社区一线工作者进行慰问,同时向一线工作者们送去了价值3000元的一次性口罩、84消毒液和医用消毒酒精等抗疫物资。成龙社区党组书记吴昱女士代表社区一线工作者接收了这批抗疫物资,并对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志愿者团队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我方志愿者赤峰联络站满江涛主任及其爱人志愿者李元园女士在疫情期间,无论雪天、雨天坚持每日在社区卡口轮流值岗,并在本次“赤峰最美抗疫人”评选中,荣获第六名好成绩,对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大师荣耀】</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span><b style="font-size: 20px;">钱文彬大师</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荣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学术专著】:</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刊发</span><b style="font-size: 20px;">辛学飞先生</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国玉之始——红山文化玉玦》八期,全面系统展现了红山文化玉玦的器制作过程及其制作特点、玉玦的形制、玉玦的材质和玉玦的独特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专家讲座】</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善至先生</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应</span>华行国际文化演艺、百年经典国际拍卖公司、中国书画世界行联合会活动部、欧华电视台等媒体之邀,在联合举办的“你也可以收藏一国际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系列直播讲座”,善至生主讲了“玉器的收藏与鉴赏”。</p><p> 他在一个小时的讲座中,他全面介绍了玉器收藏从红山玉、高古玉到现代玉收藏的发展脉络,展示了不同时期玉器的一些实物和图片。善至先生在不断利用机会弘扬红山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历史回顾】</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红山文化专委会首次推出“历史回顾”专栏,将推出红山文化专家学者的访谈录,不断丰富红山文化爱好者对红山文化考古历史及红山文化专业知识的需求,今年率先推出</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红</b><b>山文化研究的新思考——郭大顺先生访谈录》</b>。</p><p><br></p> <p>●<b>【走近国博】</b>:中国国家博物馆会同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共同举办的<b>“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b>,这是2020年中国红山文化的大事。</p><p> 红山文化专委会首次派出以<b>石宝彬老师</b>为代表的<b>“红山文化志愿者”</b>参与展览活动。热情观众踊跃提出各类问题,其中,一位中年观众就红山文化古玉器型、材质、历史背景及出土地点等问题,不断与红山文化志愿者交流。从另一个侧面看出,红山文化爱好者的水平高,专业程度高,历史文化与知识丰富。</p><p>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场管理服务人员,有众多传统文化粉丝。让我们感动的是,其中一位女管理员,一直跟随我们志愿者,不断询问有关红山文化的专业知识,对红山文化很痴迷。她就红山文化的古玉、陶器、发源地、中华第一龙等,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位馆员最后还一再追问,红山文化博物馆情况,问北京有没有,内蒙古赤峰市有没有等等。作为红山文化志愿者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p> <p>●<b>【红山风采】</b>:可能有人问谈红山文化,不聊古玉,怎么说风景?辛学飞先生的《国玉之始——红山文化玉玦》,文章里畅谈了红山先民的生活劳动场景,依山而落,逐水而居。我想正是这些大美的自然风光,使红山先民孕育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情趣,有人说三月春光浓似酒。春光中满眼的姹紫嫣红,满眼的芳草依依,满眼的莺啼燕舞。那人间的四月天,花儿尤盛开,此刻与春共舞,岂不快哉!</p><p> <b>唐仕果先生</b>的<b>《时令四月的赤峰》</b>让人眼前一亮,联想到红山先民在春意盎然的时光里精雕细琢玉玦、玉蝉、玉猪龙的场景,唐仕果先生在疫情的寂寞期间,为大家带来了一缕清甜的春风。</p> <p>让疫情期间不在寂寞——红山文化专委会、“至美通”供应链,联手推出<b>画家王震宙</b>绘画艺术欣赏。</p> <p><b>  三方青田印 一脉传承心</b>——在弘扬红山文化的几年经历中,学习到很多传统文化知识,突然有一天再想,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工作?有哪些值得回忆事情?能否用最简单的方式概括吗?想来想去,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我们日常的公益弘扬红山文化的常态工作,<b>《挖掘红山文化记忆》、《再现红山文化符号》、《传承红山文化精髓》</b>。于是,在“快手”上买到了三方青田石章料,付费请到了一位非专业印章雕刻者,雕刻了“三方青田石印章”。我们体现的不是印石的材质和雕刻者的名气,只是表达一下我们的日常工作状态。</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故里寻访】</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疫情的平稳期,红山文化成员</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王大力先生</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开启红山文化寻根之旅,利用现代新媒体,拜访赤峰市的红山文化专家,红山文化收藏家,展示当地博物馆红山文化馆藏。并通过“快手”等新媒体广泛宣传红山文化,效果显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祝威先生</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再赴赤峰,代表专委会拜会红山文化的专家学者,红山文化专委会的朋友及老师,为巩固和加强北京赤峰两地兄弟般的友谊,尽到自己责任。</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藏品创意】</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善至先生</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的主持和领导下,与景德镇开展了《中国红山文化与中国瓷文化相融合》的探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与福建德化合作开发了,中华第一龙兰花罐和玉兰罐。</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玉猪龙陶瓷罐</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华第一龙 兰花罐</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华第一龙 玉兰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