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2月9日 ,范仲淹公学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南阳市各县几百名语文教师欢聚一堂,翘首以待,只为一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肖老师儒雅绅士,大气从容,展示了两堂精彩的课例。</p> <p> 下午,肖老师就如何备课的问题进行讲座,近距离地感知他的教学思想和魅力,清晰地了解他备课前的“肖九问”,我看到了伸向远方的一条阳光大道。</p><p> 第一问: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文体特征)?</p><p> 虽然知道拿到一篇文章,脑海中必须清晰地知道文体,然后按不同文体的特点实施教学,或解读,或赏析。但是,文体和文体之间的侧重点及区别,还真的不多关注,更未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而为,有的,甚至还有过归类的错误。比如虽未教读过《斑羚飞渡》,但粗粗读过的我,竟然把它归到了散文里,根本没把它当作动物小说来理解……</p><p> 第二问:“这是为什么而写的文章(写作动机背景)?</p><p> 清楚“文章合为时而著”。于是,每每教文,写作背景是我要关注的内容。但是,也只是搬搬教参,画画重点语句而已,至于课文背后的故事,尤其是“知人论世”,根本没想一探究竟。比如杨绛的《老王》真实情况如何?朱自清为什么要写《背影》?舒婷的《致橡树》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哪曾留意?</p><p> 第三问:这是写什么的文章(主旨内涵)?</p><p> 作一名教师,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必须具备。常常的,我会从教参或简单或复杂的的描述中,抽出一两个关键词,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可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却很少做到,至于读出文章的味道,贴着文本、学生和语言,不放过一字、一词,由浅入深,由一及几,由此到彼,就更是少之又少了!</p><p> 第四问:这是怎样写出来的文章(语言手法)</p><p> 多年来吃老本、懒读书,因各种事务性的忙碌而越来越钝的我,尽管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还能正确判断和使用,但是,对语言的感知力越来越弱,“语文教学要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的落实自然打了折扣。因此,经由语言文字的教学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新境界”自然也就很少实现。</p><p> 第五问:为什么放在这个单元这个位置(编者意图单元目标)?</p><p> 每篇文章独立为文,自有自己的主旨内涵布局谋篇。虽然与所在的单元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教学中,我更多的是淡淡一看,浅浅一带,根本没有像肖老师那样“我的课堂首先是编者意图作主、单元目标作主”。因而,文章在单元中的整体性和应具备的价值自然不能得到体现。</p><p> 第六问:最能体现文章特色的重要语段或句子是哪几个(教学聚焦)?</p><p> 平时,长文短教也好,短文长教也罢,一课一得,倒也很认真地在做。但是,每一篇课文中最能体现文章特色的重要语段或句子却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关注,往往是凭感觉、凭直觉,抓一些抒情议论段、总领总结过渡段便止手止脑止嘴止步,从来没有很认真很严肃地进行“教学聚焦”的操作。</p><p> 第七问:当下为什么要教这篇课文(教学价值)?</p><p> 在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核心素养的今天,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当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追求。可是,拿到一篇文章,想当然地认为教材里安排了自然有它存在的硬道理,然后便按照惯性,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角度进行教学,至于“当下为什么要教它”的想法,真的很少很少触及。</p><p> 第八问: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和不能读懂的可能是什么(学情预判)?</p><p> 备课时,“眼中有教材,胸中有学生”的宗旨虽然遵循着,可是,真正回到学生的角色,实行角色互换,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读来看文章,却从未真正落实过。往往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确定重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地预想和设计,把课堂上可能进行的讲解和训练,拓展和小结都一一规划,再多多少少考虑一下可能的生成。至于预判,很少让它清晰化、文字化。</p><p> 第九问:教材提供了哪些助教助学资源(教材资源)?</p><p> 九个问里,只有这一问,我是比较认真地关注过。不管是单元教学提示还是课文阅读提示,也不管是课后的思考探究,还是课外的拓展延伸,备课时我都会看看画画。只是,对这些教学资源的深入性关注,就远远不够了。</p><p> </p><p><br></p><p><br></p> <p> 系统地跟着肖培东老师学习备课的九问之后,我知道,以后在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学生学法”的同时,一定会细致再细致地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高效课堂,我们和学生的“双主”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也才能实现和学生的共同成长。</p><p> 以后,备课时就好好地“九问”吧!</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