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瓜哥

<p>朋友,你是磨市人吗?你深爱着你的家乡吗?</p><p><br></p><p>想当年,长阳还在流传“一枝二磨三榔坪”的时候,你有没有因为自己是磨市人而骄傲过?</p><p><br></p><p>现在的磨市已经不是鱼米之乡,清江河也不再豪放不再奔腾不息,磨市河段成了库区后,变得更加宽厚内敛,也更深邃静怡。</p><p><br></p><p>人们都说“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有灵气”,我深以为然。我常常站在坝上拍马鞍山的夕阳,当落日余晖铺满整个江面的时候,我总感觉到有一种美到极致的晕眩,久久沉浸其中,同时会升起一种莫名的幸福感。</p><p><br></p><p>因为每一次美的感受我都无法拒绝,每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会被我铭记。而被我铭记的每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所以异常珍惜。</p> <p>我们失去自己耕种的稻米已经二十年,这些年我们也收获了便利的交通,龙五一级路横穿芦三磨,即将通达龙舟坪。晚上车车儿一开,到宜都宵个夜了再回来睡觉已是说走就走的事。</p><p>磨市自古就是水陆码头,曾经拥有车水马龙的繁华,虽然后来日渐没落沉寂,沉入水底。现在,交通的便利又让磨市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磨市经济的复苏也看见了新的曙光,那些曾经走出去的人们,回乡定居成为一种新的趋势。</p> <p class="ql-block">可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得到了富足,得到了便利,但同时,我们也正在失去一些东西,我们失去了村庄原生的干净的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铺天盖地,多得一个村一百多个垃圾桶,垃圾池都消化不了;多得两个保洁员连轴转都清运不过来;多得遍布了所有的林边与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吹过来时,水上的泡沫就一起来了,河面上白晃晃一大片,岸上的白色塑料袋一阵一阵飞跑,在空中打着旋撒着欢,最后会落在哪里,它们自己也不知道。</p> <p>有水是地方就有垃圾?为什么?</p><p><br></p><p>关于人居环境整治,我经常在群里呼喊,三会三讲时也都专门讲垃圾分类和处理,结果反馈给我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以抱怨为主,有的说自家门口没有垃圾桶,有的反对门口修了垃圾池,诸如此类问题,我常常无言以对。</p> <p>这个冬天,“美丽家园”我们要行动起来。</p><p>我们招募志愿者14名,成立了文明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队,准备对磨市村的主要河道和公路沿线进行一次大清理,大扫除。</p><p>看,我们村级市市长召集志愿者,召开了临时会议,部署了美丽家园活动。</p> <p>这队伍是一支杂牌军,有的穿着迷彩服,有的穿的红背褂,唯一相同的就是每人手中一条蛇皮袋,一把长火钳。</p><p><br></p><p>我们的旗帜很靓,顾名思义,志愿者服务队,都是义务劳动,免费出征。</p> <p>马磨河美不美?我们说了不算,看这群鸭子,这里是它们的乐园,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维护这里优美的环境。</p><p><br></p><p><br></p><p><br></p><p>有人问:“这么大阵容捡垃圾,是不是又有领导来检查呀?”</p><p><br></p><p>答:“没有人来检查,就是这垃圾已经成灾了,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这只是一个带动和引导,希望大家以后都自觉爱护环境。”</p> <p>红马甲和长胶鞋同时上线,河道垃圾无处躲藏。一边捡,一边倒在车上通通带走。柳笑巢和熊开新是我们的“脱贫之星”,也是我们的保洁员,他们带了自己的小货车,一边参加收捡零散垃圾,一边帮着义务清运。</p> <p>这里是一个垂钓的好去处,也是垃圾成灾的地方,就在清江的护坡上,遍布着垃圾、杂草和青苔,冰冷湿滑。哎呦!摔我一跤,一直往下溜,差点刹不住。路上的人急急地喊道:“当心啊,旱鸭子,掉河里冻一下也不得了喋。”</p> <p>哇,那些石头好美啊!</p><p>快看,那石头旁边躺着的是什么东东?纸尿裤呢还是旧衣服?</p><p><br></p><p><br></p><p>还有那边,树枝上挂着的又是啥宝贝?</p> <p>这两处看起来历史有点悠久了,口罩,衣服,食品外包装,油布,方便袋,卫生巾,品种很丰富呢!它们的魂魄早被流水带走了,留下的部分已经残缺不全,面目全非。</p><p><br></p><p>经过一番撕扯后,终于全部被干掉。</p><p><br></p><p>忙碌的时间过的总是很快,一晃就是中午了,已经空了肚子的队员们各自散去。</p> <p>咦?这是什么操作?垃圾桶里面明明是空的么,外面却花花绿绿堆成了小山,各位老少爷们,咧我看不懂。</p> <p class="ql-block">这期间,有人专门跑过来向我报告:“你家门口那个坑里那么多垃圾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欧漏!我家门口!</p><p class="ql-block">我一时无措,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只好连连摆手说,那不用管,让我自己来处理吧。</p><p class="ql-block">因为住户相对集中,我们家附近八十米内是有垃圾池的,可不知为什么,大家都习惯于把门口已经干涸长满杂草的堰塘当成垃圾坑,于是整个下午,我都在跟这一坑的垃圾作斗争。出于私心,我就不在这里晒图了。</p> <p>关于乡村</p><p>大家对乡村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早早就走出了乡村,在某城安居落户,故乡不常回,对乡村的印象可能最多停留在瓦上袅袅的炊烟,地里暮归的老牛。</p><p>故乡是回不去的地方,是睡梦里挥不去的乡愁。</p><p>有人暂时离开了乡村,去打工,过年回来十天半个月,走亲戚,拉家常,烤炉火,吃蒸肉,自家的日子每年都在蒸蒸日上,但总是感觉家乡变化不大。</p><p>有人一辈子生活在乡村,对周围的一切了如指掌,日复一日,顺应着时代的变迁,春种秋收,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p><p>有些比较偏远的乡村也在逐渐凋敝,年轻人都进城去谋生,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被有些人戏称为“9961250”。如果哪家办个红白事,你一去就会发现,人群里五十岁以下的人真的很少了。很多农田荒芜,无人耕种,这让你不由得想到,再过十年二十年,等这一代种地的人逝去,乡村里又将是怎样的情境。</p><p>还好,这几年我们已经听到了“振兴乡村”的脚步声。可乡村振兴,怎么个振兴法。</p><p>有人说:乡村的很多问题,到最后都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现代城市人的新观念,融入到地方文化元素当中,城市对乡村,一边唤醒,一边反哺。</p><p><br></p><p>有人说: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乡村,其中不一定是原住民,也可能是热爱乡村、憧憬另一种生活的人。城市与农村的交织,不仅在于资本、审美,还有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未来,在精神面貌、公共生活和清洁程度等方面,我们都能体会到乡村的今非昔比。</p><p><br></p><p>有人说:被遗忘的乡村,已经被人记起。乡村的新生,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但归根到底,是要把村民的生活放回去,重构独属于乡村的美与生活。我们的城市已经越来越趋同,而乡村,大可以与众不同、丰富多彩一些。</p><p><br></p><p>有人说:乡村是我们祖辈生活的地方,我们的根在那里,乡村是心灵的一方净土,自然而朴实,有温度有人情味!</p><p><br></p><p>以上观点,当然比较理想化,但也不是不可能,至少“振兴乡村”的出台,给了我们希望和出路,振兴乡村也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力量微弱,但力所能及的,就是保护好当前的环境,让美丽乡村成为磨市的第一张名片。</p><p>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终将逝去,想想我们能留给后代的乡村是什么样子的呢,总不能让村庄被垃圾淹没吧。现在就携起手来,迎接我们美丽家园的回归。</p><p>下面,一起来朗读村规民约第一条:</p><p> 捡垃圾,重环保,屋圈屋转勤打扫</p><p> 讲文明,树新风,美丽家园真正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