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轶事》27 建国初期东南贾村的苇席编织业

音十

<p><br></p><p> 1949年东南贾村7户农民组成了崞县(今原平)第一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崞县第二个合作社,1955年全村2700人全部入社,1956年被忻县专区命名为“雁南红旗社”。农业社怎么生存发展?社员的生活怎么提高?1955年2月25日的《山西日报》,登载有记者陈大树《东南贾农业社发展多种经营前后》一文,这篇通讯稿里有这样一段归纳:领头人、社长赵文和在建社初期根据村里的具体条件,思来想去倡议走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农林牧副全面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增加收入。</p><p> 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得到了县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也得到了入社社员们的认可,在中央工作组的指导下,社里制定了一个10年发展规划。</p><p> 万事开头难。开展多种经营大家不谋而合想到的第一个经营项目就是苇席编织业。</p><p> 东南贾苇席编织业历史悠久,几百年来不少人以编织苇席为生,旧社会也有人靠此手艺走南闯北,村里的大多数人有编织技艺,产品质量久负盛名。清朝民国时期在忻定崞一带有“南有定襄陈家营,北有崞县南贾村”的俗语,其名气可见一斑。</p><p> 于是,村里紧锣密鼓成立了以社长赵文和挂帅,王根红、张文金、赵开升等人组成的苇席生产领导组,具体负责组织、采购、销售等管理。</p><p> 领导组一开始遇到的难题就是加工原料的来源。以往,一家一户单干,编工们的苇子都是各想各的办法从外地购置,而如今村里几百人同时进行,解决原料问题是最紧迫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有村民给社长赵文和提建议,滹沱河边的南郭下村已经种出了芦苇,咱们的南河尽管没法与滹沱河比,但那儿的滩地的湿度也不小,咱们也试种试种哇。赵文和觉得这个主意不错。1953年春,委托村里的能人王和义通过关系,从太原河西的南屯村买回几十斤苇根,在南河选了一块小滩地引植下去,秋后芦苇竟长得粗如笔杆高齐房顶。看来干南贾也能长出芦苇!这极大地增加了大家引植芦苇的信心。1954年,又从太原南屯、武家庄一带购回九胶皮马车苇根,大面积种植了二百二十亩,至文革开始前,种植面积约五百五十亩,种植点分布在南河、甸子沟、北息马地沟、李表地等十几处。以至于后来,在通往子干村五华里的路西,人们会看到洼地里几百亩的芦苇荡,密密匝匝,十分齐楚。夏天时郁郁葱葱,像一池绿色的湖泊,成群结队的苇喳喳鸟在苇叶间婉转穿梭鸣啾不停;秋天时芦花飘飘,雁南飞下的芦苇似一片金色的海洋,宛若踏入江南水乡。</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解决原料的办法是采购。购买地选择在太原河西的金胜、晋源。太原地域文化研究学者郝妙海先生的《割苇子》一文有这样的白描:在太原南郊沿汾河一带,曾经有大片的苇地。在今金胜、晋源两镇的好多村庄中,最多时,苇地都曾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而几个村连片的苇地,动辄就有上千亩,简直就是苇的海,苇的洋……。东南贾村委派王富成等20人长驻此地,负责购买洽谈和运输事宜。</p><p class="ql-block"> 太原距东南贾村240华里,运输苇子的马车、平车运输单程需三天两晚上,一个来回就得一个礼拜。马夫们和人力车夫们一般选择在大盂、忻州附近住宿。最难走的路是爬石岭关。石岭关坡长坡陡,人力车夫们需互相协作你拉我推,多次往返,才能通过,其艰辛至今在经历者中记忆犹新。当然,东南贾村浩浩荡荡的马车队、人力车队常常是这条108国道上的一道风景。</p><p class="ql-block"> 运输工具一开始时是马拉和人拉铁角车,后改成马拉胶皮车和人拉平车。解决运输问题的转机出现在1959年村支书赵文和出席全国群英会期间,他向省委书记陶鲁笳反映了这个困难,后经陶书记与铁路部门协调,定期给东南贾发火车车皮,一并解决苇子和大粪干的运输困难,这样,村里自己的运输变得容易多了,仅仅从太原河西的南屯、武家庄一带把苇杆拉运到太原东站装车,再从原平站转回村里了。</p> <p>  大规模组织生产需要行家里手来管理。管理人员按照社里的要求制订了利润分配办法和质量验收标准。利润分配办法主要以奖励苇子来实现。社里通过对苇席编织环节准备阶段的“破、碾、毮、发”和编织过程的“打底儿”、“编芯儿”、“折边儿”、“传角儿”精准测算,以每天编一块普通席子以一个工计算,奖励一元人民币等价的苇子,以此来调动大家编席子的积极性。</p><p> 质量指标主要是苇席的尺寸和苇片的紧密度以及席子整体的感观。在初期有极个别社员不注重质量,收席子的管理人员不拘私情,站在诚信为本,质量就是生命的高度,当众拒收不合格的苇席,制止了偷奸耍滑蒙混过关的行为。</p><p> 席子主要用于铺垫和苫盖,建国初期由于塑料制品和化纤制品短缺,席子必然是用量最大的品种,其中专用于土炕上铺的席子俗称炕席。东南贾与太原市供销社签有供销合同,销售主体在太原,多余的也销往大同、内蒙呼市等地。</p> <p class="ql-block">  在组织大家编织苇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编织能手,比如赵罕罕家、邢改娥等人。90%以上的村民通过编席子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有的通过全家人出工前后起早贪黑的劳作,仅此一项年收入超过300元,这在当时绝对不是个小数目。通过编席子起房盖屋娶妻生子的人也不在少数。</p><p class="ql-block"> 在组织大家编苇席的过程中,社里也锻炼了一批生产经营和供销骨干。在十几年里,张成厚、王富成王富万兄弟、樊亮红、赵开升、樊富明、赵秋愣、赵海长、赵玉红、庞保银、庞志保、王明楼、张满红、王成章、张君等人是佼佼者。</p><p class="ql-block"> 有资料显示:1953年建社初期,东南贾村芦苇面积为空白,到1965年芦苇面积约550亩,收获优质苇杆万余捆,加上外地采购的几万捆,原料相对有富余,苇席编织业的集体年收入也从1954年的2.58万元增加到1965年的8万多元。集体收入多了,这些资金投入于兴修水利、大办教育盖校舍之中,投入于建苗圃、养猪等26个小企业,促进了多种经营方面其他产业的滚动发展。1964年5月1日,东南贾与施家野庄、屯瓦、王玉峰一道,被原平县委树为四杆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稿于2020.12.11</p><p class="ql-block"> 修改于2020.12.14</p><p class="ql-block"> ( 王银田等人提供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