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p><p><br></p><p>【诗词解读】</p><p>元稹之妻韦丛离开元稹的时候刚刚二十七岁,苏轼妻子王弗病逝的时候也仅仅二十七岁。这是最美好的年龄,大概也正因如此才让她们的夫君痛彻心扉。</p><p><br></p><p>今天我们要品读的,是被称作“千古悼亡之首”的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p><p><br></p><p>词云:</p><p>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p><p>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p><p>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p><p>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p><p>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p><p>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p><p><br></p><p>苏轼在题记中说,“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所以这首词上阕写实,下阕写梦,是在词中怀念十年前已离他而去的妻子王弗。</p><p><br></p><p>他说,我和你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想陷入思念的悲伤,却又不由自主地难以忘怀。你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我没有地方和你诉说心中的悲苦和凄凉。假使我们今夜相逢,你也应该不会认出我,因为我四处奔波,早已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故乡。只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p><p><br></p><p>我们互相望着,干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啊,就是我们相互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p><p><br></p><p>每次读到苏轼的这首《江城子》,我其实最先想到的并不是东坡先生和发妻王弗的爱情故事,而总是先想到国学大师唐圭璋先生。唐老凭一己之力,耗十年之功,编纂《全宋词》,被称作“词圣”。而我一直觉得,在“词圣”之前,应该再加一个词一一情圣。</p><p><br></p><p>听我的老师说,唐老至情至性,年轻的时候和他的爱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相识相爱,结成夫妻。可是发妻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因病而逝。后来唐老独自带着孩子们,艰难度日,一辈子都没有续弦再娶。据说每年清明时节,唐老都会带把洞簫,去妻子的坟上,为她吹奏她生前最喜欢的曲子。</p><p><br></p><p>我的老师告诉我,有一次上课,唐老讲宋词,刚好讲到这首《江城子》。他在黑板上抄写下整首词,转过身来只念了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就突然泪如泉涌,声音哽咽,再也说不下去。后来整堂课,唐老就和学生相对而泣。偶尔,口中呢喃地说两声:“苦啊,苦啊!”</p><p><br></p><p>我只听老师的转述,便已觉得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课,永远都难超越。唐老用他自己的全部人生,至情至性的灵魂,去诠释了这首千古悼亡之首的名作。</p><p><br></p><p>苏轼的这首词用语平实,却如此感人,正是因为有来自生活本身的力量。苏轼的发妻王弗,她的父亲是四川的一个乡贡士,在古代,也算是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p><p><br></p><p>我们不知道王弗的才学到底怎么样,但是苏轼自己在文章里记载过,说有一次自己在夜里读书的时候,就被红袖添香的王弗指出了一个错误。还有一次,他背书的时候突然忘了词儿,王弗就轻声地念出了下句,这让一肚子学问的苏轼大为佩服。我想,要指出苏轼读书中的错误,那一般的知识积累肯定是不够的,王弗的才学肯定不一般。</p><p><br></p><p>王弗不仅天天陪着丈夫苏轼学习,做一对爱学习有文化的模范夫妻,而且她对丈夫的人生理想、仕途追求都很用心。史书记载,王弗有一个爱好,就是苏轼做官之后,家中凡是苏轼的同僚、下属来拜访,苏轼在前面接待、攀谈,王弗就在帘子后面悄悄地听。客人走了之后,王弗就凭自己女性特有的直觉,为丈夫分析谈话的内容,还有谈话的人,听说苏往往是大受裨益。</p><p><br></p><p>有一次,北宋文人党争中新党著名的成员章惇,在没有发迹的时候曾来拜访苏轼。王弗对苏轼说,这个章惇将来定是个大奸大恶之人,不得不防,但是苏轼却并不以为然。章得志之后,果然是个极偏激的人,苏轼等人都栽在他的手里。苏轼后来之所以被流放到惠州,被流放到遥远的海南岛,都是因为这个章惇。后来苏轼感慨说,还是王弗看人看得准啊。</p><p><br></p><p>由此可见,王弗不正是男人们求之不得的“贤内助”吗?苏轼在纪念妻子的墓志铭中,就明确地称妻子王弗是个贤内助。苏轼的父亲苏洵,也认为这位儿媳妇是非常出色的。王弗去世的时候,苏洵还提出来把王弗的灵柩送回四川眉山老家,和苏轼的母亲,也就是王弗的婆婆程夫人安葬在一起。可见苏洵也非常器重这个儿媳。</p><p><br></p><p>苏轼写下这首《江城子》时,是三十九岁,此时苏轼正遭遇他一生中第一次重大的坎坷。苏轼年少时名扬天下,意气风发,但这个时候,开始了熙宁变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苏东坡作为旧党成员,不被重视,只得外放地方,郁郁不得志。人到中年思及往事,对曾是贤内助的发妻王弗就更加思念。</p><p><br></p><p>历经了红尘的磨难,在时间的沧海中,苏轼想起当年恩爱的发妻,所谓“结发为夫妻,死生未可移”。不过,苏轼绝非是因为人到中年、仕途坎坷,才分外思念发妻,而是他和王弗的感情本来就非常好。</p><p><br></p><p>我们都知道苏轼号东坡,那是因为他在黄州的东坡上干了不少农活。但苏轼这辈子干过最多的农活是什么呢?</p><p><br></p><p>是种树。</p><p><br></p><p>他曾经在故乡四川眉州的山坡上,带着家人,亲手植下了三万株雪松。为什么要种那么多的雪松呢?是因为王弗爱雪松。东坡居土的痴情,可见一斑。</p><p><br></p><p>苏轼的这首《江城子》,最大的特色一是平实,二是感人。既能让词学宗师唐圭璋先生,一生为之念念不忘;也能让半文盲的杨过,为之伤感发狂。金庸在《神雕侠侣》里面写道,杨过为小龙女跳崖,最重要的引子就是这首《江城子》。杨过一辈子痴心武学,读书不多,数年前在路边一个小酒店的墙壁上,见过这首词,随口念了几遍,就牢记下来。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首词情深意真。</p><p><br></p><p>杨过在绝情谷中等了十六年,等待与小龙女相会。过了约定的日子,却依然不见小龙女,失魂落魄之际,想起了这首《江城子》。杨过心想,苏轼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而自己已经和小龙女相隔十六年了;苏轼尚知爱妻埋骨之所,自己却连妻子葬身何处也不知。于是又想起下半阙,说的是苏轼夜晚梦到亡妻的情节,“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那正是柳永所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啊。</p><p><br></p><p>杨过念及此,不由得心中大痛,因为三日三夜不能合眼,竟连梦也不能做到一个。杨过心中不觉万念俱灰,加上生性激烈,便纵身跳入万丈悬崖。</p><p><br></p><p>什么样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文学作品,什么样的诗词才是最感人的诗词?很简单,来自真实的生活,来自深情的灵魂。</p><p><br></p><p>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p> <p>1.《诗经·王风·采葛》</p><p><br></p><p>《诗经·王风·采葛》</p><p><br></p><p>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p><p>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p><p>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p><p><br></p><p>【译文】</p><p>那个采葛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p><p>那个采萧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秋啊!</p><p>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p><p><br></p><p>【总论】</p><p><br></p><p> 《国风·王风·采葛》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表达的是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历来众说纷纭,有淫奔说、惧谗说、怀友说、戍卒思妇说多种观点,今多解为思念恋人的诗。全诗三章,每章三句。诗人用夸张手法描写心理活动,很有特色。</p><p><br></p><p>【创作背景】</p><p><br></p><p> 关于此诗的背景,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则如三月之久”;牟庭《诗切》又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诗经原始》)近人则多主恋歌说。闻一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风诗类钞》)。</p><p><br></p><p>【作品鉴赏】</p><p><br></p><p>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都是女子在辛勤劳动。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年)。说一天会像三个月,三个季节,甚至三年那样长,这当然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区别所在。用这种有悖常理的写法,无非是为了极言其思念之切,之深而已。</p><p><br></p><p>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此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复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第二章用“秋”而不用“春”“夏”“冬”来代表季节,是因为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易生离别情绪,引发感慨之情,与全诗意境相吻合。</p><p><br></p><p>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流传千古,后人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关于此诗艺术感染力的奥妙,蒋立甫《风诗含蓄美论析》曾剖析说:“妙在语言悖理。”其意是说: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与“一日”等同,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p><p><br></p><p>【名家点评】</p><p><br></p><p>宋代朱熹《诗集传》:“赋也。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p><p><br></p><p>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葛’‘月’,‘萧’‘秋’,‘艾’‘岁’,本取协韵。而后人解之,谓葛生于初夏,采于盛夏,故言‘三月’;萧采于秋,故言‘三秋’;艾必三年方可治病,故言‘三岁’。虽诗人之意未必如此,然亦巧合,大有思致。‘岁’‘月’,一定字样,四时而独言秋,秋风萧瑟,最易怀人,亦见诗人之善言也。”</p><p><br></p><p>【后世影响】</p><p><br></p><p> 此诗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后世演化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其审美价值仍在,作为成语仍活在人们口头,成为后人表达思念之情的常用语。</p> <p>《诗经·郑风·出其东门》</p><p><br></p><p>【诗词解读】</p><p>《出其东门》</p><p>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p><p>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p><p><br></p><p>【译文】</p><p>漫步城东门,美女多若天上云。虽然多若云,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绿头巾,令我爱在心。</p><p>漫步城门外,美女多若茅花白。虽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怀。唯此素衣红佩巾,可娱可相爱。</p><p><br></p><p>【注释】</p><p>东门:城东门。</p><p>如云:形容众多。</p><p>匪:非。思存:想念。思:语助词。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籍。</p><p>缟(gǎo 稿):白色;素白绢。綦(qí 其)巾:暗绿色头巾。</p><p>聊:愿。员(yún 云):同“云”,语助词。</p><p>闉闍(yīn dū 因都):外城门。</p><p>荼:茅花,白色。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p><p>且(jū 居):语助词。一说慰籍。</p><p>茹藘(rú lǘ 如驴):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蔽膝。“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p><p><br></p><p>【鉴赏】</p><p>郑之春月,也确如姚际恒所说,乃是“士女出游”、谈情说爱的美妙时令。《郑风·溱洧》一诗说,在清波映漾的溱水、洧水之畔,更有“殷且盈”的青年男女,“秉兰”相会、笑语“相谑”,互相赠送着象征爱情的“芍药”之花。此诗所展示的,则是男女聚会于郑都东门外的一幕,那景象之动人,也决不逊色于“溱洧”水畔。“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二章复叠,妙在均从男主人公眼中写来,表现着一种突见众多美女时的惊讶和赞叹。“如云”状貌众女之体态轻盈,在飞彩流丹中,愈显得衣饰鲜丽、缤纷照眼;“如荼”表现众女之青春美好,恰似菅茅之花盛开,愈见得笑靥灿然、生气蓬勃。面对着如许众多的美丽女子,纵然是枯木、顽石,恐怕也要目注神移、怦然动心的。</p><p><br></p><p>在迈出城门的刹那间,此诗的主人公也被这“如云”、“如荼”的美女吸引了。那毫不掩饰的赞叹之语,正表露着这份突然涌动的不自禁之情。然而,人的感情是奇特的,“爱情”则更要微妙难猜:“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虽则如荼,匪我思且”——在众多美女前怦然心动的主人公,真要作出内心所爱的选择时,吐语竟如此出人意料。两个“虽则……匪我……”的转折句,正以无可动摇的语气,表现着主人公的情有独钟。好奇的读者自然要打听:他那幸运的恋人而今安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二句,即带着无限的喜悦和自豪,将这位恋人推到了你的眼前。如果你还知道,“缟衣綦巾”、“缟衣茹藘”,均为“女服之贫贱者”(朱熹),恐怕在惊奇之际,更会对主人公肃然起敬:原来他所情有独钟的,竟是这样一位素衣绿巾的贫贱之女!只要两心相知,何论贵贱贫富——这便是弥足珍惜的真挚爱情。主人公以断然的语气,否定了对“如云”、“如荼”美女的选择,而以喜悦和自豪的结句,独许那“缟衣茹藘”的心上人,也足见他对伊人的相爱之深。</p><p><br></p><p>由此回看诗章之开篇,那对东门外“如云”、“如荼”美女的赞叹,其实都只是一种渲染和反衬。当诗情逆转时,那盛妆华服的众女,便全在“缟衣綦巾”心上人的对照下黯然失色了。这是主人公至深至真的爱情所投射于诗中的最动人的光彩,在它的照耀下,贫贱之恋获得了超越任何势利的价值和美感。</p><p><br></p><p><br></p><p>【创作背景】</p><p>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旧说颇有争议。《毛诗序》以为是“闵乱”之作。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夏小正》传谓“缟衣为未嫁女所服之”,断此诗主人公的爱恋对象为恋人。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写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或其妻子)专一不二的诗。</p> <p>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p><p><br></p><p>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p><p>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p><p>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p><p>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p><p><br></p><p>【精华赏析】</p><p><br></p><p>《蝶恋花》这个词调本名《鹊踏枝》,后来北宋词人晏殊采用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改词牌名为“蝶恋花”,它还有很多别名,例如“凤栖梧”、“卷珠帘”等等指的都是这个词调。</p><p><br></p><p>这首《蝶恋花》的作者是被誉为“清代第⼀词人”的纳兰性德。他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梁启超评价他是“清初学人第⼀”,王国维对他的词坛地位评价更高,“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清末词坛四大家之首、著名学者王鹏运也曾经高度评价他在词史上的地位:“我朝唯纳兰公子,深入北宋堂奥。”当代学者刘大杰更是直截了当将他誉为“清代词人之冠”。</p><p><br></p><p>这些评价还只是说明了纳兰性德在文学界的地位,而他的身份更为传奇。他属于满洲正黄旗,是康熙朝著名宰相纳兰明珠的长子,他的母亲爱新觉罗氏是正宗的皇室后裔,不仅是相门公子,而且他还是康熙皇帝的表弟,因为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和康熙皇帝的曾祖母孝慈高皇后是亲兄妹,“纳兰”是女真语,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叶赫那拉氏, 因为音译的关系,又可以翻译成以叶赫纳兰氏,纳兰氏位列满洲八大家族之⼀,可见他们在清朝地位的崇高。</p><p><br></p><p>纳兰性德自己更是少年成名,⼆十⼆岁的时候就以第十名的好成绩高中进士,不久又成为康熙皇帝身边的近身侍卫,年纪轻轻就由正五品的三等侍卫晋升到了正三品的⼀等侍卫。</p><p><br></p><p>血统的高贵、才学的渊博、皇帝的宠信,仕途的顺利,再加上他自己容颜俊美、风采绝世,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直到三百多年的现在,都拥有无数为他痴迷的“粉丝”。 </p><p><br></p><p>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前途⼀片光明的相门公子容若,竟然试图借助佛系理论来解脱他对红尘俗世的迷茫与痛苦呢?</p><p><br></p><p>答案在这首词当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p><p><br></p><p>让容若痛苦感慨缘分断绝的,就是他与结发妻子卢氏的短暂婚姻。康熙十三年(1674),⼆十岁的纳兰迎娶了十八岁的卢氏,卢氏同样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是康熙年间的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卢兴祖,属于汉军镶白旗人,清朝有名的封疆大吏。卢氏,是容若⼀生最爱的女人, 甚至可以说,是他唯⼀付出全部爱情的女人。</p><p><br></p><p>容若曾经这样描述过他和妻子日常生活的幸福与甜蜜:“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在日常的工作完成之后,他和妻子常常安静地依偎在⼀起,⼀起看黄昏的夕阳,⼀起怜惜春天的落花,享受着新婚燕尔的甜蜜。从二十岁到二十⼆岁,这是容若⼀生中最幸福、最美丽的⼀段时光。</p><p><br></p><p>但是,这样美丽的日子只持续了短短的三年,就在容若⼆十三岁这年, 令他痛苦⼀生的悲剧发生了!卢氏因为难产,生下儿子后身体⼀直很虚弱,康熙十六年(1677)的五月三十日,卢氏永远地离开了纳兰。如果说,此前的纳兰是沉浸在温暖的爱情中,那么,此后的纳兰,对于爱情的姿态,就定格成了孤独的遥望——他在人间,爱人却在天上。这首词就是容若发自肺腑的爱情宣言。</p><p><br></p><p>【知识点·速读】</p><p><br></p><p>1、“不辞冰雪为卿热”用到的是《世说新语》当中的⼀个典故,三国时候魏国的⼀位名士叫荀粲,荀粲和他的妻子感情非常深厚,妻子得了重病,高烧不退,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冰天雪地,荀粲着急得没办法了,就脱光衣服跑到院子里,让风雪将自己的身体冻冷,然后再回到屋子里,用自己冻冷的身体贴到妻子的身上, 给妻子“物理降温”。</p><p>2、纳兰性德给自己取的别号叫楞伽山人,这个号来自大乘佛教的经典《楞伽经》。通俗地说,《楞伽经》宣扬的主要思想就是万事皆空,世间万物皆由心生,外界事物世人肉眼中呈现的形态其实都是不真实的,是虚妄空幻的;认识世界的根本在于内心,只有回归清净的内心,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p><p>3、李贺被称为唐代诗坛上“诗鬼”,纳兰容若在词坛上也被称为是“鬼才”。</p><p>4、环和玦的本义都是玉,但环和玦有很大的差别——环是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玦是半环形有缺口的玉。</p> <p>《诗经·唐风·绸缪》</p><p><br></p><p>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p><p>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p><p>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p><p><br></p><p>【译文】</p><p><br></p><p>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p><p><br></p><p> 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这良辰真快活。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p><p><br></p><p> 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美人真兴奋。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p><p><br></p><p>【总论】</p><p><br></p><p> 《国风·唐风·绸缪》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全诗三章,每章六句。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曾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今按此解说。每章头两句是起兴, 诗人借洞房花烛夜的欢愉之情,表达出了男女之间非常温馨、甜蜜的情爱。</p><p><br></p><p>【创作背景】</p><p><br></p><p> 此诗创作于先秦时代某天的傍晚时分,诗中的新人忙碌一整天虽然太辛苦了,但为了洞房花烛,遂立即傍晚成亲,于是兴致勃勃参加婚礼的作者为贺新婚而创作了这首诗,从诗中可以感受明显的戏谑玩笑味道,大约民间闹洞房时的口头歌唱就是这样子的。</p><p><br></p><p>【作品鉴赏】</p><p><br></p><p> 诗文每章的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p><p> 下两章“束刍”、“束楚”同“束薪”。又参星黄昏后始见于东方天空。故知“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点明了婚事及婚礼时间。“在天”与下两章“在隅”、“在户”是以三星移动表示时间推移,“隅”指东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 ,“在户”则指“至夜半” 。</p><p><br></p><p> 三章合起来可知婚礼进行时间——即从黄昏至半夜。后四句是以玩笑的话来调侃这对新婚夫妇:“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如此良人(粲者)何!”问他或她在这千金一刻的良宵,见着自己的心上人,将是如何亲昵对方,尽情享受这幸福的初婚的欢乐。语言活脱风趣,极富有生活气息。其中特别是“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连日子也记不起的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对后世影响颇大,诗人往往借以表达突如其来的欢愉之情,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爱。</p><p><br></p><p> 此诗每小节的后四句颇值得玩味,诗人以平淡之语,写常见之事,抒普通之情,却使人感到神情逼真,似乎身临其境,亲见其人,领受到闹新房的欢乐滋味,见到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丽的新娘,以及陶醉于幸福之中几至忘乎所以的新郎。这充分显示了民间诗人的创造力。</p><p><br></p><p>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好像洞房花烛夜新婚夫妻在逗趣,具有祝福调侃的意味,非常温馨、甜蜜。在这千金一刻的良宵,见着自己的心上人,将如何尽情享受这新婚的欢乐。语言活脱风趣,极富有生活气息。特别是 “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连日子也记不起了的心理状态。</p><p><br></p><p>【名家点评】</p><p><br></p><p> 明代万历年进士戴君恩《读诗臆评》:“淡淡语,却有无限情境。”</p><p> 清代雍正年进士牛运震《诗志》:“淡婉缠绵,真有解说不出光景。”</p> <p>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p><p><br></p><p>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p><p>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p><p>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p><p>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p><p>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p><p>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p><p><br></p><p>【精华赏析】</p><p><br></p><p>首先介绍⼀下《风入松》这个词牌名,它本来是古琴曲,相传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嵇康创作的,李白就有诗句说:“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唐代的诗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调名就源于此。</p><p><br></p><p>而这首词的作者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是四明鄞县人),⼀生主要往来于苏州、杭州、绍兴三地,在苏州居留的时间最长,终生行迹不出江南。他从小就沉浸于诗词中,对科举始终提不起什么兴趣,因此,尽管身负高才,却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去博取科举出仕,而是靠给人做幕僚为生。</p><p><br></p><p>吴梦窗曾经担任苏州仓台的幕僚,在苏州逗留长达十⼆年,这也是他⼀生之中客居时间最长的地方。这十⼆年,无疑是他生命中最重要也最眷恋的十⼆年。即便是十⼆年之后,他离开苏州,还仍然在词中⼀次又⼀次情不自禁回忆起那里的时光,“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他甚至希望这⼀辈子都不要离开苏州,⼀辈子都住在苏州。</p><p><br></p><p>然而,真正令他⼀辈子都不能忘记苏州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苏州邂逅的⼀位女子,还有他们长达十年的温馨爱情。这位苏姬姓甚名谁,现存文献没有任何详细的记载。然而,从梦窗词中可知,与苏姬朝夕厮守的十年,应该是梦窗生命中最温暖的十年。直到梦窗从苏州仓幕卸任,离开苏州第⼆年清明前后,苏姬离开了梦窗。苏姬离去后, 梦窗曾带着两个孩子⼀直追回到苏州,他想以母子之情来挽回爱姬的心,但他的⼀切努力,最终都付诸东流。</p><p><br></p><p>苏姬去意之坚决,令梦窗黯然神伤。梦窗等了⼀年又⼀年……苏姬毫无回心转意的意思。因为爱姬决然离去是在清明前后,从此,几乎每年的清明寒食,梦窗都会不无辛酸地写下相思词作。就像杨铁夫先生所云,吴梦窗“每逢清明、寒食,必有忆姬之作”。这首《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也是如此,而且很可能就是在苏姬离去之后的第⼀个清明节写下的怀念之作。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在梦窗笔下从此就染上了浓郁的相思悲愁。</p><p><br></p><p>【知识点·速读】</p><p><br></p><p>1、吴梦窗在词史上的地位很了不起,南宋时期,吴梦窗和辛弃疾、姜夔三足鼎立;人们往往将宋代词人中的周邦彦比作是唐代诗人中的杜甫,梦窗则被比为是唐代诗人中的李商隐。到了晚清,吴梦窗更是被捧作词坛男神⼀般的存在,崇拜、学习、模仿他的词人占据了词坛的半壁江山:“近世学梦窗者,几半天下。”甚至有人还说,两宋词坛上,北宋以周邦彦为集大成者,南宋则推吴梦窗为尊,这并不是某个人的主观偏好,而是“四海之公言也”,是公认的词坛“排名”。</p><p>2、唐伯虎住的地方多种牡丹,每当花落的时候,唐伯虎都要将落花装在锦囊中,葬在药栏东畔,还要写《落花诗》来祭奠。</p> <p>《诗经·周南·汉广》</p><p>先秦:佚名</p><p><br></p><p>南有乔木,不可休思。</p><p>汉有游女,不可求思。</p><p>汉之广矣,不可泳思。</p><p>江之永矣,不可方思。</p><p>翘翘错薪,言刈其楚。</p><p>之子于归,言秣其马。</p><p>汉之广矣,不可泳思。</p><p>江之永矣,不可方思。</p><p>翘翘错薪,言刈其蒌。</p><p>之子于归。言秣其驹。</p><p>汉之广矣,不可泳思。</p><p>江之永矣,不可方思。</p><p><br></p><p>国风</p><p>国风是《诗经》中的前160篇,收各诸侯国民歌(“风")。</p><p>周南,国风里的第一章。东周王朝直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的洛阳、偃师、巩县、温县、沁阳、济源、孟津一帯地方)内受到南音”影响的民歌。部分学者认为,周南和召南出自南方楚国。</p><p> </p><p>毛诗序</p><p>《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p><p>朱熹日:“江汉之俗,其女好游,汉魏以后犹然。”</p><p> </p><p>宗周与成周</p><p>周文王时始由岐山迁都于丰,又营新城于镐,至武王乃定都于镐京。两都隔丰水相望。距离仅二十余里,周王常往来两京之间,故丰镐恒并称。</p><p>武王灭纣,始得东士,初未稳定,颇以为忧。告其弟周公旦须营新都于河南,以控制东方诸侯。及武王殁,成王继位年幼,由周公摄政。果然发生武庚与管蔡之叛,东方大乱。周公亲将讨伐,历三年苦战,方诛武庚,平管蔡,服准夷、徐戎,天下大定。</p><p>周公摄政七年,归政于成王。乃遵武王遗命,继经营洛邑。洛邑者,河南洛北之大邑也。召公先相宅,周公主营造。先作王城,城方千七百二十丈,为周初第一大都。地居王土之中,四方贡路均衡,周室实以此为全国政治经济之新中心,故置九県于其中。继又于王城东约三十里,別建一域日下都,以居殿之顽民,下都一名成周域。王城之与下都相辅翼,亦犹丰之与镐,故两城总称洛邑或成周",“成周"者,言周道至此而成也。是称镐京或丰镐为"宗周”,“宗周"又常为西土之总称,言为宗社所在,周之故土也。</p><p>此“宗周"与“成周”每相对称,前者又称西都或西周,后者又称东都或东周。再则,“宗周”又常为周室之通称,言其为天下诸侯之所宗,则无论为洛邑或丰镐,此又一义也。</p> <p>贺铸《半死桐·鹧鸪天》</p><p>北宋:贺铸</p><p><br></p><p>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p><p>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p><p>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p><p>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p><p><br></p><p>【精华赏析】</p><p>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鹧鸪天》,但是贺铸很特立独行,他喜欢从词中的句子中摘取几个字出来,作为词题,然后再注明这首词的曲调。而这首词题名为《半死桐·鹧鸪天》,是因为词中有⼀句“梧桐半死清霜后”,所以他就给这首词安上了⼀个题目“半死桐”,而且“半死桐”这个题目就直接表明了这首词的主题就是悼亡——悼念妻子的去世。</p><p><br></p><p>有当代学者甚至评价贺铸这首悼念亡妻的《半死桐·鹧鸪天》,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北宋悼亡词中的双绝”,在情感的深度上甚至还超过了苏轼的《江城子》。</p><p><br></p><p>为何有这么高的评价?我们先来深入了解⼀下贺铸的婚姻。“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这简直就是最适合贺铸的身份标签。他有⼀个著名的外号“贺鬼头”,陆游对他的评价是:“貌奇丑”。而且贺铸还疑似秃顶,头发稀少,肤色很黑,“色青黑”、“面铁色,眉目耸拔。”(《宋史贺铸传》)而他的妻子赵夫人不仅貌美,而且出身高贵,其父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克彰,是魏王赵廷美的曾孙,正宗的皇室后裔。</p><p><br></p><p>贺铸当初凭借自己的两大优点征服了济国公赵克彰——血统高贵,才华横溢。唐代那个著名诗人贺知章是贺铸的的第十五代族祖。他们都 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会稽山阴贺氏是当地名门望族。而贺铸的第五代姑祖母贺夫人还嫁给了宋太祖赵匡胤,被追封为孝惠皇后, 为赵匡胤生下了他们的长子赵德昭。所以,贺铸其实也是皇亲国戚。他从小就知道要刻苦攻读,“书无所不读”,文采飞扬,而且“最有口才”。</p><p><br></p><p>赵克彰非常欣赏贺铸的才学和性情,将自己最钟爱的女儿嫁给了贺铸。贺铸和赵夫人,这两位皇族后裔的联姻,开启了贺铸三十来年恩爱情笃的婚姻生活。</p><p><br></p><p>但是,贺铸偏偏在仕途上⼀直不如意,终生在⼀些低级官吏的位置上辗转,怀才不遇,家境也比较困难,赵夫人却能与贺铸甘苦与共,奔波辗转始终无怨无悔,而贺铸,也回报了妻子他最深挚的柔情。</p><p><br></p><p>贺铸在元符元年(1098)到建中靖国元年(1101)这三年期间客居苏州,为他的母亲服丧。正是他这三年期间,他相依为命近三十年的妻子赵夫⼈也去世了,接连两次巨大打击让词⼈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悲剧情怀。这首《半死桐·鹧鸪天》就写在赵夫人去世之后不久。</p><p><br></p><p>白头偕老本来是⼀切恩爱夫妻共同的期盼,可是妻子的猝然离去,让贺铸不由得对命运发出了悲怆的质问:“同来何事不同归”?为什么既然有缘相爱相守,却不能相伴终老呢?</p><p><br></p><p>三十年的相依为命,他们⼀起度过那么多日日夜夜,妻子⼀定给词人留下了无数平凡却美好的回忆,然而在这阕小词中,贺铸单单选择了“挑灯夜补衣”这⼀个场景——宁静的夜,温暖的灯火,补衣的妻子,没有大富大贵的繁花似锦,只有温暖踏实的家居场景,和绵延⼀生的深情回忆。</p><p><br></p><p>皇族后裔却⼀生沉沦,才华横溢却始终钟情⼀人,“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也许正是贺铸留给这个世界最浓烈的爱情宣言。</p><p><br></p><p><br></p><p>【知识点·速读】</p><p>1、古人认为合欢树长得很像连理梧桐(“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 互相交结。”)古典诗文中就常用“梧桐半死”来比喻丧偶。像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形容焦仲卿和刘兰芝至死不渝的爱情,就写到:“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p><p>2、《薤露露》、《蒿里》是汉乐府中的挽歌,是悼亡主题的诗作,《薤露露》的意思是人的寿命短暂,就像薤草上的露水⼀样昙花⼀现。到汉武帝的时候,著名歌手李延年更明确了《薤露露》歌的作用:王公贵人去世之后,让挽柩者唱着《薤露露》歌为亡者送行。如果是普通的士大夫庶人,则唱《蒿里》作为挽歌。</p><p>3、贺铸曾经写过⼀首《问内》诗,真实地记录了他和妻子之间发生的⼀件小事。炎炎夏日的⼀天,贺铸看到妻子竟然在缝制他冬季穿的厚棉服,贺铸便很体贴地对妻子说:“这么大热的天,夫人为什么要急着缝冬天的衣服啊?你身体又不大好,别太劳累了。”赵夫人莞尔⼀笑,淡淡地回答他:“针线活儿本来就是我的分内之事,⼀天都不敢怠慢,怎么会嫌累呢。”贺铸知道夫人⼀贯都是这么勤劳贤惠,但他还是心疼啊,又说:“冬天的衣服,反正现在也不急着穿,天太热你还是该好好歇着才是啊。”妻子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反而对贺铸说:“夫君,我给你讲个小故事。古时候有户人家要嫁女儿,直到婚礼前⼀天,才想着要请大夫来艾灸女儿脖子上的肿瘤,这样临时抱佛脚又怎么来得及呢?所以啊,要真到了冰天雪地的时候再急急忙忙缝补冬衣,那不就和那个嫁女儿的人家⼀样蠢了么?再说了,夫君你可能不知道,夏天才是最适合做针线活儿的时候,等到天冷了,手脚也没那么灵便了,再要缝补厚衣服可就困难多了呀。”</p> <p>《诗经·卫风·竹竿》</p><p>佚名</p><p><br></p><p>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p><p>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p><p>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p><p>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p><p><br></p><p>【译文】</p><p>钓鱼竹竿细又长,曾经垂钓淇水上。难道不把旧地想,路远无法归故乡。</p><p>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水荡荡流右边。姑娘长大要出嫁,父母兄弟离得远。</p><p>淇水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流左边。嫣然一笑皓齿露,身佩美玉赛天仙。</p><p>淇水悠悠日夜流,桧木桨儿柏木舟。驾车出游四处逛,以解心里思乡愁。</p><p><br></p><p>【注释】</p><p>籊(tì)籊:长而尖削貌。</p><p>尔思:想念你。尔,你。</p><p>致:到。</p><p>泉源:一说水名。即百泉,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水。</p><p>行:远嫁。</p><p>瑳(cuō):玉色洁白,这里指露齿巧笑状。</p><p>傩(nuó):通“娜”,婀娜。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p><p>滺(yōu):河水荡漾之状。</p><p>楫(jí):船桨。桧、松:木名。桧(guì),柏叶松身。</p><p>驾言:本意是驾车,这里是操舟。言,语助词,相当“而”字。</p><p>写(xiè):通“泻”,宣泄,排解。</p><p><br></p><p>【鉴赏】</p><p>此诗写一位远嫁的女子思乡怀亲的感情。全诗四章,内容都是远嫁女儿脑海中的形象活动。全诗从回忆与推想两个角度来写,可分两大部分,前后各两章,分别成一层意思。</p><p><br></p><p>开头两章,是远嫁姑娘的回忆,都是关于婚前家乡与亲人的事。首章回忆当姑娘家时在淇水钓鱼的乐事:“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和伙伴们一起到淇水钓鱼游玩,这是多么惬意的事,不可能忘记。可惜眼下身在异乡,再也不能回淇水去钓鱼了,“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次章回忆离别父母兄弟远嫁时的情形。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离别的场面和离别的情怀,最使人难忘。远嫁的女儿回忆起这个场景,思念之情不可抑止。第一章、第二章共八句,重点在回忆,强调的是思乡怀亲之情。</p><p><br></p><p>第三、四两章是进一层意思:希企。眼下远嫁女儿已是人家的媳妇,故乡亲人都见不到。回忆激起的情怀,化作热情的企望:希望能有一天重归故乡。三四两章,便是想像回乡时的情景。淇水、泉水依然如故,“淇水在右,泉源在左”,与第二章两句一样,只是句子位置变化一下,实际上是用复沓的手法,表示重来旧地的意思。这时候,出嫁女已不再是姑娘家时持竹竿钓鱼那样天真了,而是“巧笑之瑳,佩玉之傩”,一副成熟少妇从容而喜悦的样子:故乡,我终于回来了!仿佛为了重新找回少女时代的感觉,这位少妇又到淇水。不过,这次不是钓鱼了,而是“桧楫松舟”,乘船游赏。不过,旧地重游,也不能排解远嫁多时的离愁。三四两章想像回乡的场景,正是远嫁归不得的少妇幻想的场景。想像得越真切越具体,现实中远离故乡不得归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所以,驾船游赏故乡的想像,根本不能解决思乡怀亲的愁思。</p><p><br></p><p><br></p><p>【创作背景】</p><p>《卫风·竹竿》是写一位卫国女子出嫁远离故乡而思念家乡的诗歌。卫国的淇水,是青年男女游乐的地方。悠悠的淇水水波,秀丽的两岸风光,伴随着这些青年渡过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代。因此,每当他们远离故乡,回首往事,思亲怀乡的时候,淇水很自然地浮现在脑际。淇水、家乡、亲人、亲情,都融化在一起,激起心中感情的波涛。这首诗,正是带着这种感情的波涛而写就的。</p><p><br></p><p>关于诗的主旨,《毛诗序》说:“《竹竿》,卫女思归也。”写的是一位远嫁的卫国女儿,思念家乡的情怀。至于作者,魏源在《诗古微》中考证,以为“亦许穆夫人作”。这位许穆夫人是卫公子顽的女儿,嫁在许国。后来许穆夫人的兄长戴公掌权时,卫国被狄人攻陷,卫国灭亡。许穆夫人既不能回卫国吊唁,便写了《鄘风·载驰》一诗,表达自己的心情。从诗意来看,《卫风·竹竿》并没有痛心吊唁的沉重,只有思乡怀归的忧思,不像亡国之音。魏源说《卫风·竹竿》是许穆夫人所作,并没有实证,只是一种推测。现代多数学者把《卫风·竹竿》看作一位远嫁的卫国姑娘思念家乡的歌声。</p> <p>《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p><p>李煜</p><p><br></p><p>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p><p>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p><p>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p><p>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p><p><br></p><p>【精华赏析】</p><p> 这首词的词牌有的版本也会写作《浪淘沙》,《浪淘沙》也是唐代教坊曲,早在中唐的时候白居易、刘禹锡就已经用这个词调填过词了, 不过他们填的《浪淘沙》都是七言绝句的形式,到南唐后主李煜这里,才开始创作分为上下片双调的长短句词,又称为《浪淘沙令》。</p><p> 对于这首词的主题,我想用宋代蔡絛《西清诗话》中的⼀段话来揭示:“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p><p> 这段话其实揭示了理解这首词的⼀个关键,那就是李煜在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词?</p><p> 是在他“归朝”后,也就是在他投降宋朝之后,他成了⼀个亡国之君, 他从南唐国主变成了在大宋王朝严密监视的阶下囚。而这种身份转变,就发生在北宋开宝八年(975)十⼀月⼆十七日,这是李煜⼀生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也是他这⼀生最为耻辱的日子。这⼀年,李煜三十九岁,他在南唐国主的位子上已经坐了十五年。他的人生,从此进入了屈辱、痛苦的下半场。他从此永远离开了他的故都金陵,被软禁在开封,完全丧失了人身自由,过着朝不保夕的囚徒生活。</p><p> 理解了“梦里不知身是客,⼀晌贪欢”的沉痛,也许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下半阕的情感了。下半阕是纯粹直白的抒情,这就是那个毫不掩饰的李后主。他不敢独上高楼、不敢独自凭栏、不敢眺望远方……因为他控制不住地想要眺望的方向,⼀定是他故国的方向,是他永远的伤心地,那曾经是他的国家、他的江山啊,可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他已经永远丢失了他的国家,这样的永别,就好像流水带走落花,就好像春光消逝,⼀去不复返了。如果说,他人生的上半场,就好像是天堂的主人,挥洒着短暂的幸福快乐,那么他人生的下半场,就是屈辱的异乡客,浸泡在了亡国之恨的泪水当中。</p><p> 据说,写完这首《浪淘沙令》之后不久,李煜就去世了,所以,有人还把这首词看做是李煜的绝笔词。我们常常把特别投入情感的创作说成是“用生命在写作”,李煜的词,才真的是用他全部的生命,写成了⼀个个饱含血泪的文字。就像王国维说的那样:“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p><p><br></p><p>【知识点·速读】</p><p><br></p><p>1、古人把⼀夜分为五更,每更两个小时左右。“五更”可以有两种意思,⼀种意思是指第五更天,也就是天快亮的时候,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凌晨3点到5点的样子。另外⼀种意思就是指从黄昏⼀直到第⼆天黎明,整整⼀个晚上的时间,大约相当于从前⼀天傍晚7点到第⼆天早上5点。</p><p>2、宋朝时,像李煜这种亡国之君的下场是步步惊心、如履履薄冰的。举例来说,后蜀国主孟昶在965年正月十九日投降宋朝,五月十六日,孟昶⼀行抵达汴京,宋太祖赵匡胤下诏赐孟昶为秦国公,又是赐府第,又是赐宴,还赐给孟昶的母亲金银财宝无数。可是,孟昶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秦国公”在大宋都城的“新生活”,六月九日,即暴暴病而卒,此时孟昶在汴京居留的日子总共还不到⼀个月。</p><p>3、“令”是音乐术语,是从唐代大曲里面摘取其中的片段,后来就泛指字句不多的小调短曲为“令”了,又称为小令,或者令曲。</p><p>4、李煜曾经最为倚重的是南唐大臣徐铉。徐铉跟着李煜投降宋朝之后被任命为左散骑常侍,迁给事中,有⼀天宋太宗赵光义故意冷不丁问徐铉:“最近你去看过李煜吗?”徐铉吓了一跳,赶紧回禀:“没有陛下的旨意,臣怎么敢私自去见他呢!”赵光义笑笑说:“没事儿,你尽管去见他,就说是我同意了的。”于是徐铉来到李煜府上,在门口下马,对看门的老兵说:“我想拜见太尉。”看门人头⼀摇:“陛下有旨, 任何人不得与他相见。”徐铉赶紧解释:“你放心,我正是奉圣旨来的。”老兵这才慢腾腾进去通报。过了许久,李煜才穿戴着道服纱帽走了出来。徐铉鼻子⼀酸,赶紧准备下拜,李煜赶紧上前扶住他,对他说:“今天你我是什么关系,何必还行此大礼?”昔日君臣对坐良久,居然都找不出⼀句可以说的话。又过了很久,李煜才长叹了⼀声说:“悔不该当时错杀了潘佑、李平。”潘佑、李平都是李煜在南唐时的旧臣,李煜这声长叹流露出强烈的思念故国、对当初错误决定的痛悔之情。可是徐铉,不敢轻易接话——作为亡国君臣,动辄有性命之忧,怎么还敢随便怀念过去、表达对新朝的不满呢!果然,这次拜见之后,宋太宗立即召徐铉去问话,问他李煜都说过些什么,徐铉不敢隐瞒,只好⼀五⼀十地交代。李煜的痛悔之情让宋太宗心生忌惮,也就此埋下了祸根。</p> <p>《诗经·郑风·有女同车》</p><p>佚名</p><p><br></p><p>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p><p>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p><p><br></p><p>【译文】</p><p>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体态轻盈如飞鸟,珍贵佩玉泛光芒。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p><p><br></p><p>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体态轻盈像鸟翔,佩玉锵锵悦耳响。美丽姑娘她姓姜,美好声誉人难忘。</p><p><br></p><p>【注释】</p><p>同车:同乘一辆车。一说男子驾车到女家迎娶。</p><p>舜华(huā):木槿花,即芙蓉花。</p><p>将翱(áo)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一说遨游徘徊。翱、翔,飞翔。</p><p>琼琚:指珍美的佩玉。</p><p>孟姜:姜姓长女。《毛传》:“齐之长女。”排行最大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通称。</p><p>洵(xún):确实。都:闲雅,美。</p><p>英:花。</p><p>将(qiāng)将:即“锵锵”,玉石相互碰击摩擦发出的声音。</p><p>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p><p><br></p><p>【鉴赏】</p><p><br></p><p>这是一首贵族男女的恋歌。诗以男子的语气,赞美了女子容貌的美丽和品德的美好。</p><p><br></p><p>时当夏秋之际,木槿花盛开,诗中的男女一同出外游览。他们一会儿赶着车子,在乡间道路上飞快地奔驰;一会儿又下车行走,健步如飞。诗中洋溢着欢乐的情绪,明快的节奏。</p><p><br></p><p>这个女孩姓姜,“孟”是老大的意思,即这个孟姜在家里排行第一,就是姜家的大姑娘。中国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在那男人看来,孟姜真是“细看诸处好”,美不可言。她的面颊像木槿花一样又红又白;她走起路来像鸟儿飞翔一样,十分轻盈;她身上还佩带着珍贵的环佩,行动起来,环佩轻摇,发出悦耳的响声。她不但外貌美丽,而且品德高尚,风度娴雅。总之,诗人以无比的热情,从容颜、行动、穿戴以及内在品质诸方面,描写了这位少女的形象,同《诗经》中写平民的恋爱迥然有别。这也可以说是此诗的主要特色。</p><p><br></p><p>木槿花朝开暮谢,所以白居易有“槿枝无宿花”的说法,李商隐对之也有“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的叹息。这是文人心中的木槿花,带着伤逝的美。所谓“舜华”,是描述这花朝开暮谢的瞬息之美。有人认为,诗中描述的这两情相悦的欣喜在“舜华”这一美丽的词汇中蕴含了危机。</p><p><br></p><p>此诗二章,自宋范处义《诗补传》以下皆以之为赋体。也就是说它是用叙事或铺陈的方法进行描写的,但作者在叙写时是饱含感情的。两章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唯有所押的韵不同。第一章“舜华”之“华”,朱熹《诗集传》谓“叶芳无反”,用反切的方法说明这个“华”字音“夫”,因此与以下的“琚”“都”属于一个韵部。《说文通训定声》将“华”字归入“豫部”,与《诗集传》相同,可证。第二章的“行”字,《诗集传》注云:“叶户郎反”,即音杭(háng) ;“英”字“叶於良反”,即音央(yāng),皆与以下的“将”“忘”属于一个韵部。从首章“六鱼”韵到次章“七阳”韵的转换,也反映了诗中情绪的变化,它更为欢快和昂扬了。</p><p><br></p><p><br></p><p>【创作背景】</p><p>此诗背景,依《毛序》的观点,“有女”之女与“彼美”之女应是两个人,清钱澄之《田间诗学》说前一人为太子忽所娶陈女,后一人为齐侯之女。从诗中叙陈女只言其色,叙齐女则兼言其德,木槿花又花期不长几点来看,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恋歌。</p> <p>【千古最美情诗】纳兰性德《浣溪沙》</p><p><br></p><p>【诗词原文】</p><p>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p><p>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p><p><br></p><p>【精华赏析】 </p><p><br></p><p> 纳兰容若词的魅力主要有四个特点:</p><p> 第一,“真情”。容若的词情感真挚充沛,很容易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真情”是容若词的情感内核。</p><p> 第二,“自然”。他的词自然平易,朗朗上口,看上去没有很多刻意的雕琢,因此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可以说是过目不忘。</p><p> 第三,“追忆”。我们读容若的词,会发现他似乎总是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沉浸在刻骨铭心的追思之中,因此他的词呈现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朦胧美。“追忆”是容若词的基本思路。他时而描写往事,时而回到现实,自如地穿越其中,在追忆中带出浓浓的情感。</p><p> 第四,“凄婉”。容若词最感人的地方就在于他的伤心“凄婉”,“凄婉” 是容若词的情感类型。就像他最好的朋友顾贞观所说的那样:“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这就是说容若词最大的特点是情感的哀伤,如“落叶哀蝉,动人凄怨”。这种哀伤也会深深感染到读者的情绪。</p><p> 而这首《浣溪沙》,几乎是完整地体现了容若词的这四大魅力。从主题来看,《浣溪沙》也是一首凄婉的悼亡词,悼念的是容若的结发妻子卢氏。这依据的就是这首词下半阕的两句:“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赌书消得泼茶香”是女词人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妻的典故,是李清照和赵明诚早年美好婚姻生活的写照。既然这句词运用了前代夫妻的故事,那它指向的当然应该是容若夫妻的情感故事。同时这两句也是《浣溪沙》中最明亮最欢快的句子,和整首词浓郁的悲凉气氛恰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p><p> 整首《浣溪沙》包含着三层对比,一是今昔对比,也即现在和过去的对比。在这首词里,今昔对比是主线,在今昔对比里还包含着另外两层对比:哀乐对比和动静对比。</p><p> 第一层对比是今昔对比:现在的情景是“萧萧黄叶闭疏窗”,是深秋的凄凉;回忆中的过去却是“被酒莫惊春睡重”,是春天的温暖。</p><p> 第二层对比是哀乐对比:现在的词人是孤独凄凉的——“谁念西风独自凉”;沉浸在爱情中的词人却是甜蜜快乐的——“赌书消得泼茶香”。</p><p> 第三层对比是动静对比:“沉思往事立残阳”是长时间默默伫立的词人;在词人的追忆里,“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却是多么活泼欢快的场景。</p><p>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在与卢氏结婚之前,容若经历过的一些小小挫折其实都不算什么,妻子的离去才是他一生之中最惨痛的悲剧。对这样的伤痛,他已经无法用任何语言、任何文字来表达了。他只能很平淡地说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p><p> 最深切的痛苦,其实并不一定需要最浓烈的语言来渲染。在经过了那么多的今昔对比、哀乐对比、动静对比之后,纳兰好像已经把他对妻子的思念、他和妻子过去的幸福、以及他现在的凄凉全都表达出来了。 可是直到最后,他才发现,真正经历过悲剧的人,一切文字、一切语言,都无法准确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伤痛。“当时只道是寻常”,最后这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才真正包含了他所有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话。</p><p><br></p><p>【知识点·速读】 </p><p>1、《浣溪沙》这个词牌名也是唐代教坊舞曲,用作词调,又可以称为《浣纱溪》,“沙”字也可以写作“纱”。根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的记载,当年吴国越国争霸的时候,越王勾践在国内到处搜寻美女准备献给吴王夫差,终于在诸暨罗山找到了两位大美女西施和郑旦, 于是找专人在土城山训练她们,山边有块石头,据说就是西施浣纱石, 也就是西施曾经洗过衣物的地方,罗山因此又被称为纻罗山。所以浣纱女指的就是西施,后来也泛指大美女女。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浣纱溪就是若耶溪,在今天浙江绍兴县南边的若耶山下,溪边有浣纱石,相传就是西施当年浣纱的地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浣纱溪在浙江省青田县长寿峰,相传是南朝宋的大诗人谢灵运巧遇浣纱仙女的地方。</p><p>2、“赌书消得泼茶香”是李清照和赵明诚早年婚姻生活的写照,记录在李清照晚年写的自传性文章《金石录后序》中。这个典故说的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不久,回到山东老家青州隐居。那段日子里,夫妻俩每天晚上吃完了饭,就来到书房,悠闲地煮上一壶茶,开始以“赌书”为乐。赌书的方式是他们指着堆积如山的书籍,打赌说:某件事应该记载在哪本书的哪一卷的哪一页的哪一行。谁说对了就可以先喝茶,说错了就对不起,一边看着去。李清照博学、记性又特别好,所以总是她赢的时候多。不过每次李清照赌赢了,“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她抢过茶杯来常常是笑得前俯后仰,一不小心连茶水都泼在衣服上了,反倒是什么也没喝到……</p><p>3、“扶头酒”并不是一种酒的名字,而是指酒性很烈,容易让人喝醉的酒。喝醉过的人大概都有这种经验:喝醉了酒会头昏眼花、头重脚轻,所以醉酒的人常常要用手扶住东倒西歪的头,于是烈性酒就有了个外号,叫“扶头酒”。</p><p><br></p><p>【拓展推荐】 </p><p>1、《杨柳枝》唐·司空图</p><p>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裁一片花。</p><p>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p><p><br></p><p>2.《蝶恋花》清·纳兰性德</p><p>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p><p>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p><p>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p><p>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p><p><br></p><p>3.《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清·纳兰性德</p><p>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p><p>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 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p><p><br></p><p>4.《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清·纳兰性德</p><p>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p><p>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p><p><br></p><p>5.《念奴娇·春情》宋·李清照</p><p>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p><p>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p><p>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p><p>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p><p><br></p><p>6.《新荷叶》宋·李清照</p><p>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p><p>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 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p><p><br></p><p>7.《登高》唐·杜甫</p><p>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p><p>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p><p>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p><p>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p><p><br></p><p>【本期心语】</p><p> 真正经历过悲剧的人,一切文字、一切语言,都无法准确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伤痛,唯剩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p> <p>《诗经·郑风·褰裳》</p><p>解说:曲黎敏</p><p><br></p><p>佚名</p><p>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p><p>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p><p><br></p><p>【译文】</p><p>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溱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人来找我?你真是个傻哥哥!</p><p>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洧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的少年哥?你真是个傻哥哥!</p><p><br></p><p>【注释】</p><p>褰(qiān):提起。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p><p>惠:爱我。</p><p>溱(zhēn):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密县东北。</p><p>不我思:即“不思我”的倒装,不思念我。</p><p>狂童:谑称,犹言“傻小子”。狂,痴。也且(jū):作语气助词。</p><p>洧(wěi):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即今河南省双洎河。溱、洧二水汇合合于密县。</p><p>士:未娶者之称。</p><p><br></p><p>【鉴赏】</p><p>在爱情生活中,有失去情人而悲泣自怜的弱女子,也有泼辣、旷达的奇女子。在以男子为本位的中国古代,虽然二者均避不开命运的摆弄,但后者毕竟表现出了一种独立、自强的意气,足令巾帼神旺。</p><p><br></p><p>《郑风·褰裳》中的主人公,就正是这样一位奇女子。她与其他女子一样,此刻大抵也正处于热恋之中。因为所恋的心上人,在溱洧之水的对岸,所以也免不了等待相会的焦躁和疑虑。不过她的吐语却爽快:“子惠思我,褰裳涉溱。”——你倘要思念我,就提起衣襟渡溱来!真是快人快语,毫不拖泥带水。较之于《郑风·将仲子》那“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的瞻前顾后,显得非常泼辣和爽朗。</p><p><br></p><p>但她的心上人,似乎并没有及时来会,便不免引得女主人公有点伤心了。只是伤心中的吐语也毫不示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你若不想我,我岂没有他人爱!这话说得也真痛快,简直就像是指着对方的鼻子,声称“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么,我就只能爱你一个?”那样快利。这态度又是很旷达的,爱情本就是男女相悦、两厢情愿的事,倘若对方不爱,就不必强拉硬扯放不开。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正可为“岂无他人”四字作注。较之于《郑风·狡童》中那“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的呜咽吞声,此诗的女主人公,又显得通达和坚强多了。但倘若以为她就真的不把对方放在心上,恐怕还有几分误解,其实那不过是她所说的气话,而且还带有假设的意味,这从“狂童之狂也且”的戏谑语气,即可推知。须知女主人公心里,实在是很看重这份爱情的,但在外表,却又故意装出不在意的样子,无非是要激得心上人更疼她、爱她而已。所以她刚冷若寒霜,吐出“岂无他人”一句,即又噗哧一笑,戏谑地调侃对方“傻小子呀真傻态”了。可见这位泼辣、爽朗的女主人公,在爱情上既颇认真,也还带着几分狡黠。唯其如此,于自矜、刚强之中,又显得可亲、可爱。</p><p><br></p><p>全诗只短短二章,用的是富于个性的口语描摹,故涵咏之际,只觉女主人公泼辣、爽朗的音容笑貌,如接于眉睫之间,堪称抒情小诗中的精品。虽说女主人公并未看轻爱情,倘若她真的被心上人抛弃,也未必能做到诗中所说的那样旷达;但这种建立在自信、自强上的爱情观,以及纵遭挫折也不颓丧的意气,却是颇能令溺于情者警醒,而给天下弱女子以鼓舞的。远古的接近自然状态的男欢女爱,同现代建立在个人独立意识基础上的男欢女爱固然有许多不同,但在符合人性的自由选择这一点上,却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其精神也是现代的。</p><p><br></p><p><br></p><p>【创作背景】</p><p>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谓:“《褰裳》,思见正也。狂童恣行,国人思大国之正己也。狂童恣行,谓突与忽争国,更出更入,而无大国正之。”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位女子戏谑情人的情诗。</p> <p>《潇湘神》</p><p>唐:刘禹锡</p><p>品读:杨雨</p><p><br></p><p>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p><p>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p><p><br></p><p>【译文】</p><p>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p><p><br></p><p>【注释】</p><p>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p><p>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p><p>泪痕点点寄相思:《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p><p>楚客:本指屈原,此处为作者自况。作此词时刘禹锡正值贬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p><p>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p><p>潇湘:潇水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北合于湘水,称潇湘。</p><p><br></p><p>【赏析】</p><p>《潇湘神》,一名《潇湘曲》。刘禹锡贬官朗州(今潮南常德)后,依当地的迎神曲之声制词,写了二首,创此词调,此为其中的第二首。潇湘,潇水流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湘水合流,世称“潇湘”。潇湘神,即湘妃。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博物志》记载,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他的爱妃娥皇、女英闻讯后赶至湘水边,哭泣悲甚,其泪挥洒在湘竹上,留下斑斑泪痕,遂成斑竹,她们也就自投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亦称“湘灵”。刘禹锡这首词,便是题咏湘妃故事的。</p><p><br></p><p>“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开头两个叠句,一方面是利用两组相同的音调组成滚珠流水般的节奏,以加强哀怨的气氛;一方面是反复强调斑竹枝这一具体事物,以唤起并加深人们对有关传统故事的印象。词人在这重叠深沉的哀叹中,实际上也融进了自己被贬谪的怨愤痛苦之情,从竹上的斑点,写到人物的泪痕,又从人物的泪痕写到两地相思,层层深入,一气流贯。在词人的笔下,斑竹成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种隽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物。</p><p><br></p><p>“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楚客,本指屈原。刘禹锡当时正贬官在朗州,与屈原流放湘西相似,所以这里的“楚客”实是作者以屈原自喻,将湘妃、屈原和自己的哀怨,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瑶瑟”,乃瑟的美称,在作者的想象中,湘灵鼓瑟必然极为哀怨,所以说“瑶瑟怨”。当夜深人静、明月高照之时,楚客徘徊于潇湘之滨,在伴和着潺潺湘水的悠扬琴韵中,细细领略其中滋味,此之谓以环境烘托心情。词中创造了一个凄清空漾的境界,更适于传达出词人哀怨深婉的情思,作者和湘灵的怨愤之情融合了,历史传说与现实生活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也融合了,情致悠然不尽,辞止而意无穷。</p><p><br></p><p>全词虽为祭祀潇湘神而作,但却借古代神话湘妃的故事,抒发自己政治受挫和无辜被贬谪的怨愤。作者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真实与虚幻结合的艺术境界,将远古的传说、战国时代逐臣的哀怨和自己被贬湘地的情思交织起来,融化为一体,赋予这首小词以深邃的政治内涵,显示出真与幻的交织和结合,以环境烘托其哀怨之情,虽似随口吟成,而意境幽远,语言流丽,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和遐想的余地。</p><p><br></p><p>图片</p><p><br></p><p>【创作背景】</p><p>这首词是作者贬官朗州期间(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所作,通过咏湘妃的哀怨而抒发了自己被贬的内心的凄苦。</p><p><br></p><p>【诗人简介】</p><p>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p> <p>《国风·王风·大车》</p><p>佚名</p><p><br></p><p>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p><p>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p><p>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p><p><br></p><p>【译文】</p><p>大车奔驰声隆隆,青色毛毡做车篷。难道我不思念你?怕你不敢来相逢。</p><p>大车慢行声沉重,红色毛毡做车篷。难道我不思念你?怕你私奔不敢动。</p><p>活着居室两不同,死后要埋一坟中。如果你还不信我,太阳作证在天空!</p><p><br></p><p>【注释】</p><p>大车:古代用牛拉货的车,一说古代贵族乘坐的车子。</p><p>槛(kǎn)槛:车轮的响声。</p><p>毳(cuì)衣:毡子。本指兽类细毛,可织成布匹,制衣或缝制车上的帐篷。此处从闻一多说。菼(tǎn):初生的芦苇,也叫荻,茎较细而中间充实,颜色青绿。此处以之比喻毳衣的青白色。</p><p>尔:你。</p><p>子:;指其所爱的男子。</p><p>啍(tūn)啍:重滞徐缓的样子,犹“槛槛”。</p><p>璊(mén):红色美玉,此处喻红色车篷。一说赤苗的谷。</p><p>奔:私奔。</p><p>榖(gǔ):生,活着。异室:两地分居。</p><p>同穴:合葬同一个墓穴。</p><p>予:我。</p><p>有如皦(jiǎo)日:有此白日。如,此。皦,同“皎”,白,光明,明亮。</p><p><br></p><p>【赏析】</p><p>《毛诗序》说这首诗是“刺周大夫”,说他不敢信守诺言。这种说法不确,因为全诗并没有更多的社会背景描述。细味全诗,很自然地发现,这是一首爱情诗。诗的意思简明直截:一位赶大车的小伙子和一位姑娘相恋,他要求她私奔(大概姑娘家里有人不同意),她却有点犹疑。于是,小伙子指天发誓,一定要和姑娘结合,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爱情的强烈、坚定、至死不渝,大概总可以感动姑娘了。</p><p><br></p><p>这首诗把环境气氛与主人公心情结合起来,相互烘托促进,是一个特色。第一章写小伙子赶着盖有青色车篷的大车奔驰,在隆隆的车声里,小伙子心潮澎湃:“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意思是说:姑娘,你到底敢不敢与我相爱相恋呢?小伙子的冲动,与姑娘的犹疑,制造了恋爱中的痛苦。第二章以沉重的车轮声,衬托小伙子内心的苦恼。这时候,小伙子终于明白了:姑娘的犹疑是因为她家里不同意这段恋情。因此,摆在面前的是:姑娘敢不敢、能不能不经父母许可就和小伙子私奔,结成夫妻。这是姑娘的终身大事,不能不慎重考虑。因为一旦遇人不淑,又背叛了父母,那么自己的前途就十分悲惨了。第二章既回溯了第一章姑娘犹疑的原因,又提出私奔有无后顾之忧的考虑。诗歌是由小伙子口中唱出来的,表示小伙子已经明白姑娘的处境和心思了。于是,自然地引出第三章:小伙子指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即使生不能同床,死后也要同穴。古人指天发誓是十分慎重的行为,这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时代极为庄严的仪式。因为他们相信,违反了诺言要受到天谴的。小伙子慎重的发誓,从意蕴而言,已是圆满地解释了姑娘的疑虑,使姑娘放心大胆地投向恋人的怀抱。从情节而言,诗歌却不再描述其最后结局了。人们可以从诗意延续中推想:这一对恋人,一定高高兴兴地驾着大车,奔向相爱相伴的幸福生活了。</p><p><br></p><p>这首诗,将环境气氛与人物心情相结合相衬托,把故事按情节发展而安排诗章,以心理推想取代完整故事结局,都有特色。千年之下,读者感受到的,主要仍然是那两颗充满忠贞爱情的年青的心。</p><p><br></p><p>【创作背景】</p><p>《毛诗序》说这首诗是“刺周大夫”,说他不敢信守诺言。这种说法后人提出质疑,因为全诗并没有更多的社会背景描述。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不过主人公是男还是女还有分歧。</p> <p class="ql-block">《诗经·陈风·泽陂》</p><p class="ql-block">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p><p class="ql-block">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p><p class="ql-block">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池塘四周有堤坝,中有蒲草和荷花。那边有个俊人儿,让我爱得没办法。日夜思念难入睡,哭得眼泪哗啦啦。</p><p class="ql-block"> 池塘四周堤坝高,中有莲蓬与蒲草。那边有个俊人儿,身材修长容貌好。日夜思念睡不着,内心郁闷愁难熬。</p><p class="ql-block"> 池塘四周堤坝高,中有荷花与蒲草。那边有个俊人儿,身材修长风度好。日夜思念睡不着,伏枕辗转多烦恼。</p><p class="ql-block">【总论】</p><p class="ql-block"> 《国风·陈风·泽陂》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位女子或男子在水泽边思念其心上人的情歌。全诗三章,每章六句,每章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叙述主人公看见池塘边的香蒲、兰草、莲花,便想到自己恋慕的心上人,不禁心烦意乱,情迷神伤,晚上觉也睡不着,于是一腔愁闷,发而为歌。此诗诗意显豁,细节描写出色,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p><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 关于此诗的背景,古代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毛诗序》云:“《泽陂》,刺时也。言灵公君臣淫于其国,男女相说,忧思感伤焉。”谓此诗刺陈灵公偕大夫孔宁、仪行父与夏姬通奸,导致国中淫风炽盛。另外,姚际恒《诗经通论》说此诗为伤逝之作,刘沅《诗经恒解》说此诗为忧忠臣孤立之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水泽边女子思念一位小伙子的情歌,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男子追求他的心上人而不可得,于是一腔愁闷,发而为歌,遂唱出此篇。</p><p class="ql-block">【作品赏析】</p><p class="ql-block"> 此诗三章十八句,每章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叙述看见池塘边的香蒲、兰草、莲花,便想到自己恋慕的健美心上人,不禁心烦意乱,情迷神伤,晚上觉也睡不着。</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春秋战国时代,在爱情方面,女性还有很大的自由度。封建意识形态中伦常观念,还没有成为社会伦理的统治思想。特别在民间,男恋女,女恋男,发而为诗为歌,皆真挚动人,和日后理学家所理解的大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陈风·泽陂》是一首主人公思恋心上人的情歌,见景生情,真率坦诚,全诗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全诗三章,都用生于水泽边的植物香蒲、兰草、莲花起兴,蓬蓬勃勃的植物,波光潋滟的池水,呼唤着生命的旺盛发展。主人公目睹心感,自然而然地想起所思恋的心上人了。不知这两个青年,究竟是相恋相思,还是一方在单相思。但是,这个主人公是强烈地爱上对方了。在其眼中心里,对方“硕大且卷”“硕大且俨”。爱是感性的行为,对方身材健美而俊俏,神态端庄而持重,这些可以捉摸的外形和品格,就成了主人公择爱的具体的感性的条件。主人公思念中的人,与其心目中的爱人是那样一致,所以主人公自然真诚地赞美起对方来。不过,眼下主人公还没有得到对方爱的允诺,还不知道对方会不会以爱来回报,因此,睡不安,行不安,流泪伤心,希冀等待。细节的描述,把内心真挚的爱,衬托得十分强烈。</p><p class="ql-block">【名家点评】</p><p class="ql-block"> 宋代朱熹《诗集传》:“兴也。此诗之旨,与《月出》相类。言:彼泽之陂,则有蒲与荷矣。有美一人,而不可见,则虽忧伤而如之何哉!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而已矣。”</p> <p class="ql-block">《女冠子·忍泪佯低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p><p class="ql-block">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p><p class="ql-block">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p><p class="ql-block">除却天边月,没人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华赏析】</p><p class="ql-block"> 《女冠子》作为唐代教坊曲,早期的词作确实多是吟咏女道士,不过韦庄的这首《女冠子》和女道士已经没有什么关系,它吟咏的主题应该是和韦庄自己的爱情故事有关。</p><p class="ql-block"> 这首《女冠子》的开头别具⼀格:“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p><p class="ql-block"> 有没有觉得这样的开头不像抒情的词,而像是⼀篇类似于日记的散文开头呢?“语淡情深”恰恰是韦庄词的⼀个重要特点。词本来是以含蓄为美的,可韦庄倒好,偏偏不走寻常路,⼀开始就交代时间、事件,真可以说是直白到透明的地步了,难怪《古今词统》评价这几句词说是“冲口而出,不假妆砌。”意思就是这样的词句好像完全没有过脑子,⼀点儿修饰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不过脑子的“冲口而出”绝对不意味着不“走心”。恰恰相反,越是太走心的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可能越是不过脑子,因为他的情感表达完全出自本能,来不及添加任何修饰,毫不掩饰的感情往往越是真实, 越是容易打动人心。</p><p class="ql-block">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忍泪、低面、含羞、敛眉,这四个看上去简简单单的词语,十分传神地描绘了女子的动作和情绪状态,也就是词人和女子离别时候强忍痛苦的情景。虽然时隔整整⼀年,但词人回忆起去年今日的时候,场景依然是那么鲜明,他深爱的女子,神态上的每⼀点细微的变化,都牢牢地刻印在了他的脑海中。都说时间能淡化⼀切,但显然,时间⼀点儿都没有淡化词人对爱情的记忆与怀念。</p><p class="ql-block"> 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韦庄与这位女子的离别呢?从古到今⼀直都有很多人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谜底。流传最广的答案是杨湜《古今词话》 中记载的韦庄宠姬被王建占为己有的故事,在宠姬去世后,韦庄凄然欲绝,他写下了很多悼念亡姬的作品,这首《女冠子》就被公认为是他追念宠姬的经典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这个答案是真实的谜底还是不可靠的八卦?到底历史记载中王建和韦庄的关系是怎样的?韦庄又经历了怎样的政治生涯与情感挫折?⼀起体悟韦庄的⼀往情深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识点·速读】</p><p class="ql-block">1、古代只有男子才戴冠,女性本来是不戴帽子的,所以凡有冠者必是女道士。唐代道教非常流行,唐代的女道士都戴⼀种黄色的帽子,女性崇奉道教的人也大有人在,像杨贵妃入宫之前为了掩人耳目,就当过⼀段时间的女道士,道号“太真”;李白的妻子宗夫人也是非常虔诚的道教徒。唐代有才有貌有身份的著名女道士也很多,例如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还有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鱼玄机、李冶,这三位才女还并称为唐代女冠三杰。</p><p class="ql-block">2、杨湜《古今词话》中记载了这样⼀个故事:韦庄有⼀位姿容绝丽的宠姬,且能和韦庄诗词唱和,文笔清丽。王建听说后,借口要请这位宠姬去当后宫妃嫔的“家庭教师”,教她们赋诗填词。可是宠姬入宫之后再也没能出来,都说王建因为迷恋这位女子的绝世才貌将她占为己有了。韦庄敢怒不敢言,只能将满腔愤懑和思念诉诸词笔。他的词情意凄怨,蜀中⼀时盛传,直到有⼀天深宫中的宠姬也听到了韦庄的词,感念于韦庄的痴情,遂绝食而亡。宠姬去世后,韦庄凄然欲绝,他写下了很多悼念亡姬的作品,这首《女冠子》就被公认为是他追念宠姬的经典代表作。</p><p class="ql-block">不过,根据历史记载,王建是⼀个很能礼贤下士的⼈,韦庄又是他信得过的开国功臣,公然抢夺宠姬的事件更像是被编出来的八卦绯闻。</p><p class="ql-block">3、907年,朱全忠篡唐登基,改国号为大梁,这年九月,七十⼆岁的韦庄上书,力劝王建自立称帝。于是王建欣然采纳建议,登基为皇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908年改元武成。韦庄以开国功臣的身份,先是被授予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应“郊庙之礼、册书敕令”、邢政礼乐、开国制度都是出自韦庄之手。不出两年又被授予吏部侍郎平章事,即前蜀的宰相之职。七十四岁的韦庄,经历过长安子弟的少年轻狂,经历过中年的奔波乱离,经历过晚年政坛的霹雳巨变,终于位至前蜀宰相,被尊称为“韦相”。</p> <p class="ql-block">《诗经·陈风·宛丘》</p><p class="ql-block">佚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p><p class="ql-block">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p><p class="ql-block">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你舞姿回旋荡漾,舞动在宛丘之上。我倾心恋慕你啊,却不敢存有奢望。</p><p class="ql-block">敲得鼓儿咚咚响,舞动宛丘平地上。无论寒冬与炎夏,洁白鹭羽手中扬。</p><p class="ql-block">敲得瓦缶当当响,舞动宛丘大道上。无论寒冬与炎夏,鹭羽饰物戴头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宛丘:四周高中间平坦的土山。</p><p class="ql-block">子:你,这里指女巫。汤(dàng):“荡”之借字。这里是舞动的样子。一说游荡,放荡。</p><p class="ql-block">洵:确实,实在是。有情:尽情欢乐。</p><p class="ql-block">望:德望。一说观望;一说望祀;一说仰望。</p><p class="ql-block">坎其:即“坎坎”,描写击鼓声。</p><p class="ql-block">无:不管,不论。</p><p class="ql-block">值:持或戴。鹭羽:用白鹭羽毛做成的舞蹈道具。</p><p class="ql-block">缶(fǒu):瓦制的打击乐曲。</p><p class="ql-block">鹭翿(dào):用鹭羽制作的伞形舞蹈道具。聚鸟羽于柄头,下垂如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鉴赏】</p><p class="ql-block">此诗三章,首章感情浓烈,开篇两句写诗人为巫女优美奔放的舞姿而陶醉,情随舞起,两个“兮”字,看似寻常,实深具叹美之意,流露出诗人不能自禁的爱恋之情。而巫女径直欢舞,似乎没有察觉那位观赏者心中涌动的情愫,这使诗人惆怅地发出了“洵有情兮,而无望兮”的慨叹,同是两个“兮”字。又可品味出他单相思难成好事而徒唤奈何的幽怨之意。第二、三章全用白描手法,无一句情语,但所描绘的巫舞场景,仍处处可感受到诗人情之所系。在欢腾热闹的鼓声、缶声中,巫女不断地旋舞着,从宛丘山上坡顶舞到山下道口,从寒冬舞到炎夏;空间改变了,时间改变了,她的舞蹈却没有什么改变,仍是那么神采飞扬,仍是那么热烈奔放,仍是那么深具难以抑制的野性之美;而同时——尽管诗中未明言但读者仍能充分想像到——诗人也一直在用满含深情的目光看着她欢舞,一直在心中默默地念叨:我多么爱你,你却不知道!他在对自己的爱情不可能成功有清醒认识的同时,仍然对她恋恋不舍,那份刻骨铭心的情感实在令人慨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诗在技法风格上颇有特色。全诗一开始就以“汤”字凸现出的舞之欢快,与“无望”二字凸现出的爱之悲怆,互相映射,互相震激,令人回肠荡气,销魂凝魂。第一章将主要内容概括已尽,是为“头”,是为“断”,而其语势有似弦乐奏出的慢板,是为“曼声”,是为“曲”;第二、三章以“宛丘”二字与上绾连,再加渲染、铺张,是为“脚”,是为“注”,而其语势有似铜管乐奏出的快板,是为“切响”,是为“直”。而人们读此诗时,虽然对诗人所流露的一腔痴情会有深切的感受,但更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恐怕还是那无休无止、洋溢着生命的飞扬跃动感的欢舞。舞者那股不加矫饰、热烈奔放的激情,令处于现代社会高度物质化的机械生活中的读者体会到一种真正的活力。故此诗特定的文化氛围使它有别于一般的《诗经》篇章而具有特殊的兴发感动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关于这首诗的背景,主要有三说。一是刺陈幽公说。二是刺陈好巫风说。三是情诗恋歌说,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多数学者的看法,认为《陈风·宛丘》一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爱慕之情。</p> <h2>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h2><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a(0, 0, 0, 0.9); 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唐】韦庄《女冠子》: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诗词原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觉来知是梦,不胜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精华赏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近代词学家吴梅先生曾说,在五代的时候,以西蜀、南唐两个国家词的创作最为繁盛,而如果比较词之工拙,则“以韦庄为第⼀”。所以词学史上⼀般将温庭筠和韦庄两位词人并称“温韦”,温庭筠的词大多浓艳,而韦庄的词则以清艳独步⼀时。就像胡适所评价的那样:“(韦庄)的词长于写情,技术朴素,多用白话,⼀扫温庭筠⼀派纤丽浮文的习气。在词史上,他要算⼀个开山大师。”⼀往情深,却又平白如话,大概就是韦庄词最显著的特点了,或者说得更高雅⼀点,他的词就像“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见风度。”(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本期这首《女冠子》是上⼀集韦庄《女冠子》的姐妹篇,这两首词都与韦庄与爱妾离别的故事有关。这首《女冠子》的时间脉络依然非常清晰,“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是交代时间和故事的起因,“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是美梦正甜的时候,“半羞还半喜, 欲去又依依”是梦境将醒未醒时候的胶着,“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则是梦完全醒后的凄凉现实。上半阕因相思而入梦,下半阕就转入梦醒时分的悲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这两句词呼应了第⼀首《女冠子》当中的:“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都是强调梦境的温馨,反衬现实的荒凉。梦是唐宋词当中最重要的意象之⼀,有多少词人像韦庄这样企图借助梦境逃避现实,有多少词人是那么地依赖梦境对心理创伤的治疗作用。就像捷克生理学家普金耶所说的那样:“梦用愉快治疗悲哀,用希望和快乐的解愁梦象治疗忧伤,用爱和友谊治疗仇恨,用勇气和洞察治疗恐惧……用实现代替空虚的期待。白天不断重现的许多精神创伤被睡眠所治愈……时间的安慰作用在⼀定程度上有赖于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不管是西方的心理学,还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对梦境治疗悲哀的作用都有着很深层次的心里依赖。尽管,无论梦境能在多大程度上治疗“白天不断重现的许多精神创伤”,最终,梦都有醒来的时候。至少,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越是夸大梦境的治疗作用的神奇,梦醒成空之后导致的情绪落差却让人更容易陷入难以承受的悲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而对韦庄来说,无论是“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的无奈,还是“觉来知是梦,不胜悲”的苍凉,都无法阻止他继续去梦中寻觅安慰,哪怕那种安慰只是极其短暂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知识点·速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从《诗经》时代开始,人们就开始用鲜艳灿烂的桃花来形容美女了。例如《桃夭》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国本就是桃树的故乡,用桃花来形容妙龄女子的青春美貌是《桃夭》这首诗奠定的基本创作手法,中国的诗歌从此形成了以花喻美人的传统。连女性化妆用的胭脂被称为“桃花粉”,用胭脂涂抹两颊 化个清雅的淡妆被称为“桃花妆”,浓妆则被称为“酒晕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崔护⼀生留下的诗篇很少,但仅⼀首《题都城南庄》他便能留名诗史,因为他这首诗太有名了,以至于从此以后,汉语言又增添了三个非常浪漫的词汇,并且成为后代诗歌频频出现的典故来源:⼀个是“桃花面”,专门形容女子的娇美容颜;⼀个是“桃花笑”,形容女子的笑靥如花;还有⼀个成语便“人面桃花”。甚至后人用来表达男女相识却又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分离,男子追念旧事,抒发对昔日恋人的思念之情,也被称为“人面桃花之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