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色旅游胜地双阳机械厂遗址,关门砬子穿越城墙砬子 十二月五日

大脚丫

<p>  十二月五日早七点,队友们两台车一行十人准时出发。 </p><p> 七十公里不算远。一路上,风景自不必说,只要走出钢筋水泥围筑的城市,我们便如同笼子里刚刚放飞的鸟儿蓝天振翅般的喜悦,抢着说不尽的话,讲不完的故事,一会儿眼睛也不够用了,拿出手机纷纷拍照,旷野,远山,树木,洁净的天空,让我们万般欣喜。四十分钟后,红色旅游胜地的招牌呈现在眼前,其实走进你,我不为赏景,只为了却一种心愿,儿时对你懵懂的记忆和憧憬一直萦绕在心头,双阳机械厂,一个生产枪械的军工重地,在一个孩子心里是神圣和神秘的,可是后来的停产和遣散也是我心中一直的迷团,据说这里生产的半自动步枪,曾用于对越自卫反击战。是真的。</p><p> 越接近你,越感受到神秘和奇异的怪相,这里的树是我没有见过的树种,没有见过的样子,别处的树都是一棵一棵独立生长,而这里的树却是一簇一簇的长着,而且树干也不是笔直的,就那样自由的舒张着,弯曲又有着蛮横的味道,松柏也一样,虽然也是很直,但短粗短粗的,枝条被剪去的地方疙瘩嶙峋,树干里仿佛有一种喷薄欲出的力量,蛮蛮的,充满着近乎疯狂的张力。路两旁的树,枝梢相触,形成一道长长的树廊,虽然是枝秃叶尽的寒冬,也有着让人陶醉的魔力。浪花姐说这是最美的一条乡路,她曾无数次来这里赏景拍摄。穿过长长的树廊,右边一面高大直耸的石壁,气势雄伟,直耸云天,上面写着龍傑峰,这便是我们今天的第一处景观,关门砬子,是进入厂区的唯一通道,果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咽喉要塞。左边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卫房。曾经军事化管理所设的机枪哨位已经看不到痕迹,车在这里停下。大家整理装备徒步穿越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尚算整齐的一排排宿舍房,了解情况的队友们说这里现在住着四十多户营林员和他们的家属,所属兴隆林业局。再走,路两旁一排排依山势而建的厂房遗址,所有的建筑墙体都是砖石结构,赭红色的墙体,虽然只剩断壁残垣,但当初的雄风和整齐划一的建筑形式,以及它的坚固和耐久却依稀可辨。只是不见了当初老一辈军工人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保卫家乡,凭着一腔爱国情怀,在这深山密林里用他们的双手,汗水,甚至生命打造出这样一座红色堡垒的热火朝天的奋斗场景。祖国一声召唤,来自四面八方的军工人便扎根在这密林深处,任环境怎样恶劣条件怎样艰苦,无悔青春,献身于祖国的军工事业,是一种伟大的牺牲和奉献,是对祖国最深重的热爱。</p><p> 这被贪婪者毁坏殆尽的厂房遗址,和那些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一并这十几年辉煌的奋斗史应当被我们深深铭记,并且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因为这里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生动标的和永久纪念。这些断壁残垣让我心痛不已,一座丰碑式的遗址,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不应该过早的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p><p><br></p> <p>  带着深深的遗憾和痛心,我们穿过双阳机军工械厂遗址。往山上去一条长长的积雪路面,走的比较辛苦,上山了,看太阳的方向,我们是从北面往西南方向攀登,我不知名的树,还是那么一簇一簇野蛮的长着,可能是因为内心的遗憾和不悦,我只听到一阵阵乌鸦的鸣叫,格外刺耳。漫长的山路和厚厚的积雪在你疲累的身心里仿佛是你拼尽力气也打不败的敌人。</p> <p>  其实敌人就是自己。当你踏破冰雪,穿过荆棘,翻山越岭,领略一处又一处新奇的景致,登上一座又一座顶峰,俯瞰四野千山,心舒意畅,豪情万丈,便有了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豪迈气概,所有的艰辛,在此刻都化作意兴阑珊,化作春风拂面的舒畅惬意。</p><p> 经过四个小时攀登,我们站上了城墙砬子最高峰,蓝天清透,清风拂面,群山峻岭,美不胜收。这一切是给我们自己最好的献礼。</p> <p> 城墙砬子脚下,队友们燃起篝火,在熊熊的沸腾的火光里,大家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和激动,手拉着手跳起欢快的舞蹈。</p><p> 在这笨拙的舞步里,我们已不再年轻的心,在这高高的雪山上,活力迸发,激情飞扬!</p> <p>  一次红色穿越之旅,带给我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收获,更是心灵深处的冲击和震撼,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兴旺,不仅要有正确而坚强的领导核心,更要有榜样的力量,要有团结一致的人民构筑的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p><p> 双阳机械厂,一座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坚强的人民所打造的曾经的红色堡垒,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