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林语堂曾言,“如果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此言不虚,身为中国人,如果不懂中国诗,无论如何都是一种缺憾。</h3> <h3> 90分钟的演讲里,王老师用她温柔而又甜美的声音将影响近代的古代八大诗人娓娓道来,带领学生欣赏《离骚(节选)》、《饮酒》、《短歌行》、《山居秋暝》、《江陵》、《独坐敬亭山》、《饮中八仙歌(节选)》等20余首中国古典诗歌,使学生畅游在诗的海洋中。</h3> <h3>俗话说得好,凡事都是学以致用,王桂清老师通过大量的诗歌讲解,其实是给同学们诗歌写作做了很好的指导。她讲到:“我们必须先有所感,而后才会作诗,倘若无感,就根本不必要作诗。诗是我们说不出的情感,而由咨嗟咏叹抒发出来。倘若是用普通言语说出来的机械式的话,不能算诗。”确实是!由咨嗟咏叹而抒发出来的情感,自然成为了音节,不必注意什么五言、七言、三行、四行。也不必注意什么“仄仄平平仄”,和什么“抑扬,扬抑”。<br> 只要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就能成为自然的音节。再加以适当的手法,一首优美的诗歌就会自然产生。王老师选取了她生活中众多习作中的五首诗词,以及王福会校长的《逆行·出发》,让同学们感受到,古诗并不止存在于历史长河中,更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就能采撷到精彩的“果实”。</h3> <h3> 以上5篇诗歌为王桂清老师所作</h3> <h3> 课上,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一阵阵热烈地掌声,是对王桂清老师课堂效果的最好反馈,一声声情不自禁的感叹,是对王桂清老师丰富学识的由衷钦佩。孩子们对古诗的热情也继续高涨,课堂由课上延伸到生活,诗歌的余韵在校园飘香。</h3> <h3> 王桂清:唐山市骨干教师,唐山市先进教学工作者,丰润区名师,丰润区优秀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