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小妙招

美友44868331

<h3>  3-6岁不仅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么小的孩子,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其自理能力?</h3> <h3>【1】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习惯成自然 家中的生活习惯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第一步。 其实,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就说吃饭,孩子在幼儿园都是自己吃。但在家里,家长常喂孩子,结果孩子吃饭慢吞吞,自理能力差。 正确做法是创设与幼儿园相对一致的生活环境,比如关闭电视,一家人一起吃饭,鼓励孩子独立吃饭。<br></h3> <h3>【2】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幼儿玩具玩好自己收拾,自己的袜子自己洗。同时鼓励幼儿帮忙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等等。<br></h3> <h3>【3】树立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h3><h3>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出,“3-6岁是主动对内疚,主要的发展任务是活动主动感和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h3><h3> 简单来说,家长鼓励、支持孩子的行为,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对孩子来说是十分有价值的。</h3> <h3>【4】家长放手,坚定地相信孩子的能力</h3><h3> 对于孩子,很多家长很难百分百去相信孩子的能力,所以,很多成人常说:“你还小,这个不行的;等长大了,你就能做。”</h3><h3> 正因为成人抱有这样的观念,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吃饭吃得不好;当孩子穿衣服能穿一个多小时;当孩子倒水打翻杯子……</h3><h3> 家长处处为孩子“解决琐事”,以至孩子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h3> <h3>【5】适当地示弱</h3><h3> 在孩子的眼中,大人们都是超人,什么都会做、都懂。</h3><h3> 事实上,大人也是普通人。如果在生活上,成人对各种事情都包办代替的话,那么,当你需要孩子帮忙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拒绝你。</h3><h3> 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适当地示弱,让孩子参与其中,更积极地去做,获取各种生活体验的过程。</h3> <h3>【6】树立榜样,让孩子看得到</h3><h3> 现在社会,很多家长双方都是工作族,所以家中很多事情都是祖辈帮办代替。家长自己的事情都不自己做,怎能要求孩子去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呢?</h3><h3> 3-6岁孩子模仿能力强,所以孩子会去模仿家长的生活习惯。</h3><h3> 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做给他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榜样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了。</h3> <h3>【7】耐心等待 成人常常很着急,做很多事情都希望能赶紧做完。有时会因孩子做不好或做的慢儿包办代替。 任何事都是熟能生巧,通过不断地练习,孩子才能熟练起来。平时,家长请多一点耐心,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实践、去学习。<br></h3> <h3>【8】设置合理的生活自理能力目标</h3><h3> 如果孩子对很多事都懒于动手,不用焦虑,你可以尝试调动孩子的目标意识。</h3><h3> 和孩子一起设定生活习惯的阶段目标,先从最简单的目标开始;逐渐加大目标的难度,形成一个螺旋式的目标阶梯。</h3><h3> 在此过程中,孩子不仅会获取成就感、感到愉悦的情绪,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自己能力。</h3> <h3>【9】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当孩子因为不会才不做时,家长要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尤其是和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具体地说,穿衣服时如何看前后、里外,简单的方法去教孩子。 只要你努力去教,并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孩子也会很认真地学习,并最终掌握的。<br></h3> <h3>【10】及时且多样的奖励形式 当孩子做得好,家长要及时地给予奖励,但形式可以多样化,目的是告诉孩子,你看到并认可他的行为和努力。但切忌用单一的奖励形式。 当孩子做得不好,家长切忌将孩子的行为与其他孩子做比较,甚至训斥孩子。 一句话,无论孩子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哦。<br></h3> <h3>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不依赖成人的性格。 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br></h3>

孩子

自理能力

家长

幼儿

自己

幼儿园

生活

成人

事情

能力